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高中,阅卷多年,很多语文教师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生源有差异,年级有高低,但学生试卷上某些题目的答题状况却惊人的相似。比如小说阅读中手法赏析题,或者诗歌鉴赏中效果品鉴题,试卷上或少见文字,伶仃凄凉;或多属套词,废话连篇。细究其因,只有一个:学生未见“真风景”,所以难述“真感受”!
以诗歌艺术手法鉴赏题的答题为例,步骤有三:第一步,点明手法;第二步,内容分析;第三步,情感效果。学生备考复习,“点明手法”环节因头脑中备有手法小仓库,可以择情自选,细思多选;“内容分析”则是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与证明,按图索骥即可;“情感”的把握大抵来自补注背景提示或关键字句,正所谓“三分靠字样,七分靠想象”,但至少还能让学生感到一点踏实和心安,唯有最后一步“表达效果”,纯属生搬硬套,拾人牙慧,什么“生动形象,逼真传神”,什么“意境深远,艺术张力”,张口就来,口若悬河,但十分心虚。于是我们终于发现,原来学生在高中阶段文本品鉴这一块除了记住了一些陈词滥调的公式化用语外,品鉴能力竟寸步未进!难道是我们教师没有用功,偷工减料,偷奸耍滑?不!绝对不是!我们相信教师们不仅没偷懒,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焚膏继晷,呕心沥血!日常授课,兢兢业业;培优辅导,寒暑不辍。因为我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所以我们夙兴夜寐,三年一日,然而结局竟如此不堪!心中亦何其不甘!然痛定思痛,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自己也没有看见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真风景”!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度依赖权威,视“教参”为“教经”,变“教室”为“教堂”,把“解读实践场”变成了“现场单口秀”,把“参考答案”奉为“圣书经典”,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与品鉴意识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甚至无视!因此,要改变文本阅读低效或者无效的状态,就要改变授课模式和阅读方法。为何不见“风景美”?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丑美!为何没有对比?因为没有参照!要参照,先还原!于还原中显原生形态,于对比中感艺术魅力。
一、文场变沙场,比鉴识高下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写作训练成为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无法回避的课题,《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它告诉我们学生间互相观摩学习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石修银教师也说过,没有范文的作文课是上不好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还原比鉴法引进作文教学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笔者觉得石老师所说的“范文”最好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从本班或者本年段学生中选取,同学相较,收效更大;其二,选取类型不能单一化,优作满天飞,庸作不沾边。那样无法让大部分学生了解优作之“优”,还会造成班级学生作文水平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其次,在学生明确了文章点评的要点和标准后,教师要让出讲台,和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师生的评价虽有所侧重,但要客观全面,对优作“爱而知其丑”,对庸作“恶而知其美”。
以一次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为例,材料讲的是小王节假日参加家族聚会的苦恼,不去长辈不高兴,去则自己很无聊。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阐述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在评改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位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较为突出,便节录其收尾一段,内容如下:“如今规划整洁的单元楼像一道道铁栅栏隔绝你我,四合院的热情早淹没于水泥森林中,车水马龙之间谁悲失路之人,灯红酒绿之下尽是他乡之客,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塑造了人心的绝缘体,亲情成为时代特征下最伤感的童谣,时代的奏章渐行渐远,人性的光芒日趋灰暗。别让距离稀释了亲情,别让人心成为最遥远的距离!”
笔者将其单独展示给一个教学班的学生,结果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学生见惯了佳作,并不觉得它优异,也说不到点子上。作文的语言从准确流畅到典雅有力是一次华丽的蜕变,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差异呢?中等作文是对上等作文的某种还原,下等作文是对中等作文的一定还原,笔者在班里找来一段与其表意相近的文字:“诚然,科技的发达已经使我们不必在相隔万里的地方默默思念,可是手机没有温度,所传达的也只是冷冰冰的几句话。而且据调查,许多商品房住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邻居是谁。两颗心隔得太远,就会失去所想表达的温度,而两颗心贴近一点,即使不开口也可感受到对方的心意,我们何必依赖于工具表达情感,面对面的交流不是更加真实吗?”
笔者把这两段文字在另一个教学班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先打分数,再写给分依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学生从手法运用到内容情感,到效果作用,评论角度全面,气氛热烈,经此一课,相当一部分学生深刻认识到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和思想底蕴对展示语言艺术与魅力的重要性,真切体悟到有字表达与有力表达的区别。他们诙谐地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笔者却觉得原因就在于没有还原就不显差异!你美文我优作,只看见环肥燕瘦,你优作我庸作,立刻妍媸毕露。一者简洁凝练,一者拖沓冗长;一者文辞优美,一者文从字顺;一者尾如撞钟,余韵徐歇,一者收如开水,平淡浅显。在还原对比中,高下立判,一目了然。
只有将身边同学不同水平的习作同时摆出,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只有在参照与对比中,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差异,进而在差异中主动去挖掘作品的精彩,由临渊羡鱼自然到退而结网。
二、文本并原本,对照明优劣
除了作文教学,还原比鉴法还可以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比如文言简约凝练,纸短情长,运用还原比鉴法对文本进行赏析,能更好地体会作者隐秘而丰实的情感。
《项脊轩志》中为历代论家所赞赏的便是尾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阅读时,没有留神,学生直接读过,日常家庭琐事,似乎随笔一提,絮絮叨叨,平常无奇。然而,归有光文章被时人誉为“明文第一”,并非浪得虚名,文章大家表情达意往往不讲求内容惊奇、文字华美,而是在普通平实中显韵味绵长,正所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可怎样让学生品出这种“语极淡,味极浓”的况味来呢?笔者想到还原比鉴法,根据尾段语意模拟一段原生文字:吾妻谢世,至今六载,追思忆念,暂未能忘,想生前音容颦笑,觉当下庭阶寂寂,悲从心生,黯然销魂者,唯死别而已矣。
笔者将这两段文字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学生经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原文表达更佳。理由有三:一是抒情更妙。由睹物而思人,含蓄曲折,将浓烈的悲痛藏在轻淡的文字背后,须读者品探一番后方才获得,颇有曲径通幽后之豁然成就感;二是持情更久。“亭亭如盖”点出作者与亡妻生与死距离之远,相离之久,然树亭亭,则喻情悠悠,人事越虚幻久远,则思念愈悲苦真切;三是遐思更丰。“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令读者浮想联翩,不仅自然引起思人伤情,还打开了往昔的生活画册:画面一,吾妻来归,洞房惊艳;画面二,凭几学书,夫唱妇随;画面三,归宁对话,手植枇杷……如果借此機会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散文语言把这些画面细致描摹出来,再配上姜育恒演唱的歌曲《再回首》做背景,深情演读,那么这种悲伤的美、多情的痛就会沉淀到学生灵魂的最深处,学生细读文本和感知语言的能力会在无形中拔节成长!
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学生关注,一是无趣,二是轻视。学生自觉对文本的了解不会少于死记“已有”知识材料的教师,而还原比鉴法,则把课堂既定的路线景点变成了不定的未知探点,教师从导游变成了带头游伴,学生从观众变成了重要角色。这样的课堂教师更期待,学生更积极,过程更生动,体会更深刻;这样的课堂师生更亲近,解读更全面,交流更有效,熏陶更强烈。日久月深,必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字细读涵泳的良好习惯,造就纯正深厚的文学鉴赏力。
好文不厌百回读,经典的文章,感受时读时新,味道越品越浓,而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还原方觉文章妙,比鉴深读意味长。还原比鉴法犹如一把遗落的神秘钥匙,能引发你内心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你打开一扇扇文本奥旨的殿门,见到真风景,体会深感情,于书山文趣中徜徉,沉醉。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三中学(353100)
以诗歌艺术手法鉴赏题的答题为例,步骤有三:第一步,点明手法;第二步,内容分析;第三步,情感效果。学生备考复习,“点明手法”环节因头脑中备有手法小仓库,可以择情自选,细思多选;“内容分析”则是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与证明,按图索骥即可;“情感”的把握大抵来自补注背景提示或关键字句,正所谓“三分靠字样,七分靠想象”,但至少还能让学生感到一点踏实和心安,唯有最后一步“表达效果”,纯属生搬硬套,拾人牙慧,什么“生动形象,逼真传神”,什么“意境深远,艺术张力”,张口就来,口若悬河,但十分心虚。于是我们终于发现,原来学生在高中阶段文本品鉴这一块除了记住了一些陈词滥调的公式化用语外,品鉴能力竟寸步未进!难道是我们教师没有用功,偷工减料,偷奸耍滑?不!绝对不是!我们相信教师们不仅没偷懒,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焚膏继晷,呕心沥血!日常授课,兢兢业业;培优辅导,寒暑不辍。因为我们都知道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所以我们夙兴夜寐,三年一日,然而结局竟如此不堪!心中亦何其不甘!然痛定思痛,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自己也没有看见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真风景”!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过度依赖权威,视“教参”为“教经”,变“教室”为“教堂”,把“解读实践场”变成了“现场单口秀”,把“参考答案”奉为“圣书经典”,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与品鉴意识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甚至无视!因此,要改变文本阅读低效或者无效的状态,就要改变授课模式和阅读方法。为何不见“风景美”?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丑美!为何没有对比?因为没有参照!要参照,先还原!于还原中显原生形态,于对比中感艺术魅力。
一、文场变沙场,比鉴识高下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写作训练成为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无法回避的课题,《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它告诉我们学生间互相观摩学习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石修银教师也说过,没有范文的作文课是上不好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还原比鉴法引进作文教学中,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首先,笔者觉得石老师所说的“范文”最好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从本班或者本年段学生中选取,同学相较,收效更大;其二,选取类型不能单一化,优作满天飞,庸作不沾边。那样无法让大部分学生了解优作之“优”,还会造成班级学生作文水平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其次,在学生明确了文章点评的要点和标准后,教师要让出讲台,和学生一起思考讨论。最后,师生的评价虽有所侧重,但要客观全面,对优作“爱而知其丑”,对庸作“恶而知其美”。
以一次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为例,材料讲的是小王节假日参加家族聚会的苦恼,不去长辈不高兴,去则自己很无聊。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阐述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在评改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位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较为突出,便节录其收尾一段,内容如下:“如今规划整洁的单元楼像一道道铁栅栏隔绝你我,四合院的热情早淹没于水泥森林中,车水马龙之间谁悲失路之人,灯红酒绿之下尽是他乡之客,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塑造了人心的绝缘体,亲情成为时代特征下最伤感的童谣,时代的奏章渐行渐远,人性的光芒日趋灰暗。别让距离稀释了亲情,别让人心成为最遥远的距离!”
笔者将其单独展示给一个教学班的学生,结果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学生见惯了佳作,并不觉得它优异,也说不到点子上。作文的语言从准确流畅到典雅有力是一次华丽的蜕变,如何让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差异呢?中等作文是对上等作文的某种还原,下等作文是对中等作文的一定还原,笔者在班里找来一段与其表意相近的文字:“诚然,科技的发达已经使我们不必在相隔万里的地方默默思念,可是手机没有温度,所传达的也只是冷冰冰的几句话。而且据调查,许多商品房住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邻居是谁。两颗心隔得太远,就会失去所想表达的温度,而两颗心贴近一点,即使不开口也可感受到对方的心意,我们何必依赖于工具表达情感,面对面的交流不是更加真实吗?”
笔者把这两段文字在另一个教学班进行展示对比,让学生先打分数,再写给分依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学生从手法运用到内容情感,到效果作用,评论角度全面,气氛热烈,经此一课,相当一部分学生深刻认识到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和思想底蕴对展示语言艺术与魅力的重要性,真切体悟到有字表达与有力表达的区别。他们诙谐地说,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笔者却觉得原因就在于没有还原就不显差异!你美文我优作,只看见环肥燕瘦,你优作我庸作,立刻妍媸毕露。一者简洁凝练,一者拖沓冗长;一者文辞优美,一者文从字顺;一者尾如撞钟,余韵徐歇,一者收如开水,平淡浅显。在还原对比中,高下立判,一目了然。
只有将身边同学不同水平的习作同时摆出,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只有在参照与对比中,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差异,进而在差异中主动去挖掘作品的精彩,由临渊羡鱼自然到退而结网。
二、文本并原本,对照明优劣
除了作文教学,还原比鉴法还可以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比如文言简约凝练,纸短情长,运用还原比鉴法对文本进行赏析,能更好地体会作者隐秘而丰实的情感。
《项脊轩志》中为历代论家所赞赏的便是尾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阅读时,没有留神,学生直接读过,日常家庭琐事,似乎随笔一提,絮絮叨叨,平常无奇。然而,归有光文章被时人誉为“明文第一”,并非浪得虚名,文章大家表情达意往往不讲求内容惊奇、文字华美,而是在普通平实中显韵味绵长,正所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可怎样让学生品出这种“语极淡,味极浓”的况味来呢?笔者想到还原比鉴法,根据尾段语意模拟一段原生文字:吾妻谢世,至今六载,追思忆念,暂未能忘,想生前音容颦笑,觉当下庭阶寂寂,悲从心生,黯然销魂者,唯死别而已矣。
笔者将这两段文字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比赏析,学生经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原文表达更佳。理由有三:一是抒情更妙。由睹物而思人,含蓄曲折,将浓烈的悲痛藏在轻淡的文字背后,须读者品探一番后方才获得,颇有曲径通幽后之豁然成就感;二是持情更久。“亭亭如盖”点出作者与亡妻生与死距离之远,相离之久,然树亭亭,则喻情悠悠,人事越虚幻久远,则思念愈悲苦真切;三是遐思更丰。“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令读者浮想联翩,不仅自然引起思人伤情,还打开了往昔的生活画册:画面一,吾妻来归,洞房惊艳;画面二,凭几学书,夫唱妇随;画面三,归宁对话,手植枇杷……如果借此機会让学生发挥想象,用散文语言把这些画面细致描摹出来,再配上姜育恒演唱的歌曲《再回首》做背景,深情演读,那么这种悲伤的美、多情的痛就会沉淀到学生灵魂的最深处,学生细读文本和感知语言的能力会在无形中拔节成长!
语文课之所以不受学生关注,一是无趣,二是轻视。学生自觉对文本的了解不会少于死记“已有”知识材料的教师,而还原比鉴法,则把课堂既定的路线景点变成了不定的未知探点,教师从导游变成了带头游伴,学生从观众变成了重要角色。这样的课堂教师更期待,学生更积极,过程更生动,体会更深刻;这样的课堂师生更亲近,解读更全面,交流更有效,熏陶更强烈。日久月深,必有助于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字细读涵泳的良好习惯,造就纯正深厚的文学鉴赏力。
好文不厌百回读,经典的文章,感受时读时新,味道越品越浓,而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至关重要,还原方觉文章妙,比鉴深读意味长。还原比鉴法犹如一把遗落的神秘钥匙,能引发你内心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你打开一扇扇文本奥旨的殿门,见到真风景,体会深感情,于书山文趣中徜徉,沉醉。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三中学(3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