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防快乐的误区
杜月明(8岁男孩的妈妈):前几年,社会上流行赏识教育,提倡多表扬孩子,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们茅塞顿开,纷纷效仿。不久前,又流行“虎妈”“鹰爸”式教育,鼓励家长严格管理孩子,甚至可以动手打孩子,家长们幡然醒悟,原来还是老祖宗的办法管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有人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著名口号,但是很快有专家出来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更重要,否则孩子长大后可能心理不健康。我们做家长的真是无语啊!不知道该听谁的。
聂丙福(5岁女孩的爸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很正常,关键是家长要有主见,有所取舍。可能我的境界不够高吧,我坚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只要她快乐幸福,我就满足了,所以我从来不逼她学这个学那个。
主持人:家长让孩子快乐幸福,当然没错,问题是,让孩子今天快乐很容易,但要让他未来也快乐幸福就有难度了,因为人生的一大无奈是,我们常常需要先把不喜欢做的事做好,才能有机会做喜欢做的事。再者,您所说的“快乐幸福”指的是什么?物质上满足、精神上无忧无虑就是快乐吗?恐怕没这么简单。请戴博士谈一谈。
戴勇(教育学博士、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快乐有浅层快乐与深层快乐之分,把快乐局限在学习轻松、无忧无虑的层面,局限在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无疑是认识上的误区。所谓深层的快乐,指的是那些需要辛勤付出才能够体会到的快乐。在成就感当中产生的快乐才是可持续的。“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是中老年人的人生观,不适合孩子。孩子应该活得精彩,面对艰难和容易这两条路,应该选择艰难的路,只有这样,他的生命才能不同凡响,而满足于安乐,会慢慢磨损孩子的进取心。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这个意思。调查显示,我国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厚,表现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但缺乏忍耐力、吃苦精神和进取心,生活闲散懒惰等特点,值得警惕。
主持人:日本学者三浦展在其著作《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中提出,日本民主体制有一个弊端,即“机会恶平等”,少数精英分子为国家创造财富,而社会大众则消费国家财富,过着唱唱跳跳快乐无忧的生活。今天欧美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走下坡路,原因之一就是这种恶平等,积极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潇洒享受诗意人生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而福利支出大增,既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又降低了国内公共服务的标准,引发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底特律的破产,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危机都是例证。当然,中国还远远未到恶平等的程度,但是,考虑到中国家庭很多是独生子女的状况,这种恶平等有可能提前到来。
戴勇:是的,进取和吃苦精神,曾经是西方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放眼世界,今天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是鼓吹积极进取的新教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英国等。可见,进取心和吃苦精神是一个社会永远不能丢的宝贵品质。不过,仅有进取和吃苦精神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培养视野广阔的现代公民,还需要借鉴别人在创新教育中的培养机制,即在意志品质顽强的基础上加上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创造力需要锤炼
梁淑珍(15岁男孩的妈妈):孩子的创造力如何培养?是给孩子自由还是适度的强制?
戴勇: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需要具备三个特质:优越感、危机感和自我克制能力。优越感让人自信,危机感让人努力,自我克制能力让人理性和专注。这些特质需要家长温和而坚定地培养,孩子才能在循序渐进中逐渐获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绝对不等于放纵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完善自己,鼓励孩子持续专注地做事情,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一个能独立获得成就感的生活模式——通过持续努力和专注体验到成就感。这个过程必然包含适度的强制。
薛凤琴(10岁女孩的妈妈):我读过一本书,上面写道,从根本上来说,强制是一种恶,是反人性的,因为强制把别人看作不能独立思想之物,会对人构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使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被扼杀。
戴勇: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学说,很深刻,属一家之言。如果参考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理解起来可能更全面。有研究显示,强制可以检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创造性。
薛凤琴:这是两个相反的说法,怎么参考?
戴勇:强制之下都不能扼杀的兴趣,也许就是真正的天赋。许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适度逼一逼孩子,其潜能更容易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制的过程,与强制方向一致的天赋或者与之对立的天赋,体现出来的概率要小得多,孩子需要深度体验或者深度试错才能自我发现。比如孩子喜欢弹钢琴,乐感很好,那不妨给他的练习加码,严加督促。如果孩子忍受不了,消极偷懒,那他可能不具备音乐潜质,如果孩子以苦为乐,乐此不疲,那他很可能是未来的钢琴家。
梁淑珍:这样做,不怕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吗?
戴勇: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有句名言:“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许多音乐家、运动员、数学家等都是如此。以贝多芬为例,他的刻苦在音乐界是出了名的。4岁时,他经常练琴到午夜12点,有时还必须等他父亲回来检查后才能睡觉,否则要挨打。舒曼为了练琴,自制一个器具夹手,以至于后来把无名指夹废了。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是可以与创造性和谐共存的。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纪律和训练,但其作战时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都是出了名的灵活运用战术的德国将军。
强制要因人而异
田丽霞(9岁男孩的妈妈):戴博士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担心强制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媒体总是报道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的案件,还有很多小孩子因为上各种兴趣班没有时间玩耍而抱怨父母,叫人看了心里难受。请问戴博士,强制孩子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分寸?
戴勇:其实,家庭教育中要不要强制孩子不是讨论的焦点,焦点是如何因人而异地对自家孩子施以适度的强制。家庭教育只有原理和原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比如“虎妈”的家庭教育,在美国可能是合适的,因为在美国一些公立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堕胎、吸毒、校园暴力事件等,“虎妈”式的教育至少可以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加上美国大环境非常宽松民主,孩子常常在学校得到了足够的赞扬,这时,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强制,不至于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反而是一种矫正。美国教育部副部长奥乔亚就曾尖锐地指出美式教育的弊端:“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发现,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其实大多眼高手低,做的不如想的多。”
主持人:如何做到因人而异呢?如果按智力高低大致把孩子分为天赋很高和资质中等两类,如何对他们分别施以强制?分寸又如何把握?
戴勇:按智力高低给孩子分类是不严谨的做法,但不妨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家长不必对号入座,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综合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对少数某方面天赋很高的孩子,强制极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应该给予这类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试错的机会,把强制减少到能保证基本面良好的程度。孩子的基本面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阳光;第三,礼貌待人。要做到这三点,需要一定的强制。对天赋很高的孩子来说,强制到此为止,他们不适合被圈养,而且他们大多会在这个良好的基本面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将所有孩子都放在教育的流水线上,用一个模子去刻画,结果教育高度同质化,创新性人才出不来。
其次,对大多数资质中等的孩子来说,严格的教育比较合适。资质中等的孩子没有明显的特长,可塑性强,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他会发展得更优秀。如果缺少压力,可能导致他们散漫,还可能染上恶习。要知道,趋利避害、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要克服这些不好的天性,适度的强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强制也要讲究方法,在亲情的基础上,温和而坚决的强制对孩子有益,打骂等虐待手段要不得。
【编辑:陈彤】
杜月明(8岁男孩的妈妈):前几年,社会上流行赏识教育,提倡多表扬孩子,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们茅塞顿开,纷纷效仿。不久前,又流行“虎妈”“鹰爸”式教育,鼓励家长严格管理孩子,甚至可以动手打孩子,家长们幡然醒悟,原来还是老祖宗的办法管用,“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有人提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著名口号,但是很快有专家出来说,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更重要,否则孩子长大后可能心理不健康。我们做家长的真是无语啊!不知道该听谁的。
聂丙福(5岁女孩的爸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很正常,关键是家长要有主见,有所取舍。可能我的境界不够高吧,我坚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只要她快乐幸福,我就满足了,所以我从来不逼她学这个学那个。
主持人:家长让孩子快乐幸福,当然没错,问题是,让孩子今天快乐很容易,但要让他未来也快乐幸福就有难度了,因为人生的一大无奈是,我们常常需要先把不喜欢做的事做好,才能有机会做喜欢做的事。再者,您所说的“快乐幸福”指的是什么?物质上满足、精神上无忧无虑就是快乐吗?恐怕没这么简单。请戴博士谈一谈。
戴勇(教育学博士、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快乐有浅层快乐与深层快乐之分,把快乐局限在学习轻松、无忧无虑的层面,局限在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无疑是认识上的误区。所谓深层的快乐,指的是那些需要辛勤付出才能够体会到的快乐。在成就感当中产生的快乐才是可持续的。“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是中老年人的人生观,不适合孩子。孩子应该活得精彩,面对艰难和容易这两条路,应该选择艰难的路,只有这样,他的生命才能不同凡响,而满足于安乐,会慢慢磨损孩子的进取心。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是这个意思。调查显示,我国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厚,表现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但缺乏忍耐力、吃苦精神和进取心,生活闲散懒惰等特点,值得警惕。
主持人:日本学者三浦展在其著作《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中提出,日本民主体制有一个弊端,即“机会恶平等”,少数精英分子为国家创造财富,而社会大众则消费国家财富,过着唱唱跳跳快乐无忧的生活。今天欧美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走下坡路,原因之一就是这种恶平等,积极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潇洒享受诗意人生的人越来越多,导致政府税收减少而福利支出大增,既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又降低了国内公共服务的标准,引发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底特律的破产,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危机都是例证。当然,中国还远远未到恶平等的程度,但是,考虑到中国家庭很多是独生子女的状况,这种恶平等有可能提前到来。
戴勇:是的,进取和吃苦精神,曾经是西方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放眼世界,今天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是鼓吹积极进取的新教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英国等。可见,进取心和吃苦精神是一个社会永远不能丢的宝贵品质。不过,仅有进取和吃苦精神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培养视野广阔的现代公民,还需要借鉴别人在创新教育中的培养机制,即在意志品质顽强的基础上加上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创造力需要锤炼
梁淑珍(15岁男孩的妈妈):孩子的创造力如何培养?是给孩子自由还是适度的强制?
戴勇:从成功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要想有所建树,需要具备三个特质:优越感、危机感和自我克制能力。优越感让人自信,危机感让人努力,自我克制能力让人理性和专注。这些特质需要家长温和而坚定地培养,孩子才能在循序渐进中逐渐获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绝对不等于放纵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耐心地帮助孩子完善自己,鼓励孩子持续专注地做事情,帮助孩子逐渐建立起一个能独立获得成就感的生活模式——通过持续努力和专注体验到成就感。这个过程必然包含适度的强制。
薛凤琴(10岁女孩的妈妈):我读过一本书,上面写道,从根本上来说,强制是一种恶,是反人性的,因为强制把别人看作不能独立思想之物,会对人构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使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被扼杀。
戴勇: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的学说,很深刻,属一家之言。如果参考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理解起来可能更全面。有研究显示,强制可以检验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创造性。
薛凤琴:这是两个相反的说法,怎么参考?
戴勇:强制之下都不能扼杀的兴趣,也许就是真正的天赋。许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适度逼一逼孩子,其潜能更容易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制的过程,与强制方向一致的天赋或者与之对立的天赋,体现出来的概率要小得多,孩子需要深度体验或者深度试错才能自我发现。比如孩子喜欢弹钢琴,乐感很好,那不妨给他的练习加码,严加督促。如果孩子忍受不了,消极偷懒,那他可能不具备音乐潜质,如果孩子以苦为乐,乐此不疲,那他很可能是未来的钢琴家。
梁淑珍:这样做,不怕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吗?
戴勇: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有句名言:“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许多音乐家、运动员、数学家等都是如此。以贝多芬为例,他的刻苦在音乐界是出了名的。4岁时,他经常练琴到午夜12点,有时还必须等他父亲回来检查后才能睡觉,否则要挨打。舒曼为了练琴,自制一个器具夹手,以至于后来把无名指夹废了。严格的纪律、刻苦的训练是可以与创造性和谐共存的。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纪律和训练,但其作战时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军队,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都是出了名的灵活运用战术的德国将军。
强制要因人而异
田丽霞(9岁男孩的妈妈):戴博士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还是担心强制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媒体总是报道不堪忍受学习压力而自杀的案件,还有很多小孩子因为上各种兴趣班没有时间玩耍而抱怨父母,叫人看了心里难受。请问戴博士,强制孩子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分寸?
戴勇:其实,家庭教育中要不要强制孩子不是讨论的焦点,焦点是如何因人而异地对自家孩子施以适度的强制。家庭教育只有原理和原则,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比如“虎妈”的家庭教育,在美国可能是合适的,因为在美国一些公立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堕胎、吸毒、校园暴力事件等,“虎妈”式的教育至少可以让孩子远离这些东西,加上美国大环境非常宽松民主,孩子常常在学校得到了足够的赞扬,这时,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强制,不至于造成孩子心理问题,反而是一种矫正。美国教育部副部长奥乔亚就曾尖锐地指出美式教育的弊端:“我们给予孩子太多的鼓励,不论孩子做得好或不好都能受到赞扬。现在我们发现,许多美国学生进入大学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他们自我感觉非常好,但其实大多眼高手低,做的不如想的多。”
主持人:如何做到因人而异呢?如果按智力高低大致把孩子分为天赋很高和资质中等两类,如何对他们分别施以强制?分寸又如何把握?
戴勇:按智力高低给孩子分类是不严谨的做法,但不妨以此为切入点谈一谈,家长不必对号入座,还是应该根据孩子的综合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对少数某方面天赋很高的孩子,强制极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应该给予这类孩子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多试错的机会,把强制减少到能保证基本面良好的程度。孩子的基本面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身体健康;第二,心理阳光;第三,礼貌待人。要做到这三点,需要一定的强制。对天赋很高的孩子来说,强制到此为止,他们不适合被圈养,而且他们大多会在这个良好的基本面上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将所有孩子都放在教育的流水线上,用一个模子去刻画,结果教育高度同质化,创新性人才出不来。
其次,对大多数资质中等的孩子来说,严格的教育比较合适。资质中等的孩子没有明显的特长,可塑性强,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他会发展得更优秀。如果缺少压力,可能导致他们散漫,还可能染上恶习。要知道,趋利避害、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要克服这些不好的天性,适度的强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强制也要讲究方法,在亲情的基础上,温和而坚决的强制对孩子有益,打骂等虐待手段要不得。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