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提升的相关假设(主张)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领域的改革,判断其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参与改革者是否能在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相比以往中学教育教学中的任何一次改革,新高考课程改革都可以算是前所未有的及颠覆性的。如何让改革的重要参与者——每一位普通高中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在改革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是摆在改革方案的制定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因此,制定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专业提升的相关方案,是此次课改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提升,其驱动力大概可以分为内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两种。内在驱动力是个体内部自身产生的,驱动自身去主动学习,努力工作,认真思考及对待自身发展方向的动力;而外部驱动力则是通过外部因素带动自身运转的力量。据此,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师提升方案。
  关键词:教师;提升;课程
  一、 建立并健全全省统一培训普通高中教师的制度
  (一) 省里统一负责高中教师的培训
  在新高考课改环境下,本省高中教师的培训有省里统一负责是必要且合适的。其理由有:第一,再过几个月,新课改将进入实施阶段。这次全新的课改,对于本省全体高中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大家全都面临着同样的痛苦:从以往熟知而习惯的、相对稳定的教学骤然进入新课改的风口浪尖去经受颠簸;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以后该怎么教?高考会怎么考?以往的教学经验还有用吗?这些痛苦和困惑都是一致的,是群体性的问题,需要统一解决;其二,本省是小省,教育体量小,尤其是普通高中,总量甚小,即便是在省会城市海口,普通高中的数量也不过十所左右,在校高中生和在岗高中教师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培训由各市县自行操作,将是零散而无序的,既无法构成强大的培训团队,也形不成良好的学习气氛,甚至会出现培训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其三,多年以来,我省的各类教师培训(包括“国培”在内),均相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培训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没能较好地呈现,以致部分教师认为此类培训可有可无,拒绝参加的人有之,为了学分或者接到领导的指令才参加的也有之,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针对种种培训误区,建立某种统一性的培训机制的呼声已日益高涨。总而言之,要想在新课改环境下提升我省高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必须由省里统一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构建培训团队,确定培训内容,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建立培训过程的监督体制和培训结果的考核体系,让高中教师的培训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利器。
  (二) 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教师培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该进行的是心理辅导。前面我们说过,这次课改是前所未有的颠覆性的改革,而且已经准备进入实施阶段。高中教师们一下子从本来熟习而稳定的教学中被抛入改革的风口浪尖,不解、迷茫、抗拒、失措等等心理可能会非常普遍,因此,如果不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以消除他们的各种負面情绪,那么素质提升将成为一句空话。相反,如果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并进行引导,那极有可能让新课改的挑战成为倒逼教师们自发提升自己的内部驱动力,一举而两得。
  第二,进行了解新课改内容及理念方面的培训。必须要让高中教师们在正式进入新课改之前,尽可能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新课改的目的、内容、理念及意义,在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上得到全面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三,应对高中教师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体系里的选课制度,从实质意义上看,对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在指导学生选课时会强调主要选课依据为学科特点及个人的兴趣爱好,但是在现实操作时,根本就无法避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跟着任课教师走的,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学生是根据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来选课的。这样,如果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过大,就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教师因选课的学生过少而无法开课,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因选课学生过多而不堪重负。如此,就会给新课改的实施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的教师培训也就需要更严格、更有针对性、更注重结果。
  第四,针对部分教师的特殊培训。在新课程体系里,课程的开设量加大,在教师的编制并未有相应改变的情况下,部分能力出众的教师将负责跨学科教学。也就是说,届时,如果你看到一个语文教师还兼任政治课或历史课的教学,一个物理教师还教着化学课,那请不必惊讶,这将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常态。诚然,很多学科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语文之与历史政治,化学之与物理生物,但是让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谈谈历史政治和让他去正式地给一个或若干个教学班的学生上一年或者若干年的历史课或政治课,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术业有专攻”,这些需要跨学科教学的教师在上岗之前,还必须要接受专门的特殊培训,才能确保他们能胜任跨学科教学,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第五,力保高中教师培训经费的充足。这是一个比较敏感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一次高质量的全省统一培训,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资金的规模、筹措途径和使用方式等,都是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以样本校海南华侨中学为例,目前每位高中教师每年的培训经费约为800元,这在原有教学体系下使用起来尚且捉襟见肘。估计在新课改体系下,每位高中教师的培训经费应是每年至少2000元。侨中现有高中教师368名,一年的培训费将是74万元左右。这笔费用如果全由学校承担,学校无疑将不堪重负。所以我们考虑是否可以由省财政承担50%,市财政承担30%,学校公用经费承担20%。此建议是否可行,尚需各部门权衡研究。
  二、 建立高中教师培训平台,强化教学心得和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
  (一) 建立课程中心组
  新课改的选课类型多达数十种,纷繁复杂甚至有些让人眼花缭乱,这就需要我们的网络培训平台首先要合理规范地建立课程中心组,将各种选课组合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以便于关系密切的课组之间的教师能更好地在相互交流中让自身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二) 建立资源中心
  前面说过,新高考改革是一次全新的颠覆性的改革,所有参与者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实施,一边积累经验,一边改进。这就决定了借鉴学习的重要性。选课走班式教学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界尚属首次,但在另一些国家,比如日本和芬兰,却已经实施多年,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借鉴学习他们的经验,尤其是新课改的主体实施者——高中教师,更需要虚心地认真学习、积极借鉴。为了方便教师们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建立相关的资源中心是相当好的办法。另外,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总共有十三门,总量庞大,内容浩瀚,资源丰富,需要有一个资源中心来收集整理,以便教师们随时查阅及使用。
  (三) 建立備课共享机制
  众所周知,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好的备课其实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高中教师们普遍认为自身的教学技能存有明显的弱项。一些年轻教师普遍觉得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而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师则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是自己的教学软肋。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备课共享机制,那么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比如我们可以在备课共享时让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让年轻教师教导老教师制作课件及使用多媒体,这样,不同年龄层次、具有不同教学特长的教师都能充分地扬长避短,并且能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三、 重视拔尖教师,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
  从历史的规律看,每逢变革,便会涌现一批能力超群的杰出人才。波澜壮阔的新高考课程改革更是不会例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必定会有一部分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或在课堂教学、或在理论研究、或在教学管理、或在应考方法、或者跨学科教学及跨学校教学等方面展现自己超出一般的水平和才华。他们或许只是小部分,但是按照帕累托定律,他们却极有可能是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极有可能在改革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要想发挥这部分教师的作用,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新高考背景下的评价体系只会比以往的任何评价体系更为复杂,所以,如何去认定一节课,一个研究成果、一段教学过程、一个教师是否优秀,需要我们去做更多方面的考量。其具体的标准尚需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就一个高中教师而言,如果他能胜任跨学科教学,并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那么他毫无疑问就是教师中的佼佼者,给他一个合理而准确的评价,是对他的表现及成绩的很好的肯定,也是激励他继续进步的好办法。
  其次,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这一行业,其薪酬目前基本上还是遵循平均主义的原则。职称相同者,其薪酬的区别仅会因课时量不同而在绩效工资这一项有所区别,差距有限,这从某种程度上就能影响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新课程体系下,部分能力超强的教师将任教更多的班级,教育更多的学生,甚至还会跨学科、跨学校任教,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薪酬原则,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因此,如何合理而又不乏力度地奖励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在新课改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行政工资制度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可以先考虑打破原有的绩效工资的分配原则。消除平均主义的思想,让教得多教得好的教师和教得少教得差的教师在薪酬上拉开差距,激励杰出教师继续前进,倒逼后进教师在主观上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气氛,让所有的教师都能在这种竞争中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
  四、 高校进入、外省支持
  新课改开始后,高中阶段就涉及选课指导、走班教学、学分管理、生涯规划、课程开发与整合、水平考试与学业考试的实施(包括能否命题与阅卷)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得到省内高校的支持、依托和帮助,毕竟此轮课改,把高校的一些教学模式和理念,“下放”到高中教学和管理当中,那么就可假设让高校从理论到实践都参加到海南省的这次课改中来,比如海大和海师,一个是省内唯一的211大学,一个是省内唯一的师范院校,它们能否给予高中课改以有力的支持很重要。国内教育发达的省份,这方面都有依托,上海有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广东有中山大学、华南师大这些名校做后盾,别的不说,仅独立命题这项就是很大的优势,所以,我省课改也离不开高校的参与。至于如何引进高校的进入与支持机制,尚须省里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激励机制,将大学教师参与高中课改的工作与其待遇(职称、绩效、评优等个人业绩)挂钩,就像我们高中教师职称评定需要有“支教”经历一样,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吸引高校教师参与高中课改。
  新课改更需要得到课改先行先进省份的支持,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避免走很多弯路,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这方面的假设就是“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进来”就是请省外课改先进省份的专家和名师到我省传经送宝,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从理论到实践都虚心向发达省份的学校学习,最好能得到对口支持。“走出去”就是轮流派老师去先进省份的学校观摩、培训、学习,虚心求教,提升素质,找到差距,逐步赶上去。这些也同样需要省里制定课改方案时,采取相关措施,并有资金保证。
  五、 基于学校的教师提升方案、主张
  高考改革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适应自主选课、分层教学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和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选择,这不仅涉及班主任的工作,也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首当其冲。按照新高考模式,取消文理分科,将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录取,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势必带来高中教育理念的变革。高中要从过于偏重文或理转向全面打好文理基础,从关注冷冰冰的分数转向活生生的人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其次,教师重建自己的专业结构势在必行。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办学条件及师资水平的挑战凸显。高中现有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及师资水平明显不足。比如,选课走班制的实施必然对教育资源的数量和结构提出新要求,教学场地、实验设施及相应的学科教师配备等都是高中面临的难题。当选课走班教学制逐步推开,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管理和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这无疑会打破传统封闭僵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高考改革的严峻挑战,教师只有重建自己的专业结构,才不会在教育改革中迷失自我。
  走班制实施后,每个老师都会有着不同的课程,尤其是面对分层教学,教师原有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以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例如,高考改革之前,历史老师只需要教文科学生,以文科的规律教课即可,但是高考改革之后,“6选3”模式便会出现文理科交叉选课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擅长理科方向的学生,在对历史感兴趣的情况下选择了历史,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会发现这批学生却是在用学习理科的思维方式学习历史。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就会提意见,要求老师用理科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这节课能学到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面对这种局面,一方面老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适度调整,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引导。
  再次,教师的工作职责和专业发展内容需要进行重新界定。深化课改和考改对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职业角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学生的智慧,点化学生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继续扮演好传统意义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角色,更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生命和智力资源的激发者、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指导者。
  伴随改革向纵深推进,课程建设者、生涯指导者、教学研究者、学生个性化成长指导者等均是教师需要努力扮演好的新角色。为此,我们要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以体现出这种由于教育改革所带来的多维度特征。新型教师评价重视增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注重在教师中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行有感染力的价值引领,促使教师将评价标准真正融入自身的专业发展轨道。
  通过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扎实推进,解决了学生的一些生涯发展困惑,如怎样进行选课、选考、选专业、选高校和选职业倾向等;明显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学生普遍产生了系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的想法,提高了生涯成熟度,形成了有规划的人生、更美丽的人生等。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需要高中教师成为既博(有先进理念、过硬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人生规划能力、心理疏导能力)又专(扎实的专业知识、胜任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可以同時做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甚至学生导师的工作,成为全天候、全能型的通才,确实是对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挑战。对此,我们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主动与时俱进,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陈爱鹏.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10):83-85.
  [2]洪晓丹,孙建清.新高考背景下的师资配备与绩效评价[J].中小学管理,2016(12):7-10.
  [3]张文芳,吴越.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地理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6):35-36.
  作者简介:
  陈莫雄,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暗示在智障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可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在智障生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心理暗示,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智障生愿意加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顺利的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暗示法教学: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进行授课;以温和的语气讲课;以激励话语鼓励学生的形式授课;以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导等等。笔者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慢慢地成了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业,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实施,随着几十年的发展,也在不断改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对我国技工院校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对于技工院校而言,數学这门学科是以基础性教学科目列入技工院校的学习当中的。为此,本文就现如今技工院校的数学教学状况中存在的不足地方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数学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并对数学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提
摘 要:在当代高中教育改革中,高中英语教育受到全方位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教学信息化进行阐述,接着,从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与学生学习设备的信息化出发,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的信息化内涵,接着,从打造魅力课堂、营造文化氛围与模拟语境作业等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澡高中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信息化;内涵;发展  现如今,高中英语教学在各方面的教育模式中受到关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摘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很大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教给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促进;主动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是“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处于被动地位。由于题海战术,教师陷在作业堆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接受现代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转变的核心是对“
三个妇女在打井水,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个妇女对另一个说道:“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莺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的好歌喉。
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的调试是生产前的一个必备环节.作者主要从生产调试的组织、原则、程序入手,全面进行了阐述.
梅幼树施用多效唑对生长结果的效应温晓钦(上杭县经作站364200)梅为我县主栽果树,面积达2000hm2,幼龄树花而不实现象非常突出,表现为营养生长过旺,长果枝比率高,中短果枝比率少,产量低。多效ap(PP333)是近几
新课标倡导“地理生活化教学”,让地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带着生活的理念去学习地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高中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才
在李年荣办公室的正中,挂着一副自己设计的铜版画,题词为“中国之鹏、背负青天”,足见其志远大。
恭城水柿生长结果习性调查三明市农业学校池春莲,陈兆华永安市林业委员会/@@邓兴让恭城水柿在三明市各县(市)引种面积大,发展速度相当快。为了摸清其生长结果习性,为栽培管理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