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像河流一样向前奔腾的生命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ba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艾芜先生的故乡去。”这个初衷缘于二十多年前阅读了他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立即就被他笔下那诗一般古朴浪漫的情调所深深地吸引,那些与我身处的地方不一样的景色、风俗和那鲜明的傣族风情,南国旖旎的风光,以及缅甸的风土人情,让我如痴如醉。
   艾芜先生是一位流浪型的作家,他的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艾芜先生是一个火热的人,他走光明的路,唱温暖的歌。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漂泊,二十多岁就蹬上草鞋,带着纸笔,和一只用细麻绳吊在颈子上的墨水瓶,“像吉卜赛人似的,到处漂泊去”,一个人开始奔往滇缅一带,向南流浪。他的闯劲很大,天不怕,地不怕。路途上的风景,映入他的眼睛,走过的地方,遇见的物事,都走进了他的小说和散文。南方边疆僻壤是他的天地,在滇缅异邦漂泊六年的日子难得安生,他在诗里写道:“有文皆苦,无食不酸”,其流浪生涯的艰辛可想而知。但这一段漂泊的经历,对于他这个充满理想的青年来说,都是不以为苦的,对于他的人生与创作来说,也有很多的收获。
   在阳光朗照的春日上午,沿着乡间的村道慢慢前行,仿佛回到了时光的深处,又如恍惚之间,不经意地一脚踏进了黑白老电影里。是的,就是在这饮马河水北去的涛声里,在乡村尘封已久的记忆中,艾芜先生在这里出生和成长。为了革命,为了追求真理,这个接受过新文化教育的他又从这里出发,不畏前途漫漫,一路流浪南行。他用手中的笔,把西南边疆地区底层社会人们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图景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了我们了解那一个时代,研究这些人物的实物资料。他作品中鲜明的地域色彩、神秘的环境氛围,又使他的创作风格偏重于抒情和浪漫。
   在他的《人生哲学的第一课》《快活的人》《荒山上》《松岭上》《森林中》等篇什之中,他用手中的笔,把在这山道、峡谷、松林、月色、鸡毛店、茅草地、马帮等地上演过的凄美感人的故事,用批判的立场和人道主义的意识,浸透在他所描述的字里行间,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南高原的落后、蛮荒、艰辛、恐怖展露无遗,把一个旅人所经历的各种意想不到的细节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呈现给读者,这不能不说是艾芜先生对那一个旧时代的深刻揭露。正如艾芜先生所说的那样:“河把自己的流水,去灌溉两旁田里的禾稻豆麦,去浸润两岸长着的树木花草,去饮啜村庄人家的牛马,去洗涤村妇手上摆着的衣裳,去解除农人脚上粘着的泥污。人也得像河一样,不要只是工作着,吸收着,充实着,还得将自己的生命,贡献給那些平凡的劳苦人们。”而这一条河,一直涌动在艾芜先生的每一根血管里,不停地流淌着,奔腾着。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个宗旨。
   其实,艾芜先生的故居就在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翠云村4社的汤家大院。这座洒满了阳光,充溢着文化气息的偏僻庭院,四周安谧,院内一川绿风,山水寂寂,感到如同在大山之中一样的清幽。这里,有他的生命,有他文学的灵魂不曾离去。
   “清流”“翠云”,这样的地名真是很好听,有一种想清逸出尘的味道。村子的周围种了很多的梨树,春天来了,田野里一大片梨花盛开,蜂飞蝶舞,枝头飞雪。这里是艾芜先生出生及童年生活的地方。在距离这座大院远远的地方,就看到一座极富川西民居风格的房屋静静地藏于竹林幽深的小院。青砖,黛瓦,白色的墙壁,雕栏格窗,一切都是那样的似曾熟悉与亲切,散发着静谧的书卷气息。这里,就是艾芜先生的故居。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乡对漂泊游子青黛色的记忆。
   艾芜先生故居的占地面积不大,是传统的四合院,正屋和厢房不改当年的形制,小青瓦坡屋面,抬眼一看,屋脊平直,瓦垄平实,檐口平整,川西匠人的手艺真好,一堆材料到了手里,干出的活儿就是漂亮。在川西坝子,多见这样的村屋。
   故居的正屋和厢房,早已经没有人再住,墙上满是留下来的老照片,屋中摆放着从乡下收来的零杂家什,多是在艾芜先生作品里写到过的箩筐、鱼篓、石磨、杆秤、背篼、草鞋、镰刀、马灯、算盘……艾芜先生在小说里把情感都赋予了它们,这里的大部分物件,都有着简单的文字,都曾经出现在艾芜先生的某一篇作品之中。这些文字说明,如同披览古书时的注解,可供查考。眼前的这些杂什,随物各有注释,文字虽简要,但在我心里,知其来源,愈发觉得亲切,心里有一种家常气息所浸润的感觉。
   艾芜先生故居的院子里有三棵树,皆极高大,树干朝天上钻,早就过了屋顶,发出的阵阵馨香,淡而悠远。一棵是菩提树,另外两棵是水冬瓜。几蓬红艳艳的三角梅,热热闹闹地开在太阳底下,一片明艳,耀红了整面黄泥墙。
   艾芜先生的塑像就坐落在这座小院和煦的春风之中,很清癯的样子,但眼睛极亮,透着光芒,深情地看着这个世界。塑像的前方是一方草坪,柔柔的,嫩嫩的,空气般清新,晨梦般飘逸,铺出一行行绿诗、绿歌、青波、青浪。在艾芜先生故居的这一方净土之上,不断有人在这里缅怀俯仰先生温柔敦厚,慈祥恺悌的塑像。著名诗人流沙河给艾芜先生的故居题写了八个字:“清流其人,翠云其魂。”道出了艾芜先生的人格,以及一个作家和故土的关系。
   故居的周边栽种了小草竹丛,修建了茅草亭、道耕轩、《蓉城受教》景观小品、广场等,并有两处泉眼——汤家泉和乌木泉。故居内设立了陈列室,按照《童年的故事——耕读传家、新旧之间》《南行记——漂泊寻梦、异乡革命》《锻炼——左联战士、流亡路上》《百炼成钢》四个主题介绍了艾芜先生一生的足迹。
   其实,艾芜先生的一生,无论是在政治波澜的潮头或谷底,还是被时代潮流抛向岸边,他的生命始终都散发着那一份割舍不去的新文化书卷气息。历史是一条永远连续的文化之链,新文化始终要用旧文化作为自己茁壮成长的土壤。在时代更替,历史大变动之际唯有如艾芜先生这般全身心接受新文化的洗礼,并将传统文化细细咀嚼,消化得能够挤出新思想的“奶”来,才能全身心的去拥抱新时代,成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韧战士,为缔造新时代战斗到底。
   历史的车轮悠悠地转过了百余年,而今艾芜先生故乡的春天,来得是那样的迅速,那样的悄无声息。仿佛檐上已经泛绿了多时的小草,村边滴翠的茂竹,窗台盛开的鲜花。春日的阳光朗照在这古老的故居之中,照在这些略显古老的建筑之上,照在行人身上,细碎,温暖,有着一种恬静和闲适。
   故居旁边,有三两个当地的老人,在吸着纸烟,在有一搭没一搭地用当地的方言土语讲述着发生在这个故居里的人和事,以及故居里那些曲折绵长的故事。现在,这里依旧是孩子们的乐园,每到放学时间,穿着校服的孩子们浩浩荡荡地走出校门,顿时,这条村道最热闹的时候便到来了。
   故乡旁边饮马河的涛声依旧,往事如云烟俱散。艾芜先生的故居,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故居。有望得见的山水,有可延续的历史记忆。它从历史的根脉突围而出,一路延伸到了现代。
   屋檐下的风铃声穿破岁月的窗帷,“叮叮当当”地响着,岁月悠然,不慌不忙地轻吟着悠远的旋律,似乎一切与艾芜先生有关的记忆,不期然地都从记忆的深处一下子复苏了,萦绕于脑海。“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一段话,现在已经刻在了他的墓碑上,碑面上镌了一束山茶花,花里有他丰盈的心灵。
   这是艾芜先生可谓精粹之极的座右铭。这一段话,无疑是先生人生的自白。他的生命始终与水密不可分,心胸和思想都得到水的濯洗与浸润。哪里还有风尘入眼?哪里还有俗务索怀?若热衷于名利的人,肯冷静下来,用心去读一读先生的文章,肯定是可以醍醐灌顶的。在艾芜先生的文字里,那水竟是这样的清凉透骨。对先生的为人和为文,我们透过历史的茫茫迷雾,可看到一个作家真正的良知依旧岿然独存。
   如果没有艾芜先生,清流镇翠云村将是寂寞的;如果没有艾芜先生,中国现代文学也会缺少一片灿烂的风景。现在,先生走了,风景永远留在了身后,他已不再回头。
其他文献
几乎每天清晨都是这样,吸溜吸溜吃过老婆子端过来的一海碗宽面条后,太阳将出未出的时候,老头子拉着行李车出门了。行李车是废品收购站老板送的,说这车子还有八成新呢,只是缺个轮子,当废品太可惜,修修还能用。老头子看车上镀的铬都还没掉净,就在废品堆里扒拉了几个下午,好不容易才翻出个勉强可以将就的轮子,再把几个松松垮垮的地方用铁丝绑了。只不过换上的这只轮子虽能滚动,却总是和另一只闹别扭,滚动起来咯噔咯噔一耸一
期刊
1956年9月,我被辽宁省盖平县三中(即今日盖州市第三中学)保送到赫赫有名的辽宁省盖平高中(后改名为辽宁省熊岳高中),分配在一年级四班。班主任老师苏直人华北大学历史系毕业,对爱好文科的学生格外厚爱、亲近。一天,上晚自习时,我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刊载在《文艺学习》月刊上的周立波谈《三国演义》的文章。苏老师走到我身边,低头看了看,脸上露出很高兴的表情,二话没说,只轻轻地拍了两下我的肩膀,我心里感到十分惬
期刊
是夜,脱落的叹息  豁唇的西山口走出三声吠  肩着猎枪的老鹰  眼睛划伤一条河的静谧  岸畔有星星灯火递过来  次第弥漫开的  是夜——脱落的叹息  深陷厚厚沉降的雪中  皮靴当的一声  震碎山丁子头上那顶白帽     白桦树挂着一枚戒指  白桦树挂着一枚戒指  是恋爱中少女上翘的嘴角  是初绽的薄雾  不经意间说出的冰凌花  相拥的鸟鸣  让慌张爱上了慌张  已是三月  风鼓着腮帮  搅动发
期刊
1   诗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一壶酒、一碟菜,三五好友大醉后的呼噜。这是我喜欢的境界。像曹植一样写诗,洒脱、豪放、没有功利,写自己想写的,说自己想说的,开心时大笑,悲伤时痛哭,潇洒浪漫,无所顾忌。   很怀念在故乡的那些时日。少年时,空守一盏油灯,母亲在旁边纳着鞋底,父亲编着柳筐,弟弟在写作业。我静静地做着自己的文学梦。   写的那些青涩的文字是那样的清澈,宛如溪水。   多年后,我依旧会被
期刊
村庄  转弯处,被一条土路拦腰抱住,  月亮,影子的布道者,  一枚江南印章,失足到河里──  风卷起变形的声音,  鸟,风的孩子,回到夜晚的乡村。  蛙鸣藏得深,像极了归宿,  心中磨了多年的刀应声放下。  ──睡眠的沉香荡,  萤火虫,带着人性一闪。  一个人的西塘  侧身穿过塘东街,西街,石皮弄,  廊棚,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  一个人的西塘,两年过去了,  还在寻找曾经爱过的人。  人间四
期刊
苦艾酒  風,揭开夜的一角  月亮紧跟着出场了  朝身后望去  一只猫跟了过来  它有九条命  我有九种孤独  拌着蓝火苗  喝下香水、乳液、口红  合谋出的香甜  穿过一条长长的路  月亮不见了  猫也不见了  一小片暗影压下来  我不见了  卡夫卡或平安夜  甲虫和庄周  哪一个是真的  所有甲虫都不免变成  萨姆沙和葛蕾特的蜣螂  所有母亲只剩下  忧伤的微笑  所有的牲畜甲虫们  都不能显
期刊
晨练  春天了,花从自然中醒来  可有人还在打盹儿,他仿佛  被梦缠住,一些醒来跑出的动词  开始了晨练  晨风,跑出了太阳的味道  还有幸福的乔木的花枝招展  操动太极者,努力平衡着天地的阴阳  扭秧歌的人,把沸腾舞出了常态的水  这些自虐的跳动者,在生命的张力里  灵魂已经出窍,一群跳僵尸舞者  踩着舒缓的旋律,木偶般的身段  把企求康健的美好  表现得五体投地  继续操练,我夹杂在晨光里  
期刊
在山民心里,大山就是他们的敬仰之地,就是一座灵山。我和众多山民一样都是大山缝隙里生长的一株小草,而无想山,就是生我养我的灵山。   山,因寺庙而得名。锦绣江南,楼台烟雨,位列“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想寺就坐落在大山南麓。我居住在山北,常常习惯从栖身之地遥望大山北麓,只见苍山雾霭,香火缭绕钟声远,林壑尤美树参天,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俯首,走进山门,笃笃笃,不知是小沙弥在代替我敲打木鱼,还是伐
期刊
第一天上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李大砍刀一边急着去开门,一边琢磨着他们这栋楼的开发商怎么把门铃设计成这种优雅的音乐。    他透过猫眼一看,门外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太太,再仔细看看,原来是自己的母亲,刚才的优雅心情一下子没了。母亲陪着妹子在自己原来买的平房住,已经很长时间没来了。李大砍刀一愣,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他手握着门把手,正犹豫着,母亲已经在外
期刊
梨花大道  给我簪花的围巾  给我镶珠嵌玉的腰带  我就美美地  摇摆  北镇,罗罗堡,五峰村,马蹄印  每一处辽西走廊上的白金  这一刻是我的  陶醉胜于朋友具体而微的描述  我的眼睛幸福地忙着  我称它为陷阱  一整天不想出来  梨花白  梨花很白  梨花一开天下白的白  在辽西走廊罗罗堡梨花大道  一心一意地白着  上树拍照的人  因为自己的不白和渺小  而向全世界炫耀着  他们“爱”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