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利比亚战争早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结果。大国间的博弈和几乎一边倒的政策取向使得战争的结果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战争的结束远非利比亚和平时期的开始,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不可能使得各方都满意,强权统治后的真空可能引起利比亚局势的长期动荡,而如何早日动手,保护中国企业在利的投资活动,甚至争取在利比亚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处理对利关系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
利比亚战争凸显大国政治需求与博弈
利比亚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目光,而卡扎菲的独特性格和执政风格又使其成为各个大国的“难言之隐”。支持哪一方,权衡相关利益,成为利比亚战争中交战双方背后的博弈棋局。欧、俄、美等大国在反对利比亚战争中的态度不同。
1.欧洲国家积极支持卡扎菲反对派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这场反对卡扎菲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欧洲国家,利比亚反对派是绝难取得胜利。法、英、意等国采取冻结卡扎菲海外金融资产、封锁石油贸易、设立禁飞区直至直接进行空中打击、向反卡扎菲军队提供武器支持等方式,最终实现了对卡扎菲政权的颠覆。
2.俄罗斯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转变
俄罗斯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出现转变。早在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就公开反对北约使用武装手段干涉利比亚的内政。但在国内意见不一致、利比亚局势出现向不利于卡扎菲政权方向转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反对声音逐渐减弱。
3.美国态度受制于国内政治与经济
美国对利比亚局势同样是冲在前面,奥巴马早在北约正式袭击的黎波里之前就公开讲话,呼吁卡扎菲下台,在空袭开始时利用其先进的导弹技术摧毁了卡扎菲的防空力量。但受制于国内经济压力和民众反战呼声,奥巴马政府在战争开始不久即宣布不参与北约的直接军事行动。
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格局面临大洗牌
后卡扎菲时代绝非歌舞升平、皆大欢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间的转换、各方利益的直接冲突、管理资源和财政实力的欠缺,都給利比亚过渡政权的顺利执政和战后经济的复苏带来巨大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动荡又将进一步对各国在利的经济利益形成威胁,原有项目的执行困难,各方的账面损失即将变成真实损失。
1.利国内政局将会出现长时间动荡
战争告一段落后,利比亚的国内、国际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利益分配的矛盾重重成为利比亚恢复和平和增长难以逾越的障碍。作为一个部族国家,战争伊始,缺少部族支持就被公认为反卡扎菲武装的重大缺陷。尽管第一大部族瓦法拉反对卡扎菲,但第二和第三大部族却表示支持卡扎菲,且瓦法拉也反对西方入侵。反卡扎菲力量成分较为复杂,不同派系受不同国家扶持,其中就包括“亲美派”和“反美派”,一旦迫使卡扎菲下台目标实现后各方的利益冲突从次要矛盾上升至主要矛盾。因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能够顺利完成其职责,建立统一的政权的难度很大。加之利比亚传统上东西部宗教观念、资源要素禀赋和风俗习惯都有较大差异,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
2.阿拉伯国家与邻国态度尚未统一
作为阿拉伯国家的一员,利比亚未来的发展与阿拉伯联盟的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3月12日阿盟成员国外长紧急会议的建议,促成了联合国安理会设立利比亚北部禁飞区的决议。阿盟8月22日在开罗表态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完全支持,有利于利比亚获得相对稳定的区域发展环境。但卡扎菲时代与周边邻国间的或疏或密,债权债务各不相同,对“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态度也并不统一,相当部分的国家尚未接受“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的唯一合法政权,其外交空间的开拓尚存在不小变数。鉴于大部分卡扎菲政权时期的政府官员不会继续担当原有角色,其政府管理体系的重新启动和正常运转需要巨大的努力。
3.海外资产盘核不可能短期内完成
尽管在利比亚为战后重建向国际社会寻求资金援助当天德国就提供了1亿欧元的贷款,法国和英国也表态积极寻求新的联合国决议以解除对利比亚资产的冻结。意大利政府在25日宣布解除冻结的3.5亿欧元的利比亚政府资产以用于战后重建。据伦敦中东问题经济学家赫什估计,卡扎菲政权在全球被冻结的资金约1100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的约370亿美元、英国约120亿英镑、德国约37亿欧元和荷兰约30亿欧元。资产形式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使得卡扎菲政权的海外资产相当复杂,难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所有资产的盘核清点,进一步制约了新政权经济重建的速度。
4.原有项目应否继续执行仍难确定
尽管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战后重建的艾哈迈德·杰哈尼8月23日表示,过渡政府将尊重所有与卡扎菲政权签署的能源合同,“不会撤销任何合同”,但项目的实际情况仍然千差万别。政权相关各方利益的协商一致并不容易,原有项目的继续执行、卡扎菲时代国有石油公司的部分私有化,以及新的油气资源的开采都可能出现变数。即便过渡政权同意原有项目继续执行,安全局势不稳、人员排除困难、项目工期严重滞后、施工设施和设备遭到抢劫或战火破坏,都将使得项目无法按期交工,或者遭受巨额损失。原本因利比亚战争形成的账面损失即将变成实际损失,对各方利益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如何应对后卡扎菲时代政经变局
中国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对资源的需求仍将持续,恢复和发展与利比亚的经贸合作对于中利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处理对利比亚经贸关系上,要充分考虑特殊时期的实际情况,避免“授人以柄”,按照国际惯例和东道国法律行事,注意防范不稳定局势下的各类风险,帮助利比亚尽快完成战后重建。
1.避免授人以柄造成利益争夺错误印象
一直以来,非洲国家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双方经贸互补性强、发展空间广阔。近些年来,所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的西方渲染对中国企业在非形象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利于中国企业继续拓展业务。利比亚战争结束后,非洲国家对各国的所作所为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不能紧盯着经济利益,不要与法国等国去“争抢”资源,仍然应该继续坚持原有的对非关系原则,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态度,推进对非经贸合作。
2.按照国际惯例保护已有在利项目权益
尽管中国未与利比亚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商业合同受国际惯例保护,在利“全国过渡委员会”表示仍将尊重原有的所有能源合同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政府与该“委员会”这一“重要对话伙伴”就包括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经贸合作等在内的既有合作项目签署一揽子的谅解备忘录,进行有效保护。企业应抱团或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尝试与利比亚业主方取得联系,或者与利比亚相关行业组织进行磋商,力争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已有项目,如确实发生损失且无法弥补,可探讨通过新项目合作,以已有投资部分折价方式推动对利合作新的开始。
3.发挥在非影响力协助新政府组建运行
利比亚政权更迭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于利比亚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应发挥中国在非的影响力,协助利比亚尽快从战乱中恢复。但是,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对利比亚新政权组建的支持主要还是为可能到来的选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过渡政府增强经济管理的能力,以及协助新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制度的重新组建,以期使得经济尽早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4.抓住市场开放机遇推动经济互补合作
由于利比亚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原有的炼油生产设施遭到战争毁坏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过渡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开放,引入国外竞争者是实现资源转换为财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可能会是利比亚新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企业应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工程承包能力,按照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期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5.举一反三重新核查在非投资工程项目
利比亚战争给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很多企业付出了巨大的学费。今年以来,以北非“茉莉花革命”为代表的区域性冲突逐渐扩散,英国、德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先后出现骚乱,金融危机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应该吸取利比亚战争带来的教训,举一反三,对中国对非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的运行情况、风险的防范措施和方案的准备,以及参保商业保险的情况进行核查和梳理,以增强企业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冲击。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利比亚战争凸显大国政治需求与博弈
利比亚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吸引了许多国家的目光,而卡扎菲的独特性格和执政风格又使其成为各个大国的“难言之隐”。支持哪一方,权衡相关利益,成为利比亚战争中交战双方背后的博弈棋局。欧、俄、美等大国在反对利比亚战争中的态度不同。
1.欧洲国家积极支持卡扎菲反对派
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这场反对卡扎菲的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欧洲国家,利比亚反对派是绝难取得胜利。法、英、意等国采取冻结卡扎菲海外金融资产、封锁石油贸易、设立禁飞区直至直接进行空中打击、向反卡扎菲军队提供武器支持等方式,最终实现了对卡扎菲政权的颠覆。
2.俄罗斯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转变
俄罗斯对利比亚战争的态度出现转变。早在战争爆发之前,俄罗斯就公开反对北约使用武装手段干涉利比亚的内政。但在国内意见不一致、利比亚局势出现向不利于卡扎菲政权方向转变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反对声音逐渐减弱。
3.美国态度受制于国内政治与经济
美国对利比亚局势同样是冲在前面,奥巴马早在北约正式袭击的黎波里之前就公开讲话,呼吁卡扎菲下台,在空袭开始时利用其先进的导弹技术摧毁了卡扎菲的防空力量。但受制于国内经济压力和民众反战呼声,奥巴马政府在战争开始不久即宣布不参与北约的直接军事行动。
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格局面临大洗牌
后卡扎菲时代绝非歌舞升平、皆大欢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间的转换、各方利益的直接冲突、管理资源和财政实力的欠缺,都給利比亚过渡政权的顺利执政和战后经济的复苏带来巨大挑战。内外部环境的动荡又将进一步对各国在利的经济利益形成威胁,原有项目的执行困难,各方的账面损失即将变成真实损失。
1.利国内政局将会出现长时间动荡
战争告一段落后,利比亚的国内、国际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利益分配的矛盾重重成为利比亚恢复和平和增长难以逾越的障碍。作为一个部族国家,战争伊始,缺少部族支持就被公认为反卡扎菲武装的重大缺陷。尽管第一大部族瓦法拉反对卡扎菲,但第二和第三大部族却表示支持卡扎菲,且瓦法拉也反对西方入侵。反卡扎菲力量成分较为复杂,不同派系受不同国家扶持,其中就包括“亲美派”和“反美派”,一旦迫使卡扎菲下台目标实现后各方的利益冲突从次要矛盾上升至主要矛盾。因此,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能够顺利完成其职责,建立统一的政权的难度很大。加之利比亚传统上东西部宗教观念、资源要素禀赋和风俗习惯都有较大差异,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
2.阿拉伯国家与邻国态度尚未统一
作为阿拉伯国家的一员,利比亚未来的发展与阿拉伯联盟的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3月12日阿盟成员国外长紧急会议的建议,促成了联合国安理会设立利比亚北部禁飞区的决议。阿盟8月22日在开罗表态对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完全支持,有利于利比亚获得相对稳定的区域发展环境。但卡扎菲时代与周边邻国间的或疏或密,债权债务各不相同,对“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态度也并不统一,相当部分的国家尚未接受“全国过渡委员会”为利比亚的唯一合法政权,其外交空间的开拓尚存在不小变数。鉴于大部分卡扎菲政权时期的政府官员不会继续担当原有角色,其政府管理体系的重新启动和正常运转需要巨大的努力。
3.海外资产盘核不可能短期内完成
尽管在利比亚为战后重建向国际社会寻求资金援助当天德国就提供了1亿欧元的贷款,法国和英国也表态积极寻求新的联合国决议以解除对利比亚资产的冻结。意大利政府在25日宣布解除冻结的3.5亿欧元的利比亚政府资产以用于战后重建。据伦敦中东问题经济学家赫什估计,卡扎菲政权在全球被冻结的资金约1100亿美元,其中包括美国的约370亿美元、英国约120亿英镑、德国约37亿欧元和荷兰约30亿欧元。资产形式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使得卡扎菲政权的海外资产相当复杂,难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对所有资产的盘核清点,进一步制约了新政权经济重建的速度。
4.原有项目应否继续执行仍难确定
尽管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负责战后重建的艾哈迈德·杰哈尼8月23日表示,过渡政府将尊重所有与卡扎菲政权签署的能源合同,“不会撤销任何合同”,但项目的实际情况仍然千差万别。政权相关各方利益的协商一致并不容易,原有项目的继续执行、卡扎菲时代国有石油公司的部分私有化,以及新的油气资源的开采都可能出现变数。即便过渡政权同意原有项目继续执行,安全局势不稳、人员排除困难、项目工期严重滞后、施工设施和设备遭到抢劫或战火破坏,都将使得项目无法按期交工,或者遭受巨额损失。原本因利比亚战争形成的账面损失即将变成实际损失,对各方利益的影响不可忽视。
中国如何应对后卡扎菲时代政经变局
中国经济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对资源的需求仍将持续,恢复和发展与利比亚的经贸合作对于中利双方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处理对利比亚经贸关系上,要充分考虑特殊时期的实际情况,避免“授人以柄”,按照国际惯例和东道国法律行事,注意防范不稳定局势下的各类风险,帮助利比亚尽快完成战后重建。
1.避免授人以柄造成利益争夺错误印象
一直以来,非洲国家都是中国的重要伙伴,双方经贸互补性强、发展空间广阔。近些年来,所谓“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的西方渲染对中国企业在非形象造成严重影响,也不利于中国企业继续拓展业务。利比亚战争结束后,非洲国家对各国的所作所为都有自己的判断。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不能紧盯着经济利益,不要与法国等国去“争抢”资源,仍然应该继续坚持原有的对非关系原则,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态度,推进对非经贸合作。
2.按照国际惯例保护已有在利项目权益
尽管中国未与利比亚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商业合同受国际惯例保护,在利“全国过渡委员会”表示仍将尊重原有的所有能源合同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政府与该“委员会”这一“重要对话伙伴”就包括资源开发、工程承包、经贸合作等在内的既有合作项目签署一揽子的谅解备忘录,进行有效保护。企业应抱团或会同相关行业组织,尝试与利比亚业主方取得联系,或者与利比亚相关行业组织进行磋商,力争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已有项目,如确实发生损失且无法弥补,可探讨通过新项目合作,以已有投资部分折价方式推动对利合作新的开始。
3.发挥在非影响力协助新政府组建运行
利比亚政权更迭对国内经济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于利比亚国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为了实现互利共赢,应发挥中国在非的影响力,协助利比亚尽快从战乱中恢复。但是,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对利比亚新政权组建的支持主要还是为可能到来的选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过渡政府增强经济管理的能力,以及协助新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制度的重新组建,以期使得经济尽早重新回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上。
4.抓住市场开放机遇推动经济互补合作
由于利比亚重建需要大量资金,原有的炼油生产设施遭到战争毁坏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过渡政府可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开放,引入国外竞争者是实现资源转换为财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也可能会是利比亚新政府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中国企业应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工程承包能力,按照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期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
5.举一反三重新核查在非投资工程项目
利比亚战争给中国企业上了一课,很多企业付出了巨大的学费。今年以来,以北非“茉莉花革命”为代表的区域性冲突逐渐扩散,英国、德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先后出现骚乱,金融危机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的影响力逐渐显现。应该吸取利比亚战争带来的教训,举一反三,对中国对非投资和工程承包项目的运行情况、风险的防范措施和方案的准备,以及参保商业保险的情况进行核查和梳理,以增强企业抵御政治风险的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冲击。
作者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