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贯穿了文明史观。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新课标教材遵循新课标,均如此编写。所有老师在复习必修所有的内容自然是按文明史观来指导复习,其实复习选修内容同样也可使用。因为用文明史观进行复习符合高考命题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史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可以预言,高考历史试题仍将鲜明地体现以文明史观来命制的特点。下面谈谈个人在复习选修1时的一些个人做法。
第一,用文明史观构建选修1内容的知识体系,讲述选修1的重点内容。选修1所讲的内容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本按时间先后讲了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哈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共九次改革,每一改革都是按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讲述。在复习课的时候不可能再按上新课来进行,可以按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人类文明从纵向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推动文明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进步。可以把九次改革以1500为界,以前的改革可以称之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改革,以后的改革可以称之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改革。从横向上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讲述改革的内容时,可以把每次改革的内容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归纳和比较,丛中可以发现文明之间的差异,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以及文明的进步。在古代,亚欧大陆上活跃着三种文明类型,即农业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而又以前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最为剧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从黄海到西欧有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长城即位于这个分界线上的东段。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冲突剧烈化,中国范围内表现为汉族与匈奴、汉族与五胡、汉族与突厥等之间的频繁战争,这种冲突,由农耕文明的定居和守静性与游牧文明的漂移与寻找生存空间的矛盾决定的。孝文帝改改就是在这种形势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农业文明吸收了游牧文明的成果,而游牧民族则应了马克思的那段所谓征服民族被被征服的民族征服的真理,最终被文化同化。两种文明的冲突,到了工业文明阶段,均成为工业文明的俘虏。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都是适应工业文明而进行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或多或少接纳了工业文明。
第二,选做一些能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选修1在高考是选做题,提供的材料都不是课本上涉及的改革,从学生应试的角度讲,增加了学生阅读时间,对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也增加了考试难度,这对学生考试时一个考验。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考察的就是课本上没有的王莽改革,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考察的就是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改革。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能适应高考,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并适当借鉴不同版本新课标教材(特别是岳麓版)选择材料,扩充学生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训练自身多角度思考、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以史为鉴,关注现实,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要从历史上的改革吸取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我国改革服务。如改革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造福世界,不能对外扩张。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实际,实事求是,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经济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改革等。
第一,用文明史观构建选修1内容的知识体系,讲述选修1的重点内容。选修1所讲的内容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本按时间先后讲了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哈德-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共九次改革,每一改革都是按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讲述。在复习课的时候不可能再按上新课来进行,可以按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人类文明从纵向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推动文明纵向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进步。可以把九次改革以1500为界,以前的改革可以称之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改革,以后的改革可以称之为工业文明时代的改革。从横向上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讲述改革的内容时,可以把每次改革的内容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归纳和比较,丛中可以发现文明之间的差异,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以及文明的进步。在古代,亚欧大陆上活跃着三种文明类型,即农业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而又以前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最为剧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从黄海到西欧有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长城即位于这个分界线上的东段。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冲突剧烈化,中国范围内表现为汉族与匈奴、汉族与五胡、汉族与突厥等之间的频繁战争,这种冲突,由农耕文明的定居和守静性与游牧文明的漂移与寻找生存空间的矛盾决定的。孝文帝改改就是在这种形势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农业文明吸收了游牧文明的成果,而游牧民族则应了马克思的那段所谓征服民族被被征服的民族征服的真理,最终被文化同化。两种文明的冲突,到了工业文明阶段,均成为工业文明的俘虏。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都是适应工业文明而进行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或多或少接纳了工业文明。
第二,选做一些能提供新情境、新材料,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选修1在高考是选做题,提供的材料都不是课本上涉及的改革,从学生应试的角度讲,增加了学生阅读时间,对学生阅读速度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也增加了考试难度,这对学生考试时一个考验。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考察的就是课本上没有的王莽改革,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考察的就是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改革。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能适应高考,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并适当借鉴不同版本新课标教材(特别是岳麓版)选择材料,扩充学生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同时,训练自身多角度思考、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以史为鉴,关注现实,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各种文明虽有强弱之分和大小之别,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都有同等价值。各文明也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文明之间多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通过这两种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使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要从历史上的改革吸取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我国改革服务。如改革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造福世界,不能对外扩张。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实际,实事求是,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经济改革的同时要进行政治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