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条橙》中埃里克斯的创伤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条橙》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代表作,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克斯从无恶不作的小混混,变成一个无法反抗任何暴行的“残疾人”。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创伤。分析埃里克斯的创伤,有助于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增强对小说主题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发条橙;安东尼·伯吉斯;创伤
  【作者简介】商轶,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1917年,安东尼·伯吉斯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他把自己的家庭形容为“下层中产阶级”。母亲在他一岁时就去世,父亲续弦娶了一位酒馆老板,他的童年就过着如同狄更斯小说主人公一般的生活。工作后又被派往马来西亚做英国殖民事务系统的教育官,感受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这些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安东尼·伯吉斯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获得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20世纪是创伤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灾难,经济大萧条使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这些条件的催化下,出现了大量带有创伤色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海明威以越战为背景写出的《永别了,武器》,还是阿瑟·米勒笔下的《推销员之死》,无疑都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创伤。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主要来源的精神分析学和创伤理论成为分析这些作品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埃里克斯的创伤分析
  小说的主人公埃里克斯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年,精力旺盛,带领一帮同伙到处胡作非为。在一次入室抢劫中被同伴算计,因此进了监狱。通过政府进行的改造治疗,埃里克斯表面上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好公民”,实际上最终形成了不可逆转的创伤。埃里克斯的创伤有以下几个方面:
  家庭创伤。埃里克斯在进监狱之前是一个叛逆青年,夜晚跟一帮同样年纪的伙伴到处做坏事。而他的父母在工厂上班,忙于生计却并没有关心儿子都做什么,跟谁在一起,家庭生活没有给埃里克斯带来些许温暖。而在埃里克斯从监狱服刑完毕回到家中时,父母的做法更让他心灰意冷。妈妈说:“你越狱了,你逃跑了,我们怎么办,你这个坏透的孩子,这样给我们家丢脸”。当埃里克斯向父母说明情况后,他们却并不想让住在埃里克斯屋里的租客离开,只是因为收了人家的房租。
  社会创伤。社会给埃里克斯造成的创伤并不是在进入监狱之后才开始的。在埃里克斯经常逃学的日子里,他的教养跟踪顾问德尔托得来家访,只是对埃里克斯进行恐吓,并没有关心他的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发展。埃里克斯入狱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决定接受“路德维克”技术的改造。于是开始了他漫长的改造过程,更深层次的创伤也随之而来。
  第一天,埃里克斯被强迫注射不知名的药物,并被绑起来观看极端暴力的电影,他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对他第一次实施伤害,也只是埃里克斯创伤形成的开端。
  在随后的日子里,医生持续对埃里克斯进行刺激(观看暴力电影)。有一天早上,他想要袭击关押他的人时,突然感到一阵恶心就像要死去一样,突如其来的难受让他放弃了心中的念头,倒在地上。在这之后,他彻底变成了一个失去自由行为能力的人,彻底变成了“治疗者的完美作品”。
  三、创伤原因分析
  造成埃里克斯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残害和政府的强权统治,我们还能从细微之处发现其他原因。
  首先,埃里克斯生于一個疏于管教的家庭,父母并没有拿出时间和精力来关心照顾他。父母只关心他能不能挣钱养活自己,并不在意他的钱来自哪里,是不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埃里克斯便养成了偷盗、抢劫、无恶不作的个性。
  其次,作为一个叛逆青年,埃里克斯经常逃学,偷盗,入室抢劫,但这些行为并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制止,反而被一些受过他好处的人所隐瞒(酒馆里的老妇人)。更重要的是“路德维克”技术对他的残害,表面上是埃里克斯体内注射的药物,观看的暴力电影使他受条件反射控制从而无法反抗,实际上政府的高压僵化统治才是创伤的根源。“伯吉斯植入了语言的延宕作用,使读者不要把《发条橙》读成暴力或色情小说,也不要把《发条橙》仅仅读成青年成长、青年教育小说,《发条橙》更是一部政府执政小说,更是一部社会愿景、社会发展乃至人类发展小说”。
  四、结语
  埃里克斯的创伤是政府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作者把他被政府改造的悲惨后果一次又一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一次比一次更深刻的震撼,这也是作者实现写作目的的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朗基努斯说过,“真正伟大的东西经得起反复研磨,很难或者相当不可能在被研磨中退缩,因此给人留下的记忆会很强烈,很难被忘却”。
  安东尼·伯吉斯的作品将思想内容、语言技巧、逻辑模式等方面完美结合,既把创伤作为一种叙事工具,也把它作为一个叙事主题。除了文学性之外,他的作品还反映了许多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表面上或幽默或暴力的文字,实质上充满了对人性的思考和为人类命运的担忧。
  参考文献:
  [1]Burgess,Anthony.A Clockwork Orange[M].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72.
  [2]李桂荣.创伤叙事:安东尼·伯吉斯创伤文学作品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垮掉的一代”文学研究专家,文楚安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对“垮掉派”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他在翻译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是选择以目的语导向的归化翻译策略。本文以贝尔曼的“否定分析”理论为基础,讨论贝尔曼的“高贵化”、“质的弱化”、以及“内在意指网络的破坏”这三种变形倾向在文楚安版《在路上》的体现,希望以此可引起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们对这些变形倾向的关注,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原语文本
【摘要】作为“垮掉的一代”文学研究专家,文楚安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对“垮掉派”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他在翻译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是选择用一种较为自由、目的语导向的归化翻译策略,并贯穿始终。本文以贝尔曼的“否定分析”理论为基础,讨论贝尔曼的“澄清”、“理性化”、以及“扩展”三种变形倾向在文楚安版《在路上》的体现,希望以此可引起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们对这些变形倾向的关注,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原语
【摘要】对我国石油科技英语翻译研究成果予以了解,确定其中依旧存在语言问题、修辞问题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从文本类型视角来分析和探讨如何良好的展开石油科技英语文本翻译,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文本类型;石油科技英语;文本翻译  【作者简介】郝馥嘉(1994- ),女,满族,北京人,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石油英语应用翻译。  石油科技英语文本翻译应当以强调文本本身的内容和话题为主。
在高中阶段,除了英语听力、阅读训练之外,英语写作应该就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方向了。尽管如此,很多英语教师还是感觉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难度很大,学生也觉得无从下手。结合近15年的英语教学,笔者就自己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方面的几点浅见分享大家。  一、做好最基本的词汇积累,是写作的基础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我国现阶段的高中英语写作要求就像我们小学的“写话”一样,词汇无误、基本句式正确、
期刊
【摘要】俚语是在美国十分流行的一种语言,广泛出现在影视文学、报刊杂志等类型的作品当中。随着美国俚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俚语在英语语言当中的作用以及地位变得更加突出。美国俚语具有突出的语用功能,因此成为了美国英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要素,对于了解美国语言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意识到美国俚语的语用功能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进而为美国俚语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美国俚语;语用功能;翻
“中小学校雷电灾害防御工程”项目,是落实中国气象局和河北省气象局加强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根据对省内部分地区中小学校的调查,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的防雷设施
期刊
【摘要】科普纪录片属于科普作品的一种,打破了单纯依靠文字传播科学知识的局限,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实现了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科普纪录片的多模态性注定翻译策咯不同于单模态科普文本,本论文重点研究科普纪录片中多模态语篇中语言符号的翻译特点和翻译策咯,论文以BBC科普纪录片Life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以后科普纪录片的翻译提供一些借鉴,促进科学知识
【Abstract】The Three Unitie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cept in western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has a last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drama. In the Art of Poetry, Boileau synthetically
【摘要】在语言翻译中,文化视角的转换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对当地文化进行了解是有必要的,同时也需考虑到发源地的各类思维习惯以及思考、生活特性,使得语言翻译后的意思更为合理与准确,也使得沟通与交流更为顺畅。本文通过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性、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以及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技巧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跨文化视角转换技巧  【作者简介】袁鑫,北京
【摘要】伪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许多人通常对其有一定的误解,因而伪翻译在人们的认知中常常带有贬义色彩。但无论人们对其有什么样的认知或误解,其仍是社会文化中一个真切的存在,而且似乎将长期存在,并与真正的翻译一起促进文化演进。本文试图从对三个问题的论述揭示伪译与翻译及文化的互动。  【关键词】伪译;翻译;文化  【作者简介】邱彦(1993- ),女,汉族,河南正阳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