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1a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从四、五年级起,抽象程度较大的概念逐步增加,要让四、五年级学生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对具体的材料和经验性的知识却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抓住儿童这一特点,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动手测量、新旧知识相联系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概念,使学生理解又快又深。
  比如:在讲圆锥体积时,我先用纸做了三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其中,一个圆锥体和圆柱等底等高;一个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圆锥里盛满沙子(每个圆锥盛三次)倒入圆柱。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看到:三个圆锥体中,只有那个和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满圆柱体,其余两个不合适。接着再让学生思考,找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已学过的圆柱体积的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学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经过这样由浅入深的直观演示和讲解,既复习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又学会了计算圆锥体积的方法,效果很好。
  又如:五年级在讲了正比例以后,我出两个题:一是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什么比例?二是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宽和周长成什么比例?学生一看题,马上就错误地判断成正比例。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教材中的难点还没有攻破。在回讲正比例时,我重新反复强调了三点:
  1、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必须以某一种的量固定不变为前提。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一边变化,其余的边也随着变化。其中没有一个固定量,所以边长和面积不成正比例。
  2、充分强调了“相同倍数”这个要领相关联的两种量,虽然其中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但如果它们扩大或缩小的倍数不相同,这两种量仍不叫成正比例的量。比如,长方形的长固定,宽和周长就不成正比例,因为宽扩大或缩小,周长虽然也随着扩大或缩小,但由于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因此也就不成正比例。
  3、告诉学生如果两种量之间成正比例,那么自变的一个量相当于乘法中的一个因数,固定的一个量相当于另一个因数,随之变化的另一个量相当于积,在判断是否成正比例时,如果能肯定两种量存在着因数与积的关系,这两种量就一定成正比例。这样强调并反复举例说明,学生就掌握了判断正比例的方法,达到了深刻理解要领、突破教材难点的目的。
  讲清概念的含义,突破难点以后,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方法,每一节我只讲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其余时间,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练习。在讲完一个概念之后,我就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推敲,进一步消化所学的知识。如:讲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一概念以后,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观察思考题中的图解和算式,从而理解了它是从乘法和除法逆运算关系上推导出来的,知道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条件,“求这个数”是问题,“用除法”是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比喻就是打比方。或喻于声,或寓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或比于物,都是以“比”为手段,以“喻”为目的。喻体和本体只要有“一点相似”即可构成比喻:或形,或质,或声,或色,或情,都能达到“喻”的目的。  所以,喻雪,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是对的。周邦彦的《少年游》有“并刀女水,吴盐胜雪……”的说法;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则是佳句;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以梨树开花比喻树上积雪,
期刊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
期刊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我国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中,更加关注起“语感教学”这一话题。近年来,“培养语感”、“语感训练”之类的词语便频频出现。新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先后提到有关“培养语感”的问题,并把它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训练语感”这一“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并没有真正引起
期刊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所有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将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并通过具体教学环节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来实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动力。对于我们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一点尤为重要。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果能把兴趣培养成为一种
期刊
一提起写作文,不仅是小学生,就连一些语文教师也常常唉声叹气。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目前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就成了一
期刊
议论文相对文学作品和其他文体,显得比较枯燥,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学情绪,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因此,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找准论点,明核心  学习议论文时,第一步是初步感知课文,把握论点。阅读是一个由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阅读议论文,把握住了论点,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怎么抓文章的论点呢?首先,明确论点的常处位置:或文首,或篇末,或中间,有
期刊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没意思”,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作文水平总是提不高。对于写作文,师生往往是望而生畏。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坚定地走出当前作文的误区,寻找一条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  中考作文的命题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我们试把学生的圈
期刊
一.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服务意识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  三.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
期刊
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我们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  3、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原点为位似中心,一定的相似比这种特例入手,从而得出前后两方程系数存在的关系以及位似中心与两抛物线顶点共线的一般规律,并以此拓展到以非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一般情况,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反推到判断两抛物线方程是否存在位似关系。  【关键词】抛物线 位似中心 相似比    探究1 抛物线y=ax2+bx+c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k的抛物线的解析式的各项系数与原系数a、b、c之间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