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我初进收藏市场,只觉得眼花缭乱,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当时看了一个材料,说中国的玉石矿再有五六年就开采完了,我想这倒是个好机会,按规律什么东西停产了,什么东西就开始升值了,就好像画家逝世之日就是他(她)的画涨价之时。收藏的宗旨永远是物以稀为贵,这玉石快要“稀”了,搞“囤积居奇”的机会就来了。
机不可失,说干就干,就从买玉石小件开始,迈出了我收藏事业的第一步。我当时有热情没有基本功,连石头和玉石都分不清楚,记得我第一件藏品是一个“玉猪”,上面还有些“血纹”,像是刚生下来的,我给它取名“胎猪”,我对这个“宠物”非常喜欢,晚上睡不着觉也起来看看。
后来我对着书本仔细研究,发现它根本不是什么玉的,地地道道是用石头雕刻成的,不过还是说得过去,是块比较好看的石头,色泽和纹理都鲜亮,将错就错也没有觉得后悔。
可后来就越来越离谱了,我收藏心切又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马上变成赫赫有名的收藏家,于是“粗制滥造”就开始了,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抢”了几个回合以后,发现这些藏品就像我早期的作品一样,当时的得意之作后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的简直是“惨不忍睹”了。
我终于发现自己与玉石无缘,于是对玉石件没有“初恋”的感觉了,心灰意懒之后,我又移情别恋爱上了奇石。
奇石就好在奇上,我生性好奇,跟奇石的“性格”有些“不谋而合”。奇石本来没有生命,它的“灵性”是人想象出来的,因为它是大自然“出身”,上面没有人工的雕琢痕迹,欣赏起来就可以不受别人的“控制”,我们可以凭想象跟它尽情地“沟通”。
中国文化有着“天人合一”的古训,而收藏石头正好找到了“石人合一”的感觉。人称园无石不秀庭无石不雅,把“大自然”搬到了屋里,成了另一种“回归自然”。
我把奇石当成了“知己”,不断从中发现它的美,朝夕相处常看常新。有人叫奇石是禅石,这“禅味”是来自石头还是自己的头脑,说不清楚也不必清楚,赏石能使这种特殊感觉“无中生有”,于是“追求”它的人就不断增加,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石痴”队伍,奇石既然也“心有灵犀”,那么我爱它就没商量了。
我爱奇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个新藏种,那玉雕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玩家高手成千上万,我跟在别人后面从“扫盲”开始,就这个水平怎么也难后来者居上。
而收藏奇石则不同,是改革开放后起步的,收藏者都是新手和生手,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种竞争中存在着“捷足先登”的广阔空间,在这里下功夫可能会事半功倍。另外,奇石被称为石文化,刚形成的奇石市场还缺少“文化”,面对同一块奇石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就容易出现“价格漏洞”,为今后的“捡漏”留下可乘之机,如果抢在了前面就等于是占领了“制高点”,不需要后来者居上就可以“居上”了。
收藏奇石的目标定下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制定“行动方案”了,当时的潘家园市场上,常见的奇石分为造型石和纹理石,造型石只看“外表”,纹理石观其“内脏”。
我推测造型石将来可能更吃香,因为这种石头“长”在地表面,容易被人发现,世界上没有人去的地方越来越少,造型石没被发现的就会越来越少,按照这个推理去计算,它的存世量和已知量相对比较接近,不担心受“新发现”的冲击而贬值;而纹理石则藏在大山的“肚子”里,“已知”少不一定“存世”少,有朝一日大山“动手术”,大批量发现大批量开采,就可能造成了这种奇石因为多而不“奇”了。
我开始了与奇石的“亲密接触”,一块一块地精选购买,一块一块地搬运回家,一快一块地“清刷洗澡”,一块一块地摆放整齐,一块一块地逐个命名,一块一块地登记造册……
尽管是百看不厌其乐无穷,但是我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收藏奇石需要一定的规模,摆放就需要很大的空间,我的高楼住屋已经到了“警戒线”,收藏再不搞“计划生育”,我们家就要“石满为患”了,三间屋子已经拿出了一间做“奇石馆”,两个阳台占去了一个半,如果不停下来我家就要变成“山洞”了。
冷静下来我又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北京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但不是奇石的中心,在这方面没有地利的优势,我的这些奇石,都是“远方来客”,次次倒手层层剥皮,算上乘车坐船的费用,比在奇石的老家贵了不知有多少,而且好的在沿途被人家“选美”弄走了,我买的都是人家挑剩了的。
奇石梦被打破了,我又发现了第三个目标,看上了市场上偶然出现的古化石,这种东西数量少体积也小,放在家里不大占地儿。此物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很珍贵,因为它们的“资格”非常老,有的已经有几亿岁了,更重要的是它曾经是某个生命的载体,有的说不定还是我们的“祖宗”呢,这些留着生命痕迹的石头,是地球变化的见证,收藏它等于是为科研保留原始证据。我开始了“尝试”,还真的买了一件得意的,我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块“粪便”,到底是什么兽类拉的屎不知道,这块“硬屎”除了不臭以外哪里都像“真的”,“屎化石”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桌上,用手把玩亿万年前的“屎”,成了我茶余饭后的一大嗜好。但是有个问题挡在了面前,国家规定化石属于文物,不许民间买卖。违法的事不能干,我很快就决定停了下来。
从玉石到奇石再到化石,这“三石”最终还是半途而废,“浪费”了我一年多的时间,是我为收藏交的第一笔“学费”。尽管我“中途转学”了,总算还学了一些有用的知识,这为我转入证照收藏奠定了基础。
何况这个过程也没白废,我至今对石文化也有感情,特别喜欢看奇石展览,逛地质博物馆时也特别留心古化石,因为它们都曾经是我的心上物,也算是“喜新不厌旧”吧,即使知有“今日”,也不会后悔“当初”。
(责编:孙展)
当时看了一个材料,说中国的玉石矿再有五六年就开采完了,我想这倒是个好机会,按规律什么东西停产了,什么东西就开始升值了,就好像画家逝世之日就是他(她)的画涨价之时。收藏的宗旨永远是物以稀为贵,这玉石快要“稀”了,搞“囤积居奇”的机会就来了。
机不可失,说干就干,就从买玉石小件开始,迈出了我收藏事业的第一步。我当时有热情没有基本功,连石头和玉石都分不清楚,记得我第一件藏品是一个“玉猪”,上面还有些“血纹”,像是刚生下来的,我给它取名“胎猪”,我对这个“宠物”非常喜欢,晚上睡不着觉也起来看看。
后来我对着书本仔细研究,发现它根本不是什么玉的,地地道道是用石头雕刻成的,不过还是说得过去,是块比较好看的石头,色泽和纹理都鲜亮,将错就错也没有觉得后悔。
可后来就越来越离谱了,我收藏心切又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马上变成赫赫有名的收藏家,于是“粗制滥造”就开始了,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抢”了几个回合以后,发现这些藏品就像我早期的作品一样,当时的得意之作后来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有的简直是“惨不忍睹”了。
我终于发现自己与玉石无缘,于是对玉石件没有“初恋”的感觉了,心灰意懒之后,我又移情别恋爱上了奇石。
奇石就好在奇上,我生性好奇,跟奇石的“性格”有些“不谋而合”。奇石本来没有生命,它的“灵性”是人想象出来的,因为它是大自然“出身”,上面没有人工的雕琢痕迹,欣赏起来就可以不受别人的“控制”,我们可以凭想象跟它尽情地“沟通”。
中国文化有着“天人合一”的古训,而收藏石头正好找到了“石人合一”的感觉。人称园无石不秀庭无石不雅,把“大自然”搬到了屋里,成了另一种“回归自然”。
我把奇石当成了“知己”,不断从中发现它的美,朝夕相处常看常新。有人叫奇石是禅石,这“禅味”是来自石头还是自己的头脑,说不清楚也不必清楚,赏石能使这种特殊感觉“无中生有”,于是“追求”它的人就不断增加,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石痴”队伍,奇石既然也“心有灵犀”,那么我爱它就没商量了。
我爱奇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个新藏种,那玉雕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玩家高手成千上万,我跟在别人后面从“扫盲”开始,就这个水平怎么也难后来者居上。
而收藏奇石则不同,是改革开放后起步的,收藏者都是新手和生手,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种竞争中存在着“捷足先登”的广阔空间,在这里下功夫可能会事半功倍。另外,奇石被称为石文化,刚形成的奇石市场还缺少“文化”,面对同一块奇石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就容易出现“价格漏洞”,为今后的“捡漏”留下可乘之机,如果抢在了前面就等于是占领了“制高点”,不需要后来者居上就可以“居上”了。
收藏奇石的目标定下来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制定“行动方案”了,当时的潘家园市场上,常见的奇石分为造型石和纹理石,造型石只看“外表”,纹理石观其“内脏”。
我推测造型石将来可能更吃香,因为这种石头“长”在地表面,容易被人发现,世界上没有人去的地方越来越少,造型石没被发现的就会越来越少,按照这个推理去计算,它的存世量和已知量相对比较接近,不担心受“新发现”的冲击而贬值;而纹理石则藏在大山的“肚子”里,“已知”少不一定“存世”少,有朝一日大山“动手术”,大批量发现大批量开采,就可能造成了这种奇石因为多而不“奇”了。
我开始了与奇石的“亲密接触”,一块一块地精选购买,一块一块地搬运回家,一快一块地“清刷洗澡”,一块一块地摆放整齐,一块一块地逐个命名,一块一块地登记造册……
尽管是百看不厌其乐无穷,但是我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局限性”,收藏奇石需要一定的规模,摆放就需要很大的空间,我的高楼住屋已经到了“警戒线”,收藏再不搞“计划生育”,我们家就要“石满为患”了,三间屋子已经拿出了一间做“奇石馆”,两个阳台占去了一个半,如果不停下来我家就要变成“山洞”了。
冷静下来我又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北京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但不是奇石的中心,在这方面没有地利的优势,我的这些奇石,都是“远方来客”,次次倒手层层剥皮,算上乘车坐船的费用,比在奇石的老家贵了不知有多少,而且好的在沿途被人家“选美”弄走了,我买的都是人家挑剩了的。
奇石梦被打破了,我又发现了第三个目标,看上了市场上偶然出现的古化石,这种东西数量少体积也小,放在家里不大占地儿。此物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很珍贵,因为它们的“资格”非常老,有的已经有几亿岁了,更重要的是它曾经是某个生命的载体,有的说不定还是我们的“祖宗”呢,这些留着生命痕迹的石头,是地球变化的见证,收藏它等于是为科研保留原始证据。我开始了“尝试”,还真的买了一件得意的,我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块“粪便”,到底是什么兽类拉的屎不知道,这块“硬屎”除了不臭以外哪里都像“真的”,“屎化石”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桌上,用手把玩亿万年前的“屎”,成了我茶余饭后的一大嗜好。但是有个问题挡在了面前,国家规定化石属于文物,不许民间买卖。违法的事不能干,我很快就决定停了下来。
从玉石到奇石再到化石,这“三石”最终还是半途而废,“浪费”了我一年多的时间,是我为收藏交的第一笔“学费”。尽管我“中途转学”了,总算还学了一些有用的知识,这为我转入证照收藏奠定了基础。
何况这个过程也没白废,我至今对石文化也有感情,特别喜欢看奇石展览,逛地质博物馆时也特别留心古化石,因为它们都曾经是我的心上物,也算是“喜新不厌旧”吧,即使知有“今日”,也不会后悔“当初”。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