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之我见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1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有效传授、思想沟通、观点碰撞的双向互动的发展式过程缺少教师或学生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是片面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师生互动;平等合作;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教育学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进行知识有效传授、思想沟通、观点碰撞的双向互动的发展式过程缺少教师或学生这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教学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是片面的教学活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中考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 学生所考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差的唯一评价手段和条件。致使学生和教师成为中考在分数大棒指导下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被动追随者,学生和教师只能在单一的强制性、单向性的教学过程进行知识的传输和学习,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和良好学习品质的树立。笔者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深切地体会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在教学中对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现谈一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做法和措施敬请同仁指正。
  1要强调师生的平等、民主、合作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耐心的引导,在民主、和谐、充满爱心的环境下进行教学。让学生敢于发言,愿意发言,还课堂于学生。同时注意师生之间的合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总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课堂地位由“主导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这一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平等、和谐、关爱中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传递知识和培养兴趣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在新的教育体系下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建立如下的师生关系:
  1.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伦理上是平等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各种权利。同时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同样得到尊重。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不能只抓“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高低,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细心指导,耐心解答,真正做到平等、公正。
  1.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个人的基础和能力的差别,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种自我胜任感、成功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学生的学情差别较大,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研究学生”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1.3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真诚相对,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气氛非常沉闷,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而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师生的关系是民主的,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讨论形成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教师应该与学生互相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解答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同时要能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公平、民主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转换教师角色创设适宜环境,使学生愿意进行互动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索的愿望。并主动积极的思考,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情景创设在师生互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创设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既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情景创设,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课堂效率。教学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特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作用和表现。”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是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充分激发的添加剂。由此可见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的“统治者”、“ 指挥者” 的角色,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低下身子 转变角色,主动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 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状况,通过名人典故和身边先进人物事迹的讲解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为难怕苦的畏惧心理, 使学生坚定学好数学知识的勇气和信心,敢于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实现在学习中交流思想, 在交流思想中提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知识性、生活性和广泛应用性等特点,认真研析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特性和趣味特性,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体验生活性的问题情境中, 实现自主互动特性和欲望的养成和激发。如在三角形全等判定知识讲解时,为增强学生进行互动的能动性,我提问:“小明现在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不小心打碎了,现在只知道一个角和一条边,请你帮他重新划一块一模一样的三角形? ” 学生在我创设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吊起了进行互动学习的“胃口”,进行互动交流的欲望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从而实现师生之间互动学习活动效率,的有效提升。
  3师生互动,要建立有效的讨论小组
  良好的师生互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混乱的师生互动则使课堂混乱,使学生偏离学习方向,失去学习的兴趣。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教师主要是将全班分成四组进行互动教学,一般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分四组加以讨论,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这种做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小组内人数过多,意见不统一,争论不休的状况时有发生,小组成员不能及时、快速地形成统一的意见,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参加讨论。这样的小组学习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小组学习应该更加细化:首先,小组成员应控制在3~5人之间,最好就是以两张课桌为一组,由于大家比较熟悉,学习程度相近,在讨论是可以及时、有效的交换意见,很快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提高小组互动学习的效率。其次,在小组互动学习之前和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对程度较弱的小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帮助,让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小组学习中去,达到全体学习的目标。再次,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要讲究民主,耐心协调各组内的不同意见及各组提出的不同见解,让互动讨论有序、民主的进行。最后,教师要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对各组的结论要从正面积极的加以鼓励,积极的评价。特别是较弱小组,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体发展”的教育理念。
  4提升评价功能,引导学生反思,使学生学会进行互动
  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互动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开展交流互动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错题辨析、探究性问题等开放性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只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通过针对的话语,让学生之间对数学问题解题途径进行交流,对解题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辨析,对学生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指正,从而实现学生在教师点评、生生互评、学生反思中,抓住问题关键,找准解题要领,提高解题效能,实现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方面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我提问:“中国电信公司宣布从2001 年2 月1 日开始,县城和农村的电话收费标准和方式一样,在县内通话3分钟内的收费标准为0.2元,每超1分钟就要加收0.1元,现在请你写出电话费(元) 与通话时间(分),为正整数的函数关系式, 这时学生进行了解答0.1 y t t≥3 t 我出示学生解答出的不同答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评价,提高了学生进行问题评价的效能,实现了互动式教学的效率。
  总之在现阶段师生互动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它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下学习,既培养了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业成绩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认为,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语文教改势在必行。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课改精神
期刊
【摘要】在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我深深体会到当今的教育实际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关键,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通过主动探究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的反思总结来让学生学会完善自己。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反思总结能力是指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心理特征。教育的最终目的
期刊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曰:“事必成有法,然后可成。”计算机课堂教学重在实践,重在指导,重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自己摸索出一些体会和经验,愿与大家分享。  1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采取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让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然后去扣击学生的心弦,营造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用“真情”激发“兴趣”,用“真诚”启迪“智慧”,用“真爱”鼓励“创新”,形成课堂教学情感交融的效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智慧的启迪,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  
期刊
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学习意向,引起学生的认识需要,就要创设出一种学习气氛,使学生急于求知,主动思考,就要设置出有关的问题和操作,利用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以造成认知冲突。  课堂教学中有了学习气氛和认知冲突,即创设了思维情境,学生便有了展开思维的动因、时间和空间,从而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1引入新课中创设思维情境 
期刊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它是一种内容极为丰富的教育规范和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铸造民族之魂的大事,而语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则更为重要。因为语文学科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是基础的基础,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学好语文,不仅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而且对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既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期刊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已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并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优质生源为目标,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管理”为基本理念,推进教学改革,力争打造创新人才。实行创新教育,是新的形势对我们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地理教学中,进行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开展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
期刊
【摘要】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师的授课艺术两个方面讲述了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物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
期刊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关于有效 教学,仁者互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 导的—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的前提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 果。然而,在现实中用心观察我们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有效教学”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期刊
【摘要】课堂是心灵相约的场域,是疑难问题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教师往往把课堂变成了讲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没有必要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们思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