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长时间以来,思想品德教育的评价没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如何评价教育的对象,还缺乏一个崭新的系统的比较科学的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客观标准和评估方式。
关键词: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标准
一、教师在评价中的作用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二、如何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与调控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系统的一部分,能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与归宿。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体系构建的四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已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上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
(3)个性化原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有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4)过程性原则。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对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学生个体的成长与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上,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分析。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三、评价标准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上述评价原则和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我们从师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活动性、兴趣性、生活性、创新性,每一项均包括若干要点。
(1)活动性。①活动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讲究实效,不搞形式。②是否关注教学过程的活动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活动是否有条理,是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律能力。③是否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否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合作。
(2)兴趣性。①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年龄特点,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学生是否乐意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
(3)生活性。①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能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说实话、说真话。②教师能否根据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③教学是否能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是否能指导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4)创新性 。教师的教学素养怎样,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关键词: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标准
一、教师在评价中的作用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使其刚刚荫芽的思想火花能够越闪越亮。
二、如何构建评价体系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与调控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系统的一部分,能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与归宿。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上述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评价体系构建的四大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关键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更要关注学习的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即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再次体现在教学效果上,要真正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的方向应该沿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发展,要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结果,把课堂教学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已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上的问题,制定教师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多元化原则。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手段多元,包括运用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座谈、家长调查、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包括对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情况以及课堂活动几方面进行多维评价。
(3)个性化原则。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德育课程长期以来未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与此相应,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大多缺乏德育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那种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特有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即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凸现品德与社会学科个性,其评价标准必须指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4)过程性原则。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对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果,而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学生个体的成长与进步放在重要位置上,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分析。应注重评价对教与学的反馈和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三、评价标准
对一堂课的评价,虽然没有一个完全公认的标准,但是按照上述评价原则和一年多来的实践探索,我们从师生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一堂课的优劣。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把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活动性、兴趣性、生活性、创新性,每一项均包括若干要点。
(1)活动性。①活动的设计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讲究实效,不搞形式。②是否关注教学过程的活动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活动是否有条理,是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律能力。③是否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否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和学会合作。
(2)兴趣性。①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年龄特点,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态度、价值观的转变,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学生是否乐意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研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
(3)生活性。①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是否能密切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面对一个真实的世界,说实话、说真话。②教师能否根据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③教学是否能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是否能指导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4)创新性 。教师的教学素养怎样,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