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回乡偶书”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32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中的第一首,被选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上。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不经意间还会把你引入它的诗情画意之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然而。如果我们以现在的生活经验和诗的意境去规范它的合理性的话。我以为该诗有两处欠妥的地方需要斟酌。其一,从诗的整体思路来说,它主要是以岁月、家乡的变化来反衬诗人对故乡眷恋不变的情怀。第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说的是诗人年轻时离开了家乡,年老之时又回到家乡的情景,同时从岁月沧桑的变化中也能寻觅出诗人家乡发生变化的痕迹;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讲的是诗人尽管鬓发已经斑白了,但他却始终没有改变乡音,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突出反映了中国人的“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观念,那可是千变万变而对家乡挚爱的那份情感不能变的啊!因此,本人认为这一句才是它的诗眼所在。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讲的是一个漂泊在外几十年的老者辞官回乡,村里的小孩子看见了不相识的情景。然而诗人离家时,村里的那些小孩子尚未出生,如今初次见面了要是能认识诗人的话,那不成了一桩怪事了。因此,我认为这一句对于诗的整体思路来说,有点过于平淡。既然说是以变述说不变,那就不妨假设是与诗人童年时的小伙伴见面,居然还认不出自己,那岂不就更有情趣了吗?其二,农村里的小孩子多顽皮,毕竟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私塾教育,而对于初次见面的一个老者,怎会出口以“客”待之呢?客,其意要么是主人对外来人的尊称,要么是久居外地的人的自称。按现在的小孩子遇见老者的反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不外乎是“老爷爷”或“老头”地喊着,若是这么“客人长、客人短”地叫着,岂不怪怪的。由此我想,诗人之所以用孩子来调侃,无非是想用他们的童真来增加见面时的情趣罢了,但这样反倒适得其反,破坏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整体构思。如果我们把诗中的第三句改为“童叟相见不相识”,以小孩子跟随在村上老者的身后,并学着大人们“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话,岂不更有趣、更合乎情理?
其他文献
期刊
临近期末考试,各学科的课任老师围绕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复习。但从几天的复习教学来看,笔者以为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问题一:  周一早晨第一节课,我按计划进入某班听复习课。该语文老师明确告诉我:“这节课做练习,没什么可听的。”我耐心地坐下。该老师将单元练习卷发给学生,吩咐学生一节课完成。随后,该老师坐下批起上周做完的试卷。笔者巡视了一圈,来到隔壁班级。隔壁班级正复习数学。学生也在做试
《孟子》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为良心。由此可见,良心是对他人的一种“善”。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守护住教师的职业良心,不仅事关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关系
一、铸思想道德素养之剑  孔子说:“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校引路人的校长,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思想修炼。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为此,校长必须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开阔的胸襟,牢固树立执教为民理念,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胸怀教育、心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管理包罗万象,然而,校长的精力是有限的,凡事总得抓住主要矛盾。这就需要校长运用权变思想、权变策略,智慧处置,灵活应对,所谓智慧一出,境界顿开,方能驾驭自如,游刃有余。我以为,校长大致应智慧处置好管理中的以下六对关系。    一是内与外的关系:内外兼顾。形神皆备。学校要做大、做强、做优,外延应扩张,校长必须对外抓协调,扩大影响;内涵应发展,校长必须对内重引领,智慧管理。外延发展
站在世纪之交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未来的世纪中,社会要在“可持续”理念的轨道上实现充分发展,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着眼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师训工作的思考和实践如下:    一、把握三个趋势    1、信息化趋势。“以知识、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将导致人类阅读、写作、计算三大基本学习方式的变革”。  2、国际化趋势。随着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利,世
5月16日,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2012年“牵手农村教育”巡回指导活动启动仪式在盱眙县举行。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我省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深入沛县、徐州
扬州市花园小学建于1998年,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800名学生,共有教职工90余人,全部为大专、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历,另外还拥有市、区级名校长、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和教坛新秀15
江苏省吴江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是吴江市市委市政府的实事工程,总投资1.2亿元。成立五年来,“中心”紧紧同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没开展科普展示、文化艺术和心理健康等活动
[摘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要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和效率性,但在现实的课堂教育生活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对教育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对中小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从伦理精神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中的那些值得提倡的伦理精神及其影响,从而为实现教育的美好目标提供参照。  [关键词]教学行为 伦理精神 主体 人性    一、伦理精神——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