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能下跪(上)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冯骥才先生经常见面,对他的文化与教育情怀一直敬佩不已。他是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各种作品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国家级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青年读物奖”,及瑞士“蓝眼镜蛇奖”。他完全可以继续创作,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并为自己赚得万贯家财;他还是中国文人画的大家,卖画也可以发家致富,但是冯先生没有这样做。他为中国的民间文化东奔西走;他还发动了全国范围的民间文艺普查,为那些即将消失的城市、即将消失的文化留下最后的信息。
  冯先生有一篇题为《城市可以重来吗?》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到,开始对外经济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去审视过去和面对今天,脑袋里热烘烘的,依旧是“破旧立新”和“旧貌换新颜”那一套,所以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建设”城市,导致六百多个城市的历史生命被一扫而光,“性格形象消失了,年龄感没了,个性记忆被删除得干干净净,我们已经无法感知认识自己城市的文化性格和精神历程”。
  冯先生坚定地说:“城市是不能重来的!”城市不是一个巨大的功能性的设施齐备的工作机器与生活机器。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命运,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们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如果从精神与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城市,城市是有尊严的,应当对它心存敬畏;可是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种使用对象,必然会对它随心所欲地宰割。冯先生告诉我:“珍惜城市精神文化的人,一定会精心地保存自己城市的历史,因为城市的灵魂在它的历史里。”作为一个曾经担任苏州市副市长的城市管理者,我知道先生在说这些话时,多少有些无奈。
  我对冯先生说:“其实许多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真正地尊重专家,真正地懂得文化,一定可以少做不少愚蠢的事情。”先生赞同我的观点。记得有一次,我在政协的常委会上作了一个发言,先生马上给我一张纸条,表示完全支持我的观点,条子上的落款是“大冯”。同时,他亲自给《文汇报》的总编打电话,希望《文汇报》发表我的文章,并在全国开展一个关于教育问题的大讨论。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文章没有发表,讨论也没有开展,但是先生对我的褒奖,对教育的情怀,一直让我感佩不已,铭记在心。
  2007年6月23日,《水墨诗文——冯骥才江南公益画展》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立平、著名画家韩美林、万科前老总王石、影视明星赵文瑄等赶来参加开幕式。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公达,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等也参加了开幕式。
  我有幸主持了开幕式。我说:“冯骥才先生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不仅具有精深的文学和艺术造诣,更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他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个人创作与休息时间,甚至以透支个人生命的方式,为抢救中国民间文化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冯先生与苏州有缘分。他当初决定卖画抢救文化遗产的时候,是为了周庄的一幢老房子。他学画的时候,临摹得最多的也是苏州的文人画。所以,我提议为冯先生的义举鼓掌,表达我们的敬意。”
  中国音协副主席王立平第一个发言。他与冯先生相交已有20多年,这位曾经写过《太阳岛上》《驼铃》《大海啊,故乡》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且为电视剧《红楼梦》谱下不朽名曲的艺术家,在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一反常规的形式,动情地说:“冯骥才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人,是一个伟人,一个高人,一个好人,一个圣人,一个贤人。我喜欢冯骥才的文章,他的作品我总会从头读到尾,但今年我却只读到他的两部短篇,他的时间都用来做什么了?他去画画了。我喜欢他的画作,清新雅致,是中国文人画的代表,但他的画呢?画卖了。我喜欢他的为人,他为文化做了很多的事情,把抢救民族文化当己任,奔走于市井和田野,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加入进来。在当今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他的行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一丝悲壮。我想说,冯骥才是我们的带领者。”
  著名画家韩美林也是冯先生的好朋友。他表示,冯骥才所做的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是对社会的一项贡献,作为冯骥才的“铁杆队员”,自己会倾力支持他。他说:“我曾经到过陕西的一个偏远山村,那里的艺术团大篷车无论走到哪座村子,都会引来全村人的关注。大家就坐在土里,戏台就搭在木板上,可演员在台上演得很是带劲儿,一丝不苟。比起那些没有一二十万请不来的所谓名演员,我们为什么不去支持民间的艺术家?”他还当场决定拿出自己的一幅画支持“大冯”的事业。王立平与韩美林先生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美好唱和。
  万科前老总王石一早从杭州赶来。王石说自己是被冯骥才的义举感动而来的,一个企业有名了,赚钱了,就应该将社会责任当作自己的责任去承担。一位画家为了民族文化尚且如此,一个企业更应该多作贡献。“阳光下创造利润,感恩心回报社会。”——王石的这句发言掷地有声,闻者动容。
  在2004年第一次为民间文化抢救举办公益画展的时候,就有人问过冯先生:“依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去做这样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那不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吗?”冯先生当时就说:“我欣赏的是精卫精神,这次画展的序言就是《精卫是我的偶像》。”在南京展出的时候,冯先生说,当把这些画从自己的画室取下来时,的确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不舍与留恋,却会更加激发出一名艺术家无穷的创作热情。
  身高1.92米的冯先生在最后的答谢发言时,有点像明星。他把话筒在胸前双手举着,说:“虽然我的工作很辛苦,但并不孤独。卖画原本是艺术行动,有这么多的友人加入进来,艺术行动变成了情感行动。我们是文化人,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文化做些事情,而不是用文化去赚钱,所以为了民间文化我卖画的钱一分不留全部捐出来。”
  那次展览的46幅作品,在展览之前就已经全部名花有主,一共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筹得358万元资金。我一直认为,冯先生卖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象征,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的一种责任,对文化的一种救赎。我们经常习惯于批评,习惯于埋怨,习惯于坐而论道,但如果我们真正地行动起来,真正地贡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力,真正地有冯先生这样的精神,我们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   冯先生离开苏州时托人带给我四本书——《灵魂不能下跪》《年画手记》《文人画宣言》和《人类的敦煌》。收其书,读其书,再次让我兴奋、振奋又感喟不已。其中《灵魂不能下跪》是冯先生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学术论集,包含100多篇文章,有500多页篇幅,集中反映了冯先生对于抢救和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论述。《年画手记》则是冯先生多年研究、抢救中国年画的心得,也是他行走的记述。他说,年画是他走进中国民间文化大山首选的入口,他把抢救年画作为抢救民间文化的一个窗口,一个突破口。《文人画宣言》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第一部分是关于文人画的问答;第二部分是冯先生的“文房雅记”,是关于他写字、作画的体会;第三部分是他的画作配上他的文字的“画中文章”。在苏州的时候,他告诉我,总有一天,他要写一本中国的文人画史。《人类的敦煌》是冯先生为中央电视台撰写的关于敦煌的史诗性巨片的文学剧本。在再版序言中,冯先生写道:“世界上有两种写作,一种是你要为它付出,为它呕心沥血,为它抽空了自己;另一种你却从写作中得到收获,你愈写愈充实,甚至会感到自己一时的博大与沉甸甸。”写作《人类的敦煌》这本书的时候,冯先生的感觉是后者。
  当天晚上,我一直在翻阅着《灵魂不能下跪》。我喜欢这个书名,喜欢冯先生为它作的诠释。他说,人最高贵的是灵魂。灵魂不仅仅为人所有,城市、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灵魂。灵魂虽然看不见,但是思想、品格、信仰、原则都在其中。因为它经常看不见,所以容易被看得见的东西遮蔽。
  对知识分子来说,灵魂应该是独立的、尊严的、不可侵犯的,是比肉体更高贵的东西。不管面对谁,无论为了什么,灵魂都不应该自我违背而屈膝下跪。下跪就是放弃,放弃的是尊严。知识分子不同于文化人,文化人可以超然世外和把玩文化;知识分子却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心甘情愿地背负起时代的十字架。
  读了这本书,我终于理解,一位著名作家,为什么甘愿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到处奔走呼吁,甚至依靠卖画来筹集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我说,他进行的是一个人的战争;他自己说,他崇拜的是精卫。其实,他就是现代的精卫,他想填的海,是中国文化之海!
  冯先生把义卖多年绘画精品的所得358万元,无偿捐赠给民间文化保护基金。他说,他要用精卫填海的精神,抢救和保护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消逝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他说,当这些画从墙上取下来的时候,自己有家徒四壁的感觉,但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流失到“家徒四壁”,那才是真正的悲哀。
  透过这个事实,我们是不是看到了一些并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如果冯先生进行的果真是“一个人的战争”,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现在,文化的浮躁心态愈来愈极端。大家往往对大制作、大场面的“大创新”更感兴趣,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不断消失的民间文化。许多民间文化大师生活得非常困难,许多民间文化遗产已经后继无人。
  冯先生知道,对传统文化,能够多抢救一点,就是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多了一份记忆。在他看来,他的小说固然重要,但是远不如抢救那些正在消逝的民间文化遗产重要。
  是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国家的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虽然上学、看病、住房等是老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自觉的文化意识,没有对于民族传統文化的特殊情感,没有系统地传承文化的措施,我们就不能真正地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我建议,应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大中小学课程,使之在大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有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该从物质与非物质两个系统进行。物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建筑文化,可以从两个路径开始,一是要努力保护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尽快进行全国性的相关普查,建立各级政府的保护名录,明确责任。对于无力保护的地区,费用应该由国家财政买单。二是要加大对现代建筑的文化审查。现在的建筑规划中,文化严重缺位,国家将巨大的资金投入现代建筑中,但是完全没有民族的风格,没有中国的气派。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为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既是中国的,苏州的;又是世界的,现代的。可是中国最近几十年有多少这样的建筑?所以,我认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有文化部门的参与,有文化人的参与。
  非物质方面,应当传承保护的主要有戏曲、节庆、诗词、家书等。尤其是诗词与节庆,应该是当务之急。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的式微,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冯其庸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也就失去了自己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
  拿昆曲来说,从昆曲被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后,国家专门建立了保护基金,对昆曲的抢救与传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钱主要被用到哪里了?可能用在补助昆曲院团的运转上了,用在鼓励创新上了……总之花在这些方面的资金,远远大于支持抢救。有人统计,流传下来的昆曲剧本有3000多个,老一辈的演员可以演出的大概有400多个,年轻的演员只能够演出其中的100多个。每一年都有老演员离开这个世界,同时也带走了他们的演艺和绝技,这些才是永远不可能再生的财富。为什么不能够由国家花钱,把他们集中起来,用过去昆曲传习所的办法,一个折子戏一个折子戏地来恢复、传承?把老艺术家的讲述、演唱、行头、器乐等原生态地记录下来,让他们手把手地带徒弟,带的过程也原生态地记录下来,甚至连徒弟的演出也全部录制下来。
  其实类似昆曲的传统文化还很多,传统的节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节庆是凝聚着民族文化习俗与文化情感的活动,也是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渠道。现在许多青少年已经习惯于吃“洋饭”过“洋节”,对中国人的传统节庆,似乎已经开始淡忘。我认为,至少清明与中秋两个节日,应该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休假日。清明,大家要回家乡扫墓,纪念自己的亲人,这其实是中国人的感恩节;中秋,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国文化中有无数关于月圆的传说与诗词,这其实是中国人的亲情节。
  至于诗词,作为汉语最美丽、最精致的表达,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最基本的交往方式与生活样式,曾经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必修课。现在,这些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
  还有,古村落也是每天都在消失。谁能够讲得清楚,我们到底还有多少古村落?民间手工技艺的消逝也在加速度进行着,不少民间工艺大师、传承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的手艺也因此失传。
  总之,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应该是中国文化建设中最急迫、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应该作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强力推动。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灵魂不能这样流亡,我们的精神不能这样荒芜。由此,我更加敬重冯骥才先生抢救传统文化的行动。他是用自己的努力教导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不是说创新不重要,一个没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民族,同样是一个没有出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但是,如果我们连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不能记录、传承下去,恐怕更加没有出息,更加没有竞争力。抢救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空间也已经不大了。我们不能只靠一个人去斗争,我们需要共同打响一场抢救的战争。
  至此我也终于知道,梁漱溟先生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学者,而说自己是一个行动家。真正的学者应该是有行动精神的,冯先生也是这样。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要真正使学生有所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实质、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获取知识,经历探索全过程,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本文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出一般的模型思想,掌握建模方法,逐步形成运用模型去进行数学思考的习惯。  一、问题设计,铺路架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期刊
【编者按】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全局观念,摒弃以往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模式,在环节设计时给予学生应有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由来和发展,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本期围绕“整体把握教材,建构知识体系”展开探讨。  “11~20各数的认识”是学生认识两位数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启蒙阶段,在整册教材(人教版)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在抽象认识0~9数字符号后,真正开始接触和认识计
期刊
什么是“预学案”,它与传统的自学提纲有何区别?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预学案,以达到导学、导教、导练的目的?有了预学案之后,教师又该如何重新审视课堂,把握课堂节奏?笔者针对数学教学中的预学案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认识“预学案”  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1. 预学≠看书。  预学不等于让学生“自由”看书,更不等于把课本中的概念、
期刊
【教学片段1】明确任务——抛出“大问题”,聚焦核心问题进行探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加减法。以前我们学习过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还记得老师提醒过怎么计算吗?  生: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数位要对齐。  生: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  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通分。  教师板书:数位对齐。  师:这些都是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聊计算的道理。这节课的任务就
期刊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变革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教学助手”应用,由WEB端、PC端、手机端组成,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融合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网络空间功能,实现了基于教育云平台面向区域与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以及手机客户端(家校帮)的互联互通。该平台借助互联网,把教学向课内外延伸,打破传统课堂学习的区域和时空限制
期刊
当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經成为语文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和普遍追求的目标。部编版语文教材努力建构适合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改以往“主题单元”的结构方式,采用了“宽泛的人文主题+明确的语文要素”这种双线组织的单元结构,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语文要素具体化为知识或能力的训练点,落实到每一篇课文之中。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稳
期刊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基于此,我们立足感德茶乡实际,利用“短板和长板”水桶效应,开发本土资源美育因素,补齐美育“短板”,以美养德,以美化人,让美育基因凸显办学特色。  一、利用“长板”优势,做优美育因素  1. 走进“大自然”,鉴赏茶乡美。中国茶叶第一镇——安溪县感德镇,地
期刊
最近,笔者将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进行了比较研读,对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及教学目标体现的特点深有体会。现将自己的思考与读者诸君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认识时间”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异  (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各活动的具体内容  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单元包含六个前后相关的活动,每个活
期刊
【摘要】教师职业认同缺失原因在于:政策落实不到位,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教育口号太过理想,权利与义务不成比例;教师考核过于量化,教师的创造性受限。解决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关键在于:首先,把目标投向各学校,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其次,呼吁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轨;最后,遵循教育和教学发展规律,建立合理考核制度。  【关键词】教师职业认同回归  在当今复杂且飞快的社会发展中,职业世界充满着各种不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属于反映异域风情的美文佳作,如果只是靠教师说,学生肯定知之甚少。基于此,笔者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将教育形式设计成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模式,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效果很好。  一、应用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