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数学美的因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美情趣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学科美的因素,通过讲述数学史和数学故事、玩转几何形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美情趣;核心素养;学习兴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人文底蕴又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审美情趣的重要表现。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于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爱好,帮助他们增长数学科学的创造发明能力。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要不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接受数学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
  一、了解故事,感受数学严谨之美
  每一个数学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家辛勤的奋斗历程。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家,虽然所处年代、国籍、经历不同,但他们在探索数学的艰辛旅程中,总是伴随着对美的热烈追求,又强烈地表现出他们为探寻科学真理而不懈追求、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审美教育中珍贵的美学因素。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美的因素,陶冶学生人格,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先绕后量或滚动测量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然后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祖冲之在一个直径3.3333米的大圆里割到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八边形,计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0.852毫米。他精益求精,继续分割得到正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每条边已经和圆周紧密贴在一起了。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严谨的计算,终于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在3.1415926和3.1418927之间的结论。这一结论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比欧洲人发现这一结果要早一千多年。通过介绍圆周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严谨、执着和艰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先让学生准备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纸,指导他们剪成三角形,让他们通过对折、比拼等,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然后讲述了帕斯与三角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家严谨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
  在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讲讲知识点背后数学家刻苦研究、严谨治学、勇于克服困难、坚持真理的故事,感悟他们身上散发的严谨执着之美,使学生既接受了人文的熏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动力,激励他们刻苦奋进。
  二、认识几何,领悟数学形体之美
  几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几何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几何知识,为初中乃至高中学习几何打下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挖掘几何体的形体美,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提高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和信心。
  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形体美。
  一是精选几何图案,制成PPT,于课前导入。几何图案主要运用视觉基础元素点、线、面以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几何形体组合而成,有单纯、明快、新颖别致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装修、服装设计、物品装潢等方面。课前导入这些圖案,让学生接受图案的视觉冲击,感受到几何形体之美和应用之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二是利用动画,了解生成过程。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有形的图像进行展示,并将学习重难点进行总结归纳,适当插入一些形象的图片或相关教学视频,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突出了重点,简化了难点,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进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在讲解圆形的周长、面积等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便利性,对不同图形割补与拼接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对于各种图形的理解更直观,更快得到解题的方法;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侧面积与表面积、圆柱体的体积等章节时,可以利用动画图片,揭示几何体的内部特征,展示形体的动态美,让学生更清楚知识的生成过程,强化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动手,巩固、提升对于几何形体的认识和理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思维发展起源于大量外部活动。因此,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多让学生动手,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几何思维。
  一是利用七巧板拼图。“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拼图游戏,学生能拼出各种图案,如建筑物、风景、人物、动物、汉字等,形式多样。学生玩七巧板既是一个益智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过程和创造美的过程,在玩游戏过程中获得数学美感的同时,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是利用图形构建图画。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我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为书签设计图案。学生设计、展示富有个性图案的书签,不仅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以及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而且再一次接受了美的熏陶。在学生学习了不同的平面图形后,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各种图形构建一幅画,鼓励学生发挥奇思妙想,用各种形状搭配不同的作画材料,组合构建不同的图案。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精美图案、动画等生动的材料,用美的魅力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动手玩转几何形体,变抽象、枯燥的几何为具体、可感的实物。这些举措,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强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在享受美的愉悦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数学审美情趣。
  三、回归生活,体验数学实用之美   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过,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
  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节时,我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细节,懂得门窗的开关哪些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在学习“容积与容积单位”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眼药水、饮料、瓶装水等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含义,并建立了相应的容积单位的表象。
  我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明确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行为活动等其实就是数学的反映,逐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学以致用,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实用美。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课内外结合,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体验。在教学“百分数”后,我开设了一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超市购物体验,把全班分成卖家和买家若干组,让学生把家里闲置的课外读物、文具、玩具等进行售卖,通过打折、讨价还价、记账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生活处处有数学的實用之美。通过各种实践体验活动,逐步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使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变枯燥为丰富,变乏味为有趣,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实用之美。
  总之,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美的熏陶。数学教师应不断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加强数学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6-09-14(第9版).
  [2]杨晓荣,吴希.多媒体:在突破难点中展现数学文化——“圆的周长”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赏析[J].辽宁教育,2008(12).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源头,因此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培养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是首要任务。本文从悬念的设置、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和链接学生熟悉的生活等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实验;兴趣培养  处于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敏捷、好奇是他们的特点,善于利用这些特点对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都有重
教育是什么?何为师者?何为言传身教?围绕近期发生的两个小故事从中或许可以寻得答案一二。  一、“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故事1:福隆小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晚,一位班主任咨询我:“有位家庭离异、父子关系很糟糕的孩子父亲改变主意,想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孩子很想参加,但是父亲认为孩子晕车不让其参加),因为是出发前临时增加学生,所以手续办理比较麻烦,还让他去吗?”我给他提的建议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一个班级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是不可分的。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班级布置注重学风的建设,多贴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在班里安置一个“小小图书角”放一些报纸和一些有益的课外书或教学资料供学生学习。  2.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到底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  二、因材施教  根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重要,笔者尝试引导学生激发其想象力、在写作中加强想象、在综合性学习中发挥想象、在课外学习中强化想象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综合性学习;想象力  所谓“想象”,是对原有认知的
【摘要】目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以恩平市为例分析生命教育现状,进一步将生命教育辐射各中小学、社会和家庭。  【关键词】学校;社会;家庭;生命教育;整合利用  一、问题提出  我国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较大,校园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生命教育列入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成
摘 要: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传播着知识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情感信息,进行着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为主体和伙伴;学生心中有老师,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导师和朋友,在沟通、合作、对话、互动、交流中,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关键词:魅力教师;乐即是课;课在乐中;课
【摘要】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的有效补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以及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探讨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当中的任务设计的原则以及步骤,为有效设计英语课外活动提供思路。  【关键词】英语课外活动;任务;任务设计  一、引言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英语教育教学活动。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
从主题墙的观赏性、与课程的契合度等方面,在参评的339幅作品中,評选出一等奖6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0个,优秀奖57个,进步奖151个。  本版责任编辑: 丛钰文 宣传策划:广州汉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人们常说:“享受快乐”“享受生活”,而“享受”与“学习”仿佛相隔甚远,无法接轨。为什么呢?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来就是一份“苦差”,学生早已对繁重、呆板、重复、单一的作业感到枯燥、乏味、沉重了,更何来“享受”呢?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未得到多大的改观,还是老调长谈。仅仅靠课文后的几道思考题或是课辅材料中的标准化试题来巩固孩子的学习。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地禁锢了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学效益的问题。为贯彻落实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质量,初中生物教师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探索,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激发兴趣,是有效教学的起点;第二,以生为本,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第三,实践培养,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