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虛拟建模惹的祸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今年上半年学校为了研究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问题,让我上了一节小学教材的课,课程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分期付款》。这一内容安排在《数学与社区》单元,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与社区相关问题的解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然而,在实施教学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教材中的例题:村里要建两个养鱼池,准备以贷款的方式从银行借2万元。两年后,养鱼场开始卖鱼,再用卖鱼收入还清贷款。偿还贷款的方式有以下两种。方案一是:三年后一次还清2万元,但要付利息5%。共需还款多少元?方案二是:两年后每年还款5000元,四年还清,年利息依次为3%,5%,5.5%,6%。分别计算每次应付的利息额和本息款以及共还贷款(含利息)额。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没有计算上太大的困难,据此,在学习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体会分期付款的含义以及分期付款策略多样化(择优)并能够按要求进行计算上。教学即将结束,一个学生(其父母在银行供职)站了起来:“老师,我认为例题中的方案是虚假的。”“假的?”“银行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贷款,而且这里计算利息的方法也有问题。”此时,全班的同学都静了下来,期待着他进一步的解释。我在备课时也曾考虑过有关问题:例题中的方案一所描述的“三年后一次还清本金,但要付利息5%”,这个5%,到底指的是“年利率”还是“三年的总利率”?而且“要付利息5%”的说法也不够准确,正确说法应是“按5%的(年)利率支付利息”。方案二中的“分四次还款但均不按借贷总额计付利息来计算”与现实银行借贷计息方式不符。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我认为这仅仅是课本有意设置的一个虚拟的数学模型,作为教师只要引领学生掌握这一虚拟数学建模中的知识,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及其数学结构即可,没有想到学生却不认同。我问学生:“那你的看法是什么?”“我理解的方案一是借贷三年,年利率是5%,那么三年后一次应还的本息额是:20000+20000×5%×3,而不应是书中说的20000+20000×5%;方案二中分期付款每次支付利息应按借贷总额来计算,否则,哪里有这么便宜的好事呀?”
  听了学生的质疑,我意识到这是课本文中的虚拟数学建模出了问题,原因就是编者意图建立的数学模型与现实生活有明显不符,与学生的认知有严重冲突,难怪学生会认为“是虚假的”。记得出现这一类性质的问题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例如在一次统计图表的复习课上,一位教师选择课本中的题目让大家分析数据信息:
  某外贸鞋业集团第一季度生产皮鞋情况如下:1月份计划生产600万双,实际生产900万双;2月份计划生产500万双,实际生产560万双;3月份计划生产480万双,实际生产450万双。
  许多学生通过分析数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老师!我!我!”一位学生一直把手举得高高的,授课教师只好叫他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说:“老师,这个集团的领导是不是有病,要不就是假的。”听了他的话,学生大笑。教师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看,首先是计划不合理。2月份是我国的春节,要放假的,计划生产比3月份还要多,实际生产2月份就更比3月份多了。难道他们春节也不放假吗?所以我认为这些数据有可能是假的。”又一个“虚假的”!暂且不论学生的分析是否完全合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课本中的数学模型与学生的认知出现了分歧,不利于学生学习和建构新知。
  由此,我们面临着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怎样面对课本中的数学建模?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所谓“数学建模(MathemticadclModelling)”,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我们把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渗透顺应了当前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建模体现的“数学生活化”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由此可见,建模是十分必要的,但建模必须是“基于学生的”。
  至于课本中为什么会出现与现实生活不符的“虚拟数学建模”(学生认定是虚假的),我想,这应该是课本主编要考究的问题。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在课本中出现“虚拟数学建模”时,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充分了解编者意图,了解数学建模的背景。与学生共同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其次,尊重学生,对虚拟模型进行重构。引导学生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估计),在此基础上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以使模型与实际较吻合。要尽量使学生的独特体验与课本的价值取向取得一致,教师可结合当地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一些问题情境作适当调整,但要注意力求保持问题的数学实质不改变,这是对课本的丰富和发展。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课的“动态生成”,又要求有教学方案的预设。新编的教科书设计了形式众多的活动,目的是使教科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体验。因此, “活动”成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学生的“活动”,最容易生成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动态生成”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以广东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为例,探究“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预设目标与“多维并举”
期刊
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要素的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的学生。如果不注意加强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和转化,这部分学生中有人有可能因此而沉沦,成为社会的负担或不稳定因素。而这些学生同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仅不应嫌弃他们,反而应该更加关爱他们,积极有效地帮助他们转化。    一、走进心灵,了解“学困生”类型和特点    “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
期刊
概念是人们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思想工具,在最基本的水平上,概念可以区分为简单概念和复杂概念;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概念复杂性基于概念本身固有的属性的数量,复杂概念包含了较为复杂的操作和认知,是一个或几个事例或属性难以定义的,如“民主”、“气候”、“热能”等。复杂概念的学习是小学教学中的难题。    一、“前概念”与“迷思概念”    正式学习某些科学概念之前,儿童并不是空着脑袋来到课堂的,他们已经通过
期刊
一、研究目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启蒙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引导者、科学精神的培养者,其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养成。为了了解柳州市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制定下一步教师培训计划,2006年8月,我们对柳州市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状况进行了调查。   
期刊
作为实验校之一的北京十一学校于2002年9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阅读学习实验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开始进行“阶梯式阅读”学习实验。经过三年多的实验与研究,师生的阅读能力和教师的科研素养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为语文常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阅读学习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弊端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不喜欢阅读,不会阅读,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无法通过阅读学习新知识,发
期刊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班主任,一直是我们探寻的问题。班主任必须有无私的爱心,要给学生无限的关爱;班主任必须严格,因为“教不严,师之惰”;班主任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潮流,因为时代在进步,学生也在不断发展成长。班主任应该怎样给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呢?    一、班主任是明智的领导者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应该帮助班集体确定集体的目标,并阐明目标的意义;应该将集体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帮助学
期刊
诗歌鉴赏由原来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改为采用主观题的考查方式;考查范围由原来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改为只考古代诗歌;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这个转变表明了诗歌鉴赏题型更加重视文化素养的考查。然而从测试的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应试专家和老师们精心炮制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鉴赏活动,而是一味地追求技巧的运用和答案要点
期刊
寒假的一天,女儿在家做作业,我在她旁边读书,妻则在阳台洗衣服。家庭气氛祥和宁静。突然,妻喊着肚子疼。懂事的女儿赶忙给她倒了热茶喝。没等我伸手,女儿又拿来了热水袋给妈妈暖肚子,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妻的“病”很快“康复”了。  当一切回归平静,女儿又回到书房做作业,她小声地嘀咕着:“写什么呢?”我看了看她的作业本,原来是要求写一篇日记。我灵机一动,启发她说:“刚才妈妈肚子痛的事不是很值得写一写吗?”女
期刊
课题研究本是“科研立校”,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但不知什么原因,现在不少中小学的课题研究虚假、浮躁之风愈演愈烈,已经到了需要“降温”的地步了。    一、 “研究现状”透视    时下不少中小学课题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只立不研”。我县中小学2005年在县教育学会立项的课题中,应在2007年5月以前结题的课题共有20个,而实际按时结题的只有4个,仅占20%。也就是说,80%的课题
期刊
谜语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镜花缘》等古典文学作品里都有许多精彩的谜语,为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谜语仍然保持着比诗、词、曲更旺盛的活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往往采用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就有《画》这一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