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实验激活物理课堂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告诉我:物理必须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线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物理跟生活的依存关系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来激发学习热情,使中学物理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关键词:物理实验 激活 课堂
  
  一、巧用物理实验激趣,将学生引入科学探究大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当新知识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够促进学习。比如(1)在“杠杆”的教学时,我先安排一个“大力士”和一个小同学扳手腕比赛,表明大力士的力气真够大,接着让大力士空手扳螺母扳不动,而小同学用一把扳手就轻而易举地把螺母拨开了!在同学们惊奇当中引入“杠杆”教学。
  又如(2)讲“大气压强”时,我安排了一个与学生平时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相悖的实验导入新课:取两个粗细差别不大的试管套起来,并在它们的间隙中倒些带颜色(为了现象明显)的水,当把套着的试管倒过来朝下时,学生以为套在里面的试管会掉下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较细的试管不但没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这一现象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
  
  二、增加演示实验,提高感性认识
  
  比如:在讲析物体的沉浮条件前,教师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深入,从而得到结论:
  1、把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
  2、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
  3、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
  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物体沉浮是取决于那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而不是只是浮力或重力。而在学习浮力产生的原因时与其夸夸其谈压力差,还不如把一个塑料瓶下端剪开,放入一个乒乓球,再往里倒水,当有瓶盖使球下有水时,球就上浮,否则球就不浮。在学生惊奇当中稍加点拔,学生就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了。
  
  三、适当补充学生实验,多渠道理解和应用知识
  
  物理实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物理实验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例如:(1)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 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2)在大气压的教学中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可多补充几个,并且由学生来做。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的塑料瓶,上下各打个小洞,让学生装上水,水总是要从下面的洞流出,但一用手堵住上面的洞,下面的洞就不再流水了。学生很是诧异,自己就主动想知道“为什么?”了。(3)在《浮力》这一章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制学具,即几块形状不相同的木块,一块铁皮。在课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提出新问题,如,形状不同的同材料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水里、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学具在课外进行实验,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兴趣很高,增添了学生积极进行实验的信心。
  
  四、善于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切实体会学习物理的好处
  
  比如(1)在“家庭电路”的学习前,我就给学生这么一个问题:我要给我的新家安装电路,电路中至少要有电能表、电灯和插座,该如何接线呢?然后按小组分给有关器材,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连接。安排好时间让学生观察、阅读和讨论,再组织学生在实验桌上模拟安装。学生十分兴奋和自豪,其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很想知道的问题,这时老师再讲解,他们的认识就特别深刻了!(2)在学习了“电功”、“电功率”以后,让学生测定教室用电器日耗电量,看电能表是否“快”了;学了“密度”后,让学生验一验老师或妈妈的戒指,是不是真金的。在学了光学后,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潜望镜等等。事实证明,解决了这类联系实际的问题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都按捺不住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不会感到物理乏味、枯燥、遥远、难学了。
  
  五、注意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益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我曾经在同样素质的班级中进行过不同的教学方法:
  1、先5分钟预习,再25分钟实验,10分钟总结,5分钟练习。
  2、先讲析10分钟,再25分钟实验,5分钟总结,5分钟练习。
  3、先5分鐘预习,10分钟实验,5分钟练习,再10分钟讲析,再10分钟实验,再 5分钟总结。
  结果发现第3种方法,学生收获要大些。现在的初中生都比较“自大”,让他静静地听你教他怎样做实验,他会自以为简单,是老师太啰嗦了,不愿听。实验课上如果先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做过实验后再做练习,学生会发现在实验中有许多细节和问题都没弄清楚,这时老师再加以说明,让学生再回头完成实验,学生实验就很有目的性和系统性。
其他文献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段式教学法,并认为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笔者称之为“顺向教学法”;然而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有时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教学效果会更好,笔者称之为“逆向教学法”。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不能或是
期刊
本校是一所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乡办中学,随着教材的革新,本校于2004年9月采用了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和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初中起始版《初中英语》教材。这套教材充分吸收了国际上的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较以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相对于新教材的使用,本课题在进行过程中,对低年级学生
期刊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明确目标,整合资源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会有不同等味道,所以常常有人講,这个人很有修养,那
期刊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促进学生的新构思、新手法。新语言的形成,是教学工作的目的所在。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认为: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所谓“比较法”,就是根据“有比较才能有辨别”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既相同又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拓宽眼界,增加技巧,发挥个性,敢于创新,写出超乎平常人或常规的好文章。  “比较法”的操
期刊
摘 要: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创造的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科学性,我们就深入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 实验教学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数学也不例外。不能设想,所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都可以离开实验而仅仅通过计算或推理得到,所以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实验。  数学实验教学
期刊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随处可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常常受社会环境所左右。在当今通俗歌曲,摇滚乐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中学生心目中就是古董,因而加强引导,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以造就全面发展的合格新人势在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转变。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亟需变革。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我们逐渐探索出了语文课堂的“自主创新”四步教学模式。现将这一心得介绍如下,就教于大家。     一、质疑释疑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结合资料
期刊
在新课程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选择最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总感觉教学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同时,好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感到学习历史很困难。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如何改革当今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只有立足双基,深挖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 课改 初中 数学 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数年,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反思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或片面理解课改精神追求表面热闹,或“小富”即可,浅尝辄止。如何将课改的精神实质有效地贯彻在课堂
期刊
摘 要:教师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法运用各种方式去鼓励学生,也就是教育学上说的激励性评价。在实践中,教师运用激励性平价产生两种现象:一是积极现象,一是消极现象。正确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这是积极现象;反之,一味地无原则地进行激励性评价会让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敷衍应用的学习态度,这就是消极现象。我撷取了课堂实践中的几个案例,并结合自身的观点,进行案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