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铎系与他留文化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彝族支系的他留人,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化。其祭司铎系集他留社会智慧和力量于一体,既是他留社区宗教的神职人员,又是他留文化的保存者,具有双重的社会文化职能。
  关键词:他留人;铎系;社会职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示码: A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自有史记载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宗教文化的传承者。如,彝族的“毕摩”,傈僳族的男巫师“尼扒”、女巫师“尼玛”,纳西族的“东巴”。生活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的他留人①则有“铎系”。“铎系”是他留人的祭司,掌握铎系文并能在各种祭祀场合咏诵经文,是他留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被奉为他留社会中的“智者”、“尊者”。从宗教职能看,铎系属于宗教的神职人员,是沟通人神的媒介。从文化职能看,他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
  一、追本溯源:铎系的来源
  (一)文本来源
  他留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从民间文学文本中可以窥探到铎系的来源:
  “铎系到底在哪里,
  还得说起那块火山地。
  有家两兄弟,
  分家之后各自立。
  哥哥把家产全占有,
  弟弟空空啥也没有。
  为了过日子,
  弟弟只有上山砍火山。
  ......”
  在地里干活的弟弟忍受不了饥饿和劳累而晕厥,后来被猴子营救,于是,又有:
  “公猴已形成铎系,
  母猴会唱女人的调子。
  手持竹节、铓锣、芦笙,
  边敲边舞边唱边写。
  做完法事命令众猴子,
  把‘死人’送出门。
  其实弟弟只是装着睡,
  他把猴头当铎系的那一套,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已形成了铎系。
  ……”
  “哥哥贪婪被摔死,
  弟弟从此当铎系,
  这个铎系是鼻祖。”
  这里描述了铎系的来源和流传历史。从“唱经”的内容可见,他留人认为铎系源于猴子。因为猴子教了铎系知识,也就成为铎系最崇拜的动物。
  (二)碑林佐证
  他留人有古墓群13000多座,占地面积广阔。碑林上的图案丰富,不同的墓碑上刻有不同的图文,这些图文是区分他留人等级的一个重要标记。碑林上的图文多样,刻有鹿、兔、麒麟等多种动物。从这些墓碑上刻有的图文印记来看,大凡刻有猴子的墓碑都是铎系墓。这与他留人在民间文学中对铎系来源的描述一脉相承。
  (三)本色出演
  西南各少数民族历史上所信仰的原始宗教,都有宗教活动主持人,即今天所说的“巫师”、“祭司”之类。他留人也不例外,其宗教活动的主持人就是铎系。从名称来看,“铎”意为咏诵法经的人,“系”意为死,直译为与死相关,与灵魂有关。“铎系”,直译为“咏诵司”,即与生死有关、与灵魂有关的咏诵法经的人。这个名称赋予铎系神秘色彩,甚至被当地的人们神化为“神人”、“圣人”,但究其起点,普通劳动者是他的本色。
  铎系是定居的农牧民,以农业生产作为谋生的手段。平常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农耕时按照时令进行播种,收割,勤俭持家。他们用双手劳作,用汗水养活自己和亲人,也与其他劳动人民朝夕相处。很多铎系曾经还是工匠、医生。通过打磨石器、治病救人等手段来关注自然界的生命规律。农民出身的铎系并不脱离生产,祭祀结束后仍参加生产,日常的劳作是他们生活的根本。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不脱产的宗教活动者。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说:“人们首先必须满足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的活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铎系首先是一名普通劳动者,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产生于普通劳动者中间。
  二、双重身份:铎系的社会职能
  (一)宗教的实践者
  原始宗教作为氏族社会的伴生物,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留人信奉万物有灵、祖宗崇拜。又因居住在山间,靠山吃饭,故尤为崇拜山神。在他留人居住的山区,可以看到各家各户在房后都设有自己的山神庙。一般设在大树下,用瓦砾和砖块搭成房屋的形状,以表对山间神灵的崇敬之情。这是他留人信仰万物有灵的一个体现。生死观上,认为人死后灵魂与肉体相分离,但灵魂不灭。逝者的灵魂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保护或监视自己的亲人。在此信仰的指导下,铎系主持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畅游于人神之间,帮助他留人祈福、行事。作为一名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在大众心目中他们是集各种“超自然能力于一身”的特殊人物,能将人们对神、对万物的理解纳入宗教活动的范围之内。如,他留人过年时要举行一家一户的祭祖;宗支节则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祭祖仪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粑粑节(他留人最隆重的节日)上,整个部族以村为单位,到墓地“祭献堂”举行祭祖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已逝祖先的尊敬,是他留人祖灵崇拜的真实写照。铎系作为活动的实践者,成为沟通往世、现世和来世的载体。
  除了作为实现人们诉求的载体外,铎系的主要职责是主持各种仪式或作为他留人传统节日的祭司而出现。他留人举行的仪式没有固定的庙宇,祭祀仪式一般在信徒的家中或大自然的场景中举行。以丧葬仪式为例,整个仪式过程包括接气、装殓、跳丧、签点、引路、阴阳分家、出殡七个过程。仪式上,铎系头戴纯麻制成的羊角孝冠,手持竹节、铓罗、芦笙三样法器,在灵场上边奏边舞,不停地吟唱,其内容主要包括超度亡灵,讲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及生产生活知识,体现他留人的价值取向。而铎系的吟唱直到七个过程全部完成才宣告结束。“仪式可以说是社会文化维持其动能所必须的媒介。仪式是个人与集体在文化概念与社会互动上紧密交缠的场域, 透过仪式我们更贴近社会文化得以繁衍( reproduce) 及创制(produce) 的过程、机制与动力。尤其在结构较严谨的社会中, 仪式的内容与规范和表达的意象, 更为深刻细腻。”[1]仪式上,铎系与神灵进行对话,将其他成员对生命的钟爱, 对死亡的畏惧, 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恶性的厌恶寄托于对神灵的祭拜中, 以此使之得到慰藉和鼓舞。从仪式实践中,可以了解到铎系在生活经验上较其他人是丰富的,他留人需要铎系来完成类似的诸多仪式,以满足他们对祖先崇敬的情感欲求。不同族群的民间仪式常常包含着这个族群丰富的集体记忆,对整个族群而言,仪式中的集体记忆十分重要。他留人在丧葬仪式中无不表现出对族群生命来源的歌颂和对生命的崇敬,这种共识也成为一个族群稳固身份认同的基础。通过仪式,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铎系在他留人宗教文化传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再则,铎系通过宗教保护生态,平衡社区生活。铎系教育人们与自然共处,不迫害自然,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人们主动地保护自然,形成一种自觉。倘若迫害生态就会遭到惩罚,他以神灵的名义对生态进行保护,与社区中那些用于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社区的生态平衡。铎系利用宗教制约人的行为,又带有一种人文关怀。他不是一味地说教,更不是恐吓,而是利用他留人传统文化中的理性成分保护社区生态。从而他留人对铎系更加地肯定,格外地崇敬。正如庄孔韶在《人类学概论》中所说:“宗教除了个人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生态意义。许多宗教信仰都包含着有关环境的知识或宗教暗示,因此宗教能够有助于调整人类和环境的关系。”[2]
  综上所述,铎系是他留人宗教信仰下的产物又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人物。他们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因而具有了“神性”。他的宗教职能具体表现为主持祈求庇佑的各种祭祀活动,利用宗教维护社区的和谐发展。然而,铎系在从事宗教活动时,只负责敬奉远祖神灵和祈福,虽也搞占卜神算,但不从事巫师的那一套驱邪活动,与巫师截然分开,从不与他们一起主持法事活动。可以说,铎系的宗教职能正是他留人集体记忆的表现。法国人类学家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不是某种神秘群体的思想,而是那个具体社会群体所生活的物质空间。哈布瓦赫认为正是集体记忆填充了欢腾时期(这种欢腾包括铎系主持仪式的过程)与日常生活时期之间的空白,使得群体和社会的生活中不存在空白点。哈氏所说的集体记忆经常以各种典礼性与仪式性的节庆出现,使得记忆在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保持了自身鲜活的生命力。而无论铎系在仪式中使用的法器怎么样,着装怎么样,也无论仪式的流程和内容如何演变,都离不开人们对自然、土地、农业文明的崇拜和礼赞,也都是人们如何通过宣称社群的共同信仰来定义社群身份认同的方式。
  (二)文化的保存者
  作为宗教的实践者,铎系被赋予“神性”。作为文化的保存者,铎系又被誉为“智者”。因为在他留人的社区中,铎系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是他留人世代相传的神圣宗教文化知识的保存者。
  首先,传承传统文化。铎系的知识层次较高,见识广,阅历丰富。担任军师,在战争年代出谋划策,是军队的“智多星”;还担任药剂师,帮助他留人治病。从军师到药师再到今天的祭司,铎系的身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他们凭借知识、阅历、能力成为社区的“智者”。另一方面,铎系能详细地讲述他留人的信仰、来源,能书写铎系文,咏诵经典。他掌握他留人记载的天文、历算、占卜等各类知识,并能在各种祭祀场合流利地背诵各种经典,如“铎系唱经”[3]“创世说”等,既表达了他留人的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又传授了生产和生活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
  其次,引导和谐文化。铎系阅历广泛,维护民族团结,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还是文化的引导者。祭祀仪式中,除了祭拜外,他主要是祝福家人生活美满,民族团结,维护家庭、家族的和谐,倡导一种和谐的理念。当他留人产生家庭矛盾、日常生活纠纷不能及时解决时,都会请铎系进行调解。他通过教化、劝导、说服等多种方式使人从善,教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种引导,其实质是将传统文化运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保存传统文化最好的印证。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由于生产力及科技水平的低下,人们面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困惑。怎么解除这些困惑,人们把希望寄托在穿行于人神之间的铎系身上。铎系是集各种力量、法力于一体的象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有所转变。但是,极端现代化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手段。因而,铎系在他留人的生活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有对他留典籍的保存,又从意识形态上保护传统文化。他留人每年举行的仪式(粑粑节、宗支节)对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整合社区,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铎系至今能继续传承下去的一个原因。
  三、全球化:机遇与挑战
  全球化是任何民族文化发展不可回避的历史文化语境。它缩小了时空的距离,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文化交流迅速扩大。它多元、多级、多样的特征为铎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认知程度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活态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对边缘群体进行保护。全球化语境下对“本土”分外地重视,使得传统的“本土”文化依然保存。这也是他留人的祭司铎系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并且能受到空前的重视的原因之一。对“本土”格外重视,让本土文化创造出许多经济效益,比如在市场上可以见到“他留酒”、“他留鸡”之类的文化产品的输出,为他留人谋得了更多的福利。加之,各种媒体的介入宣传,更多的人开始关心他留人,他留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认知程度获得极大提升。
  然而,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全球化将“本土”彻底地改变,使得更多的“本土”带上了商业气息,面临消亡的危险。单从铎系的传承方式便可以看出危机所在。铎系都是男性,在他留人中地位很高。铎系培养弟子主要是约定俗成,一个村寨就一名,培养相对保守。六德乡有22个他留人村,理应有22名铎系,但到2006年只有7名,最年轻的也在70岁以上。而年轻的他留人,伴随全球化的到来,涌入城市投身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外出打工、经商。因此铎系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他的传承处于断层。加之铎系的沿传方式较为原始、单一、规模小,不采用集体办学进行传承,使得铎系这一特殊职业有失传的危险。
  总之,他留人信仰万物有灵,祖灵崇拜。这样的信仰需要铎系来主持、召集、实施各个程序,这样,铎系就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他留文化的传承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他留文化就没有铎系,他留人的宗教信仰是铎系赖以生存的文化河床。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铎系掌握“铎系文”,是知识分子,是各自宗教经典、音乐等民族文化的代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铎系,他留文化就可能中道失传。然而,不论是宗教的实践者还是文化的保存者,普通劳动者才是铎系的本色。他们以提供的服务作为生活的部分来源,以自食其力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这一点他们和他留社会其他成员完全一样。   “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个性,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绝对理念的先验产物,而是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形成的。环境和时代是决定民族文化的要素。”[4]他留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多彩的民族文化, 彰显出独特的文化特质,蕴涵着独有的民族气质。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交流的频繁,各种文化产生了急剧的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当下世界同质化与多样性并存的文化新格局。一方面,需要大力保护民族文化,发挥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比较,借助他者“在两个元素相互作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反观自身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不断丰富、补充和修改原有的视域。”[5]大胆借助他者的力量,通过比较,反观自身,以谋求发展。全球化语境下发展民族文化,更需站在一种合理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力避“民族中心主义”。也需有开放的眼光,将其发展置于多元文化的互识互证中来思考。铎系作为他留人的祭司,与他留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通过研究他留人铎系,从而思考发展边缘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保存的意义,试图以此丰富族群文化的研究内容,推动他留传统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同时,引发关于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其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璀璨星河中永放光芒!
  注释:
  ①他留人属于彝语支民族,自称“他鲁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永胜县六德彝族傈僳族乡镜内他留河流域的双河、营山、玉水三个村委会。此外,县内的仁和、顺州、涛源等乡镇,以及华坪县的通达、维兴,鹤庆县的六合,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坪等地也有少量他留人分布。据六德乡政府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当地共有他留人4562 人。
  参考文献:
  [1]周泓.主体个性还是文化象征——身心体验的信仰人类学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简良开.神秘的他留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5]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佳(1986—),女,纳西族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多民族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摘要:秦始皇统一之后采取的一系列促使文化一元化的政治手段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楚文化的发展甚至有将其打压消灭之势,但是并没有阻止其在消亡的过程中逐渐影响秦汉文化。本文从西汉长安早中期的陵墓以及陵墓的出土资料着手,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零星的楚文化元素。  关键词:楚文化;西汉长安;陵墓;墓葬;出土资料  中途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本文所涉及的考古资料简介  1.西汉长安中小型墓葬
期刊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危机频仍,西北局势不稳,文艺界目光投向绥远。草璞、冰心等先后出游西北,其时,该地尚显平静,作品主要关注沿途风物。1936年,中日在此地区矛盾加深,范长江深入西北见证地区局势的动荡。绥远抗战爆发后,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下,支持、表现绥远抗战的作品陆续问世。1936年底,西安事变发生,绥远的焦点位置遂被取代。20世纪30年代,文艺界对绥远的关注与国难牵连始终。  关键词:国
期刊
摘要:跨境民族,其成员有着本民族的民族身份和本国国民的公民身份两种身份。本文对跨境民族这两种身份之关系的研究,是通过对其成员个体作调查进行的。具体分析和论证了日常生活互致力与民族身份和国家认同之间的消长关系。调查内容涉及跨境民族的基本情况、基本行为和基本态度。由此形成的数据,对跨境民族进行了一个较新视角的分析,并构成了社会学对跨境民族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并结合个案访谈进行。  
期刊
摘要:在小说《阿Q正传》中,鲁迅塑造了另一个以符号为名字的低层人物小D。“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在小D身上,处处都有阿Q的影子,是剪去了辫子的阿Q,是满清灭亡民国肇建以后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小D的出现,象征着从孔子到孙中山延续了数千年的大同理想的幻灭,也意味着鲁迅对辛亥革命这场没有触动中国社会基础的革命的失望。  关键词:鲁迅;孙中山;《阿Q正传》;辛亥革命;大同理想  中圖分类号:I
期刊
摘要:猕猴与岩魔女的神话传说不仅广泛流传于藏区民间,而且还被载之藏传史册,作为历史事实和藏传佛教传统而被藏民族普遍接受,这一传说其实质是藏民族的族源认同,是藏民族心理构成的原代码。对流传于民间以及载之典籍的这个神话传说予以分析,从中看到藏民族自我认同的关键因素——族源认同及其与宗教认同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藏民族的心理结构形成和民族认同的历史,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藏民族;猕猴与岩魔
期刊
摘要:中国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在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大背景下,中国唯一可以学习借鉴的就是苏联的建设经验。陈云在政府中长期主管经济工作,三次出访苏联,他总结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过许多重要论述。陈云等老一代革命家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一直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陈云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
期刊
摘要:文化和科技的内在联系使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态势逐渐明显,科技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与日俱增。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西安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选择,是提高西安综合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途径。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分明确。通过加快制度建设、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推进公共平台建设、优化服务保
期刊
摘要:作为“百濮”的后裔,芒景布朗族自然承袭了祖先剽牛的习俗,但又以祭祀茶祖的仪式来呈现其盟誓文化,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与他们的生存“拐杖”——茶息息相关。其剽牛盟誓既是对祖先神和自然神的宣誓,同时,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达茶农的集体理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布朗族;盟誓文化;民族性;意义  中途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也是大学教师最根本、最神圣的使命;教师的科研水平、综合实力首先应该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学生的反应上;对大学老师的考评机制也应该突出教学这个中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教师更应该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把自己的科研体现在课堂上。文学研究的科研性质远不及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课教师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学上,用精妙的语言文学知识充实人,以丰厚的人文素养陶冶人
期刊
摘要:内蒙古101个旗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30%的21个旗被列入国贫县和区贫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问题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既是区域性贫困,也是民族贫困、家庭贫困。其根源在于:人多地少,灾害连年。家庭承包制下传统农牧业的承载力无法提升。没有农牧业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收入结构单一,生产上无特色。生产成本普遍增加。生治成本增加,特别是疾病和学生上学,是贫困者难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