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的另一种解释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三年级一班的一节品德与生活课。李涛却一会儿拿起课本读一读,一会儿又匆匆忙忙地在本上写着什么。趁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际,我来到他桌前,发现桌上放着一个田字格本,其中打开的一页还没写到一半。原来他在偷偷赶写作业。
  李涛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不自然地用左肘压住了田字格本。
  “你写作业这么认真,能给老师欣赏一下吗?”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我微笑着对李涛说。李涛不好意思地把田字格本递给了我。
  当我仔细地翻阅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仅有的二十几页只有十几页的批语为“及”,其余的均为“劣”,更奇怪的是,每批着“劣”的后面的一页与前一页写得一模一样,只不过是更工整、认真了,但不见有什么批语。
  “这些页老师为什么没给批?”我疑惑不解地问。
  李涛告诉我,那不是老师留的作业,是他自己重新做的。
  “是老师要求的吗?”我继续追问着。
  “不是,是老师提醒我前一页没有尽力去写,您没看到老师给我的批语是‘少力’吗?少力就是说我没用心、用力写作业,老师的眼睛就是尖!”李涛认真地回答我。
  对于“少力”这种新颖的解释,平生还是第一次听到,我惊诧了,这是多么美丽的误解呀!
  “老师,少力是不是告诉我要继续努力?”李涛为了求证他理解的正确性突然向我发问。我该怎么回答他呢?我能告诉他“少力”就是“劣”,“劣”就是“差、不好”的意思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不忍心破坏这个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和追求,也许不经意间的答复就会浇灭一个学生的上进心,就会把他推向自卑的深渊,如此就会毁掉一个学生的梦想。“其实这样理解最美。”我郑重其事地告诉李涛,看得出,他对我的这种肯定深信不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求李涛不要占用上课时间补写作业,并建议他:要想高质量完成作业,争取早日得到一个“优”或“良”,唯一的办法就是每一次的作业都要按时、认真、正确、工整和美观。
  李涛欣然接受了我的忠告。
  后来,李涛偷偷告诉我,他的作业终于获得了一个“优”。
  我们会心地笑了。
其他文献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交往中,有时因自身原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与他人的要求相对立,便产生与其对立抵触的情绪而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只要教者教育方式适当,因势利导,逆反心理是可以利用的。    一、适当反面刺激    反面刺激,就是恰当地用学生不爱听的反面的话去刺激他们,适度激活他们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从正面发展。例如,我接任了一个村小完小合并的班级,由于西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孩子
期刊
孩子们需要自己的快乐,我们的责任便是尽可能地维护它。  ——题记    学生们到了六年级,对事物观察得细致了,驾驭语言的功夫也娴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总让我感到一阵阵惊喜。班里有一位写作特别棒的女生冯杰,在写“一个可敬的人”的主题作文时,把我这个大腹便便、戴着黑框眼镜的班主任当作写作对象,在作文里称我是“七班的熊猫老师,是同学们喜爱的国宝级老师”。当我怀着一份欣喜的心情,把这篇文章读给全班听时,大家
期刊
在一次活动中,两个孩子为争当领唱吵了起来,所有孩子跟着起哄,活动室里乱成一团。我连劝带哄,好不容易把事情平息下来。  活动结束后,我正坐着休息,校长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刚刚吵得最凶的林林。我赶紧站起来和校长打招呼。  校长和蔼地朝我微笑,说:“小刘,我有点事情想问你。林林说,刚才音乐活动时你骂他了,是吗?”我的脑子“嗡”的一声,校长的声音是温和的,在我听来却像炸弹一般。一个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打骂孩子,
期刊
美术课后,同学们的脸上个个写满了失意。我忙向美术老师打听。老师生气地说:“上节课布置的任务,这节课要做木偶人,需要带齐材料,可班上一半的同学都没带,我一生气,一节课呆着吧。”唉!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里埋怨:这群没记性的“调皮鬼”!  下班回家,发现楼前的门上贴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物业的防盗告示。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灵感也随之而来。如此温馨的提示,为什么就不能出现在我们的班级呢。  我利用
期刊
六年前,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刚跨进校门,就看见前面围满了学生,还没到近前,就听到人群中传出一阵孩子的哭声:“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学——”那个被孩子拽着的家长已是汗流浃背。拨开人群,只见地上坐着的孩子,书包歪背在肩上,两手拼命地拉着他爸爸的裤管,满脸泪水,声嘶力竭。“怎么啦?”家长抬头,见到我,像见了救星:“老师,你来了,文文不肯上学,硬要跟我回家。”哦,这孩子原来是我班上的文文。都说
期刊
今年接手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6岁,有的上过幼儿园;有的在家疯跑了6年;有的能听明白老师的话意;有的什么也听不懂。再加上班里人多,什么事都不顺利。  就说路队吧。第一天中午放学时,我按照高低顺序一个一个给他们排整齐,并让他们记住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然后站在队伍最前面高声问:“小朋友们,记住你在哪里站了吗?”七十个孩子仰着小脸,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大声喊道:“记住了!”我满心欢喜地领着他们
期刊
这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天高云淡。  我和小周老师的办公桌连在一起,靠在窗前,他的桌上放了不少的教育报刊。小周是位新老师,工作热情高,尤其爱学习,课余常见他把报刊上的一些文章抄在笔记本上。  此时,他正在训斥一名学生,脸气得通红。这是一名后进生,经常被小周带进办公室,不是给他辅导功课,就是给他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不知怎么啦,一向温和而有耐心的小周有些失态了。  待学生哭着走后,我问小周为何发那么大的
期刊
活动目的:  让学生耳闻目睹春天的新生事物,感受春天的美丽,赞美春天,赞美祖国。激发学生满怀希望、励志勤学、报效祖国的热情。    活动过程:  一、走进春天赞美春天  (显示春景画面)  主持人甲:春天,天气转暖,万物复苏。  乙:春天,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甲:春天,万象更新,朝气蓬勃。  乙:春天,耕耘播种,充满希望。  甲:同学们,大家喜欢春天吗?  乙: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播放
期刊
解开疙瘩    有一对邻居,由于上辈人结怨,成了仇家。两家人都觉得很难受,但由于仇怨太深,没有人能帮助他们从苦恼中摆脱出来。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和尚,听说了这两家人的事情之后,出了一个主意。  他用绳子绾了一个疙瘩,把绳子的一头藏起来,另一头露出来。并且做出约定,两家人谁先把疙瘩解开,另一方就当着全村人的面向这家人赔礼道歉。为了占得先机,两家人日思夜想,都争着想把这个疙瘩解开。一直过了半个多月
期刊
一、正确认识“高原反应”    每年高三下学期,都有学生有越学越差的感觉,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至高考。因为出现在高三复习的后期,所以大家形象地称之为“高原反应”。由于这种现象在每届高三都出现,于是大家就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去深入研究。而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态。根据常理,随着复习的深入,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熟,解题能力应该越来越强,现在反而越学越差,真是不可思议!既然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