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一课,教学环节有五个:回顾旧知,引入课题;探究发现,建构概念;追溯历史,深化概念;应用练习,巩固概念;回顾总结,升华概念。教学立意有三点:经历概念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文化。
关键词:概念形成数学活动数学文化《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数学教学高级论坛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研究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1.2瞬时变化率——导数”的第一部分“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前一小节“平均变化率”为基础,为后两部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导数”做铺垫。教学中,笔者努力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并感悟数学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再进一步阐释教学立意,以供探讨。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作平均变化率?师(出示图1)平均变化率近似地刻画了曲线在某一区间上的变化趋势,体现了“以直代曲”思想。(出示下页图2)请同学们观察图中这些函数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怎样的?
生它们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都是1。
师的确,平均变化率是一样的。但是,这几个函数在区间[0,1]上的图像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上凸,有的下凹,所以,再用平均变化率刻画就比较“粗糙”了,有时还会产生错误判断。因为平均变化率只与区间端点有关,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出示问题1: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
师(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然后出示一组照片)请同学们先看一组照片:第一张是探月卫星从月球传回的地球照片,第二张是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第三张是一条笔直的道路照片。从遥远的月球拍到的地球是球体,表面是曲面;近一点,从“神舟五号”拍到的地球表面弯曲程度变小了;再近一点,到我们脚下,是一马平川。我们不禁要
问:我们生活在曲面上,还是平面上?
生我们既生活在曲面上,又生活在平面上,因为曲绝对,直相对。
生宏观上曲,微观上直。
生我们之所以感觉生活在平面上,实际上是对地球表面不断放大产生的效果。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富有哲理性。受此启发,可以用“放大法”来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出示图3)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随着图形放大,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生曲线在点P附近几乎成了一条直线。
师“几乎成了一条直线”,这么一条特殊的直线有明确的位置吗?为什么说“几乎”?
生曲线在点P附近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这条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
师在点P附近用直线代替曲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以直代曲”,这条直线的斜率便量化了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样,通过放大图形、局部以直代曲,解决了问题1。那么,怎样找到这条直线呢?
(出示问题2: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
师(出示图4)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C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1)在点P附近,哪一条直线更加逼近曲线?(2)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3)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4吗?(4)这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生直线l2比l1更加逼近曲线。
生能作出更加逼近的直线,只要将直线l2绕点P转动。
生设Q是直线l1与曲线C的另一个交点,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会产生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l4……
师非常好!直线PQ称为曲线C的割线。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越来越逼近曲线C。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最终成为在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直线z称为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所以,我们可以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来刻画曲线C在点P处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叫作“割线逼近切线”。(几何画板演示,最终呈现图5)现在用几何画板演示这个逼近过程。同学们感觉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美妙?能否用一首小诗来赞美这个过程?
生当Q无限逼近P时,割线PQ经过不懈追求,量变引起质变,近似走向精确,最后瞬间完成美丽的蜕变,割线最终就成为切线。(学生热烈掌声。)
师请大家完成练习。(出示练习:利用直尺,通过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在图6中作出曲线y=x3在点O处的切线。学生完成,教师点评。然后,教师动画演示了如图7所示的三组函数在点P处的切线。)
生有的切线穿过曲线,切线和曲线可能有多个交点。
生这和初中学过的圆的切线的定义矛盾: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不能穿过圆。
师是的,这不同于我们最初对切线的认识: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事實上,古希腊数学家就和我们的认识相似。
(三)追溯历史,深化概念
师(出示欧几里得的头像及著作《几何原本》的封面、阿波罗尼奥斯的头像及著作《圆锥曲线论》的封面)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将圆的切线定义为“与圆相遇但延长不穿过圆的直线”,即将圆的切线视为“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落在圆外的直线”。之后,阿波罗尼奥斯在《圆锥曲线论》中,将圆锥曲线的切线看作“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且全部落在圆锥曲线之外的直线”。直到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笛卡儿等微积分先驱才给出求曲线切线的一般方法,把切线看作割线的极限位置。这正是牛顿及莱布尼兹的微分法思路。至此,切线问题的研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充分的准备。(稍停)经过数学家们不懈地努力,切线的定义从静态到动态,跨越数千年的岁月。数学概念是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样要有批判的眼光,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稍停)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借助直尺找到切线,是从“形”的角度研究。华罗庚先生说过“形少数时难人微”,我们能否从“数”的角度研究呢?研究什么呢? 生求切线的斜率或求切线的方程。
师非常好!需要准确地求出切线的斜率。
(出示问题3: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学生迟疑。)
师有困难,可以回到定义。
生求割线的斜率。
师仅求割线的斜率可以吗?
生切线是用割线逼近的,所以切线的斜率也是用割线的斜率逼近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用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五)回顾总结,升华概念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请用树状
图画出你的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如图9所示。)
师最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数学科普读物——《微积分快餐》,并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结束我们今天的探究之旅。
二、教学立意
(一)经历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教学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是,教材往往直接或以逻辑推理(新旧联系)的形式简单地给出概念,使学生不能完整地经历其形成的曲折过程,对其进行“再发现”“再创造”。长期以来,学生会认为,数学概念是规定的,是不必讲道理的。这降低了数学的教学价值,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概念提出的现实意义,无法领悟数学概念背后丰富的思想和精神,无法形成对其整体、全面、深刻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如果简单、机械地给出切线概念,随即讲解例题、进行练习,总结并强调求切线斜率的步骤,学生或许也会做题,但是仅仅停留在会做题这个层面上。因此,笔者设置了逐层递进的三个核心问题(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z?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经历切线概念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成过程,理解其精细刻画函数、促进微积分诞生的价值,领悟其中局部放大、以直代曲、动态逼近、数形结合等思想。
(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主体”是当下课程改革倡导的根本理念。数学教学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学生真实体验数学活动,获得活动经验(尽可能获得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操作、想象、抽象、推理、计算等丰富的动手动脑、运用感官的数学活动,从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笔者让学生回忆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理解学习“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必要性;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体会以直代曲的合理性;观看并操作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体会动态逼近的方法;通过推理、计算求出切线的斜率,体会数形结合等思想;通过画树状图,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促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三)感悟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内容背后的人文活动。数学终归是人类发现和创造的,数学文化能够“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让数学更有“人情味”“美趣味”。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载体。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人类如何获得这样的认识,做出更好的判断。数学史对人类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有着丰富、翔实的记载。在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理解数学本质。
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切线知识,但是对切线的认识局限于“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本节课教学中,这个认识会与新的知识“切线和曲线可以有多个交点”产生冲突。也就是说,“公共点的个数”这个问题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关键节点。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及时穿插数学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切线概念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自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人类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很相似,都具有“渐进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数学和其他领域内容的联系(包括数学的现实应用),是数学文化的另一种载体。体现数学的广泛联系(应用),可以使得数学教学情趣横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中,笔者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引导学生用一首小诗描绘割线逼近切线的美妙過程,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结束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广泛联系。
关键词:概念形成数学活动数学文化《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数学教学高级论坛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研究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1.2瞬时变化率——导数”的第一部分“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前一小节“平均变化率”为基础,为后两部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导数”做铺垫。教学中,笔者努力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并感悟数学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再进一步阐释教学立意,以供探讨。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作平均变化率?师(出示图1)平均变化率近似地刻画了曲线在某一区间上的变化趋势,体现了“以直代曲”思想。(出示下页图2)请同学们观察图中这些函数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怎样的?
生它们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都是1。
师的确,平均变化率是一样的。但是,这几个函数在区间[0,1]上的图像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上凸,有的下凹,所以,再用平均变化率刻画就比较“粗糙”了,有时还会产生错误判断。因为平均变化率只与区间端点有关,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出示问题1: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
师(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然后出示一组照片)请同学们先看一组照片:第一张是探月卫星从月球传回的地球照片,第二张是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第三张是一条笔直的道路照片。从遥远的月球拍到的地球是球体,表面是曲面;近一点,从“神舟五号”拍到的地球表面弯曲程度变小了;再近一点,到我们脚下,是一马平川。我们不禁要
问:我们生活在曲面上,还是平面上?
生我们既生活在曲面上,又生活在平面上,因为曲绝对,直相对。
生宏观上曲,微观上直。
生我们之所以感觉生活在平面上,实际上是对地球表面不断放大产生的效果。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富有哲理性。受此启发,可以用“放大法”来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出示图3)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随着图形放大,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生曲线在点P附近几乎成了一条直线。
师“几乎成了一条直线”,这么一条特殊的直线有明确的位置吗?为什么说“几乎”?
生曲线在点P附近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这条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
师在点P附近用直线代替曲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以直代曲”,这条直线的斜率便量化了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样,通过放大图形、局部以直代曲,解决了问题1。那么,怎样找到这条直线呢?
(出示问题2: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
师(出示图4)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C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1)在点P附近,哪一条直线更加逼近曲线?(2)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3)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4吗?(4)这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生直线l2比l1更加逼近曲线。
生能作出更加逼近的直线,只要将直线l2绕点P转动。
生设Q是直线l1与曲线C的另一个交点,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会产生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l4……
师非常好!直线PQ称为曲线C的割线。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越来越逼近曲线C。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最终成为在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直线z称为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所以,我们可以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来刻画曲线C在点P处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叫作“割线逼近切线”。(几何画板演示,最终呈现图5)现在用几何画板演示这个逼近过程。同学们感觉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美妙?能否用一首小诗来赞美这个过程?
生当Q无限逼近P时,割线PQ经过不懈追求,量变引起质变,近似走向精确,最后瞬间完成美丽的蜕变,割线最终就成为切线。(学生热烈掌声。)
师请大家完成练习。(出示练习:利用直尺,通过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在图6中作出曲线y=x3在点O处的切线。学生完成,教师点评。然后,教师动画演示了如图7所示的三组函数在点P处的切线。)
生有的切线穿过曲线,切线和曲线可能有多个交点。
生这和初中学过的圆的切线的定义矛盾: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不能穿过圆。
师是的,这不同于我们最初对切线的认识: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事實上,古希腊数学家就和我们的认识相似。
(三)追溯历史,深化概念
师(出示欧几里得的头像及著作《几何原本》的封面、阿波罗尼奥斯的头像及著作《圆锥曲线论》的封面)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将圆的切线定义为“与圆相遇但延长不穿过圆的直线”,即将圆的切线视为“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落在圆外的直线”。之后,阿波罗尼奥斯在《圆锥曲线论》中,将圆锥曲线的切线看作“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且全部落在圆锥曲线之外的直线”。直到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笛卡儿等微积分先驱才给出求曲线切线的一般方法,把切线看作割线的极限位置。这正是牛顿及莱布尼兹的微分法思路。至此,切线问题的研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充分的准备。(稍停)经过数学家们不懈地努力,切线的定义从静态到动态,跨越数千年的岁月。数学概念是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样要有批判的眼光,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稍停)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借助直尺找到切线,是从“形”的角度研究。华罗庚先生说过“形少数时难人微”,我们能否从“数”的角度研究呢?研究什么呢? 生求切线的斜率或求切线的方程。
师非常好!需要准确地求出切线的斜率。
(出示问题3: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学生迟疑。)
师有困难,可以回到定义。
生求割线的斜率。
师仅求割线的斜率可以吗?
生切线是用割线逼近的,所以切线的斜率也是用割线的斜率逼近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用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五)回顾总结,升华概念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请用树状
图画出你的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如图9所示。)
师最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数学科普读物——《微积分快餐》,并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结束我们今天的探究之旅。
二、教学立意
(一)经历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教学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是,教材往往直接或以逻辑推理(新旧联系)的形式简单地给出概念,使学生不能完整地经历其形成的曲折过程,对其进行“再发现”“再创造”。长期以来,学生会认为,数学概念是规定的,是不必讲道理的。这降低了数学的教学价值,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概念提出的现实意义,无法领悟数学概念背后丰富的思想和精神,无法形成对其整体、全面、深刻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如果简单、机械地给出切线概念,随即讲解例题、进行练习,总结并强调求切线斜率的步骤,学生或许也会做题,但是仅仅停留在会做题这个层面上。因此,笔者设置了逐层递进的三个核心问题(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z?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经历切线概念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成过程,理解其精细刻画函数、促进微积分诞生的价值,领悟其中局部放大、以直代曲、动态逼近、数形结合等思想。
(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主体”是当下课程改革倡导的根本理念。数学教学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学生真实体验数学活动,获得活动经验(尽可能获得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操作、想象、抽象、推理、计算等丰富的动手动脑、运用感官的数学活动,从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笔者让学生回忆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理解学习“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必要性;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体会以直代曲的合理性;观看并操作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体会动态逼近的方法;通过推理、计算求出切线的斜率,体会数形结合等思想;通过画树状图,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促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三)感悟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内容背后的人文活动。数学终归是人类发现和创造的,数学文化能够“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让数学更有“人情味”“美趣味”。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载体。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人类如何获得这样的认识,做出更好的判断。数学史对人类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有着丰富、翔实的记载。在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理解数学本质。
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切线知识,但是对切线的认识局限于“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本节课教学中,这个认识会与新的知识“切线和曲线可以有多个交点”产生冲突。也就是说,“公共点的个数”这个问题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关键节点。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及时穿插数学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切线概念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自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人类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很相似,都具有“渐进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数学和其他领域内容的联系(包括数学的现实应用),是数学文化的另一种载体。体现数学的广泛联系(应用),可以使得数学教学情趣横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中,笔者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引导学生用一首小诗描绘割线逼近切线的美妙過程,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结束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广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