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视域下统编历史教材观点释疑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正文内容外,还精心设计了如“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题思考”等辅助栏目。作为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史事”选取的史料、给予的史论,应同正文一样以史实为基准,力求科学严谨、客观真实。
  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发现偶有“相关史事”表述不严谨,或与史实存在一定误差。以下笔者以统编历史教材八上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中的“相关史事”为例,分析问题由来,寻找最接近史实的真相,祈请同仁指教。
  一、两代教科书“一以贯之”的“雷同表述”
  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以上摘自2006年第二版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八上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楷体字”部分(该版教科书正文为“宋体字”)。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述文字摘自新版统编历史教科书八上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中“相关史事”栏目。该教科书在笔者所在地区于2016年秋季推广使用。
  对比两段文字不难发现,两部教科书在正文之外的辅栏中均做了同类表述,即:《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涕零,做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保证。
  二、看似“正确逻辑”的“背后真相”
  要避免犯主观主义、经验主义错误,首先要从质疑开始。
  疑问1.“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有没有说?如果有,又是什么时候说的?是否是《辛丑条约》签订后?
  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爆发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翌日,慈禧携光绪西逃。同年12月,十一国公使(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将内部争论并协调好的“议和大纲十二条”以共同照会形式交于奕劻和李鸿章。李随即传给身在西安的慈禧和光绪。慈禧阅后一字不改批准了此份大纲,这便是后来大家熟知的《辛丑条约》的蓝本。
  时至1901年2月14日,慈禧又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惟各国既定和约,自不致强人所难。著于细订约章时,婉商力辩,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国信义为重,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此该全权大臣所当竭忠尽智者也……”[1]
  在这份上谕中首次出现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字样。因此,由上谕可明确:慈禧是说过这样的话,时间是1901年2月14日。而《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1年9月7日。对比统编教材“相关史事”中:“《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結与国之欢心”可知,教材表述确实有误。
  疑问2.“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本意是什么?什么样的理解最接近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何理解“量中华之物力”?从教材“相关史事”的表述:(慈禧太后)“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等分析看,编者的理解应是:有多少拿多少,倾尽中国之全部财力、物力。这样的理解符合慈禧在国人心中的定位,也符合大众逻辑,也是大家的经验认同。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也明确写道:“这道上谕说,朝廷的态度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就是说它一定要把‘中华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来,巴结这些武装占领了首都的‘与国’。”[2]《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也写道“慈禧太后决心充当列强在华利益和特权的维护者与代理人”[3]。
  这确是慈禧上谕中的真实表达吗?列强“议和大纲十二条”并未涉及惩罚慈禧,只要她接受大纲,便基本可度过政治危机,她的统治还是稳定的。基于此,慈禧的心态是矛盾的,也是复杂的。她在一字未改就接受议和大纲的前提下,却又电令议和代表(奕劻、李鸿章):“惟其中利害轻重,详细节目,尚需竭力磋磨”“审度情形,妥筹磋磨,补救一分是一分耳”[4]。可见,慈禧对议和大臣是有“竭力磋磨”“审度情形”“妥筹磋磨”等要求的。针对大纲涉及清廷赔款问题,军机处也多次致电奕劻、李鸿章:“赔款各款,势不能轻,惟亦需量中国力所能及,或宽定年限,或推情量减,应请磋磨”[5]、“(具体细节)仍责成议和全权大臣设法婉商磋磨,尚冀稍资补救”[6]。电旨中“需量中国力所能及”,应是“量中华之物力”的最初表述了。正如近代史研究员马勇的《中国近代通史》所写“(慈禧太后)原则上同意以议和大纲十二条作为谈判的基础,不致使各国由此节外生枝,拖延谈判,同时也希望奕劻、李鸿章能够尽量婉求各国体谅清政府的难处,尽量维护中国的利益,争得一分算一分”[7]。
  作为全权大臣的奕劻和李鸿章,在与列强商议大纲时,自然也遵照清廷“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和“量中国力所能及”的双重要求。一方面接受列强提出的议和大纲,同时在具体细节处“附送一份详细备忘录,表明清政府对十二条议和大纲中若干有待商榷问题之不同看法”[8]。在赔款问题上,清政府也提出“希望各国是否给予中国一段很长的偿付时间,否则便减少各国所要求的赔款总额”[9]。当列强开出4.5亿两索赔要求时,奕劻和李鸿章表示“原则上接受”,但提议“自1901年7月起30年内还清,每年还1500万两,不计利息”,他们强调“这个数目为中国支付财力之最高限度”。根据中国的财政状况,奕劻和李鸿章还请求列强“如果许可,是否可以考虑将4.5亿两这个数字予以减少”[10]。然而,奕劻和李鸿章的乞求并没有获得列强回应。无奈的清政府转而乞求列强“降低赔款利息,宽展年限,庶可少舒财力”[11]。列强对清政府的请求依然不为所动。   清廷的挣扎还体现在对中外商约的修改上(《辛丑条约》第十一款之约定)。彼时清廷财力奇窘,偿款告急,欲冀修约之机,提高关税,增加财力,遂谕令“吕海寰、盛宣怀及参与其事的刘坤一、张之洞要求以关税加至15%为条件(谈判商约)。”关税的征收对象主要为各国来华商人,这一要求引起列强不满。谈判历时十月,终于1902年9月5日,清廷与英方代表马凯订立《续订通商行船条约》(通称《马凯条约》,后又分别与美、日订约),条约约定“进口税提高至12%”。新商约最重要的是为加税,但最终还是“口惠而实不至,仍为值百抽五”[12]。
  史料实证忌脱离上下文,忌断章取义。再回到上谕本身,我们发现,针对列强“议和大纲十二条”,慈禧在谕旨中还提到:“著于细订约章时,婉商力辩,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国信义为重,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此该全权大臣所当竭忠尽智者也。”[13]可见其在谕旨中不但祈盼列强“视我力之所能及”,也要求议和大臣能“竭忠尽智”,在与列强相商细节时,仍应“婉商力辩”,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换个角度再思考问题。查阅《康熙字典》:何为量?度也!《左传·隐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意为依照道德的标准来处事,依照能力来办事)。《现代汉语字典》:量,审度。常见组词有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喻从实际情况出发办事)。分析各字典中“量”字均释义为度量、考量、审度之意,并未有“倾尽全部”之意。
  由此,“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其本意或是“考量中国现有实际财力物力情况,(以尽可能少的物力)去结‘与国’之欢心”。
  三、超越“经验与常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下对教师的一些思考
  思考1.不唯“经验与常识”,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
  前述两部教科书均一致认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感激涕零,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其实是“常识”在作祟。按常识:条约的签订,导致清政府支付大量赔款,但并未惩罚慈禧,于是她喜出望外,便作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保证,尽显其卖国嘴脸,似乎合情合理又顺理成章。
  教材(包括大部分民众)同时还认为:“量中华之物力”即倾尽全国之物力。这种认识的来源更多的是“经验主义”的结果。慈禧为代表的清廷屈辱媚外,慈禧做的事自然也是投降卖国之举,对于洋人开出的条件,一定也是倾尽全部国力满足他们。这是潜意识下的经验告诉我们的结果。同时,这样的理解也符合慈禧在国人心目中的人设。
  但经验主义的固有思维不一定就是正确的。通过前述相关史料的解读可知,清廷对于“议和大纲”的“详细节目”“赔款各款”“年限”等方面确也做过某些外交努力,虽大多是无成效的“磋磨”,也改变不了清廷卖国求荣的本质,但并不等同于没做任何外交努力。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史料实证,与学者、与教者均如是。在运用教材、研究教材时,我们亦可运用此方法。通过对可信史料的辨析,达到重现历史真实的目的,最后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倘若脱离这一原则,则容易犯“常识主义”“经验主义”错误。
  思考2.跳出“经验与常识”,甄选吸收相关学术成果
  关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有别于教材之釋读,在历史学领域亦非笔者首次提出。提出者有之,而论证者、追根溯源者甚寡。学者王开玺认为,清廷在《辛丑条约》签订前,就赔款数额等方面与列强有过外交努力,只是终未成功,其撰文指出“清廷上谕中之‘量中华之物力’,就其本意或主观意图而言,并非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而是在‘不败和局’,确保其政治统治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去‘结与国之欢心’。”[14]
  诚然,初中历史教材不同于史学专著,它是普通大众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作用在于教育而非学术。但史学界的相关学术成果,是教材、教学过程不断跟上时代潮流的源头活水。尤其是经史料实证、史学界公认,又比较成熟稳定的成果,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使用教材的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吸收之、运用之。
  思考3.超越“经验与常识”,史料实证思想有效落地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往往依据自己的教育理解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理解或有理论支持或基于经验与常识。基于经验与常识的教育理解又往往缺少理性的分析和批判的意识,甚至“习焉而不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难免犯主观主义错误。
  要超越“经验与常识”,教师就必须打破习惯思维,培养反思意识,积极主动投身到史料研究中去。只有教师养成了批判意识,具备了扎实的史料研究能力和驾驭能力,才能带领学生完成史料的研究性学习,史料实证思想才能落地开花。
  【注释】
  [1][1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45—946页。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96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446—447页。
  [4]《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电报》,《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847页。
  [5][6][11]《军机处致全权大臣奕劻李鸿章电信》,《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833、853—854、1149页。
  [7][8][9]马勇:《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9、560、560—561页。
  [10]《驻北京公使穆默致外部电308号》,见《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390页。
  [12]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269页。
  [14]王开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新解》,《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第133页。
其他文献
在作答高考数列大题时,许多考生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与证明数列不等式感到困难,甚至止步不前.当进入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时,如何较快提高考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好这道数列大题呢?  经过查阅近年广东高考理科试题,我发现试题题型趋于稳定,难度、风格变化也不大.其中数列大题越来越接近考生的实际水平,趋于平和.在第二轮专题复习时,若能把数列中的重要内容再收敛聚焦,有的放矢,则在高考作答时解题效率应会有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游学领域中的新兴概念,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1] 。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让教学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调动各方面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
数学,有数!创办《广东教育·高中》数学栏目的宗旨:“数学变化无穷,高手心中有数。”“数”,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她凝聚着无数数学研究者的心血,她沉淀了解决各种数学题型的思想方法。高考是一场对考生掌握知识的洗礼,她更像一个没有硝烟的人生战场,战场上无形的战火此起彼伏。只有承受得住她带来的无穷“烤验”,才能“浴火重生”。面对这一场“战火”,我们不能盲目地闯进去,我们要有所准备。面对“茫
随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逐步发行与推广使用,全国各地版本不一的历史教材将会逐渐退出高中历史教学领域。历史教科书不仅对历史教学和学习产生影响,而且关涉历史学科评价。[1]通过教材文本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新的高中统编历史教材中增添了大量有关民族的知识内容,并作为正式的教学要点纳入历史学科教学和考评环节。结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史观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推广,可以看出对教材中民族部分的文本语言挖
广东省2014年有文科考生343418人,地理科试题包含在文科综合卷中,题型由11道选择题和2道非选择题构成。其中选择题每道4分,共44分。非选择题2道,40题24分,41题32分。地理学科总分合计为满分100分。题型、题量与位置和往年相比都没有变化。2014年广东省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有用性等特点,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能较好地达成地
考场作文是“戴着枷锁舞蹈”。既要求学生按照规定完成一篇结构完整、语言优美、主题突出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面拟从作文结构安排方面的一些常见问题入手,简要地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作文的结构可以看成是各个段落内容的组织形式,当然也可以看成是作者构思文题的思路的外在体现。文章的内容要依靠完整的结构形式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文章的主题也需要依靠清晰的结构完整
本章重点分析病句中的“结构混乱。  一、梳理知识,厘清认识,明确考点,才能有的放矢。  应对高考,我们就应该在高考题中寻找方法,寻找其中的规律。  “结构混乱”主要是有:①句式杂糅,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②中途易辙,也叫偷换主语,表达句意时,开始陈述了一个主语,但是,话没说完,又出现了另一个对象,前后主语不一致,中途转换了主语,结果两个意思
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是核心能力,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最终为了情感的提升,即家国情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解释”定义为:“历史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其中提到的“理性”与“客观”可以看作是历史解释的原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谈到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时,常常
收获时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北大荒“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这是党和国家为新时代北大荒确立的新目标新定位。  地处北大荒集团西部的九三分公司,作为中国旱作农业的一面旗帜,在集团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分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垦区两次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集团战略部署,用匹配高
【考纲解读】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基础等级里面的“符合题意”。近几年新课标高考作文基本上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题。“符合题意”,首先就是“不超出材料的内容和范围”,也就是要求考生对作文试题材料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理解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刻含意,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这是审题的关键。其次还要顾及主体材料之外的各种限制,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高考作文实质上就是一种“奉命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