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回顾分析了不同辩证分型的中药、推拿、针灸治疗方法。
方法:对1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类型分析。
结果:160例患者可以分为气血瘀滞型60例,痰湿型患者32例,肝阳上亢型患者30例,气血虚弱型患者25例,肾阳虚型患者13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
结论:采取中医治疗头痛时应当辨证施治,恰当应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头痛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30-01
头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头痛的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会以伴有其他疾病的形式一起出现。同时头痛还有着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所以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西医认为头痛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医药治疗头痛主要是采取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医学血管活性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本文主要回顾分析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头痛患者的相关情况,这些患者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了针灸、推拿和中药等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头痛患者16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9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于24~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患者中病史超过半年的患者为46例,超过1年的患者为35例,患者在接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CT扫描和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排除了寄生虫、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2头痛的中医分型。中医在治疗头痛中将头痛分为五种不同的情况。肾阴虚型,这类患者会感觉到头痛空洞、畏寒发冷。肝阳上亢型的患者心情容易烦躁,面红耳赤且易于发怒。痰湿型的患者心烦心闷、头痛较为明显,并且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头脑晕沉。气血瘀滞型的患者一般病史较长,且患者疼痛的位置也比较固定,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气血虚弱型,这类患者舌质薄白,患者常常会感觉到较为乏力。
1.3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针灸治疗头痛的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因为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较好。临床上治疗头痛主要是针刺和艾灸疗法应用较为普遍。针灸治疗头痛的主要原理是对头痛患者疏通经脉,合理的调理患者的气血,一般主要是选取风池穴、太阳穴、阿是穴和合谷穴进行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症在治疗的时候同时还要辅助一些特殊的穴位,这样在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对肝阳上亢型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候还需要加刺患者的太冲穴或天枢等穴位,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推拿治疗头痛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对患者推拿的疗法是每天1次,20天为一个治疗疗程,一般患者需要治疗3~5个疗程。在对患者采取推拿法治疗的时候也要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对待,肝阳上亢型患者宜仰卧泄法压揉太冲、三阴、行间各一分钟,患者采取坐位揉肝通气,以达到降火宣泄的作用。对于痰湿型的卧位可以由印堂推压到太阳穴、以此来往复数次之后揉压患者百会穴2分钟。这样能够达到化痰燥湿的功效,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当揉捏患者的颈部,然后对按压患者的合谷穴1分钟,可以能够达到通絡活血的作用。
中药治疗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对患者选用头痛散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还应当采取辩证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应当辅以红花、桃仁和当归以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肝阳上亢型的患者辅以天麻以达到降低肝火的作用。肾阳虚型合用大补元煎,这样可以达到对患者进行滋阴补肾的作用。痰湿型头痛患者应当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这可以达到对患者除湿化痰的作用。气血虚弱的患者应当在头痛散的基础之上加用归脾汤来对患者进行补血养气,提升患者治愈率。
2结果分析
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为95%。
3讨论
西医通过使用血管活性的药物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期的效果不佳。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头痛分为五型。在临床上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推拿、中药和针灸的方法结合使用、多管齐下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主要是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在头痛散的基础之上辅以降火、祛痰等中药进行治疗,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推拿和针灸等一些中医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调解多个系统的稳定,以达到治疗患者头痛的目的。本文的研究说明对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推拿、重要和针灸的治疗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雪华.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
[2]蒙坚.西药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5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8(09)
[3]林琳,张振峰.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4)
方法:对1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了类型分析。
结果:160例患者可以分为气血瘀滞型60例,痰湿型患者32例,肝阳上亢型患者30例,气血虚弱型患者25例,肾阳虚型患者13例。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
结论:采取中医治疗头痛时应当辨证施治,恰当应用针灸、推拿和中药治疗,这样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头痛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30-01
头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头痛的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会以伴有其他疾病的形式一起出现。同时头痛还有着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所以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西医认为头痛主要是因为脑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医药治疗头痛主要是采取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医学血管活性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效果欠佳。本文主要回顾分析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头痛患者的相关情况,这些患者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了针灸、推拿和中药等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选取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头痛患者16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98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于24~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其中患者中病史超过半年的患者为46例,超过1年的患者为35例,患者在接诊治疗的过程中通过CT扫描和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排除了寄生虫、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2头痛的中医分型。中医在治疗头痛中将头痛分为五种不同的情况。肾阴虚型,这类患者会感觉到头痛空洞、畏寒发冷。肝阳上亢型的患者心情容易烦躁,面红耳赤且易于发怒。痰湿型的患者心烦心闷、头痛较为明显,并且患者常常会感觉到头脑晕沉。气血瘀滞型的患者一般病史较长,且患者疼痛的位置也比较固定,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的情况。气血虚弱型,这类患者舌质薄白,患者常常会感觉到较为乏力。
1.3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针灸治疗头痛的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因为针灸治疗头痛的疗效较好。临床上治疗头痛主要是针刺和艾灸疗法应用较为普遍。针灸治疗头痛的主要原理是对头痛患者疏通经脉,合理的调理患者的气血,一般主要是选取风池穴、太阳穴、阿是穴和合谷穴进行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症在治疗的时候同时还要辅助一些特殊的穴位,这样在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对肝阳上亢型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候还需要加刺患者的太冲穴或天枢等穴位,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推拿治疗头痛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一般对患者推拿的疗法是每天1次,20天为一个治疗疗程,一般患者需要治疗3~5个疗程。在对患者采取推拿法治疗的时候也要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对待,肝阳上亢型患者宜仰卧泄法压揉太冲、三阴、行间各一分钟,患者采取坐位揉肝通气,以达到降火宣泄的作用。对于痰湿型的卧位可以由印堂推压到太阳穴、以此来往复数次之后揉压患者百会穴2分钟。这样能够达到化痰燥湿的功效,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应当揉捏患者的颈部,然后对按压患者的合谷穴1分钟,可以能够达到通絡活血的作用。
中药治疗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对患者选用头痛散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还应当采取辩证的方剂进行治疗。对于气血瘀滞型的患者应当辅以红花、桃仁和当归以达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对于肝阳上亢型的患者辅以天麻以达到降低肝火的作用。肾阳虚型合用大补元煎,这样可以达到对患者进行滋阴补肾的作用。痰湿型头痛患者应当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这可以达到对患者除湿化痰的作用。气血虚弱的患者应当在头痛散的基础之上加用归脾汤来对患者进行补血养气,提升患者治愈率。
2结果分析
经过对患者的随访,痊愈患者115例,有效患者为37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为95%。
3讨论
西医通过使用血管活性的药物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远期的效果不佳。中医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将头痛分为五型。在临床上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推拿、中药和针灸的方法结合使用、多管齐下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中医治疗主要是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在头痛散的基础之上辅以降火、祛痰等中药进行治疗,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推拿和针灸等一些中医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调解多个系统的稳定,以达到治疗患者头痛的目的。本文的研究说明对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推拿、重要和针灸的治疗方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姜雪华.中药治疗不同证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2)
[2]蒙坚.西药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5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08(09)
[3]林琳,张振峰.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