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課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注意激发“小主人”自主学习的心态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做到“两个善于”:其一,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自主获取学习信息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求知探究。其二,善于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的思维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数学思维的魅力所在,在自主探索中,学生才能自始自终保持当学习的主人的心态。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板书:5、50、500。问:“谁能联系这三个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位学生提出:“能在这三个数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后,再用等号连接吗?”教师肯定这个问题有意思:“谁能回答?”学生积极思考后,有的说: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5元=50角=500分。教师肯定后又问:“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的,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回答:5米=5.0米=5.00米……教师适时导入:“5米、5.0米、5.00米……这些数量为什么相等?”教师采取师生互动,层层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主获取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品味当数学学习的小主人的无穷奇妙。
2、注意培养“小主人”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课改的核心理念。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人文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断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四个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让学生了解预习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注意事项;记录预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二是提出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把“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三是应用知识的习惯。鼓励学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现生活数学化。四是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要做到“五不”: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师不指点;学生之间互动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不讲解;学生能总结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进行操作活动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辨析、判断的,教师不表态。
3、注意强化“小主人”自主学习数学化的体验。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体验性策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主的体验,用自主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参与,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关于数学的直接的、间接的经验。”学生获得数学化体验有六种渠道:一是在直观观察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二是在操作实验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三是在分析推理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四是在猜测验证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五是在排疑解难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六是在强化训练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
4、注意“小主人”自主学习的交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落实五个学会:即自主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取长补短、学会评价。重视把教学课堂变成学生合作交流的场所。切实做到六要:一是合理安排,优势互补;二要多向交流,沟通信息;三要创设时机,科学设计;四是发扬民主,生生互动;五要相机诱导,适时评价;六要授予方法,学会合作。如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先出示25和35、34和35,问能说出每组数中谁大谁小,根据什么?讨论中有位同学反问:“在比较两个分数时,都一定是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吗?”教师肯定这种想法新颖独特。有位学生说两个或几个分数还可能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教师鼓励说这种想法是一种创新。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讨论,自己解决。以23和34为例,学生在小组讨论、动手画图交流后得出四种方法:第一种,与1相比;第二种,可以化成小数比较;第三种,画图比较两幅长方形直条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23与34,比较得34>23;第四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得出,23<34。教师根据各组汇报,再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最佳方案,这样,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当学习数学的主人。
5、注意发展“小主人”自主学习的个性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说:“个体在他们自身内就具有自我理解的巨大资源。”课改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学生开放、和谐、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即要创设五种开放的自主的空间。其一,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自主空间;其二,创设反思的自主空间;其三,创设选择学法的自主空间;其四,创设探索问题的自主空间;其五,创设学生评价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一、注意激发“小主人”自主学习的心态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做到“两个善于”:其一,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心态。激发学生自主获取学习信息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求知探究。其二,善于设计数学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的思维方式。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数学思维的魅力所在,在自主探索中,学生才能自始自终保持当学习的主人的心态。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板书:5、50、500。问:“谁能联系这三个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一位学生提出:“能在这三个数的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后,再用等号连接吗?”教师肯定这个问题有意思:“谁能回答?”学生积极思考后,有的说:5米=50分米=500厘米;有的说:5元=50角=500分。教师肯定后又问:“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的,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回答:5米=5.0米=5.00米……教师适时导入:“5米、5.0米、5.00米……这些数量为什么相等?”教师采取师生互动,层层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主获取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品味当数学学习的小主人的无穷奇妙。
2、注意培养“小主人”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课改的核心理念。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人文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断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四个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一是课前预习的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让学生了解预习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注意事项;记录预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二是提出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把“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三是应用知识的习惯。鼓励学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现生活数学化。四是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要做到“五不”: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的,教师不指点;学生之间互动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不讲解;学生能总结的,教师不暗示;学生能进行操作活动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辨析、判断的,教师不表态。
3、注意强化“小主人”自主学习数学化的体验。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体验性策略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主的体验,用自主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参与,让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关于数学的直接的、间接的经验。”学生获得数学化体验有六种渠道:一是在直观观察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二是在操作实验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三是在分析推理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四是在猜测验证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五是在排疑解难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六是在强化训练中获取数学化的体验。
4、注意“小主人”自主学习的交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自主合作学习可以落实五个学会:即自主合作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取长补短、学会评价。重视把教学课堂变成学生合作交流的场所。切实做到六要:一是合理安排,优势互补;二要多向交流,沟通信息;三要创设时机,科学设计;四是发扬民主,生生互动;五要相机诱导,适时评价;六要授予方法,学会合作。如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先出示25和35、34和35,问能说出每组数中谁大谁小,根据什么?讨论中有位同学反问:“在比较两个分数时,都一定是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吗?”教师肯定这种想法新颖独特。有位学生说两个或几个分数还可能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情况,教师鼓励说这种想法是一种创新。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自己讨论,自己解决。以23和34为例,学生在小组讨论、动手画图交流后得出四种方法:第一种,与1相比;第二种,可以化成小数比较;第三种,画图比较两幅长方形直条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23与34,比较得34>23;第四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得出,23<34。教师根据各组汇报,再组织学生讨论,提出最佳方案,这样,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当学习数学的主人。
5、注意发展“小主人”自主学习的个性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说:“个体在他们自身内就具有自我理解的巨大资源。”课改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学生开放、和谐、自主参与的教学环境,即要创设五种开放的自主的空间。其一,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自主空间;其二,创设反思的自主空间;其三,创设选择学法的自主空间;其四,创设探索问题的自主空间;其五,创设学生评价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