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施教能力
  
  新课程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所学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寓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师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考,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四、保护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他们创新意识才能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时刻维护孩子们的自尊,培养孩子们的自信,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着真正的骄傲之情。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他们个性的张扬,使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  一、明确朗读要求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前提  朱熹曾经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就是对朗读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做到音读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尤其是作为—个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和向导,是学校各种教育力量的完美结合。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辛和复杂的,它在学校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大多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教师大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而在课堂上形成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现代教育理念则不同,大力提倡课堂教学要讲究民主。因为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其中的欲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一、 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
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要始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学生,不但要尊
在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讲究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讲”和“练”上,如此讲来讲去,学生还是不会读书,更不爱读书,阅读能力自然不会高。作为教师,应该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训练的要求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向。  一、明确初中物理学科中德育的培养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1.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且识字教学也是一项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认为应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激发识字兴趣 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