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高腔保护传承的调查和思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_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松阳高腔的艺术价值和传承保护工作为出发点,试谈古老稀有剧种如何探索新的途径,以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松阳高腔;非遗;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67-02
  中国一部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素来被人们誉为戏剧之乡,省内现仍有五十多个剧种分布在几大声腔之中。浙江省八大高腔中,西安高腔、侯阳高腔、西吴高腔三路,皆入“合班”为今婺剧中的“声腔”,台州高腔“合班”为台州乱弹中的“声腔”,温州“瑞安高腔”“合班”为瓯剧中的“声腔”,唯松阳高腔至今是独立成班的“全高班”,且以民间的状态一直生存,尤为珍贵。
  一、松阳高腔的艺术价值
  宋元人刘埙在《吴传》中写道:“用章词盛行殆百十年。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宋元戏曲考》中记载“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然……其本无一存。故……论真正之戏曲,不得不从元杂剧始也”。中国完整戏曲诞生于浙江温州,时称“永嘉杂剧” “温州杂剧”,亦称“戏文”“南戏”。
  松阳高腔,源于宋元南戏,是我省稀有剧种之一,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松阳高腔是单声腔剧种,音乐结构属曲牌联缀体,各出戏由数支曲牌连缀进行演出,并有一定的套路,残留着宋金杂剧、南戏、元曲中所吸收的大曲、词调、诸宫调、南北曲和民歌、民间曲艺、宗教音乐等元素。
  高腔旋律和行腔有独特的风格,音乐曲牌丰富,以当地民间音乐为基础,其唱腔、文武场曲牌,特别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帮腔,甩腔和衬腔都融化了当地民间音乐,帮腔表现的“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是声腔艺术标志性的风格特征。衬腔由衬字啊、哎、哪、噢、啦、咪、嘿、嗨、嗳等或啊咦、哎嘿、哎咦、咿呀等构成。甩腔是前台演员以唱腔曲牌旋律高八度进行演唱,后台帮腔则按唱腔曲牌旋律进行演唱,构成八度并行的演唱效果形成甩腔。词格为长短句式的南北曲体,少数为七言字句等对仗的词格,有许多已成为上下句式的结构,并有许多衬字词。
  舞台语是以松阳方言为基础的地方“官腔”,以当地音调值入声与吴语系音韵以及中州韵结合而成。最有特色的是形式多样、品种繁多、造型别致的表演面具,表演风格粗犷、古朴、原始,有汉代“傩舞”的遗迹。
  松阳高腔骨子老戏来自宋元戏文,如《白兔记》《黄金印》《合珠记》《芦花记》等。松阳高腔的音乐质朴,古老的表演中有木偶高腔,以至于现在看到的演出有近于木偶的身段和步态,这也是高腔古老性的表现之一。但高腔也不是一味地“古老”,有不少从清代乱弹中吸收的剧目,如《审乌盆》《三世因果》《五台会兄》等。松阳高腔有一些宋元南曲所没有的曲牌,如[一字调] [三支香][三更响][九莲灯]等。
  二、松阳高腔的保护现状
  近几年松阳高腔努力在探索戏曲重生之路,做了很多尝试。松阳高腔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继续保持原生的艺术形式内容,保留原汁原味的表演、声腔等,让人们能看到五六百年前戏曲表演的形态;另一条腿通过创编或新排传统剧目,在剧本、服装、道具、舞美、灯光、布景等方面采取创新发展的手法,与专业院团实行合作,借智借力借势,推广宣传高腔知名度和美誉度。松阳高腔现有4个高腔剧团,约百名高腔艺人,全年演出200多场。有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各1名,市级传承人5名和县级传承人13名。建立周安、白沙岗、玉岩中小学四所传承教学基地,其中玉岩中学已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搭建浙江好腔调、非遗馆“每周剧场”、送戏下乡、竹林剧场等多个平台宣传推广松阳高腔,等多项演出活动近百场。
  从县非遗中心了解到,近几年已抢救松阳高腔曲谱110余个、开展高腔培训班20多期、录制高腔剧目80多个,录制高腔艺术纪录片6个,新编松阳高腔折子戏3出(《元宵闹婚》《古井捞钗》《琴诗祭忠烈》)、红色题材革命历史剧1部《箬寮风雷》,出版《松阳高腔》《松阳高腔音乐与研究》书籍2本、编纂《松阳高腔简明教材》用于校园传承基地教学。
  尽管高腔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仍凸显出几大问题:第一是传承模式民间化。一直以来,松阳高腔处于民间状态,自古以来就是口传心授。戏曲表演没有自己的程式,唱腔声腔都显得随意;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都有,但不能清晰看出角色担当;舞台艺术呈现不够美、舞台布景简陋;语言使用玉岩本土方言的问题等。
  第二是演出队伍老龄化。剧种的生命力在于人才的培养,松阳高腔演员共有96人,20岁以下占比为8%,30-40岁占比为12%,40-50岁占比为22%,50岁以上占比为58%。年龄结构老化,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再过10年,50歲以上的主力演员因为身体等原因,逐渐尚失传承能力,培养后继人才势在必行。
  第三是演出剧目陈旧化。目前民间剧团大多演出以《夫人戏》《三状元》为主,演出时间长、内容以传说故事为主,由于不是专业的剧团,对舞台的把控、演员自身的素质来说,远远不能满足当下观众对审美的追求。
  第四是资金投入紧缺化。近几年,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省公共文化资金投入为主,保护传承松阳高腔。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演出、排练、创编、出版、补助、购买服装道具、建设传承基地等,以此维持松阳高腔的民间传承保护。
  三、松阳高腔的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传统戏曲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珍品,松阳高腔被艺术界誉为“戏曲活化石”,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赘言的。
  古老稀有剧种的传承保护与振兴发展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内容,近几年,浙江省戏曲专家学者频频关注松阳高腔,并为松阳高腔传承发展指点帮助。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徐宏图研究员提出“务必保持松阳高腔剧种的本色不动摇”,高腔这种特色,好比是优秀“土特产”,正因为它是“土特产”才能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博采众长,改革创新,走出保护发展振新之路。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丽泓认为在声腔上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好的为我所用;在表演艺术上要有自己的绝技和绝活,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一批年轻优秀、青春靓丽的演职员;有剧种的精品折子,就可以进校园,这样就可以培养造就出良好的保护传承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8年浙江省八大高腔汇聚松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应昆认为松阳高腔是相当有分量的,它风格独特,跟别的高腔有差别,尤其是加帮腔的效果。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周冠均表示松阳高腔运用了好多以前道教里面的手势和动作,东西非常好,但表现有所牵强。
  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肯定松阳高腔历史价值的同时,需要在传承和保护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笔者认为,松阳高腔需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
  一是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制定抢救保护规划。根据松阳高腔等非遗的特点,现状,制定抢救保护规划,并进一步细化保护方案,同时明确职责,认真采取措施,逐步予以实施。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非遗资料的抢救、整理、研究、老艺人政府津贴的发放,传承人的培训,高腔演出场次补助等;建立扶持机制。围绕着项目传承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完善对老艺人的保护制度,积极鼓励老艺人传承活动,对优秀的传承人和对传承有重大贡献的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加强传承人队伍和传承基地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地建设,发挥松阳高腔培训、演出、展示、研究功能。
  二是建立一个成建制模式。一个濒危剧种想要获得新的生机,要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建立建制保护机制,松阳高腔要实行专业化和民间化共同进步,产生一个整体性保护。突出本土特色的同时,固化唱腔、台词、角色、布景、舞美,传递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松阳高腔在2019年底组建高腔保护中心,在文旅投下设松阳高腔传承发展有限公司,立足于传承、保护、研究、创作、教学、展演、宣传等工作,定位为短小精干、开展多元化业务的中小型剧团。此举为高腔传承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步,有个专业剧团的基础,高腔的艺术化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三是培养培养一批戏曲人才。一是积极与金华艺术学校和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对接高腔专业培训。二是推动松阳高腔进校园,联合教育部门选取一批有基础、有能力的学校进行试点,出台松阳高腔进校园激励办法,将松阳高腔进校园列入学校藝术教育年度工作内容,在各学校举办高腔社团,使学生参与松阳高腔实践活动作为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在县职业学校开设松阳高腔专业教学班,以满足剧团发展需求,能有效地缓解剧团演员的紧缺。四是聘请相关专家、老艺人、高腔研究学者作为指导老师,担任松阳高腔传承中心授课老师,提升演员专业素养。
  四是编排创新一批高腔剧目。以“复排+创编”的形式,复排一批经典剧目,如《夫人戏》《白兔记》《芦花记》等,弘扬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良等传统美德,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创编一批高质量、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剧目,加强与院团、专家的合作,借助院团的优质资源推动松阳高腔走出去。松阳有着与院团合作的丰富经验,16年打造越剧《张玉娘》获得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新剧目大奖、浙江省五个一 工程奖入选作品奖等。近几年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合作,打造了《元宵闹婚》 《古井捞钗》《琴诗祭忠烈》等折子戏,参加全国高腔邀请展、上海白玉兰戏剧节演出。
  五是强化高腔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财政部门松阳高腔传承发展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主要用于松阳高腔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曲牌唱腔整理、精品创作、人才培养和奖励扶持等。鼓励剧团开展新戏创编,对能适应时代需求、努力复排经典折子戏、创排新戏的剧团给予大力扶持,加大政府对优秀松阳高腔剧目的购买力度。
  松阳高腔的传承和保护,在于重塑戏曲的价值,激发戏曲再生的动力,对浙江乃至全国振兴戏曲提供有效样本。
  参考文献:
  [1]刘建超.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松阳高腔[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要】哈斯宝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新译〈红楼梦〉》中,对他的文论思想的研究在中国古典小说理论、红学和蒙古族文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当代有关哈斯宝文论思想研究进行梳理,分为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哈斯宝文论研究的重点、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反思研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哈斯宝;文论;阶段;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产生于两河流域中下游美索不达米亚东南部的巴比伦文化和西亚地中海沿岸巴勒斯坦的希伯来文化同源于闪族(闪米特族)文化体系。本文从为什么蛇在巴比伦和希伯来文学中总是作为敌对者出现这个问题入手,通过对《埃努玛·埃利什》《吉尔伽美什》与《圣经》中蛇意象的分析希伯来文学中的巴比伦成分,发现蛇意象有颇多相似之处,两者存在影响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希伯来文学延续了巴比伦文学中蛇意象与权力、魔鬼和生命母题的密
期刊
【摘要】日本33代推古朝执政者圣德太子,是日本飞鸟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制定“冠位十二阶”制度、颁布“宪法十七条”法律、实施“遣隋使”外交、推广“佛教文化”,为日本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制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圣德太子;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遣隋使;佛教  【中图分类号】D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45-02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学会利用数据,对节目进行整合挖掘,可将图形转化成可视化教学手段,本课题调研了酷云互动近年来春晚的大数据情况,通过数据对于节目受众的影响,帮助学生找到一些节目制作的规律,从而完成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可视化;网络自制节目;受众偏好设置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音乐是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以及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音乐文化,是现代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群众音乐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音乐形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渐多样化,我国群众音乐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各个层次群众的音乐文化需求,从而影响到我国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新
期刊
【摘要】面具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是地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文对安顺地戏面具的由来、分类进行梳理,主要从构图、造型、色彩几方面对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对其功能方面做出分析。试图为安顺地戏面具的审美及存在价值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戏面具;艺术特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李白曾有诗这样写道:“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创作者孙颖老师根据李白的这首诗的描写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依据谢公屐这个历史故事,以汉代贵族的“以舞相属”这个舞蹈形式从而创作了《谢公屐》这个舞蹈作品。纵观整个作品最大的亮點就是演员们脚上穿的鞋子—— “木屐”,发明“木屐”的人是魏晋南北朝诗人谢灵运,他喜欢穿梭于山林之间,而穿在脚上的木屐轻巧灵活便于山林间的行走,在上山的过程中取下前齿,下山的
期刊
【摘要】近些年我国服装业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对于服装品牌的打造以及服装设计的创新,却仍然有所不足,而影像服饰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则恰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服装业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缺陷,为具有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创新提供思路与借鉴。基于此,本文对影像服饰美学与“新东方主义”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以“新东方主义”影视作品中的服饰设计为例,对当代服装设计所受到的影响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中国服装设
期刊
【摘要】郯城木版年画是山东地区特定历史的文化载体,根植于沂蒙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中郯城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的解读,对山东地区木版年画文化价值的认知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郯城木版年画;造型艺术;数字化变革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55-02  一、郯城木版年画的
期刊
【摘要】苏州园林文化博大精深、古意悠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苏州园林文创产品品牌化发展不但有着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还有着很大的发展和拓宽的空间。苏州园林IP品牌化发展,作为一个未开发好的大市场,有着巨大的文化、经济价值潜能。新时代下,我们急需用文创来带动苏州园林的影响力,用文创结合时代发展,构建以“IP”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苏州园林作为一种静态文化形态,需要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来发扬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