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念

来源 :上海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烁的新作《让这夜晚继续》,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即将跨出校门时所经历的种种。这是她成长的必经路,其中映射出的问题却不只属于她。跳开去看,小说本身也显露出一位年轻作者在创作上的纠结和思虑。本期《理论与批评·特辑》,就让四位同样年轻的批评者来探究一下这部另类的“成长小说”。
  夏烁的《让这夜晚继续》清澈、明媚,有一股天真之气,仿佛一条小溪,潺潺流过这人世,映照出人世的种种混沌与混浊,也让人,比如已不再年轻的我,陷入对青春的缅怀之中。在我看来,这篇小说是不那么像青春文学的青春文学,也是非典型的成长小说。它呈现的是一个年轻人,突然发现人生复杂面貌的时刻,万念俱在,而万念各行其是。
  小说一开始出现的“她”,单纯而美好。关于她,
  我们又知道什么呢?除了知道她是中文系毕业,正在一所画廊兼职,立志要考上传媒的研究生以外,我们对“她”其实一无所知。那么,心思细腻、敏感的“她”对自己又知道多少呢?夏烁似乎打定主意要保持沉默,召唤我们跟“她”一起重新经历“发现”的震惊。
  那么,这“发现”又是如何而来的呢?来画廊看画的太太是一个引子,虽然她仅仅只是优雅地现了下身,随即在小说里不见踪影,但是,我们都知道,她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太太的行事风格让“她”产生了好感,而太太对她有礼貌的拒绝和冷淡也让阶层之间的鸿沟凸显出来。这是太太这一人物的意义。她让“她”意识到,世界崎岖不平,上位者往往成为下位者的倾慕对象,而上位者却对此不屑一顾。下位者陷入人人平等友好、上位者亲切怡人的幻觉之中。在与太太的交往中,“她”又何尝不是如此,但好在,她迅速认识到了这都是幻境,都是自欺欺人的想像。
  引导她认识生活的第二个人,是她的同学,来采访画家的记者。显然,这位已然浸泡在社会之中的同学比她更为成熟、老练,也更为社会化。他以行家的口吻对画家的谈论,对“她”的劝告与规划,都向她揭示出她的新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对她来说,理想主义使她对生活充满了玫瑰色的想像,而同学的高谈阔论令她发现,所谓的成熟不过是精于评判他人,放过自己,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也。这是另一重幻灭。
  这两层发现无疑都给了她巨大的打击。她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变这一切。因此,她与摩的司机交往,与其说是弥补,是证明自己,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在年轻的摩的司机身上,她看到了她自己,所以,她希望以一种强大而友好的姿态出现。她需要与摩的司机重建一种理想的关系——平等、互助、友好,这恰恰是她希望从买画的太太身上所获得的东西。她也确实这么做了。在摩的司机陷入困境的时候,她以自己想像不到的勇敢帮助他脱离险境。这让她感觉很好。但这种感觉良好却只存在了一小会儿,很快,她就感受到了来自他的某种危险。毕竟,在性别格局下,她仍然是弱者。是的,角色很快反转了。现在,轮到她自己处于困境之中,只能无力地接受他的帮助与陪伴。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时刻本来就不多,虚幻的陌生人的情谊迅速被她发自心底的质疑戳破。这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刻。无论如何假装鸿沟不存在,我们最终还是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终究是根深蒂固的。
  相比之下,她对生活的第四层发现反而是作为读者的我们一开始就看出端倪的事情了。当她跌跌撞撞来到画室,希望证实自己的猜疑,却意外地发现,年轻的摩的司机并未如她所想像的那样。反而是画家绚烂的面具被半夜不期而至的到访打破。她需要再一次独自面对生活残酷的真相。
  也许,当我们发现这世界其实与我们一厢情愿的想像不那么一致的时候,我们百感交集的那一刻,就叫做成长。问题是,成长以后呢?夏烁似乎无意于探究她究竟会如何应对。小说结束在她陷入迷惘的时刻——是的,当她发现自己对生活一无所知的时候,她同时也发现了她对自己的一无所知。尽管,讽刺的是,在他人眼里,她呈现出某种一眼即知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是有关思绪的,而不是有关行动的。我们从一个人无穷无尽的思绪中去理解他人,也是在认识自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这篇小说中人物的认同与好感,不仅在于“她”打开的思绪让我们感同身受,更重要的是,“她”具有一种超越性的反思能力。这或许是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在生活打开不同的侧面,当我们以为“她”会沉溺于生活表象的时候,“她”都能迅速地从中超脱出来,显示出更开阔的眼光和更别致的对生活的想像。因此,尽管就像剥洋葱一样,她被生活的不同侧面弄得目瞪口呆,却依然有能力意识到,一切都是短暂的,“和她所有自以为的态度一样,只要这个夜晚再继续发生些什么”。这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因此,小说没有止步于展现一个年轻女孩儿在一天所经历的生活,而是在变化万千的生活河流之下,或隐或现地透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在描写意识上,夏爍显示出了杰出的才华。夏烁有能力让叙事缠绕到纷繁的思绪中,通过意识塑造人物,让意识推动叙事前行。或许,对于夏烁来说,小说,意味着万念。而万念,也正是小说的来源与动力。
其他文献
塔波乔(Takpochao),查莫罗语,意为离天最近的地方。塔波乔峰,海拔四百七十四米,塞班岛主峰,马里亚纳群岛最高峰。  查莫罗人认为,这座从马里亚纳海沟升起的大山主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从东面五十海里外一万一千零三十四米深的海沟算起,它的高度为一万一千五百零八米,确实比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米的珠穆朗玛峰又高出二千六百六十四米。  按照这一视角,马里亚纳海沟与塔波乔峰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  塞班
期刊
来看画的太太约了周一,上午九点。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太太,如此勤勉,也许是想体会一下上班开工的感觉。周一,她二分之一个休息日,本来打算把欠的觉补上,把没看的书看了。现在计划全被打乱了。  离文创园还有三站路,得换车,前面修地铁,堵着了,眼看就要迟到。车门一打开,她着急往外看,站台后面停着一辆摩的,司机也会意似的观望着她。她下了公交,左右张望几下,还是走向摩的。差不多同时,司机将车发动,满足地笑了。“
期刊
有幸  月光照亮古代的泉水、山石  还洒落在城市的街区  松针也拥有属于它的那颗夜露  被刺穿,还闪着光  抑制属于自己的一颗泪滴  先让它为陌生人而流  追不上一根草的拔节  它太慢,我的步伐太快了  我还是要感谢,我要说:有幸  有幸与你们相遇  大树下  午后的小区花园没有一个人  蝉鸣在暑气中又直又硬  蝉正在死去,我也是  窗外传来它生命力正旺的喊叫  离死亡还远,但死亡正在抵临  我闷
期刊
生活  三点四十五分一只鸟轻轻叫了一声  略微含混却足够清晰在这个时辰  三点五十它叫了第二声  紧接着另一只鸟叫了  四点六只或七只鸟一起鸣啭  四点十分鸣成了一片  这里一片那里一片清亮而跳荡  声音里有枝条的颤动和纤足的起落平衡  有雀跃的光先于曙色  没有别的声音只有鸟鸣  从什么时候起  我习惯了准时醒来等待  纯粹而平静  四点半前后所有的鸟都鸣叫起来了  大地对应以沉寂以广漠以完整 
期刊
对于一条平原上的河流来说,只有人才是  浪花!白衣少年在沱河南岸种下灵感,麦  苗攒簇成行,词语升高,即向皮肤奔袭而  来,那肥腻腻的绿呀,推厚了大地之雪波。  沿河而上,可以遇到扎堆的熟人:  暮年的李耳,中年的孔丘,青年的庄周……  沱河平静,不管窄宽,无论丰枯,  任由诸子吃饱之后发呆,向神靠近。  对于更多的平原人来说,沱河永流,  躺在两岸,随便浪费平庸的一生,消受  天赐幸福!祖祖辈辈
期刊
鲁迅从小就喜欢图画书,当保姆阿长给他买回盼望已久的有画儿的《山海经》时,他大喜过望,“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此后他更喜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从画》和《诗画舫》。上学之后,他还用“荆州纸”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见《朝花夕拾》)。这种对于美术的爱好,一直保持了下来。直到晚年,他送给妻
期刊
斧子  斧子  暗夜里我无法捉住它  虚幻不定  躲闪的斧柄  斧子躲开  是惧怕它自己  难以抑制的杀气么  斧子知道  它出手即是斧刃  即是难忍的斧伤  我无法捉住  斧子也无法把自己汹涌的秘密  藏起,藏死  斧子不能  斧子痛苦  斧子也许只是这个尘世  某种难以停下  歇息的  慌乱不堪的暗示  夜要更静一些  夜  要更静一些  更静一些  才能觉出有几棵树  树枝  和一些新萌的叶
期刊
这是一个酸枝木的骨灰盒,四围和盖顶镶嵌着朵朵玉石祥云,正面鐫刻了全篇《心经》,还有一张十年前九十三岁妈妈神采奕奕的小照——经历烈火淬炼后,妈妈一生的精粹安息在这里。  酸枝木是红木类的上品。妈妈童年时生活在上海新闸路庚庆里外公家,客厅里的八张太师交椅,用的也是一样的材质。  我妻说,妈妈的一生就像抛物线,从生命的起点落到了同一水准的终点。一个多世纪里,她攀了多少个坡,又滑了多少个坡,有多少悲喜兼集
期刊
光谱是探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发光机理的有效手段.本工作采用Frenkel激子模型和量子力学/分子力学(QM/MM)方法系统研究了一系列聚集诱导发光(AIE)体系和传统荧光(非AIE)体系晶
读者手中的这本诗选,是旅法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歌短章选集。顾名思义,短章指篇幅较短的诗文篇章,其长度往往只有寥寥数行。除使用“短章”这一称谓外,我国诗歌界还有“微诗”、“截句”等说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式上,这本诗选并不能反映阿多尼斯诗作的总体特征,因为他擅写长诗,其作品以长诗居多,甚至一本诗集就是一首完整的长诗。  但与此同时,阿多尼斯还创作了大量意趣盎然的短章。在阿多尼斯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