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鲁迅《祝福》主题的解读与评论,随着这些年对鲁迅作品的研究深入而有所区别。在过去的话语模式下,祥林嫂是一个被压迫与被奴役者的形象,小说也是企图通过展现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旧的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和残酷性,但是这种观点究竟能不能代表鲁迅最真实的想法?这样的解读还有进一步分析的必要。本文就是从祥林嫂的死因谈起,进一步探讨鲁迅最真实的想法。
【关键词】:祝福;悲欢;隔膜
《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彷徨》中的首篇,也是我们曾在中学时所学过的鲁迅作品之一。在我的印象里,在课堂上讨论祥林嫂的死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教材给我们的参考是:“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旧的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和残酷性,这似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这种观点究竟能不能代表鲁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说这种观点里有没有把祥林嫂的死因概述得过于简单化,甚至有被隐藏或者被遮蔽的可能?我想我们只有做更深入的分析才能知道答案。
钱理群先生曾做出一个判断:“我们什么时候最需要鲁迅?春风得意、一切都顺心如意时,你无缘结识鲁迅;当你对接受的表示怀疑的时候,当你处于逆境、倒霉时,你将结缘鲁迅!他是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思考,另一种可能。质疑各种事情、质疑他人甚至质疑自己,让我们对生活去深入思考。鲁迅的价值是他帮助我们成为自由的、独立思考的人。”[1]其实就我现在重读《祝福》的感受也是如此,以前没有解决的疑问,现在有了一种质疑的可能,以前对于鲁迅的不理解,现在也有了与他相遇的机缘。
鲁迅说过,中国的群众都是“戏剧的看客”。这是一个既准确,又让人感到沉重的概括。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看”与“被看”可以说是鲁迅作品的一个基本模式,我们都在同时扮演着“看者”与“被看者”的双重角色。《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一个不幸者,她也是一个“被看者”,一个被群众所“看”的对象。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她悲痛欲绝地讲着她的“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起初,“四婶”听完她的不幸,“眼圈就有些红了,”“卫老婆子”也“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此时的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精神面貌不错,身手也还矫健,“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后来,当祥林嫂再次悲痛欲绝地讲着她的“阿毛被狼吃了”的不幸时,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赶着去“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到最后,大家都听纯熟了,“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这时的祥林嫂,很明显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经常是“张着口怔怔的站着”。
原来,群众的“眼泪”、“叹息”、与“评论”只不过是自我获得“满足”的一个方式,看客们是不会有真正的同情心的,他们热心看与听,完全是因为生活得太无聊,要去寻求一点刺激。他们正是通过“看(与听)”,把别人(祥林嫂)的眼泪变成自己无味的生活里的盐,面股无聊中的谈资,一句话,把别人痛苦转化为自己身心上的“满足”,这就在实际上把现实生活中的他人的苦难,变成鉴赏对象,游戏化与审美化了。这其实是表现了人性的残酷的。
《祝福》的残酷性其实还表现为在日常人生当中,就是那些“贫苦百姓”自己也相互伤害,比如柳妈之于祥林嫂。柳妈问祥林嫂额角的伤痕,颇有一番探人私隐的意味: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当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了”的不幸已被大家熟悉以后,生活又进入了极度乏味的状态,他们拣选新鲜话题的本领是非常强的,“额上的伤疤”又成了新的“看客”的谈资。鲁迅早就说过:“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個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不同,……使人们不再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2]鲁迅还发出这样的感叹:“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3]
无论在中国的传统等级社会,还是在现代大都市,鲁迅都敏感到了人与人的隔膜。他进而感到的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其实,祥林嫂真正的悲剧意味可能就在于此,不光人们常做“戏剧的看客”,欣赏别人的痛苦以获得自己的满足,而且还直接充当相互伤害的角色,即使这个人死去了,也都没有什么人觉得应该怜悯和惋惜,她只不过是一个“谬种”,一个多余。
因此,“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命题所指斥的这心灵的隔绝就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更是人类本身的,人于是永远“各自走路”。可以说,这里传递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孤独的生命体验。
注释:
[1]参见钱理群《走近鲁迅——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解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9c84701009ihi.html。
[2]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鲁迅《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参考文献:
[1]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2]岳灵.对“四种权力”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一说的质疑─―鲁迅小说《祝福》教学札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祝福;悲欢;隔膜
《祝福》这篇小说是鲁迅《彷徨》中的首篇,也是我们曾在中学时所学过的鲁迅作品之一。在我的印象里,在课堂上讨论祥林嫂的死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中教材给我们的参考是:“封建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大绳索编织成严密的网,将祥林嫂捆绑在其中,直至她窒息而死。”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旧的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和残酷性,这似乎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这种观点究竟能不能代表鲁迅最真实的想法?或者说这种观点里有没有把祥林嫂的死因概述得过于简单化,甚至有被隐藏或者被遮蔽的可能?我想我们只有做更深入的分析才能知道答案。
钱理群先生曾做出一个判断:“我们什么时候最需要鲁迅?春风得意、一切都顺心如意时,你无缘结识鲁迅;当你对接受的表示怀疑的时候,当你处于逆境、倒霉时,你将结缘鲁迅!他是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思考,另一种可能。质疑各种事情、质疑他人甚至质疑自己,让我们对生活去深入思考。鲁迅的价值是他帮助我们成为自由的、独立思考的人。”[1]其实就我现在重读《祝福》的感受也是如此,以前没有解决的疑问,现在有了一种质疑的可能,以前对于鲁迅的不理解,现在也有了与他相遇的机缘。
鲁迅说过,中国的群众都是“戏剧的看客”。这是一个既准确,又让人感到沉重的概括。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看”与“被看”可以说是鲁迅作品的一个基本模式,我们都在同时扮演着“看者”与“被看者”的双重角色。《祝福》里的祥林嫂是一个不幸者,她也是一个“被看者”,一个被群众所“看”的对象。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当她悲痛欲绝地讲着她的“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起初,“四婶”听完她的不幸,“眼圈就有些红了,”“卫老婆子”也“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此时的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精神面貌不错,身手也还矫健,“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后来,当祥林嫂再次悲痛欲绝地讲着她的“阿毛被狼吃了”的不幸时,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赶着去“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到最后,大家都听纯熟了,“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这时的祥林嫂,很明显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经常是“张着口怔怔的站着”。
原来,群众的“眼泪”、“叹息”、与“评论”只不过是自我获得“满足”的一个方式,看客们是不会有真正的同情心的,他们热心看与听,完全是因为生活得太无聊,要去寻求一点刺激。他们正是通过“看(与听)”,把别人(祥林嫂)的眼泪变成自己无味的生活里的盐,面股无聊中的谈资,一句话,把别人痛苦转化为自己身心上的“满足”,这就在实际上把现实生活中的他人的苦难,变成鉴赏对象,游戏化与审美化了。这其实是表现了人性的残酷的。
《祝福》的残酷性其实还表现为在日常人生当中,就是那些“贫苦百姓”自己也相互伤害,比如柳妈之于祥林嫂。柳妈问祥林嫂额角的伤痕,颇有一番探人私隐的意味: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当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了”的不幸已被大家熟悉以后,生活又进入了极度乏味的状态,他们拣选新鲜话题的本领是非常强的,“额上的伤疤”又成了新的“看客”的谈资。鲁迅早就说过:“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個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不同,……使人们不再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2]鲁迅还发出这样的感叹:“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3]
无论在中国的传统等级社会,还是在现代大都市,鲁迅都敏感到了人与人的隔膜。他进而感到的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其实,祥林嫂真正的悲剧意味可能就在于此,不光人们常做“戏剧的看客”,欣赏别人的痛苦以获得自己的满足,而且还直接充当相互伤害的角色,即使这个人死去了,也都没有什么人觉得应该怜悯和惋惜,她只不过是一个“谬种”,一个多余。
因此,“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一命题所指斥的这心灵的隔绝就不仅是社会、历史的,更是人类本身的,人于是永远“各自走路”。可以说,这里传递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孤独的生命体验。
注释:
[1]参见钱理群《走近鲁迅——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解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9c84701009ihi.html。
[2]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3]鲁迅《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1。
参考文献:
[1]张龙福.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2]岳灵.对“四种权力”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一说的质疑─―鲁迅小说《祝福》教学札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6).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