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谓之情感,它是一种能激发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程中,人的情感是最深沉、最根本的发展动力源,是人类获得进步的最强大的内驱力。责任感就是一种典型的情感,古往今来,人们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拥有强劲的内驱力,所以能够努力完成时代使命,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而历史感,同样是一种极具强劲发展内驱力的情感,更值得人们关注、重视,而且急需加强培养。
人们对过去历史的感受、体验和意境谓之历史感。具体的说,历史感是历史时代的社会风貌、心理习俗、意识形态、生存条件等气息,传送到人们头脑中的一个综合信息。它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意念,而是一种综合的、模糊的、但似乎又能触摸得到的东西,是人们从广泛的历史信息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意境。历史感是主观的,它实质上是过去历史在人们头脑中爱恶的情感反应。历史感也是客观的,它客观存在于人们的情感形成发展中,每个正常的人对过去的历史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都应有一定的历史感,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所谓“没有”历史感,其实只是相对而言。历史感是具体的,它以具体的意境表现出人们各种具体的历史感受,包括喜怒悲恐爱憎等情绪的心理反应,包括认同、自豪、责任、敬畏和眷恋等各种心理情感感受。历史感是发展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不同的历史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些感受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历史感不同于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总的基本看法,它说明历史怎么发展和为什么这样发展,属于认知范畴。而历史感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心理和态度的基本感受,属于情感范畴。历史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可以从历史的科学真实的角度评价历史观的对与错,但不能用此标准来评价历史感,历史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有无强弱之别。具有不同历史观的人,可能会有一样的历史感;而同一历史观的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历史感。
历史感是相对现实感、未来感而言的一种意境感受。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顾名思义,历史感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感受,现实感是人们对现在当前的感受,而未来感则是人们对以后将来的感受。人们的现实感和未来感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感的基础上的,因为人们的历史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现在和将来的理解和感受。人们有了历史感这种特有的意境和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或者说,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历史感才得以更容易更深刻地洞察现在和展望未来。
历史是一个民族从蒙昧无知到文明兴盛发达而留下的痕迹,它记载了民族的荣辱兴衰,总结从前,启发今人,引导人们走向未来。历史之所以重要,重点不在于它记录的事实有多壮丽,而在于它能使人们反思过去,吸取经验教训;历史之所以必要,重点不在于它为人们储备的知识宝库有多珍贵,而在于它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历史情感,转化为发展的前驱动力。因为有历史,社会才会发展;因为有历史感,人们才会进步。研究和培养历史感对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素质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感的哲学本质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历史感和情感一样都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价值关系的不同特点,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去认识历史感在现实中的各种表现。
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正向历史感与负向历史感。正向历史感是人对正向历史价值的增加或负向历史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看到某件趋好的历史事件后所产生的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历史情感是人对正向历史价值的减少或负向历史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看到某件趋坏的历史事件后所产生的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历史心境、历史热情与历史激情。历史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历史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历史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历史欲望、历史情绪与历史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们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如有的人发现自己对某段感兴趣的历史一无所知时,就会可能产生一种要了解并感受这段历史的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如有的人身处一个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气氛压抑的历史课堂环境中,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对历史不满甚至厌烦的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如人们听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会引发人对历史的尊敬与爱戴的感情,听了那些卖国卖贼的丑恶脏事会引发人对历史的鄙视与仇恨的感情。
正常的人都应有一定的历史感,其差异不是存在之有无问题,而是程度之强弱问题。了解和研究历史感的强度,可以加深人们对历史感的认识。
较弱类的历史感,或叫低度历史感,表现为历史意识比较欠缺,历史感受少弱,历史情感淡薄,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判断等历史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低下,人们谓之历史感“缺乏”,对之要进行“强化”。
较强类历史感,或叫高度历史感,表现为有较强的历史意识,有丰富的历史感受,有积极的历史体验,历史情感厚重,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判断等历史思维能力、行为能力较强。具体地说,拥有该类型历史感的人通常都认为历史很重要,觉得历史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学习历史,并经常产生对自己民族、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敬畏感、眷恋感等强烈情感。此类情感是“强化”历史感的目标和导向。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该类历史感作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所应具有的情感,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和倡导。当今,在“强化”的作用下,具备和拥有高度历史感的人已经在不断增多,他们是传承历史、发展历史,推动社会创新进步的骨干力量。
一般类历史感,是相对“较弱”和“较强”两类而言的中间过渡类情感,是历史感对于人最起码的标准。具有该类历史感的人一般都知道历史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历史、分析历史的思维能力和感受历史的情感能力。但正由于对历史只是有“一般”的认识,所以这些人对历史的感受较多的处于被动状态,偶尔会主动通过一些渠道去关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如看了热播的穿越电视剧后会上网络搜索相关历史知识,关注后会产生一些历史的情感,或喜或忧或哀或乐;或因为历史课老师讲课精彩而认真学习历史,因而感受良多,相反则反感接触历史,致使感受不多。不可忽视,具有该类历史感的人数与上述的较强历史感的人数一样,在现实人群中占据相当的比例。有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以学校为例,学生的历史感基本都处于一般类到较强类之间,而一般类略少于较强类而处于第二位,说明大多数的学生都具备了起码水平的历史感,其中有不少的学生还具有较强历史感,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需要从一般历史感往具有较强历史感的目标提高。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对过去的记忆、态度和情感。它是一种财富、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不能淡忘、不容舍弃。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改革时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两大主题,能否有效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两者统一、相互促进。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的实践和实现需要人们有较强的时代感作为支撑,而文化传承则需要人们必须有较强的历史感作为支持。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对时代感的研究,而相对对历史感的研究则比较欠缺。因此,加强对历史感的研究,对实现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没有历史感的国家是脆弱的,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是危险的,没有历史感的个人是无知的。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人有了历史感这种特有的意境,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想象历史,才能得以深刻地理解和洞察历史并发展历史。在现今观念日益多元、年轻一代历史感日趋萎缩的时代,加强历史感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邱丽
人们对过去历史的感受、体验和意境谓之历史感。具体的说,历史感是历史时代的社会风貌、心理习俗、意识形态、生存条件等气息,传送到人们头脑中的一个综合信息。它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意念,而是一种综合的、模糊的、但似乎又能触摸得到的东西,是人们从广泛的历史信息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意境。历史感是主观的,它实质上是过去历史在人们头脑中爱恶的情感反应。历史感也是客观的,它客观存在于人们的情感形成发展中,每个正常的人对过去的历史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和体验,因此都应有一定的历史感,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所谓“没有”历史感,其实只是相对而言。历史感是具体的,它以具体的意境表现出人们各种具体的历史感受,包括喜怒悲恐爱憎等情绪的心理反应,包括认同、自豪、责任、敬畏和眷恋等各种心理情感感受。历史感是发展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对不同的历史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些感受也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历史感不同于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总的基本看法,它说明历史怎么发展和为什么这样发展,属于认知范畴。而历史感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心理和态度的基本感受,属于情感范畴。历史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可以从历史的科学真实的角度评价历史观的对与错,但不能用此标准来评价历史感,历史感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有无强弱之别。具有不同历史观的人,可能会有一样的历史感;而同一历史观的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历史感。
历史感是相对现实感、未来感而言的一种意境感受。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成因素。顾名思义,历史感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感受,现实感是人们对现在当前的感受,而未来感则是人们对以后将来的感受。人们的现实感和未来感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感的基础上的,因为人们的历史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现在和将来的理解和感受。人们有了历史感这种特有的意境和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或者说,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历史感才得以更容易更深刻地洞察现在和展望未来。
历史是一个民族从蒙昧无知到文明兴盛发达而留下的痕迹,它记载了民族的荣辱兴衰,总结从前,启发今人,引导人们走向未来。历史之所以重要,重点不在于它记录的事实有多壮丽,而在于它能使人们反思过去,吸取经验教训;历史之所以必要,重点不在于它为人们储备的知识宝库有多珍贵,而在于它能使人们产生丰富的历史情感,转化为发展的前驱动力。因为有历史,社会才会发展;因为有历史感,人们才会进步。研究和培养历史感对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素质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感的哲学本质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模式与价值变化的对应关系是复杂的、辩证的、动态的、多形式的、非线性的和异步的关系。
历史感和情感一样都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可以根据价值关系的不同特点,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去认识历史感在现实中的各种表现。
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正向历史感与负向历史感。正向历史感是人对正向历史价值的增加或负向历史价值的减少所产生的情感,如看到某件趋好的历史事件后所产生的愉快、信任、感激、庆幸等;负向历史情感是人对正向历史价值的减少或负向历史价值的增加所产生的情感,如看到某件趋坏的历史事件后所产生的痛苦、鄙视、仇恨、嫉妒等。
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历史心境、历史热情与历史激情。历史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历史热情是指强度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的情感,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孜孜不倦等;历史激情是指强度很高但持续时间很短的情感,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的、短暂的情感,如回忆一段历史后所产生的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历史感可表现为历史欲望、历史情绪与历史感情。当主导变量是人的品质特性时,人们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欲望,如有的人发现自己对某段感兴趣的历史一无所知时,就会可能产生一种要了解并感受这段历史的欲望;当主导变量是环境的品质特性时,人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情绪,如有的人身处一个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气氛压抑的历史课堂环境中,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种对历史不满甚至厌烦的情绪;当主导变量是事物的品质特性时,人对历史所产生的情感就是感情,如人们听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会引发人对历史的尊敬与爱戴的感情,听了那些卖国卖贼的丑恶脏事会引发人对历史的鄙视与仇恨的感情。
正常的人都应有一定的历史感,其差异不是存在之有无问题,而是程度之强弱问题。了解和研究历史感的强度,可以加深人们对历史感的认识。
较弱类的历史感,或叫低度历史感,表现为历史意识比较欠缺,历史感受少弱,历史情感淡薄,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判断等历史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低下,人们谓之历史感“缺乏”,对之要进行“强化”。
较强类历史感,或叫高度历史感,表现为有较强的历史意识,有丰富的历史感受,有积极的历史体验,历史情感厚重,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判断等历史思维能力、行为能力较强。具体地说,拥有该类型历史感的人通常都认为历史很重要,觉得历史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学习历史,并经常产生对自己民族、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历史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责任感、敬畏感、眷恋感等强烈情感。此类情感是“强化”历史感的目标和导向。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该类历史感作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所应具有的情感,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和倡导。当今,在“强化”的作用下,具备和拥有高度历史感的人已经在不断增多,他们是传承历史、发展历史,推动社会创新进步的骨干力量。
一般类历史感,是相对“较弱”和“较强”两类而言的中间过渡类情感,是历史感对于人最起码的标准。具有该类历史感的人一般都知道历史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历史、分析历史的思维能力和感受历史的情感能力。但正由于对历史只是有“一般”的认识,所以这些人对历史的感受较多的处于被动状态,偶尔会主动通过一些渠道去关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知识,如看了热播的穿越电视剧后会上网络搜索相关历史知识,关注后会产生一些历史的情感,或喜或忧或哀或乐;或因为历史课老师讲课精彩而认真学习历史,因而感受良多,相反则反感接触历史,致使感受不多。不可忽视,具有该类历史感的人数与上述的较强历史感的人数一样,在现实人群中占据相当的比例。有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以学校为例,学生的历史感基本都处于一般类到较强类之间,而一般类略少于较强类而处于第二位,说明大多数的学生都具备了起码水平的历史感,其中有不少的学生还具有较强历史感,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还需要从一般历史感往具有较强历史感的目标提高。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对过去的记忆、态度和情感。它是一种财富、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不能淡忘、不容舍弃。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改革时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两大主题,能否有效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两者统一、相互促进。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的实践和实现需要人们有较强的时代感作为支撑,而文化传承则需要人们必须有较强的历史感作为支持。一直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对时代感的研究,而相对对历史感的研究则比较欠缺。因此,加强对历史感的研究,对实现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没有历史感的国家是脆弱的,没有历史感的民族是危险的,没有历史感的个人是无知的。没有历史感的人,是无法理解历史的,人有了历史感这种特有的意境,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想象历史,才能得以深刻地理解和洞察历史并发展历史。在现今观念日益多元、年轻一代历史感日趋萎缩的时代,加强历史感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