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的三点立意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16009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一课,教学环节有五个:回顾旧知,引入课题;探究发现,建构概念;追溯历史,深化概念;应用练习,巩固概念;回顾总结,升华概念。教学立意有三点:经历概念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文化。
  关键词:概念形成数学活动数学文化《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
  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数学教学高级论坛活动中,笔者执教了一节研究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1.2瞬时变化率——导数”的第一部分“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前一小节“平均变化率”为基础,为后两部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导数”做铺垫。教学中,笔者努力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并感悟数学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再进一步阐释教学立意,以供探讨。
  一、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课题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作平均变化率?师(出示图1)平均变化率近似地刻画了曲线在某一区间上的变化趋势,体现了“以直代曲”思想。(出示下页图2)请同学们观察图中这些函数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是怎样的?
  生它们在区间[0,1]上的平均变化率都是1。
  师的确,平均变化率是一样的。但是,这几个函数在区间[0,1]上的图像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上凸,有的下凹,所以,再用平均变化率刻画就比较“粗糙”了,有时还会产生错误判断。因为平均变化率只与区间端点有关,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出示问题1: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
  师(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然后出示一组照片)请同学们先看一组照片:第一张是探月卫星从月球传回的地球照片,第二张是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第三张是一条笔直的道路照片。从遥远的月球拍到的地球是球体,表面是曲面;近一点,从“神舟五号”拍到的地球表面弯曲程度变小了;再近一点,到我们脚下,是一马平川。我们不禁要
  问:我们生活在曲面上,还是平面上?
  生我们既生活在曲面上,又生活在平面上,因为曲绝对,直相对。
  生宏观上曲,微观上直。
  生我们之所以感觉生活在平面上,实际上是对地球表面不断放大产生的效果。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富有哲理性。受此启发,可以用“放大法”来研究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变化趋势。(出示图3)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随着图形放大,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生曲线在点P附近几乎成了一条直线。
  师“几乎成了一条直线”,这么一条特殊的直线有明确的位置吗?为什么说“几乎”?
  生曲线在点P附近逼近一条确定的直线,这条直线是经过点P的所有直线中最逼近曲线的一条直线。
  师在点P附近用直线代替曲线,即在很小的范围内“以直代曲”,这条直线的斜率便量化了曲线经过点P时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这样,通过放大图形、局部以直代曲,解决了问题1。那么,怎样找到这条直线呢?
  (出示问题2: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
  师(出示图4)直线l1、l2为经过曲线C上一点P的两条直线。(1)在点P附近,哪一条直线更加逼近曲线?(2)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吗?(3)在点P附近,能作出一条比l1、l2、l3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4吗?(4)这是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生直线l2比l1更加逼近曲线。
  生能作出更加逼近的直线,只要将直线l2绕点P转动。
  生设Q是直线l1与曲线C的另一个交点,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会产生更加逼近曲线的直线l3、l4……
  师非常好!直线PQ称为曲线C的割线。随着点Q沿曲线C向点P运动,割线PQ在点P附近越来越逼近曲线C。当点Q无限逼近点P时,直线PQ最终成为在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l。直线z称为曲线C在点P处的切线。所以,我们可以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来刻画曲线C在点P处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叫作“割线逼近切线”。(几何画板演示,最终呈现图5)现在用几何画板演示这个逼近过程。同学们感觉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美妙?能否用一首小诗来赞美这个过程?
  生当Q无限逼近P时,割线PQ经过不懈追求,量变引起质变,近似走向精确,最后瞬间完成美丽的蜕变,割线最终就成为切线。(学生热烈掌声。)
  师请大家完成练习。(出示练习:利用直尺,通过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在图6中作出曲线y=x3在点O处的切线。学生完成,教师点评。然后,教师动画演示了如图7所示的三组函数在点P处的切线。)
  生有的切线穿过曲线,切线和曲线可能有多个交点。
  生这和初中学过的圆的切线的定义矛盾: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不能穿过圆。
  师是的,这不同于我们最初对切线的认识: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事實上,古希腊数学家就和我们的认识相似。
  (三)追溯历史,深化概念
  师(出示欧几里得的头像及著作《几何原本》的封面、阿波罗尼奥斯的头像及著作《圆锥曲线论》的封面)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将圆的切线定义为“与圆相遇但延长不穿过圆的直线”,即将圆的切线视为“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且落在圆外的直线”。之后,阿波罗尼奥斯在《圆锥曲线论》中,将圆锥曲线的切线看作“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且全部落在圆锥曲线之外的直线”。直到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笛卡儿等微积分先驱才给出求曲线切线的一般方法,把切线看作割线的极限位置。这正是牛顿及莱布尼兹的微分法思路。至此,切线问题的研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充分的准备。(稍停)经过数学家们不懈地努力,切线的定义从静态到动态,跨越数千年的岁月。数学概念是不断继承、发展和完善的。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样要有批判的眼光,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稍停)利用割线逼近切线的方法,借助直尺找到切线,是从“形”的角度研究。华罗庚先生说过“形少数时难人微”,我们能否从“数”的角度研究呢?研究什么呢?   生求切线的斜率或求切线的方程。
  师非常好!需要准确地求出切线的斜率。
  (出示问题3: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学生迟疑。)
  师有困难,可以回到定义。
  生求割线的斜率。
  师仅求割线的斜率可以吗?
  生切线是用割线逼近的,所以切线的斜率也是用割线的斜率逼近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用割线斜率逼近切线斜率。
  (五)回顾总结,升华概念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请用树状
  图画出你的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如图9所示。)
  师最后,向同学们推荐一本数学科普读物——《微积分快餐》,并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结束我们今天的探究之旅。
  二、教学立意
  (一)经历概念形成过程
  概念教学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是,教材往往直接或以逻辑推理(新旧联系)的形式简单地给出概念,使学生不能完整地经历其形成的曲折过程,对其进行“再发现”“再创造”。长期以来,学生会认为,数学概念是规定的,是不必讲道理的。这降低了数学的教学价值,使学生无法理解数学概念提出的现实意义,无法领悟数学概念背后丰富的思想和精神,无法形成对其整体、全面、深刻的认识,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如果简单、机械地给出切线概念,随即讲解例题、进行练习,总结并强调求切线斜率的步骤,学生或许也会做题,但是仅仅停留在会做题这个层面上。因此,笔者设置了逐层递进的三个核心问题(如何精确刻画曲线上一点P处的变化趋势?怎样找到曲线上一点P处最逼近曲线的直线z?如何求出曲线上一点P处切线的斜率?),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经历切线概念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成过程,理解其精细刻画函数、促进微积分诞生的价值,领悟其中局部放大、以直代曲、动态逼近、数形结合等思想。
  (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主体”是当下课程改革倡导的根本理念。数学教学一切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学生真实体验数学活动,获得活动经验(尽可能获得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操作、想象、抽象、推理、计算等丰富的动手动脑、运用感官的数学活动,从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中,笔者让学生回忆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理解学习“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这一“瞬时变化率”的必要性;观察“点P附近的曲线”,体会以直代曲的合理性;观看并操作割线逼近切线的过程,体会动态逼近的方法;通过推理、计算求出切线的斜率,体会数形结合等思想;通过画树状图,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促进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三)感悟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内容背后的人文活动。数学终归是人类发现和创造的,数学文化能够“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让数学更有“人情味”“美趣味”。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载体。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只有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某些事实或概念的认识,我们才能对人类如何获得这样的认识,做出更好的判断。数学史对人类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有着丰富、翔实的记载。在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理解数学本质。
  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切线知识,但是对切线的认识局限于“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切线在曲线的一侧”。本节课教学中,这个认识会与新的知识“切线和曲线可以有多个交点”产生冲突。也就是说,“公共点的个数”这个问题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关键节点。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及时穿插数学史知识,让学生了解切线概念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自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人类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很相似,都具有“渐进性”,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
  数学和其他领域内容的联系(包括数学的现实应用),是数学文化的另一种载体。体现数学的广泛联系(应用),可以使得数学教学情趣横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中,笔者播放纪录片《从太空看地球》,引导学生用一首小诗描绘割线逼近切线的美妙過程,借用王安石的两句诗结束教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广泛联系。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探索影响学习变化的微观因素,课堂观察需要确立一个基本的观察单位。以“目标+情境+行为”为课堂观察的基本单位,能够获取学生的真实学习表现,能够判断学生的学习是否进阶,还能够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  关键词:课堂观察 目标 情境 行为 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的达成有赖于学习行为的持续累积与学习结果的不断进阶,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此,课堂观察需进入更加微观的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表现为一个个的教学活动,存在于有结构的教学系统中。《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課教学,可建构“有结构”的教学系统:串珠成链,让知识点连成“线”;多维发散,让知识线编成“网”;上下合流,让知识网围成“体”。  关键词:深度学习 “有结构” 《小数的初步认识》  深度学习“深”在哪里?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一语中的:深度学习“深”在系统结构中。他进一步解释道:深度学习虽然表现为一个个的教学活动,但
期刊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穷尽思维可能的机会,可以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培育有广度、有深度、有创新的思维习惯,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观察 思维可能 《两茎灯草》  一、主题背景  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被书声琅琅的感性润泽陶醉,为行云流水的对答场面赞叹不已;我们追求完美,总认为学生能
期刊
摘 要:通师二附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长期以来对幼儿教育的一个认知误区,也即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并把基于儿童生命本性的学习与发展真正落实在快乐而充满活力的自由游戏中,尤其是独树一帜的幼儿情境课程中。幼儿情境课程体现了中国幼儿课程改革的诸多创新,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以健康、表现和探究为主要内容的领域化课程设计,堪称幼儿课程的一大突破。这一课程设计的独特性质,造就了幼儿、
期刊
摘要:汉字之美,风光无限;汉字之源,古韵悠长。汉语文化课,领着学生梳文栉字,尝试以字解文,以拆字法、猜想法、信息提示法、例证法等探寻汉字之源,赏味汉字之美,以此引发学生对汉字寻美探源的兴味。  关键词:《鸭》汉字文化梳文栉字寻美探源  汉语文化周活动,让我有机会走近汉字,感受汉字的温度,感佩先人造字的智慧。活动中,我讲授了张一清先生的《鸭》一文,领着学生梳文栉字,以此引发学生对汉字寻美探源的兴味。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练习课,需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练”到“炼”的学习进阶。“练”突出的是知识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实际应用,“炼”则更关注知识本质的提炼、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的渗透、学习习惯的烙印。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有关分数、比的问题》练习课,注意“炼”素材:用极少素材生成丰富“题”材;“炼”思维:在关联思考中促进本质把握;“炼”习惯,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力提升。  关键词:练习课 学习素材 思维方法 学习习惯 《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既要有宏观整体的考量,又需要立足细节去推敲品味,从那些“貌不惊人”的字词中准确地理解作者所传达的情意,方能真正走进文本,体悟其神韵。江跃老师执教的《再塑生命的人》一课,抓住是“摔”还是“撕”、是“娃娃”还是“布娃娃”、是“语言”还是“生命”三个问题,带领学生在文字上如琢如磨,对细节反复涵泳体味。  关键词:文字推敲 比较阅读 《再塑生命的人》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谈到,
期刊
摘要:“单元整体建构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管中窥豹,建构单元认知的框架结构,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方向和路径,了解主体内容和方法,以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素养。基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节起始课的教学设计,阐述对“单元整体建构课”总体特点、设计策略、实施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单元整体建构课 知识结构 研究方法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内容进行分割与细化,重点关注一
期刊
摘要:教学《小数乘小数》一课,基于之前的学习经验,学生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的难度不大,但是,教师不能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低阶状态”,而应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具体地,可以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推理解释、一题多解中深入思考。  关键词:高阶思维 提出问题 推理解释 一题多解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整数乘法、
期刊
摘要:通师二附幼儿园多年来大力变革幼儿园管理的价值取向和运作模式,以开发幼儿情境课程为深化幼儿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借鉴国际幼儿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情境教育实验基地的资源优势,根据自身的办学传统和优势,致力于探索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和自身特色的园本化课程——幼儿情境课程,从优化结构、优化资源、优化过程、优化评价、优化队伍、优化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共生”的理想。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