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进取心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ophe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油的汽车
  米先生要求咨询的心情很迫切,坐下后却吞吞吐吐,一副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半天才吐出一句:“请问,懒惰算不算心理疾病?”
  米先生的儿子叫小卫,今年15岁,是一名高一学生。据米先生讲,小卫很聪明,却不喜欢学习,成绩在班里勉强算中等。“他懒得很,整天没精打采的,如果我不逼他,他连作业都懒得做。”米先生说,“如果单单不爱学习,也好理解,学习压力太大嘛,但是,小卫做任何事都不上心,这就奇怪了。”
  我问:“玩也不上心吗?比如打球、上网、玩手机。”
  米先生摇头,道:“他就像是一辆跑干了油的汽车,横竖不想动弹。这么说吧,我觉得他不像一个15岁的孩子,缺乏……”
  “缺乏进取心?”我提示。
  米先生一拍大腿,大声附和:“对!就是缺乏进取心。这算心理疾病吗?”
  “不算心理疾病,但可能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因为成长不能没有动力。”看米先生紧张起来,我宽慰道,“其实,孩子缺乏进取心是普遍现象,国内国外莫不如此。”
  我告诉米先生,所谓进取心,指的是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目标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国内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近十年中小学生的进取心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小学生为例,中段(3~4年级)孩子的学习内在动力比不上低段(1~2年级)的孩子,而高段(5~6年级)的孩子又比不上中段的孩子。英国基尓大学的教育改革战略家迈克尔·巴伯所做的“学习的游戏”研究项目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追踪了英格兰30000名小学生,调查在不同年级时,孩子对待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变化。他发现,孩子在低年级时对学校的态度更积极,喜欢自己的学校而且感觉自己在学校里受欢迎,愿意努力和勤奋。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的热情逐渐消失,失望情绪越来越重,感觉学习和学校与自己不相关。
  “为什么会这样呢?”米先生紧皱着眉头问。
  “学校和家庭都难辞其咎。”我一字一顿地回答。
  动力分内外
  我告诉米先生,孩子缺乏进取心,正如汽车没油,缺少动力。与汽车不同的是,孩子的成长需要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迈克尔·巴伯的研究结论是:孩子普遍缺乏进取心,是因为教育体制,包括学校教育体制和家庭教育模式,大多是以补充外在动力为主,而外在动力对内在动力具有干扰和抑制作用。
  米先生为难地问:“您能不能说得通俗一点?”
  我说:“对不起。所谓内在动力,指的是孩子努力的目标是基于他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被外界的奖惩所左右;外在动力正好相反,孩子努力的目标是被动选择的,是基于外界的要求,通常会涉及来自外界的奖励和惩罚。老师和家长习惯于用正向鼓励的方法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出发点是对的,但过多的规定和安排反而会伤害孩子的主动性和进取心。简单地说,外在动力是被人推着学,内在动力是自己要学。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米先生沉思良久,反驳道:“您这样否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公平吧?没有奖励和惩罚,光凭自觉,那还叫教育吗?”
  “好吧,我们深入地分析分析。”我说,“先看学校。作业好的评优,差的订正、重写;课堂表现好的评各学科小明星,差的请家长。学校目标很明确,用很多正向鼓励的方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老师的想法是,既然小孩子都喜欢奖励和表扬,那他们就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慢慢地,孩子将学习视为获得奖励、避免责罚的途径,而非对知识本身有兴趣。一旦获得了奖赏,孩子就不再保留学到的知识或者更深入地学习。比如,我们都在学校系统地学过外语,毕业10年后,我们还能记得多少?5岁的孩子能背100首唐诗,但他知道多少首的意思?怎么可能体会到古诗词里那种生命力的感动和召唤?又怎么可能有热情和兴趣?因此,外在动力无法促进孩子对学习本身的热情,也无法实现深度学习。”
  米先生默默点头,问:“那为什么学校还采用奖罚的手段呢?”
  “因为奖罚手段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我说,“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不得不重视成绩,重‘教书’,轻‘育人’,但我们家长的教育策略应该有所不同,应该站在为孩子一生负责的高度来看问题。”
  米先生无奈地摇摇头,说:“教育体制不是我们个人能改变的。”
  “家庭教育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学校教育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客气地说,“不管是让孩子学画画、乐器,还是学外语、奥数,哪个家长不看成绩?有多少家长不使用奖罚手段?对孩子所画的画、所弹奏的乐曲、所学的外语会话等包含着怎样的情绪,跟孩子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又有多少家长在意?”
  米先生脸红了,嗫嚅道:“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为了孩子不被淘汰,家长不逼不行啊!”
  我说:“这个出发点本身是好的,但是家长们太急于控制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性。而自主性(感觉自己有选择和决定权)是形成内在动力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家长相当精明能干,为孩子前程铺路谋划,孩子则呈现两种反应方式,或者是顺从少主见,或者是逆反不聽话,都是在辜负家长的良苦用心。要知道,孩子没有自主性,就没有热情。小卫缺乏进取心,说白了就是没有热情,根源可能也是没有自主性吧?”
  米先生避开我的问题,问:“您快说说,怎样增强小卫的内在动力?”
  我告诉米先生,内在动力有两个要素。首先,孩子的内在动力是否强大,取决于这样一种感觉:这是我的选择,我想要做它,它值得我去做——这便是自主性。要增强孩子的内在动力,家长要从自主性入手。在学习上,自主性应该体现为这样一种感觉——我所学的这些知识是有意义的;这些知识是有用或有趣的;我选择好好学这些知识,是为了让我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米先生问:“这是孩子的感觉,我怎么能左右呢?”
  我说:“这方面,家长当然可以有所作为。比如,您应该不断启发小卫,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这门课的用途与好处是什么?您不必监视小卫做作业,不必教他具体的知识,您应该做的是有意识地关注他的学习进度,然后随时跟他分享对这些知识的看法,尽可能让他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的乐趣和意义,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总之,不要试图控制小卫,您控制得越严,他的自主性越差。”   米先生诚恳地点头,问:“内在动力的第二个要素是什么?”
  我说:“第二个要素是能力。小卫觉得自己能做到,他才会努力去做;相反,他感觉自己不行,就不愿意去努力。这是人的本性。”
  米先生问:“小卫是个聪明孩子,这一点我可以肯定,但我怎样才能让小卫看到自己的能力,发奋学习呢?”
  我告诉米先生,培养小卫的学习能力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创设成功体验。就是创造机会,让小卫感觉自己可以成功。第二,改进学习方法,让孩子清楚学习的基本规律,拒绝迷茫。
  米先生苦笑着说:“第二个方面我可不在行,我不是做教育工作的。”
  “可是您受过教育。”我语重心长地说,“学习,无论学习什么,最重要的原理只有两个:第一是具备成长性思维。您可以告诉小卫,如果愿意,你可以学会想学的任何知识和本领。别人比你优秀,是因为别人花的时间和心思比你多。具备成长思维的孩子觉得进步是可控的,学习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不会慌慌张张地与人比较。而有固定思维的人则只愿意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第二个原理是抓住基础知识。任何学科,成为高手的秘诀是对该学科最基础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基础知识是枯燥的,需要花较长时间去练习、思考。但是,如果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就不可能掌握高级知识。”
  谁都想上进
  米先生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说:“听您这样分析,我看到希望了!我具体应该怎么做,您再指点指点吧。”
  根据小卫的性格特点和家庭环境,我给米先生提出以下4点建议:
  第一,因材施教,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多观察小卫,发现其优点,多肯定和称赞。如果小卫的成绩暂时进步不明显,家长不能心急。小卫可能有厌学心理,但谁都想上进,作为家长,要从感情出发,多给孩子一点爱,诚心诚意地鼓励他,引导他快乐成长。
  第二,现身说法,用自己对事业的进取精神影响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孩子,家长对工作的态度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家长在家里对工作要少一些抱怨,要表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积极上进的言行影响孩子,这样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
  第三,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只有让小卫既感到家长的柔情,又感受到家长的严格,他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出自制力和做事的恒心。当给小卫布置任务或目標时,一定要考虑到他的现有能力,目标不能过高,否则会让他产生无力感和挫败感;也不能过低,否则会让他自满和懒散。当他能够达到设立的目标时,应当给他一个积极的反馈,鼓励孩子不断进取。
  第四,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引导慢热型的孩子。如果小卫是慢热型孩子,可以请求老师的配合,从引导他融入集体入手,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感染同学的活力和快乐,变得积极起来。
  最后我嘱咐道:“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不可能一蹴而就,您要有思想准备,千万不能着急。”
其他文献
问:我骑电动摩托车撞伤了闯红灯的赵某,后者花费医疗费两万余元。交警部门认定,我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赵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现在赵某找到我,要求我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全部医疗费,赔偿其他损失,共计3万元,理由是我所骑的电动摩托车超标,应该按机动车算。请问,电摩超标真的算机动车吗?  陈永春(山西大同)  律师意见:电动摩托车不能等同于机动车,你不用承担全部的赔偿责任,而应按一般侵权行为,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
周末的傍晚,我下班回家,一进小区就看见一群孩子在疯玩,却不见我儿子涵涵。正好我家楼下的凯凯从旁边跑过,我拦住他问:“咋没看见涵涵呢?”他转头看了我一眼,说声“不知道”就跑开了。  我有点奇怪,平时这俩孩子形影不离,这是怎么了?上楼开门一看,吓我一跳:儿子在家,正趴在窗户边往楼下看呢!我随口问道:“看什么呢,咋不下去玩啊?”  儿子冲我“嘘”了一声,压低声音说:“妈妈,凯凯这回考试数学不及格,我奶奶
谨防快乐的误区  杜月明(8岁男孩的妈妈):前几年,社会上流行赏识教育,提倡多表扬孩子,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们茅塞顿开,纷纷效仿。不久前,又流行“虎妈”“鹰爸”式教育,鼓励家长严格管理孩子,甚至可以动手打孩子,家长们幡然醒悟,原来还是老祖宗的办法管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有人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著名口号,但是很快有专家出来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更重要,否则孩子长大后可能心理不健康
女儿读初中时偏科,不喜欢物理和化学,经常遇到难题不敢向别人请教,干脆不懂装懂。  一天,女儿对我说:“力学太难了,老师讲课时能听懂,但一做题就傻眼了。有的题我真搞不明白,一个看似简单的题却暗藏玄机,这里冒出一个‘力’,那里冒出一个‘力’,哪来那么多‘力’?真被搞糊涂了。”我对女儿说:“说实在话,物理我也不懂,帮不上忙,你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女儿说:“我才不呢!我怕同学笑我笨,怕老师骂我没认真听讲
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刊登了一封由英国兰开夏郡小学教师艾米·伯基特和瑞秋·汤姆森共同撰写的给毕业生的一封信。他们在向毕业生发放成绩单时,附上了这样一封充满爱心与鼓励的信,告诉孩子“分数并不意味着一切”。这封信摘录如下:  亲爱的×××:  请查收此次考试结果,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因为你已兑现了承诺,在考试中展现了最好的自己。  但是请你明白,我们知道这些考试不能衡量出每个人的独特之处,那些出题和判分的
問:周末,我对儿子说:“先吃饭,吃完再看电视。”儿子说:“我想先看电视后吃饭。”我强调说:“先吃饭后看电视。”儿子说:“等吃完饭动画片就演完了。”我说:“不行,必须先吃饭,听话!”儿子不高兴了:“为啥我一定要听你的话?”“因为我是你妈。”儿子不服气地嚷起来:“谁规定孩子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一句话堵得我哑口无言,心里很不是滋味。  周虹  答:我知道你的苦衷,你并不是一个专横的妈妈,你是想让儿子知道
猝不及防,  幼子患重度自闭症  今年44岁的赵玉琨家住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区,由于他出生时体重不多不少正好八斤,所以小名就叫“八斤”。在农垦区长大的他,成年后和父母一起做各种小生意。  2000年2月,在农垦区集市卖凉皮的赵玉琨结识了刘丽娟。刘丽娟比赵玉琨小两岁,经营一个小菜摊。背景相似的两个年轻人互帮互助,走到了一起。  2003年2月,他们迎来了一个粉嘟嘟的小生命。此后,晋升为“奶爸”的赵玉琨陷
问:我儿子因为我不给他买汽车玩具而在商场里尖叫。我试图给他讲道理:“家里已经有一个这样的玩具了,咱们下次再买,好吗?”他不听,继续尖叫。我又说:“你这样做,妈妈很伤心,你愿意让妈妈伤心吗?”他无动于衷,继续尖叫。最后为阻止他尖叫,我只好买下了玩具。  请问,为什么讲道理的教育方式对男孩行不通呢?  吴敏  答:相对于女孩,男孩更有活力,也更富有冒险和竞争精神,但男孩与女孩相比,缺乏语言沟通的能力,
下面是五类可能伤害孩子的爸爸,有心做个好父亲的爸爸们,快来自查。  第五名: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杀伤力指数:★★  成功的父母之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如果家里有个控制欲强的爸爸,孩子的生活就没那么自由了。  孩子总是依据家长的想法行事,长期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就会迫切想要从这个家里独立出去,而越发叛逆。男生也可能会崇拜父亲的权威,变成同类人。其实,家长费尽心机为孩子定制
英国伦敦有一家由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三合一的知名学校,每年招收2~3岁的新生。该校从幼儿一进园就开始按照教学大纲的目标进行培育,到16岁毕业时,都可以通过10科的国家GCSE统考,这是一般学校所望尘莫及的。为孩子申请入读该园的家长为数颇多,而该校经过观察、考试,三名考生中仅录取一名。  入园考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检查幼儿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书写能力,能否听懂并遵从老师的教学要求。内容有三项: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