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四个方面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创造“互动”式课堂要有“秩序”和“规则”、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要重视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教学的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这些都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展现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好像我们的历史课己经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状态。其实并非如此,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我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和现象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同行的思考。
一、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手段先进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但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了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争霸〉〉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成语“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非常活泼。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活动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的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我听过七年级《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内容有三小目: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探讨的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组织,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课中,我们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课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可是老师没有予以补充和纠正。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和帮助。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这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扮演的角色,历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教学的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这些都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展现的。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四十五分钟的课堂里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好像我们的历史课己经走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最佳状态。其实并非如此,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我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和现象进行剖析,希望能引起同行的思考。
一、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的历史线索两部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手段先进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但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了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有位老师在设计〈〈春秋争霸〉〉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成语“一鸣惊人”、“退避三舍”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非常活泼。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活动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的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嘻嘻哈哈,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三、创造“互动式”课堂不能丢掉“秩序”和“规则”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课堂活起来,老师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我听过七年级《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一课,其教学内容有三小目: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数学研究的硕果。3、医学、农学、地理学的成就。任课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采用了非常灵活的方法,“你认为以上三个方面中探讨的哪项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持相同意见的同学到一个组,然后分组坐定之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新颖的,改变了过去文化课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组织,在追求课堂的民主、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
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能轻视教师的作用
历史新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听课中,我们看到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课时,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可是老师没有予以补充和纠正。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和帮助。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辩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该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这是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扮演的角色,历史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一线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