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反思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来源 :当代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onne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生反思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习惯需要教师转变教师的学生观念和课堂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的主动性,注重教的引导性,以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自觉形成和巩固,在积累知识上进行创新。
  【关键词】 反思意识认知发展反思活动成长记录袋
  反思,究其本意,就是回顾、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反思是一种主动的再认识及对过去发生的认知的再一次判断和深化。具体讲,反思是对自己思维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调节。
  新课程背景下的反思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反思,他是教师自我成长、成才的最佳途径。另则是学生的学习反思,他是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法宝和武器。
  一、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
  1、积极的反思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均得益于深刻的反思活动。对自己经历活动的反思是提高认知水平、促进思维
  发展的核心,对推动人们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起着关键的作用。
  2、反思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学生能否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评价,怎样开展自我评价活动,一直以来都是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可以说,学生反思活动的积极有效开展,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性减弱,因此学生会勇敢地、积极地参与自我评价活动,并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有利于发扬自己的成绩,矫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3、反思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反思活动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兴奋剂”。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惯于反思,就可能获得进步,就可能赢得本质性的发展。
  二、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学观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习惯的前提和条件。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组织提供有利于学生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有利于学生进步与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觉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蹲下来”教学,与学生平等地参与讨论,成为学生学习的“知心人”。
  2、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体,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教育资源,科学实施课程,有效开发整合课程,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实用性、科学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要以研究者身份从事教育工作,要以研究学生的发展为本,因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教师的最好发展。教师要自觉搭建学生发展的平台,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有利于学生反思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养成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习惯的基础和保证。
  1、教师规范的板书和清楚的语言表达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和保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是人,学生天生就有向师性。最新研究表明:在进入人脑的各种信息中,视觉信息约占75%。教师规范的板书和清楚的语言对学生就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二教案”。
  2、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和行为。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在满足别人心情愉悦的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并且别人的思考可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或作为自己错误思考的借鉴。课堂本身就是师生交流自己看法和思维的知识角,讲台则是师生交流过程中争辩的舞台。
  3、在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思维的意识和行为。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进行操作后反思,并说出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做对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思维方法,由一种方法变两种,变三种,变多种。从而达到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多方法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和习惯的方法和策略。
  1、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学生自我检查习惯的养成既是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自我检查作业是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基础和开端,教师多组织开展“我为我打√、我为我贴红花、错题本、我的数学小天地等等形式多样的自我检查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同时,激发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教学过程中,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有时需要先出示课题,这时要引导学生反思课题,主动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学习目标,进行思维定向;有时需要复习引入课题,这时要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知识的情况,作出合理取舍,进行思维定向。总之,学生看到课题后能主动自我提问:“课题与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点有联系?我能回忆起这些知识点吗?我该怎样学习新知识呢?我需要老师的那些帮助?……”刚开始时,学生的联想可能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师应该慢慢地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联想和思考。
  3、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反思。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体有下面几类:概念知识、规律(定律)知识、公式(法则)知识、计算知识、解决策略知识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反思方法与途径。比如,在概念知识学习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自己叙述概念吗?概念的关键词有哪些?我能举几个符合、不符合概念的例子吗?这个概念与学过的知识有何区别于联系?……”;在规律(定律)知识学习后,引导学生反思:“规律(定律)是怎么由来的?学过相近的知识点吗?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我能正确运用规律(定律)吗?我能通过自己的习作正确演示这些规律(定律)吗?……”;在公式(法则)知识学习后,引导学生反思:“公式(法则)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我能演示吗?掌握公式(法则)的关键在哪里?运用它能解决哪些问题?……”;在计算知识学习后,引导学生反思:“怎样才能正确掌握计算方法?与学过的方法有什么异同?我能正确计算吗?怎样才能提高计算速度?怎样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解决策略知识学习后, 引导学生反思:“已知信息是什么?要解决问题是什么?属哪一类的问题?怎样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本题的分析思路是怎样的?解决思路是怎样的?我能举一反三此类问题吗?能编几道?……”。   4、教学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结束时引导学生反思。在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己一堂课的学习情况,这个过程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把握住时间,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现在我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我该怎么办?……”。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弄清楚搞明白。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当前的学习范围,则应鼓励学生积极查找,努力探索,力求弄懂。
  5、在巩固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复习巩固课、练习课是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复习巩固课、练习课既多又不好上。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或本学期学过了哪些内容?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有区别吗?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怎样补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罗列出这些知识点吗?本单元或本学期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掌握了哪些数学思想?……”。在反思活动中,允许学生看书完成或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6、建立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的情况和成长的历程。”记录袋中可以收集下面的内容:最满意的作业、最喜欢的评价、最自豪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收集的相关的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数学活动报告、数学小论文、错题订正本、数学日记本……。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成长记录袋适时反思自己的成长情况:“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有哪些收获?还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7、学写数学日记,提高学生反思能力。数学日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数学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数学日记可以写出对知识的理解、自己思维的方式;可以写出自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总结、情感态度、困惑之处或感兴趣之处;可以写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发现等等。
  8、反思活动要引导学生逐渐深入,逐步提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以满足当前需要为前提,并逐次提高,直至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学生从一年级入学,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验算自己的计算结果。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然后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经历的学习活动。到了高年级,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所有活动都会进行反思。
  总之,学生反思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经历“扶——半扶半放——放”的过程。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就会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反思,良好的反思习惯就会自觉养成,反思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全面和谐的素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有意义学习;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旨。  【关键词】课堂教学素质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
期刊
【内容摘要】  一、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  1.热爱教育事业  2.具有高尚的师德  3.尊重、热爱、关心学生  二、小学英语教师特有的技能  1、胜任英语教学的能力  2、教师要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3、调控课堂的能力  4、教师应具备英汉思维转换的能力  5、具有创设情景和表演的能力  6、小学英语教师要具备会画简笔画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  我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贵
期刊
新课改形势下,我对导学案的认识如下:  一、导学案的编写:  1. 编写导学案之前一定要 熟悉本科目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是一门课在实施过程中的行动指南与大方向,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准绳,把握好大方向,心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可以把握好原则,快速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从来不安排时间潜心研究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老师是一个教育路上的盲目者,就犹如在漆黑
期刊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平时一提到写作,往往很多小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布置习作、日记时学生很犯愁,在他们看来只有六一儿童节、春节、生日等这些的特别日子才有事可写,平时就是上学、放学、吃饭,平平淡淡没什么好说的。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收获甚微。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他们的习作能力,从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教育名言的意思是说:生活中有语文学习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内容与生活的内容“一体两面”。或者说要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好的途径是从生活出发,将二者融合为一体。笔者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对此深有同感。  在《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第五小节中,鲁迅先生用如椽之笔详叙了刘和珍君等几位烈士的遇害经过,其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偏远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通过亲身经历,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如何引导留守儿童做了分析,力求从教师自己身的角度提出怎样教育好留守学生。  【关键词】留守学生 教育 对策  引言  近年来,由于受打工热外出好挣钱的影响,父母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上学的家庭越来越多。据我校统计数据,我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留守学生”,而我带的班级有27名学生,就
期刊
新课改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服务。在教学方式上要变讲授为指导,把教学的重心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学法指导上来。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中这重。一年级计算刚起步,要为终身学习打牢根基。怎样使学生会算爱算是课改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式来解决。  1数数教学渗透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下两册都有认识数与数数教学,在教学
期刊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如何创设合理的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引导学生达到有效质疑的阶段,令质疑得到内化,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學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如何创设合理的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
期刊
乡镇农技站作为当地政府部门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一个窗口,它在农民心中应该是一个技术权威机构,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技术员为农民服务。  乡镇农技站人员在基层推广普及技术要形象化。做到和农民闲谈要讲农业先进技術,试验示范更要突出农业科学技术。下乡技术指导不能讲空话,技术是从实践中反复验证得来的,而不是从想象中凭空说出来的,对每个品种都要自己先试验后推广。  乡镇农技站应在靠制度管人的立场上,加强内部管理。
期刊
【摘要】感恩是对他人的帮助和恩惠由衷地表示感激,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关键词】感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天生就是和贪婪,吝啬,冷漠对立。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因为他们关系到的是整个民族的未来。  1学生缺少感恩心的现状  作为一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