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老师在抱怨孩子们对学习没有兴趣,老师说一学生就做一,没有主动探个究竟的劲头,甚至有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有了厌学情绪。所以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现象一: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课文,激情洋溢,听讲的学生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虽努力集中精神,却是一脸茫然。面对老师精心设计和反复讲解的问题,回答者寥寥无几,或者驴头不对马嘴,老师的满腔热情一下子被泼了盆冷水,接下去的教学,老师自己也无精打采的,没有了激情。
现象二:在教授新知识时,老师刚开了个头,下面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把内容喊了出来,或者有学生冒出一个与老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使得老师课前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没有了用武之地,无法按照预设的步骤继续下去。结果,要么整堂课在杂乱中结束,要么学生的插嘴被老师喝止,老师继续按照课前的设计强迫学生重复已掌握的内容。渐渐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消失了,成为了被动学习的机器。
现象三: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就通,甚至不用老师点拨,马上能道出个一二三来,还直呼“太简单”,而有的学生经过反复指导还是呐呐地道不出个所以然。
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老师没有摸准学生的起点何在。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按其满足的难易程度依次排列成一个层阶。在这一层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即对水、空气等生命必需品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产生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等的需要,以及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理论在教学中同样也是适用的,老师应该意识到,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都是由于一些低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换句话说,教师如果不是依据学生的起点来教学的,学生当然会对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让学生带着自己现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开展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要着力研究的内容。由此,我想针对如何从学生起点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将之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常常自以为是地帮学生决定“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以及应该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其实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其基点在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也就是起点的确立。通常,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1. 课前备课,深化了解
这通常指的就是我们的备课环节,先确立一个估计可行的目标和预设。这就需要教师先对教材以及教学目标有详细的分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里的人不仅仅是随机应变的老师,还有形形色色的学生,其实,备课最重要的还是备学生。备课时可以回忆前面课文教学中的得失以及原因所在,再翻翻平时写下的反思和随笔,把将上的课和已上的课进行比较,提炼相似点,然后思考:(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部分?(3)学生间的差异如何?(4)哪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哪些知识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经过充分的思考,大致把握了学生的起点后,教师再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因材施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 课中了解,随情应变
老师们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前备课备得很详细很充分,自我感觉方方面面已经考虑到了,但是真正到课堂上总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想象中学生的起点和现实中的又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随情而动。如教《一粒种子》一文时,课文内容学完,最后有一个拓展:说说种子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我本以为这个题学生可以说的范围很广,应该比较简单,但结果是有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或者无法组织语言,沉默以对,有的只有简单的回答,语言毫不优美。我马上意识到在这一点上高估了学生的起点,所以马上调整策略,利用之前学过的《春天在哪里》中的优美诗句代入这一问题,并提议可以照样子说一说。马上,孩子们的发言踊跃起来,一个个小诗人应运而生。
3. 课后总结,以作参考
课后总结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客观的反思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更能清晰地映照出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以及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起点。同时,把课后反思记录在案,将学生对某些技能的认识以及掌握程度留在纸上,可以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一种参考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有成就,就有兴趣;有自信,就有兴趣。激发起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如何在现有起点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期望,这是因为如果缺乏自信或对未来不抱希望,学生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消极的思想。为了让孩子有自信地说:我能成功。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老师或者家长经常会这样鼓励或者要求孩子:经过努力,你也能考第一名(你也能把字写好)。期望是美好的,但这种期望真的合适吗?第一名只有一个,对于大多数学生,这样的要求是不太合理、一厢情愿的。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最近发展区”也不同,在学生努力了,却没有达到这个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存在怀疑,所以应该设置一些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因此,在找到一个符合该孩子“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激励孩子:你看,你就比他差一点点,经过努力,你一定能够超过他。这样,在目标达成之后,学生就会感到满足,此时再考虑设置更高的目标。 2. 合理利用评价机制
关于评价机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和尝试,总的来说强调进步的评价比强调差距的评价更有效,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但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恰当、合适的,为表扬而表扬的评价随处可见,这都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依据学生起点所作出的评价。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把学生各自不同的起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在肯定其正确答案之余,要鼓励其拓展相关内容;对于起点低的学生,首要的关注方向就是回答是否正确,并对不够完整充分的地方进行提示补充。比如,要评价课堂上学生课文的朗读,有时只能听到学生齐声说:“你真棒!”这种集体评价表面看上去很热闹,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是读的学生和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底读得好在哪里,学生还是一片茫然。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之后加一句具体的评价,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可以评价道:“读得真流利,下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有感情,比如这里可以这样读……。”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可以评价道:“读得很准确,如果能流利一点就更好了。”或者让学生之间评价其朗读的优缺点,也是不错的。总而言之,评价不能空洞,要言之有物,有依据,并要让学生知道如此评价的缘由,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参考自己现有的水平,得知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积极改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当教师对学生起点估量过低时,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无奈地做重复劳动;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估量过高时,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片茫然,这些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造成很多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时说:我不愿意学习。想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入手。
1. 教学形式多样化
好奇心是兴趣的根源,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就需要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布置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有趣。比如理解课文,通常是一个流程:学生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一成不变,不顾学生起点和个体差异的教学形式和学习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学生喜欢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他们来说有趣又新奇的事物上,所以如果能时常转变一下教学形式,就能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比如从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出发,可以采用各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多媒体手段:提供一些与学生现有知识以及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课外资料,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无论起点高低,所有学生都能极其自然地走进课文所写的情景。
2. 思维碰撞产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读、学生洗耳恭听为主,而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但起点的差异使得老师很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有时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积极踊跃,有的却一言不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掀起头脑风暴,进而引起其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谁的本领大》一文时,我提出问题:“你觉得你身上什么部位最有用,本领最大?”由于身上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作,因此学生定能各抒己见,或简单,或条理清晰,同时肯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过老师适当的“煽风点火”,学生们定能争辩起来,等气氛到了一定程度,老师再引入课文说:“手和嘴巴也像大家一样互不相让,互相拆台,结果他们怎么样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进入课文学习,这时,学生对课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愤愤不平、火冒三丈”两个词语有了直观的体验,争辩的语句学生读起来也饶有兴趣,对于课文想要说明的相互合作的道理能有更深的体会。
总之,一堂有实效的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关注学生起点开始。只有把准学生的起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现象一: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解课文,激情洋溢,听讲的学生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虽努力集中精神,却是一脸茫然。面对老师精心设计和反复讲解的问题,回答者寥寥无几,或者驴头不对马嘴,老师的满腔热情一下子被泼了盆冷水,接下去的教学,老师自己也无精打采的,没有了激情。
现象二:在教授新知识时,老师刚开了个头,下面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把内容喊了出来,或者有学生冒出一个与老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使得老师课前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没有了用武之地,无法按照预设的步骤继续下去。结果,要么整堂课在杂乱中结束,要么学生的插嘴被老师喝止,老师继续按照课前的设计强迫学生重复已掌握的内容。渐渐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消失了,成为了被动学习的机器。
现象三: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就通,甚至不用老师点拨,马上能道出个一二三来,还直呼“太简单”,而有的学生经过反复指导还是呐呐地道不出个所以然。
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老师没有摸准学生的起点何在。
我们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按其满足的难易程度依次排列成一个层阶。在这一层阶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即对水、空气等生命必需品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便产生安全或保护的需要;随后,出现对爱、感情、归属等的需要,以及对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理论在教学中同样也是适用的,老师应该意识到,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机都是由于一些低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换句话说,教师如果不是依据学生的起点来教学的,学生当然会对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如何把握学生的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让学生带着自己现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主动开展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要着力研究的内容。由此,我想针对如何从学生起点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将之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常常自以为是地帮学生决定“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以及应该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其实最近发展区的确定其基点在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也就是起点的确立。通常,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1. 课前备课,深化了解
这通常指的就是我们的备课环节,先确立一个估计可行的目标和预设。这就需要教师先对教材以及教学目标有详细的分析。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里的人不仅仅是随机应变的老师,还有形形色色的学生,其实,备课最重要的还是备学生。备课时可以回忆前面课文教学中的得失以及原因所在,再翻翻平时写下的反思和随笔,把将上的课和已上的课进行比较,提炼相似点,然后思考:(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没有掌握的是哪部分?(3)学生间的差异如何?(4)哪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哪些知识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经过充分的思考,大致把握了学生的起点后,教师再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因材施教,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2. 课中了解,随情应变
老师们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课前备课备得很详细很充分,自我感觉方方面面已经考虑到了,但是真正到课堂上总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想象中学生的起点和现实中的又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随情而动。如教《一粒种子》一文时,课文内容学完,最后有一个拓展:说说种子钻出地面后看到了什么?我本以为这个题学生可以说的范围很广,应该比较简单,但结果是有的学生一时想不起来,或者无法组织语言,沉默以对,有的只有简单的回答,语言毫不优美。我马上意识到在这一点上高估了学生的起点,所以马上调整策略,利用之前学过的《春天在哪里》中的优美诗句代入这一问题,并提议可以照样子说一说。马上,孩子们的发言踊跃起来,一个个小诗人应运而生。
3. 课后总结,以作参考
课后总结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客观的反思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更能清晰地映照出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以及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起点。同时,把课后反思记录在案,将学生对某些技能的认识以及掌握程度留在纸上,可以为今后的教学起到一种参考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有成就,就有兴趣;有自信,就有兴趣。激发起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要考虑如何在现有起点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期望,这是因为如果缺乏自信或对未来不抱希望,学生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消极的思想。为了让孩子有自信地说:我能成功。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老师或者家长经常会这样鼓励或者要求孩子:经过努力,你也能考第一名(你也能把字写好)。期望是美好的,但这种期望真的合适吗?第一名只有一个,对于大多数学生,这样的要求是不太合理、一厢情愿的。每个学生的起点不同,“最近发展区”也不同,在学生努力了,却没有达到这个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存在怀疑,所以应该设置一些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因此,在找到一个符合该孩子“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激励孩子:你看,你就比他差一点点,经过努力,你一定能够超过他。这样,在目标达成之后,学生就会感到满足,此时再考虑设置更高的目标。 2. 合理利用评价机制
关于评价机制,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和尝试,总的来说强调进步的评价比强调差距的评价更有效,更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但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恰当、合适的,为表扬而表扬的评价随处可见,这都是无效的。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依据学生起点所作出的评价。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把学生各自不同的起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在肯定其正确答案之余,要鼓励其拓展相关内容;对于起点低的学生,首要的关注方向就是回答是否正确,并对不够完整充分的地方进行提示补充。比如,要评价课堂上学生课文的朗读,有时只能听到学生齐声说:“你真棒!”这种集体评价表面看上去很热闹,学生都动起来了,但是读的学生和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底读得好在哪里,学生还是一片茫然。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之后加一句具体的评价,对于起点高的学生,可以评价道:“读得真流利,下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有感情,比如这里可以这样读……。”对于起点低的学生,可以评价道:“读得很准确,如果能流利一点就更好了。”或者让学生之间评价其朗读的优缺点,也是不错的。总而言之,评价不能空洞,要言之有物,有依据,并要让学生知道如此评价的缘由,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参考自己现有的水平,得知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优点,积极改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当教师对学生起点估量过低时,学生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无奈地做重复劳动;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估量过高时,容易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片茫然,这些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造成很多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时说:我不愿意学习。想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入手。
1. 教学形式多样化
好奇心是兴趣的根源,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就需要教师的教学形式多样化,布置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有趣。比如理解课文,通常是一个流程:学生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一成不变,不顾学生起点和个体差异的教学形式和学习内容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学生喜欢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他们来说有趣又新奇的事物上,所以如果能时常转变一下教学形式,就能使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比如从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出发,可以采用各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多媒体手段:提供一些与学生现有知识以及课文内容有联系的课外资料,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这样,无论起点高低,所有学生都能极其自然地走进课文所写的情景。
2. 思维碰撞产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读、学生洗耳恭听为主,而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参与,但起点的差异使得老师很难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有时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积极踊跃,有的却一言不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掀起头脑风暴,进而引起其探究的兴趣。比如在教《谁的本领大》一文时,我提出问题:“你觉得你身上什么部位最有用,本领最大?”由于身上的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运作,因此学生定能各抒己见,或简单,或条理清晰,同时肯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经过老师适当的“煽风点火”,学生们定能争辩起来,等气氛到了一定程度,老师再引入课文说:“手和嘴巴也像大家一样互不相让,互相拆台,结果他们怎么样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进入课文学习,这时,学生对课文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愤愤不平、火冒三丈”两个词语有了直观的体验,争辩的语句学生读起来也饶有兴趣,对于课文想要说明的相互合作的道理能有更深的体会。
总之,一堂有实效的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关注学生起点开始。只有把准学生的起点,从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其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