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随着 RTK 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测量模式、效率及精度等方面都对传统大地测绘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其特殊的基站与流动站测量模式使某些工程测量手段的实现更加方便有效。本文从 RTK 定向、替代导线测量、工程放样、地形图测量等几个方面对 RTK 技术方法的应用进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RTK测量;传统;大地测绘;影响
目前,RTK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勘界与征地测量、工程测量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针对RTK在测量方式、测量精度方面对传统测量方 法的影响及双方互补等问题进行分析对比。
1、RTK定向
传统大地测量中,定向是全站仪测量准备工作的首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待测区域在相应坐标系中的相应关系,从而达到联测的目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B为控制点)。全站仪测量定向需要2个已知点,且需通视。测绘标志点稀疏,而且许多控制点已经毁坏,测区往往仅有一个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无法定向。传统解决方法是借助GPS控制测量与水准测量在测区引入其他控制点,然后利用引入点才能进行定向。
随着RTK测量技术的广泛使用,其单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测量特点,使在测区进行单基准点进行点位测量成为可能,进而利用即时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定向[1]。定向的基本原理:当测区范围内仅有1个控制点时,可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也可选任意位置架设),利用流动站精确测量临时控制点,进而用全站仪采用单基准点与临时控制点进行定向,然后进行待测点的测量。
2、替代导线测量
GP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而今GPSRTK(实时动态)模式,以其快速实时和操作便捷,使得GPS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2]。采用GPSRTK技术,可直接在所需点位的测区进行布设和测量,节省了不少工作量。RTK替代导线测量原理: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基准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基准站电台发送到流动站,流动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与基准站发来的信号传输到控制手簿进行实时差分及平差处理,实时得到本站的坐标和高程及其精度指标等,并随时将实测精度和预设精度指标进行比较,一旦实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指标的要求,手簿将提示测量人员是否接受该成果,如接受,手簿将测得的坐标、高程及精度同时存储到手簿中[3]。以某测区城镇环境1∶500地形图测量为例,用RTK测量直接代替导线控制测量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共布设1500余个图根控制点,经过对最终地形图成果进行检验,满足《城市测量规范》中地形点误差不大于±17cm的规范要求,精度检验结果见表1。
总的来说,RTK替代导线测量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1)高效、精度高。通过粗略估计,导线测量布设图根点工作计划为20d左右,采用RTK布设全测区实际工作日为7d左右。2)简单易行。用RTK取代导线测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即时放样,对于隐蔽区域,可随时进行放样图根点,避免了测一个碎部点就要进行导线点的传递测量。
3、地形图测量
在戈壁荒漠中,由于地形测量区域没有明显的地物参考,测量区域的判定对于传统测量方式是突出的问题,扩大测量区域无形中增加测量工作量,减少测量区域则往往不能达到实际工程需求,而RTK测量则能实时观测到测区范围信息,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与传统控制测量相比,GPSRTK测量具有效率高、误差累积少(各流动站之间不存在误差累积)的优点,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控制测量中被广泛应用。RTK在点状地物、现状地物和面状地物测量的同时,可输入地物属性,在内业处理中就可以轻松识别测量地物的属性信息,给内业制图提供了方便。RTK在碎部测量中,用RTK进行地形测图碎部测量可以不进行图根控制而直接根据分布在测区的一些基准点进行各碎部点的测量,只需安置好基准站并输入必要的已知数据(基准点坐标、参考点坐标等)后即可进行碎部测量。RTK碎部测量与传统全站仪测量的人员配备不同,传统全站仪测量一个作业组至少3人,RTK测量只需一人在碎部点上停留观测2~3s。同时RTK测量可以全天候进行,并且可以多个流动站同时进行碎部测量,效率可以成倍提高,而传统全站仪测量虽然一组可以多人跑镜但只能一人操作仪器,因而其速度提高是有限的。此外,传统全站仪测图需频繁搬站,消耗大量时间。而RTK测量则不受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地物影响,设一基准站后可在半径10km内采集任意碎部点(在能观测到4颗以上GPS卫星的前提下)。
结语:
总而言之, 定位技术相比常规測量及静态GPS测量来说,其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在许多工程测量领域可完全替代常规测量,并且从效率、精度、作业方式等方面对常规测量作业方式有了很好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陈辉.GPS 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6,(03):73-74.
[2]王海平.GPS—RTK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优势[J].门窗,2016,(03):121+123.
[3]张晓东,张敏.GPS-RTK测量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06):183-184.
【关键词】RTK测量;传统;大地测绘;影响
目前,RTK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勘界与征地测量、工程测量等各个领域。本文主要针对RTK在测量方式、测量精度方面对传统测量方 法的影响及双方互补等问题进行分析对比。
1、RTK定向
传统大地测量中,定向是全站仪测量准备工作的首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待测区域在相应坐标系中的相应关系,从而达到联测的目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A、B为控制点)。全站仪测量定向需要2个已知点,且需通视。测绘标志点稀疏,而且许多控制点已经毁坏,测区往往仅有一个控制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无法定向。传统解决方法是借助GPS控制测量与水准测量在测区引入其他控制点,然后利用引入点才能进行定向。
随着RTK测量技术的广泛使用,其单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测量特点,使在测区进行单基准点进行点位测量成为可能,进而利用即时测量的控制点进行定向[1]。定向的基本原理:当测区范围内仅有1个控制点时,可将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也可选任意位置架设),利用流动站精确测量临时控制点,进而用全站仪采用单基准点与临时控制点进行定向,然后进行待测点的测量。
2、替代导线测量
GPS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高精度的大地测量和工程控制测量,而今GPSRTK(实时动态)模式,以其快速实时和操作便捷,使得GPS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2]。采用GPSRTK技术,可直接在所需点位的测区进行布设和测量,节省了不少工作量。RTK替代导线测量原理:基准站和流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基准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基准站电台发送到流动站,流动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与基准站发来的信号传输到控制手簿进行实时差分及平差处理,实时得到本站的坐标和高程及其精度指标等,并随时将实测精度和预设精度指标进行比较,一旦实测精度达到预设精度指标的要求,手簿将提示测量人员是否接受该成果,如接受,手簿将测得的坐标、高程及精度同时存储到手簿中[3]。以某测区城镇环境1∶500地形图测量为例,用RTK测量直接代替导线控制测量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共布设1500余个图根控制点,经过对最终地形图成果进行检验,满足《城市测量规范》中地形点误差不大于±17cm的规范要求,精度检验结果见表1。
总的来说,RTK替代导线测量优势主要有以下两点:1)高效、精度高。通过粗略估计,导线测量布设图根点工作计划为20d左右,采用RTK布设全测区实际工作日为7d左右。2)简单易行。用RTK取代导线测量最大的优势在于即时放样,对于隐蔽区域,可随时进行放样图根点,避免了测一个碎部点就要进行导线点的传递测量。
3、地形图测量
在戈壁荒漠中,由于地形测量区域没有明显的地物参考,测量区域的判定对于传统测量方式是突出的问题,扩大测量区域无形中增加测量工作量,减少测量区域则往往不能达到实际工程需求,而RTK测量则能实时观测到测区范围信息,顺利解决了这一问题。与传统控制测量相比,GPSRTK测量具有效率高、误差累积少(各流动站之间不存在误差累积)的优点,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控制测量中被广泛应用。RTK在点状地物、现状地物和面状地物测量的同时,可输入地物属性,在内业处理中就可以轻松识别测量地物的属性信息,给内业制图提供了方便。RTK在碎部测量中,用RTK进行地形测图碎部测量可以不进行图根控制而直接根据分布在测区的一些基准点进行各碎部点的测量,只需安置好基准站并输入必要的已知数据(基准点坐标、参考点坐标等)后即可进行碎部测量。RTK碎部测量与传统全站仪测量的人员配备不同,传统全站仪测量一个作业组至少3人,RTK测量只需一人在碎部点上停留观测2~3s。同时RTK测量可以全天候进行,并且可以多个流动站同时进行碎部测量,效率可以成倍提高,而传统全站仪测量虽然一组可以多人跑镜但只能一人操作仪器,因而其速度提高是有限的。此外,传统全站仪测图需频繁搬站,消耗大量时间。而RTK测量则不受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地物影响,设一基准站后可在半径10km内采集任意碎部点(在能观测到4颗以上GPS卫星的前提下)。
结语:
总而言之, 定位技术相比常规測量及静态GPS测量来说,其作业效率大大提高,在许多工程测量领域可完全替代常规测量,并且从效率、精度、作业方式等方面对常规测量作业方式有了很好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陈辉.GPS RTK测量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6,(03):73-74.
[2]王海平.GPS—RTK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中的优势[J].门窗,2016,(03):121+123.
[3]张晓东,张敏.GPS-RTK测量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0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