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二首)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你相遇
  百度千寻阑珊灯火
  微风吹拂的夜精心策划了
  一次最美丽的邂逅
  当你纯真的一脸笑
  如同洁白的一片云
  散发无邪的一身美
  呈现在我的眼前我知道
  自此我便成了你钢琴里
  弹奏的一个音符
  再见停留的瞬间
  幸福在指尖绽放
  你的柔软芳香
  弥漫了我的躯体
  拥你入怀一缕香肢解了
  我一地的忧郁
  成为永恒的一瓣
  阳光下,圣洁的诗句风情万种
  心魂曼舞但凭时空遥遥相隔
  心与心之间距离剪不断
  彼此的牵挂里万朵玫瑰
  让爱纷繁茂盛两颗心
  被幸福地剥离
  在爱中开满了鲜花
  从此读你微笑的诱惑
  释怀孤独的情结
  对你的牵挂也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就这般等待着期盼着想念着
  在无尽相思里领悟生命的深情
  此刻,真想做你体内的一滴血液
  在你脉管里自由澎湃
  看你内心晶莹剔透的涟漪
  有我再生的今生与来世
  雨夜
  窗外阴雨凄切
  浇湿了我全部的思念
  大地辗转着疲惫在夜色里呢喃
  阑珊的灯火穿透雨丝
  映照着那些撑伞走过的身影
  我的思绪却在星宇驰骋为无奈
  好想做一个梦 梦你停泊的港湾
  是否依然悬挂着昔日的红帆
  曾几何时云儿轻拥清纯的你
  柔柔地抚慰你酣睡的梦境
  让我无法抗拒融化在你柔波里
  吉他千万遍重复的全是《欢乐颂》
  而我在你的世界早已无法辨清方向
  生活的沧桑如近黄昏的夕阳
  绝伦得足以让我刻骨铭心
  当你开始新旅
  一切的一切皆已停滞
  我无法举手向你一挥
  呆凝着双眼期盼着你会回眸
  而你就这样执意地离开
  风掠过我的思念
  雪絮般飘落满地
其他文献
杞麓湖:芦苇  一条埂道,将杞麓湖  一分为二。埂上芦苇,这荒芜之地的主角  大张旗鼓,风头抢尽  苍凉,野性,惊心动魄之美  白色芦絮,飘扬,招摇。自由放浪形骸  像失语者  被雅典娜的目光击中。  让死亡发生吧  让轻如鸿毛的芦絮,将世俗之躯  一层层,覆盖  我是那东晋的女子  浔阳。柴桑。我是那东晋的女子  家住南山脚下。一间茅屋  有紫藤爬满篱笆的墙  种两亩地,耕一亩田  栽几株竹,种
期刊
洱海  洒满阳光的洱海  ——蓝得像宝石  点缀着婀娜多姿的苍山  和如棋盘一样的村落  静的时候有如和风细雨  轻轻奏响着催眠的乐章  闹的时候仿佛万马奔腾  躁动不安中承载着俗世的  ——更迭、变迁!  有时,  它醉了或睡了  那么,守望着它的  ——风、花、雪、月  就停了争奇斗妍  与柔情似水的洱海一起  静静的安眠  洒满阳光的洱海  我美丽的母亲湖  因为深爱着你  我的脉搏永远只为
期刊
夜,陌生之地  飘过晚间的人  无法确定此刻与彼刻  停在哪里  哪里就是目标  灯火也好烛光也罢  即使断章取义  遗漏的焰须  也是先他人后自己  我有时也去强记  落在睫毛上的地名  但往往记住了结果  却没有记住闪烁的开始  像我不记得的某一盏霓虹  也许印像了我的来过  一定忘记了我的出现与消失  群山起伏  从一个山头到一大片  从独到群  扔进山里的声音  还是不是一种证词  林海茫
期刊
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诺邓曾是滇西北地区最著名的盐业经济重镇,素有“千年白族古村”,“盐马古道”之美誉,诺邓盐业经济在过去一千多年里主要以股份形式分配卤水,结合自产自销的形式来进行,在解放前的盐业经济社会古盐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盐业由于多种原因,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盐业制作也只有小规模的民间作坊形式存在。  区别于以往作为经济产业时期的规模生产,现
期刊
季羡林先生的杰作《糖史》,已详实地叙述了糖在缔造人类文明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与糖这一重要物质文化媲美的当数盐。古代的洱海区域各族先民追逐着盐在大地上迁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文明。最终将部族和聚落布满滇西大地。如果我们将中国盐资源的位置分布作综合审视。就可以发现古人类在中国大地上的三条迁移路线:一条是嗜鱼的古人类沿中国东南沿海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喜杂食的古人类沿中国中部丘陵、岩洞移进的路线;还
期刊
“开卷有益”,这是古人的话。但在如今泥沙俱下的众多出版物中,已经不敢太奢望能有真正让人赏心悦目,怡悦身心的好书了。所幸我们还能在众声喧哗之中偶听天籁之音。所幸我们还能在众多虚假的繁华背后看到清流激湍,所幸我们还能在以速度和效益为标签的后工业化时代看到遗世独立的思想者。所幸我们还能听到闪烁着智性火花的真诚话语。在2013年初的凛冽寒风中,能品读张明曾、张瑛的作品,如围炉品茗,听一位长者温情的告诫,益
期刊
我出生在上关镇河尾村,当时称河尾大队。河尾这个村名因这里是弥苴河的人海口而得名。那时洱海出水口的高程要比现在高得多。雨季的洱海水域延伸至现在的洱源县邓川镇,因此水域面积要比现在大得多,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这样的自然环境。成了各种水生动植物的乐园,也让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一样的乐趣。  家乡历史上有“鱼土锅”的称呼,鱼很喜欢洄游到这里觅食、产卵、栖息。从小泡在水边的我们,能一眼认出那些从
期刊
这个夏天  知了在槐树上叫起来的时候  熟透的麦子弯下了腰  就像村口那个撑船的老人  弯下的腰沉甸甸地  压着村口小河里的支流  这个夏天 天空还没有下过暴雨  随着撑船老人的木浆轻轻划过河面  一群无知的土家鹅  固执地翘着尾巴  《天鹅湖》曲在村口江湖艺人的  琴声中走了调  他们的琴声沙哑  如同雷雨来临前的空气  熟透的麦子和午后的夏日沉默着  撑船的老人不愿划过水面的木浆声  被村民们
期刊
在某个寂静的地方,在群山怀抱中的一片盆地,仿佛大地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靥,山水呈现出奇妙的图形。可惜的是没人认真加以理会,它默默地沉寂了数千年。时至今日终于有人识破玄机,让它蓦然成了万人瞩目的绝世奇观,这就是云龙大地上的“天然太极”美景。  自然造化本来就无奇不有,未知有多少自然密码还待人去解读。然而古人云“以世眼观无真不俗,以法眼观无俗不真”。多少年来我们以世俗之眼来观此美景,则不知其绝妙何在。这
期刊
杉阳的燕子  春末,我来到博南古道上的杉阳古镇时。从南方归来的燕子们正在挨家挨户地查看已经告别了一个冬季的旧巢,然后选择是继续修补使用还是必须另建新巢。看到它们在古镇里忙碌不已的身影,让人少不了动容与喟叹。而从春日里开始日渐忙碌起来的人们。似乎对燕子的归来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毕竟这样的情景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忆中,我最早认识的鸟是麻雀和燕子。因为这两种鸟都喜欢与人为邻,与村庄相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