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投资者都是相关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他们不仅有能力识别判断出行业中领先的公司,更有能力预测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的态势。在与英特尔结缘的13年里,许盛渊一直对新技术市场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相信,这个领域永远有机会存在,永远有机会在等待发掘。
稳健,是这位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一贯的处事态度,也是他秉承的投资风格。作为VC/PE业内资深人士,他始终致力于在保持投资业绩增长的同时,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为投资人负责到底。
“喜欢就好”
许盛渊在台湾地区长大,之后到美国读书。他勤奋好学,不仅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美国最享有盛名的文理学院之一“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还考取了美国加州的注册会计师(CPA)资格。工作生涯的前3年,许盛渊是在德勤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部门度过的。这个岗位要求他不但要熟练掌握会计业务,还要经常去客户公司拜访,了解公司各方面的业务状况,以便开展审计。3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为他日后开启的投资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许盛渊后来选择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拿到MBA学位后,他加入著名能源企业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的北美投资部,主要负责电厂开发。1998年,许盛渊曾被短期派往中国进行业务拓展。在安然公司的这段经历让他发现,投资这份工作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实MBA毕业后我一直在做投资工作,因为电厂开发也算是一种投资。当时我在各地跑来跑去找电厂、电力公司以及投资者,让各方面条件匹配的公司彼此达成合作。这段经历引发了我对投资的兴趣,所以就坚持做下来了。”
在许盛渊看来,做会计和做投资有两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都要进行分析,都要关注细节。“投资人一方面要看到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要关注细节,每家公司的特色、管理团队、其他投资人的背景等都是要考察的重要细节。”
2000年,机缘巧合下许盛渊加入英特尔投资,成为一名投资经理,负责北美地区通信和网络领域的投资。在此期间,他投资过半导体及软件供应商Ikanos Communications(NASDAQ: IKAN)和网络安全公司Recourse Technologies(后被赛门铁克收购)等项目。
2004年,为了抓住中国的发展机遇,英特尔投资委派许盛渊担任公司的中国区投资总监。时隔6年重返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飞速变化让他甚为惊讶。他笑着说:“有件事令我印象颇深。1998年我住进北京的长城饭店时,在街上想找杯咖啡喝非常困难;但在2004年,星巴克已经开遍了全北京。”
2009年,许盛渊升任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管理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投资业务。随着职位迁升,他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也变得更重,“以前我是自己看项目,只管好自己就行了;现在我需要带领团队,工作就不再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思考怎样能够帮助到团队,把工作做得更好。”
团队内部管理和投资决策、公司外的各类会议、寻找被投公司资源……许盛渊的工作日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乐在其中。一直以来,他对新技术市场充满兴趣,而投资工作恰恰能让他每天都接触到不一样的技术,发现并关注这些领域中的优秀企业。
十几年间,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发展突飞猛进。许盛渊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说英特尔给了他更开阔的视野,尤其是做技术投资,可以让他对整个技术和市场的环境有更深了解。“英特尔的资源非常丰富,全球有10万多员工。只要是跟技术有关的问题,公司内部就肯定有专家能够解答。”与此同时,许盛渊也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英特尔,“对我个人而言,英特尔给了我很多机会。当初我从国外回来后,英特尔的平台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市场。”
“工作就是这样,首先要看你自己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兴趣。如果自己本身对投资没有兴趣,别人说得再好也没有用。”世上难有完美的事情,虽然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但许盛渊也有他的“抱怨”——睡眠时间太少。他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一天能睡8个小时。”
CVC的战略眼光
“英特尔投资中国区对中国很了解,中国市场主要靠我们的本土团队在看。”在许盛渊看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存在长久的投资机会,但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移动互联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们每天工作与娱乐的媒介重心都在逐渐向移动领域转移。但目前看来,要找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型尚需时日。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应用的类型已经很多样,但随着市场和用户的成熟,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用户的眼光很敏锐,他们会在产品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做出选择,不同产品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境遇。”
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来看,以前是WAP,现在有3G,未来还会出现4G制式。在某种程度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会与传统互联网保持一致,但是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上应用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个具有强烈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能在此刻判断出哪些正在钻研未来技术的公司有机会做强?
与大多数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创业投资)机构一样,英特尔投资的行动都是围绕母公司的战略展开的。许盛渊介绍,对于整个英特尔中国来说,英特尔投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关注和掌握新技术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发现和把握战略机遇;业务部门则侧重于技术研发,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也许有些很重要的潜在市场机会业务部门没有看到,这时我们投资团队就可以牵线搭桥,把机会重新带回英特尔。”
英特尔投资对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提供商蓝汛通信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CDN技术在中国很重要,这笔投资一方面有益于英特尔服务器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的业务伙伴更有效地把内容传递给用户。” 投资团队看的是未来三五年的市场与行业发展情况,业务部门则非常清楚未来6个月到1年时间的情况。因此,在英特尔投资,很多投资决策在制定的过程中都要邀请熟悉市场的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以此形成彼此的优势互补。
当然,投资团队和业务部门偶尔也会有意见不合。在许盛渊看来,这并非坏事。通过讨论,双方能够对彼此的看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会更为稳健。“市场随时都在发展变化,有许多东西难以预测,这就需要群策群力。”在许盛渊看来,PE和VC最大的区别在于:PE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成熟的大市场里分切蛋糕;VC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把一个小市场变成大市场,甚至要考虑在还没有出现市场的时候,如何发掘出一个新的市场。
作为英特尔旗下的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的全部资金都来自英特尔,财务核算也计入英特尔。因此,英特尔投资在部门架构、资金组成、投资目标、挑选标准、撤出周期以及投资后服务等方面,都与普通创投机构存在明显不同。凭借英特尔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公司丰富的内部资源,英特尔投资在战略投资领域更具优势。从战略角度看,英特尔投资最重要的投资理念有两个:
一个投资理念是“弥合技术鸿沟”(Technology Gap Fillers)。英特尔会将一些无意亲自开发或是觉得外部公司能开发得更好的技术,通过投资方式将其纳入到公司的技术路线图中。从更大范围来讲,这也是英特尔进行产业链投资、布局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英特尔投资于2010年下半年对东方网力公司的投资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英特尔投资除输出资金外,还会给东方网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软件和硬件层面全面支持东方网力的产品、方案创新和业务拓展。在此过程中,英特尔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也都有了用武之地,从软件角度来说,东方网力主营的视频监控业务与英特尔的嵌入式软件正好契合,而英特尔提供的服务器又能满足东方网力对数据优化的需求。
另一个投资理念是尖端技术(Eyes and Ears)。如果某项技术当前与英特尔经营的业务没有联系,但未来又可能会对其业务产生一定影响,英特尔投资会考虑对这项技术进行投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互联网提供内容商“凤凰新媒体”的投资。投资团队认为,一个好的IT生态系统应当为电脑或智能电视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使用模式。在CPU产品之外,英特尔公司也需要通过搭建看得见的平台,将更好的计算技术解决方案推广给消费者。
经过20多年积淀,英特尔投资内部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在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前,公司会召开两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团队主要讨论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与英特尔业务之间的联系、有何种战略投资价值、投资后能够为彼此带来哪些收益等等。
如果项目在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投资团队成员就会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出于对股东负责,英特尔投资的尽职调查会做得非常深入,流程上也会相对较长。许盛渊表示,“大家可能觉得我们的投资步伐有时比较慢,这是因为我们做事比较详细谨慎。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见仁见智。”尽职调查完成后,英特尔投资就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在会上解答第一次会议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战略性投资和财务性投资我们都做,大部分都是B轮和C轮的投资。”如果被投公司的业绩在预期之内,还会追加投资。
与市场中那些独立的创投公司不同,英特尔投资更看重为推进英特尔整体战略目标服务,以促进其整体生态圈的发展。因此,英特尔投资从不追求短期业绩,而是从整体战略出发考虑长期发展方向。公司曾于1992年向加拿大的互动白板服务提供商Smart Technologies投资300万美元,一直耐心等到后者在2010年上市后才退出,退出时的英特尔掌握的股份价值为8亿美元。这笔投资的周期长达18年,很少有独立的创投公司能等这么久。
放眼大数据
当下,大数据已然成为VC关注的新热点。“我们至少关注大数据一两年了,服务器是英特尔技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大数据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许盛渊告诉记者。
有业内学者认为,大数据的兴起还要归功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传统线下企业掌握的数据大多是交易型数据,交易行为位于用户消费决策漏斗的最底部,交易发生前的各种浏览、搜索、比较等用户行为数据的数量要远远超过交易数据,但传统的线下企业无力充分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2009年,大数据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这个时间点正是电子商务全面开花的起点。电商企业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浏览、搜索、比较等行为,这导致企业掌握的数据规模至少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日益流行的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将出现的物联网又必将使数据量再提高两三个数量级。
大数据在传统产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是因为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二是因为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一国GDP的大部分份额。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有三类传统企业非常需要大数据服务:第一类是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第二类是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第三类是在互联网压力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虽然大数据目前最明显的应用领域是电子商务,但诸如金融、研究等许多行业也可以从中受益。”许盛渊认为,“传统行业越来越IT化,由此也可以对其用大数据加以分析。比如物流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但从A地到B地再到C地的诸多路线中,哪一条运输效率最高?这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用大数据来分析包括活动、交通、天气等变量在内的诸多因素,然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纵观IT产业发展历程,第一代IT巨头如IBM、微软等,多是B2B类企业;第二代IT巨头如雅虎、谷歌、亚马逊等,多是C2C类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之前,这两类企业之间基本没有交集。但如今这两类企业已经开始了直接竞争。比如亚马逊已经开始提供使用云技术的数据仓库服务,以此直接抢占IBM、甲骨文的市场。
在当前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下,卡位和入口争夺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搜索、导航、浏览器、输入法、操作系统等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已然到来的大数据时代,这种“争夺”又有了新的含义——争夺入口级产品大数据。
由于大数据本身是相关公司的私有资产,很难被竞争对手在短期内复制,其拥有者更容易借此制造行业壁垒。“大数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从哪里来,拥有者是否愿意开放这些数据给大众使用。”许盛渊说。或许,目前的大数据产业只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用“方兴未艾”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发展还为时过早。
“在大数据方面,我们观察的投资重点还是在软件创新上。不同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相信未来将有很多软件公司、分析公司会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得出很多新信息。”许盛渊表示,“大数据在国内还是很新的行业,市场未来怎样发展,我们还在拭目以待。”
稳健,是这位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一贯的处事态度,也是他秉承的投资风格。作为VC/PE业内资深人士,他始终致力于在保持投资业绩增长的同时,合理控制投资风险,为投资人负责到底。
“喜欢就好”
许盛渊在台湾地区长大,之后到美国读书。他勤奋好学,不仅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美国最享有盛名的文理学院之一“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的经济学学士学位,还考取了美国加州的注册会计师(CPA)资格。工作生涯的前3年,许盛渊是在德勤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部门度过的。这个岗位要求他不但要熟练掌握会计业务,还要经常去客户公司拜访,了解公司各方面的业务状况,以便开展审计。3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为他日后开启的投资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提升自己,许盛渊后来选择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拿到MBA学位后,他加入著名能源企业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的北美投资部,主要负责电厂开发。1998年,许盛渊曾被短期派往中国进行业务拓展。在安然公司的这段经历让他发现,投资这份工作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实MBA毕业后我一直在做投资工作,因为电厂开发也算是一种投资。当时我在各地跑来跑去找电厂、电力公司以及投资者,让各方面条件匹配的公司彼此达成合作。这段经历引发了我对投资的兴趣,所以就坚持做下来了。”
在许盛渊看来,做会计和做投资有两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都要进行分析,都要关注细节。“投资人一方面要看到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要关注细节,每家公司的特色、管理团队、其他投资人的背景等都是要考察的重要细节。”
2000年,机缘巧合下许盛渊加入英特尔投资,成为一名投资经理,负责北美地区通信和网络领域的投资。在此期间,他投资过半导体及软件供应商Ikanos Communications(NASDAQ: IKAN)和网络安全公司Recourse Technologies(后被赛门铁克收购)等项目。
2004年,为了抓住中国的发展机遇,英特尔投资委派许盛渊担任公司的中国区投资总监。时隔6年重返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飞速变化让他甚为惊讶。他笑着说:“有件事令我印象颇深。1998年我住进北京的长城饭店时,在街上想找杯咖啡喝非常困难;但在2004年,星巴克已经开遍了全北京。”
2009年,许盛渊升任英特尔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管理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投资业务。随着职位迁升,他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也变得更重,“以前我是自己看项目,只管好自己就行了;现在我需要带领团队,工作就不再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思考怎样能够帮助到团队,把工作做得更好。”
团队内部管理和投资决策、公司外的各类会议、寻找被投公司资源……许盛渊的工作日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乐在其中。一直以来,他对新技术市场充满兴趣,而投资工作恰恰能让他每天都接触到不一样的技术,发现并关注这些领域中的优秀企业。
十几年间,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发展突飞猛进。许盛渊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说英特尔给了他更开阔的视野,尤其是做技术投资,可以让他对整个技术和市场的环境有更深了解。“英特尔的资源非常丰富,全球有10万多员工。只要是跟技术有关的问题,公司内部就肯定有专家能够解答。”与此同时,许盛渊也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英特尔,“对我个人而言,英特尔给了我很多机会。当初我从国外回来后,英特尔的平台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市场。”
“工作就是这样,首先要看你自己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兴趣。如果自己本身对投资没有兴趣,别人说得再好也没有用。”世上难有完美的事情,虽然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但许盛渊也有他的“抱怨”——睡眠时间太少。他开玩笑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一天能睡8个小时。”
CVC的战略眼光
“英特尔投资中国区对中国很了解,中国市场主要靠我们的本土团队在看。”在许盛渊看来,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存在长久的投资机会,但也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移动互联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们每天工作与娱乐的媒介重心都在逐渐向移动领域转移。但目前看来,要找到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型尚需时日。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目前应用的类型已经很多样,但随着市场和用户的成熟,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用户的眼光很敏锐,他们会在产品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做出选择,不同产品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境遇。”
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来看,以前是WAP,现在有3G,未来还会出现4G制式。在某种程度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会与传统互联网保持一致,但是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上应用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个具有强烈挑战性的问题:如何能在此刻判断出哪些正在钻研未来技术的公司有机会做强?
与大多数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创业投资)机构一样,英特尔投资的行动都是围绕母公司的战略展开的。许盛渊介绍,对于整个英特尔中国来说,英特尔投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关注和掌握新技术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发现和把握战略机遇;业务部门则侧重于技术研发,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也许有些很重要的潜在市场机会业务部门没有看到,这时我们投资团队就可以牵线搭桥,把机会重新带回英特尔。”
英特尔投资对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提供商蓝汛通信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CDN技术在中国很重要,这笔投资一方面有益于英特尔服务器的销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的业务伙伴更有效地把内容传递给用户。” 投资团队看的是未来三五年的市场与行业发展情况,业务部门则非常清楚未来6个月到1年时间的情况。因此,在英特尔投资,很多投资决策在制定的过程中都要邀请熟悉市场的相关业务部门参与,以此形成彼此的优势互补。
当然,投资团队和业务部门偶尔也会有意见不合。在许盛渊看来,这并非坏事。通过讨论,双方能够对彼此的看法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做出的投资决策也会更为稳健。“市场随时都在发展变化,有许多东西难以预测,这就需要群策群力。”在许盛渊看来,PE和VC最大的区别在于:PE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成熟的大市场里分切蛋糕;VC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把一个小市场变成大市场,甚至要考虑在还没有出现市场的时候,如何发掘出一个新的市场。
作为英特尔旗下的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的全部资金都来自英特尔,财务核算也计入英特尔。因此,英特尔投资在部门架构、资金组成、投资目标、挑选标准、撤出周期以及投资后服务等方面,都与普通创投机构存在明显不同。凭借英特尔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公司丰富的内部资源,英特尔投资在战略投资领域更具优势。从战略角度看,英特尔投资最重要的投资理念有两个:
一个投资理念是“弥合技术鸿沟”(Technology Gap Fillers)。英特尔会将一些无意亲自开发或是觉得外部公司能开发得更好的技术,通过投资方式将其纳入到公司的技术路线图中。从更大范围来讲,这也是英特尔进行产业链投资、布局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英特尔投资于2010年下半年对东方网力公司的投资采取的就是这种方式。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意向,英特尔投资除输出资金外,还会给东方网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软件和硬件层面全面支持东方网力的产品、方案创新和业务拓展。在此过程中,英特尔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也都有了用武之地,从软件角度来说,东方网力主营的视频监控业务与英特尔的嵌入式软件正好契合,而英特尔提供的服务器又能满足东方网力对数据优化的需求。
另一个投资理念是尖端技术(Eyes and Ears)。如果某项技术当前与英特尔经营的业务没有联系,但未来又可能会对其业务产生一定影响,英特尔投资会考虑对这项技术进行投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互联网提供内容商“凤凰新媒体”的投资。投资团队认为,一个好的IT生态系统应当为电脑或智能电视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使用模式。在CPU产品之外,英特尔公司也需要通过搭建看得见的平台,将更好的计算技术解决方案推广给消费者。
经过20多年积淀,英特尔投资内部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在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前,公司会召开两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团队主要讨论目标公司的基本情况、与英特尔业务之间的联系、有何种战略投资价值、投资后能够为彼此带来哪些收益等等。
如果项目在第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投资团队成员就会对目标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出于对股东负责,英特尔投资的尽职调查会做得非常深入,流程上也会相对较长。许盛渊表示,“大家可能觉得我们的投资步伐有时比较慢,这是因为我们做事比较详细谨慎。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见仁见智。”尽职调查完成后,英特尔投资就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在会上解答第一次会议中提出的问题,然后做出最终的投资决策。“战略性投资和财务性投资我们都做,大部分都是B轮和C轮的投资。”如果被投公司的业绩在预期之内,还会追加投资。
与市场中那些独立的创投公司不同,英特尔投资更看重为推进英特尔整体战略目标服务,以促进其整体生态圈的发展。因此,英特尔投资从不追求短期业绩,而是从整体战略出发考虑长期发展方向。公司曾于1992年向加拿大的互动白板服务提供商Smart Technologies投资300万美元,一直耐心等到后者在2010年上市后才退出,退出时的英特尔掌握的股份价值为8亿美元。这笔投资的周期长达18年,很少有独立的创投公司能等这么久。
放眼大数据
当下,大数据已然成为VC关注的新热点。“我们至少关注大数据一两年了,服务器是英特尔技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大数据也是出于这个考虑。”许盛渊告诉记者。
有业内学者认为,大数据的兴起还要归功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传统线下企业掌握的数据大多是交易型数据,交易行为位于用户消费决策漏斗的最底部,交易发生前的各种浏览、搜索、比较等用户行为数据的数量要远远超过交易数据,但传统的线下企业无力充分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2009年,大数据概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这个时间点正是电子商务全面开花的起点。电商企业可以采集到用户的浏览、搜索、比较等行为,这导致企业掌握的数据规模至少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日益流行的移动互联网以及未来将出现的物联网又必将使数据量再提高两三个数量级。
大数据在传统产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一是因为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二是因为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一国GDP的大部分份额。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有三类传统企业非常需要大数据服务:第一类是对大量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第二类是做“小而美”模式的中长尾企业;第三类是在互联网压力下必须转型的传统企业。“虽然大数据目前最明显的应用领域是电子商务,但诸如金融、研究等许多行业也可以从中受益。”许盛渊认为,“传统行业越来越IT化,由此也可以对其用大数据加以分析。比如物流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但从A地到B地再到C地的诸多路线中,哪一条运输效率最高?这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用大数据来分析包括活动、交通、天气等变量在内的诸多因素,然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纵观IT产业发展历程,第一代IT巨头如IBM、微软等,多是B2B类企业;第二代IT巨头如雅虎、谷歌、亚马逊等,多是C2C类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之前,这两类企业之间基本没有交集。但如今这两类企业已经开始了直接竞争。比如亚马逊已经开始提供使用云技术的数据仓库服务,以此直接抢占IBM、甲骨文的市场。
在当前国内的互联网环境下,卡位和入口争夺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搜索、导航、浏览器、输入法、操作系统等等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已然到来的大数据时代,这种“争夺”又有了新的含义——争夺入口级产品大数据。
由于大数据本身是相关公司的私有资产,很难被竞争对手在短期内复制,其拥有者更容易借此制造行业壁垒。“大数据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数据从哪里来,拥有者是否愿意开放这些数据给大众使用。”许盛渊说。或许,目前的大数据产业只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用“方兴未艾”这个词来形容它的发展还为时过早。
“在大数据方面,我们观察的投资重点还是在软件创新上。不同的数据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相信未来将有很多软件公司、分析公司会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得出很多新信息。”许盛渊表示,“大数据在国内还是很新的行业,市场未来怎样发展,我们还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