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文件修改不能超范围应如何理解

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q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专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其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出原图片或者照片表示的范围。”2000年和2008年的《专利法》保留了这一规定。在当前专利授权确权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是否超范围,存在一些争议。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分析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规定修改不能超范围
  对于为什么修改不能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下简称原申请文件)的范围,或者说第三十三条的立法目的是什么,可能有以下两个角度的理解:第一,修改不能超范围体现了先申请原则对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合理限制。一方面,限制申请日之后的修改,能够防止申请人在申请日之后不断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增加新的技术信息从而客观上架空先申请原则。另一方面,申请日公开了的技术信息有可能得到保护,规定修改不能超出原申请文件记载的范围,实质上是要求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日就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对相关技术信息进行充分公开。在申请日没有公开的技术信息,不允许专利申请人在申请日之后通过修改纳入到保护范围。第二,修改不能超范围体现了对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一方面,申请日公开了的技术信息就应当保护,只要在专利申请日进行了充分公开,即使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写入权利要求书中,也可以通过修改将已经在原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技术信息纳入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应当允许专利申请人通过修改更正专利申请文件撰写中的部分瑕疵。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专利申请文件存在撰写瑕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允许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在申请日之后对明显的撰写瑕疵进行修正,有利于适度保护专利申请人的利益,保护和激励创新。
  二、记载的范围与公开的范围有没有区别
  原申请文件记载的技术信息与公开的技术信息有没有区别,在司法实践中有争议。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记载的内容比公开的内容范围更小,不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对原申请文件的理解。但有观点认为,在文字上和逻辑上,记载的内容与公开的内容是一样的。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明确地对记载和公开的范围进行不同的界定,应当按照文字和逻辑上的一般规则来理解。
  在专利法上,无论是原申请文件记载的技术信息还是公开的技术信息,确定的主体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本领域技术人员必然会运用和结合其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理解。例如,一种手机,虽未明确记载其有天线,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可以直接、明确认识到该手机隐含地包括了天线这一技术特征。如果说,原申请文件确定的技术信息是一个客观对象,这个客观对象需要也只能够通过原申请文件的记载(包括文字和附图)来公开给公众。记载是公开的手段,公开是记载的目的。如果说原申请文件中的技术信息是一个硬币,记载的技术信息与公开的技术信息只不过是描述这个硬币的两个角度。认为原申请文件公开的技术信息与记载的技术信息并不相同,在文义上和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在法律和行政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记载的范围与公开的范围不相同,是没有道理的。
  三、允许修改的范围有几个层次
  认定修改是否超范围,关键在于如何界定允许修改的范围的大小。在司法实践中,对允许修改的范围大小主要有三个层次的界定:
  第一,直接地、毫无疑义地唯一确定的内容。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专利权人将权利要求1中的某药物成分的比例“1:10-30”修改为“1:30”。专利复审委员会依据《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三章第4.6.2节的规定认为修改超范围。在该案中,专利复审委员会实际上认为修改不能超出原申请文件在数理逻辑上唯一确定的范围。最高法院认为,专利权人对权利要求1的修改应当予以允许,《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过于机械,不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第二,包括隐含公开的技术信息。所谓隐含公开,是指虽未明确记载在原申请文件的文字中,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领域公知常识可以直接、明确得出。在“一种既可外用又可内服的矿物类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中,原申请文件中记载了“两”,但未明确是旧制的两(31.25克)还是新制的两(50克),专利申请人在修改时将“两”按照旧制的两进行换算,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修改超范围,不予准许。最高法院认为,在中医领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将“两”理解为旧制的两,因此申请人的修改没有超范围。这实际上是认为对中医领域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原申请文件中的“两”隐含了旧制的两这种情形。
  第三,包括隐含公开和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不仅包括隐含公开的技术信息,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原申请文件可以显而易见地推导出来的技术信息。通过原申请文件推导出来的内容如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认定该技术内容属于原申请文件记载的内容。在“墨盒”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中,专利权人在分案申请时曾将原权利要求书中的“半导体存储装置”修改为“存储装置”,专利复审委员会认为此修改超范围。最高法院认为,“存储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认定“存储装置”的修改没有超出原申请文件记载的内容。
  四、允许多大范围的修改,本质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是,认为修改的范围限于第一个层次的范围是错误的。在司法实践中,争议主要集中于修改应限于第二个层次还是第三个层次的范围。反对第三个层次的范围的观点,在法律逻辑上的主要理由为:第一,修改的范围包含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会导致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通过修改不当地扩大保护范围。第二,允许修改的范围包含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会导致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的技术信息也纳入保护范围。第三,允许修改的范围包含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会导致将公开不充分的内容纳入保护范围。第四,比较法的理由,美国和欧洲的修改不允许包含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
  支持第三个层次的范围的主要理由为:第一,比较法理由。美国有再颁制度,实质上给予了专利申请人更大的修改机会,目的是尽量给予修正错误的机会,保障已经公开的技术内容可以得到保护。第二,包含显而易见的技术信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原申请文件后可以预见的,允许修改时将可预见的技术信息纳入保护范围,并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公众应当预见到申请人可能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其信赖的内容应当是原申请文件记载的范围,而不是仅信赖原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禁止反悔原则在修改超范围的判断上没有适用的余地。第三,对修改的限制除了《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还有说明书公开充分和权利要求书应当得到支持的要求。前面的分析表明,在法律逻辑上反对第二个层次范围的理由并不能够成立。
  反对第三个层次的范围,法律逻辑之外的主要理由为:第一,第二个层次的范围有利于行政效率。第二个层次的范围更有利于审查员的操作。但是,第二层次与第三个层次的范围都需要专业人员的理解,都需要专业知识的运用,都不是机器能够完成,不好说哪一种标准更利于行政效率。第二,第二层次的范围有利于引导专利申请人提高撰写质量。撰写不当的后果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这涉及到一个司法政策的选择问题:对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的撰写瑕疵应当更宽容一些,还是应当更严格一些。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不应脱离我国的现实国情。在我国,专利申请人往往舍不得在前期申请时花钱,撰写费用比较低廉,专利申请文件还常常由没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写手代写,因此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总体上并不高。如果对原申请文件的撰写要求过于严格,不允许更为宽容的第三个层次的修改范围,有可能限制确实有创新但撰写水平不高的一部分发明创造的修改机会,与加强保护的基本司法政策不符。因此,主张允许修改的范围为第三个层次可能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前面的分析表明,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应允许多大的范围,本质上取决于司法政策的选择:对专利申请人的撰写要求是应当严格一些,还是应当宽容一些。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谁有权力做决定。虽然在理论研讨时,尽可以讨论允许修改的范围选择哪一个层次更好,但在司法实践中,一旦最高法院确定了规则,就应当严格予以遵守。
  在当前专利授权确权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是否超范围,存在一些争议。
其他文献
根据欧洲专利局(EPO)发布的2012年年度报告数据,欧洲专利申请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  欧洲专利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现象。  从专利申请人的国别来看,2012年,欧洲专利局约25%的专利申请(欧洲申请和PCT申请)来自美国,20%来自日本,7%来自中国,6%来自韩国。  当然大部分专利申请人仍来自《欧洲专利公约》成员国。事实上,这部分申请人共提交了约36%专利申请。这点也很容易理解
期刊
自去年年底传出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联合国内音乐服务网站,尝试音乐下载收费模式的消息以来,数字音乐就一直处在舆论的聚光灯下。数字时代的音乐产业未来去向何方?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国内音乐人。  这两年,音乐产业似乎迎来了一番冬去春来的景象,借助“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等音乐类电视节目的火爆,音乐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也成为电视制作方赢得高收视率的制胜法宝。  身为音乐人,
期刊
一体化的立法保护能够提高软件保护的效力等级,增强保护的权威性。制度设计上可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基本理念和行之有效的主要制度纳入《著作权法》的统一制度系统,将上述一体化保护理念贯彻到相应的制度设计上,切实建立一体化保护软件著作权的法治机制。  1991年颁布实施,后经2001年修订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确立了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制度,明确将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
期刊
《审查指南》中对于无效过程中的权利要求书的修改作出了如下规定:“修改权利要求书的具体方式一般限于权利要求的删除、合并和技术方案的删除”,并且在实际的无效案件审理过程中,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为复审委)也是按照该规定执行。在一件专利无效行政纠纷案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简称为北京市高院)认为,除这几种修改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修改方式,只要符合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对于在无效案件中对权利要求修改的
期刊
德国华孙专利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德国专利律师、欧洲商标和外观设计律师  2011年3月,根据欧盟25个成员国的请求,欧盟理事会做出决议,正式启动在欧洲单一专利创设问题上的“加强合作”(Enhanced Cooperation)机制。西班牙和意大利两国由于在欧洲单一专利的翻译语言问题上始终无法与其他25个成员国达成一致,因此没有加入上述“加强合作”机制,也未被纳入欧洲单一专利的框架之内。两国就此分别向欧
期刊
5月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2013年度“特别301报告”,这已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每年定期发布的“白皮书”。  “特别301报告”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关于世界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年度报告。主要针对的是盗版软件、盗版光盘等问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182节第301条款的规定(这就是“特别301报告”名字的由来),从1980年代开始对各个国家是否对于知识产权提供充
期刊
专栏  诉讼营销攻略  □.文 / 袁真富博士 上海知识产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本刊专栏作者  5月15日,大公网财经频道官微发表评论:“今天是红色罐子的节日。”因为这一天,加多宝将为“红罐”而迎战两场官司:一是与广药集团争夺“王老吉”红罐包装装潢的权利归属,二是与红冠公司就“改名广告”商标侵权对簿公庭。  2012年6月起,加多宝铺天盖地发布广告:“全国销售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广药为此起
期刊
2013年3月19日,美国最高法院就申请人基尔特桑与被申请人约翰威利父子集团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中作出裁定,撤销了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并发回重审。美国最高法院认为美国版权法中有关权利用尽的规定不仅适用于在美国制造的作品复制件,而且适用于在美国之外制造的情形。根据该裁决,美国的著作权人无法制止将在美国国外经合法授权制造并销售的作品复制件进口至美国境内的行为。美国最高法院对该案的裁决改变了
期刊
4月23日,“2013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大会”在京举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发布《2013-2015年中关村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根据规划,未来三年,中关村企业年专利申请量有望超过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有望突破3万件,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迈进。会上,还同时举行了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仪式。  发布三年推进计划  推进大会的亮点之一是《2013-2
期刊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中国动漫产业欣欣向荣,2012年市场规模攀升至321亿元。在繁荣背后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仍处在初期,多数动漫企业由于一直没能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而不得不从事最初级的代工。因此,对动漫企业和整个产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动漫企业亟需实现产业链升级、走出一条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业内专家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