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初中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然而,这门学科的教学,同样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使它的育人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要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讲,关键在于切实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对此,我们板石中学政治教研组做了多年的研究,现将其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向同行及专家请教。
  中学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本身的育人价值表现在哪里呢?
  第一,启发式教学本身,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落实在把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组织起来,让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和教师一起探求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第二,启发式教学本身,所追求的教学价值目标,不仅在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侧重在于能力的发展和潜力的开发。
  启发式教学的本身的育人价值是无可否认的。那么,怎样实现这种育人的价值呢?必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只对矛盾了,第一对矛盾是学生与教材的矛盾,第二是对矛盾是教师与教材的矛盾,第三对矛盾,是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的矛盾,这对矛盾表面看来,因其最终是服务于解决学生与教材的矛盾的,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是一对从属性的矛盾。
  启发式教学正是在以上的教学矛盾观的分析基础上,抓住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这对矛盾而提出的。因为,在教师施教与学生学习这对矛盾中,学生学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的状况,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制约并决定着教师的施教。正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启发式教学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行启发式教学,不少人有这样的担心;中学思想政治课知识传授的质量能保证吗?中学毕业生应付升学的政治学科考试的能力会不会下降?有这种担心的人,总以为只有教师多灌输,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作大运动量的练习,才有政治课知识传授的质量,才有升学考试的应试能力。殊不知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实行启发式教学,意味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不仅有听觉活动的参与,更有视觉活动的参与,视、听两种感官司的联合活动,大大提高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效率。实行启发式教学,意味着学生自学活动大大增加,而自学活动中学生的视觉活动多于听觉活动,而视觉活动又有这样的特点;外在的知识信息刺激在感官司停留的时间延长了,而且这种刺激在主体自身的控制下,可以多次回复,这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用注入式教学,学生仅有听觉活动参与,就不可能有这种特点。
  其二,实行启发式教学,学生对视觉输入的知识信息,可以在主体的自我控制下,由主体的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便于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认识,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用注入式教学,由于学生听觉要紧跟 着自教师发生的不断地接路而至的语言信息刺激,自己思考就少了,理解就发生困难。
  其三,实行启发教学,学生的学习可认得到群体必理场的支持。因为启发教学不仅意味着每一学生个体的自学活动得到保证,而且还意味着学生群体中的彼此交流,探讨,这就产生了群体中的个体之间的心理互动,每一个体的学习情绪得到激发和鼓舞,每一个体的疑问得到及时的解答和消除。用注入式教学学生个体间缺少交流,学习不可能获得群体心理场的支持。
  由此可知,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更深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是肯定无疑的。
  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精神,就是承认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任务的完成,教学中学生认识活动的任务的完成,依靠学生自己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动力性心理活动的激发,依靠学生自己在大脑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的展开。而启发式教学不仅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式教学不是放任自流,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要善于启发,正确引导,步步深化,科学归纳,以利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总之,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尽管启发的方式不只以上几种,但其教学主旨是一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采用多种启发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效,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总之,教学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术,它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同一内容可用多种不同的教法,而同一种教法亦能适用于不同的内容,它在于教师匠心独运,剪裁变化。不论采用何种教法,都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因此,启发式教学应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本身只能给人以启示而不能生搬硬套。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努力创造多样化的有利于发挥自己教学专长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河北省石家庄市二十三中)
其他文献
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既强调它是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强调它是一种学习目标。它要求教师要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指导教学,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为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探究性学习强调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要求学生在课程实践中自主
期刊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条件是必须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与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抓住第一节课的有利时机,引发兴趣    好的开场白能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
期刊
英语学困生是指那些英语学习方面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由于在英语学习的某一个方面的困难导致了英语学习的停滞不前,以至于形成了对于这门学科的畏惧心里。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学习被动、没有时间紧迫感。转化就是指由劣转优,由学习困难的学生转化为跟上同学的步伐进而能够形成并掌握终身的英语学习方法    一、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缺乏学习英语的爱好,学习意志薄弱。
期刊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审美能力作为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美育的地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
期刊
高三这一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磨砺,而随着今年考试题型的突然变化,也促使我们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 以下从英语教学的若干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语法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虽说近两年英语教学中大力倡导淡化语法,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但本人认为,语法仍然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语法知识的欠缺,将会对
期刊
设计理念: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范例。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力图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特点写具体,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
期刊
化学新课改更明确了“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思想素质”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才能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更好的完成化学教学。下面就谈谈本人几点看法。    一、分析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认识和探究事物有着积极的影响,能使在学习过程中热情高涨,并自愿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不同的学生对化学
期刊
摘要:在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何在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题。本文在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研究性学习     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同时,把“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
期刊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与高年级教学相比,初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