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纪录片的拍摄之道 访《智取威虎山》纪录片导演甘露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b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智取威虎山》的纪录片在优酷首映仅一周时间,点击率已达一千多万次。这部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部——《打虎上山》和《踏雪而行》,分别对徐克导演对影片的创作理念、过去与现在人的信仰做了完整纪录和深刻探讨。本篇采访文章通过与纪录片导演甘露的对话,让读者对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有更一步地了解,同时对电影纪录片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Q:刘欣雨
  A:甘露
  Q:请先介绍下拍摄《智取威虎山》纪录片拍摄大概情况。
  A:电影纪录片和其他纪录片不一样,首先电影剧组的现场很大,机位也总是变化,有时还会分为三四组同时拍摄。因此我们会采取不同的拍摄方式,我会将助手和摄影安排在不同的组,而我在更核心的位置,通过对讲机来指挥。我喜欢抓拍,除了拍一些空镜之外,基本上不用三脚架。
  拍纪录片,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至少有一个方向。我们纪录片组是作为电影主创团队的一部分,对电影的剧本、阵容很早就能心中有数,能够早作准备,思考拍摄的方向。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初的方向有可能被印证,也有可能被推翻,但是大家心里都要有这样一个方向。
  如果没有拍摄片场的经验,没有形成一种敏感度和观察力,在现场可能会很茫然的。一些北影学生和拍摄过特辑的人曾与我交流,他们刚到剧组时会感到很难,面对很多的陌生,站在那无从下手。拍过电影纪录片的人这种感觉会很强烈。所以我要求我的团队,进到片场时,首先去熟悉整个氛围,融入它的气场。
  因为虽然剧组已经认同你有拍摄的空间和权利,但还是需要你和你的团队去和剧组的人建立默契。如果对方跟你没有默契,或者他不希望你在他身边去记录,你根本什么都拍不到,只是拿个机器去个剧组拍到一点外围的花絮。
  Q:如何建立默契呢?
  A:这很考验记录者的能力。我拍过徐克导演三部电影的纪录片,跟他和剧组的人相对熟悉,但也是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联系和信任并不是一味地套近乎,我也不太主张。我觉得记录者和被记录者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是客观的、更有说服力的。
  这些年合作过的剧组,他们通过我之前的作品,对我们的工作已经有了了解,他们知道我不是来拍八卦花絮的。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对我就会有一种信任,但这种信任还是需要慢慢深化。因为刚开始彼此不熟悉,他们还是对镜头有防备或不自然。我会让他们感到我没有在侵犯他们,但这个很难具体讲,不像数学、物理可以量化。有时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感觉,一个动作,一个微笑。这是一个互相给予的过程,你在拍他,他也在观察你,看你这个人值不值得他自然地展现。
  当我选择摄影或制作,都是些沉稳的人。在现场很咋呼的人我是不会选的,我觉得那种人什么都拍不到。安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动,我们都在用心去看去观察很多东西。
  拍纪录片是要有情商的,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你要能捕捉到。要能长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去感受、去拍摄。没有情商,很难去拍纪录片。电影的冲突和戏剧性是外露的,而纪录片是相对含蓄的,呈现的是一种状态,是通过人的细节、微妙的表情等等,一点一滴,慢慢地,就像一颗颗珍珠般串成一条项链。这是一条埋在下面的暗线,当你看完后,它会去触动你。
  Q:电影纪录片会受到来自发行宣传的压力吗?
  A:我们做纪录片有一个相对自由创作的空间,很多拍摄都是由我们把握,当然前提是我们不会干扰影响电影的拍摄。没有谁给我那种压力,徐克导演、张艺谋导演,以及出品人都是非常专业的,他们非常尊重我的创作。当然于我来说,还是会考虑一些在承载电影宣传的问题,不会和电影站在对立方向,当然这也不是我的出发点。所以,自由也是基于彼此的信任。
  那天徐导在优酷采访时谈到:“这个行业要发展,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觉得我们也是跟专业的人去合作,每个人应该去认真做自己的事情,而且计自己越来越专业,然后拥有这样一种能力,让别人去认可你。
  Q:如何选择取舍素材?
  A:我没有刻意在拍摄前想一定做多少分钟,只要能够完整地呈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尽量去还原电影制作时的状态,让你能深入其中跟他们一样去感受:我们跟大家分享对电影的解读,或者对导演思想的延伸。因为电影的时长是很有限的,很多导演最初想要表达的东西,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放在电影里面,而这些又都很有意思。
  在纪录片里你可以看到他跟副导演、统筹等人之间的合作。很多人都有反馈,有的是学电影,有的不是,说他们从纪录片里,对于他们以后从事这个工作都受到了很多启发。
  Q:和徐导和张导合作多年,如何发现新鲜感,并体现在纪录片中?
  A:我觉得从不同方面去了解一个人,还是很有意思的。像徐克导演,我觉得他骨子里的东西是没有变的,只是他在不断地追求新的可能性。他曾经存有部电影里说:“我以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打败今日之我”。我觉得这个就是他,所以,我可以一直在他身上发现新的点。三部纪录片每部侧重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新的。在《狄仁杰》的拍摄中重点是讲导演和剧组人员的关系。《龙门飞甲》主要是讲徐克导演的一种武侠情怀,他拍了那么多年武侠,他对“侠”是怎样理解,还有其他人对武侠的概念。因为于我来说,我也希望它每一部有一些新的东西,老是去重复是没有意义的。
  Q:电影纪录片不等同于花絮?
  A:电影纪录片绝对不是花絮,我也一直在厘清这个概念。司徒兆敦老师看完这次的纪录片发来信息也和我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很认同。花絮当然有它的功能,但我想做的是纪录片。现在很多人也在做电影纪录片,但是我觉得电影纪录片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缺少一个标准,很多被称作是纪录片,一看就是花絮,因此现在看到的真正的电影纪录片不多。
  我拍电影纪录片,一直都是把关注放在人身上的,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因为电影是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的。我们每一部电影纪录片都埋藏着这三种关系。对世界的看法总是点滴的关系之中。   对于拍纪录片来说,我觉得核心的东西应该坚持,有四个字,我们常常去分享这四个字,就是不忘初心。初心就是最初的你的一个感受,一个态度。对于我来说,我拍电影纪录片,还是落在人身上,这对我是很重要的。只有沉得住气,排除很多诱惑,让自己的心真正安静下来去看待这个过程。
  Q:如何看待纪录片在网络播出?
  A:其实我个人还是挺在意网络中的播出,因为现在年轻人习惯了用网络的方式。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觉得这是网络特别的优势,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虽然网络什么人都有,有利有弊。但至少你可以看到他们反馈,这次我也看到很多。我觉得这个是很有趣的,能知道他们真正在想什么。因为《英雄》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有人说如果那时有网络,点击率也是破纪录的。
  Q:这次纪录片由优酷土豆独家放映,有没有一些推广行动?
  A:他们非常重视这个纪录片,他们也希望保持两部片子的完整性。优酷专门邀请徐克导演,黄建新导演和博纳集团的总裁于冬和我去做了一个纪录片的首播仪式。
  Q:网上的这些反馈互动会对以后的创作有影响么?
  A:影响好像不大,网友大多还是谈一些简单的感受。因为网上他不可能长篇大论去留言。可能更为深入的交流是学术上的讨论,或一些放映后的直接交流。
  Q:互联网是一种产品思维用户思维,您怎么看的呢?
  A:我认为核心还是内容,内容和讲述方式要有趣。很多网络平台是缺内容,缺好的内容。你要有好的内容,是不怕别人不看的。我觉得不是去味地迎合谁你就会怎样。
  但是,还是会考虑现在网友能掺受多长的片子,太长可能大家没办法连续看完。但是有些真正喜欢纪录片的人也很猛。当时《我们在跳舞》共九个小时,有人跟我说没有睡觉连续看了一个晚上。我当然希望观众能连续看完,有自己的感受。但我觉得不一定是是要看完才能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东西和片子的氛围。不管他看多少,我都很开心。因为他花了时间在这个片子里。看到那么多人喜欢,我挺高兴的。
  Q:其实点击量说明了能沉下心来的网友还是很多的。
  A:对,我觉得有很多这样的观众。其实不是观众都喜欢俗的,快餐的,可能那是他们需求的一种。就像生活中我也会去吃快餐,但我也会做饭吃,慢慢体味很多另外的美食,没有绝对的。
  责编/王晶
其他文献
纪录片拍摄关系:“当你对他们敞开,他们也会对你敞开并对你信任。”  《爱不止息》的拍摄制作达三年时间,拍摄到的素材仅50个小时。因为对于导演艾格尼丝来说,整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仅仅在于影片的拍摄制作,而是与主角亲近起来,建立非常强劲的连结,让他们在镜头面前呈现最真实的自己。所以,很多时间艾格尼丝并不是在举着机器拍摄,而是倾听和对话。也因此,最终我们在影片中才得以看到老人们如此自然地过生活,
期刊
这部影片的最初版本叫《铁娘子和她的照相馆》,那是还在读大三的塔玛尔初识照相馆主人米里亚姆时拍摄的20分钟的短片。其后,随着塔玛尔与米里亚姆关系的日益亲厚,这个让无数人产生共鸣的纪录片才呈现在观众面前。  “是这个故事选择了我”  最初的作品完成后,塔玛尔又去照相馆看望米里亚姆,当她看到米里亚姆与她的孙子本相处时有趣的状态,她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拍摄应该还没有开始。在取得二人同意后,她继续拍摄了四年才把
期刊
早在2011年,全球第一部使用手机拍摄的电影《橄榄》就已经在北美上映,导演胡曼·哈利利使用一台诺基亚N8手机配合庞大的转换附件在手机前端转接了35mm电影镜头完成全片拍摄。必须要承认的是,这项壮举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手机视频再也不是的大众消遣工具和商家卖弄的噱头,追逐高像素、高分辨率的手机厂商也似乎看到了手机视频的广阔前景。从这以后,用手机拍摄视频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手机视频电影节鼓
期刊
我的藏族朋友——才让  2010年8月在北外学习德语时,我有幸认识来自青海的藏族青年,才让。断续而深入的交流,得以建立彼此信任,我们成了知交。常常,我画饼充饥般描述着我的电影梦,他语重心长地讲诉他祖辈上广庞大家族的往事。  通过生活中长期的接触与交流,我渐渐了解个特殊族群的某些层面,并对他们的信仰、信念,他们对生活、宗教与神圣事物的态度、禀赋、内心深处的力量,产生了巨大好奇。  2012年春节期间
期刊
Q:现场主持人  A:各纪录片主创(由于材料为同声传译录音,无法准确判断由哪位导演讲述时,采用“A”代替。)  Q:国际纪录片制作现状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大家都比较关心如何卖出片子维持生活。在座的各位来自不同国家,背景广泛,从市场方面来讲比较多样:有些容易集资,有些则没有。作为电影工作者,在座既有已经制作了20部电影的达人也有刚出道的电影新人。  是什么使你觉得该关注点会最终发展为纪录片?对于当
期刊
关于电影《智取威虎山》的纪录片分为上下两部——《打虎上山》和《踏雪而行》,这两部可以独立来看,但是合在一起更完整。这两部纪录片在优酷首播仅一周时间,点击率达到一千多万次。我们要感谢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大家对一部作品的诚意。长久以来,我们的关注点一直放在人身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电影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两部纪录片是献给这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英雄,也让我们去思考,今天,我们该
期刊
纵观2014年的中国微电影创作,激情仍在,势头不减,创作尚处于上升通道之中。具体表现在:微电影作品数量剧增,网站投入大幅增长,各种评奖活动缤纷登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吸睛”风暴。与此同时,微电影在风光无限的背后潜伏着重重危机:原创力疲态日显,精品力作寥寥无几;市场营销黯淡无光。  这是最好的年代,新技术带来了无限可能,且在不断制造新的可能、不断满足愿望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也是最坏的年代
期刊
当我们讨论影视制作设备的“格式”时,究竟在讨论什么?比如标清时代的Betacam SP、DVCAM、DVCPRO,高清时代的HDCAM、DVCPRO HD、HDV、XDCAM FX……面对这些或熟悉或生疏的英文字母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笔者估计大多数从业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曾经使用过的某一格式的摄像机。比如提到上世纪90年代最风光的Betacam SP模拟标清格式,经历那个年代的摄像师
期刊
从婚纱照到婚礼视频到婚礼MV,再到如今备受推崇的婚礼电影,婚礼行业的影像衍生品不断进化升级。对于一般的婚礼拍摄团队而言,创作出高质量的婚礼电影并不容易,这往往需要专业的拍摄团队、讲究的布光、丰富的镜头内容和独到的艺术构思。但不容易并不代表不能,稍加用心学习,多做经验积累,婚礼电影也可以拍得艺术感十足。本期专题,我们将着重与读者分享婚礼电影的团队拍摄案例,他们或有自己别出心裁的拍摄技巧,或用令人眼前
期刊
美国DV月刊  1.采用无人机拍摄车辆类广告作为全美第一批获得无人机商用航空摄影拍照的六家厂商之一,Pictorvision一直致力于拍摄充满创意的画面。这一次,他们将无人机航拍应用于一支英菲尼迪汽车商业广告中。搭载了一台松下GH4,在红岩峡谷中穿行,拍到了令人凉叹的画面。Pictorvision负责人汉密尔顿表示,他们的云台稳定器系统最高可搭载RED红龙及ALEXA MINI,甚至可以利用于直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