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VR应用到物理课堂当中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第三次教育革命后,规模化教育逐渐转变为个性化教育。未来,虚拟化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将会成为學生学习的新途径。VR(虚拟现实)充分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呈现学习内容,在情境中交互地学习物理知识,模拟物理实验。利用VR技术所具有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虚实结合再造物理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VR教育;中学物理;交互;沉浸;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069-3
  1 VR教育现状
  从目前的行业上看来,VR领域主要存在于VR游戏、VR社交和VR教育当中。VR教育仍然还停留在将传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直接放入VR中,像VR搭积木、VR看人体构造、VR看静态3D场景及文字等。但是,这样做只是简单改变了交互的方式,将电脑显示器“套”在了学生头上。就像看纸质书和电子书,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CNKI数据库中以“VR学习”“VR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筛查无用文献后共检索到247篇相关文献。利用 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后得到图1。通过图谱可以看出,在之前我国对于VR教育的研究中,VR在学习过程中所提供的沉浸感和学习体验已经被研究者们所重视,并且在职业教育中配合增强现实技术后得到了广泛运用。
  国外将VR应用到教育的例子包括Jang、Susan等的3D解剖课程,借助虚拟操作平台、触觉输入设备及动物模型,配合交互性的解剖结构参照系,构建可直接操作的3D解剖课程;还有Alho Barata的电力变压器操作课程;Rupasinhe Thashikad的关于飞机维修技术的培训课程;Kim、Pyoung Won的操作电动机课程;Trautrims、Alexander的物流全球虚拟团队教学工具;Butavicius、MarcusA的腹腔镜模拟操作和心理测试等。
  从之前的大量研究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原理理论性教学中,不认为VR有超过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更多的还是对于理论联系实践的直观表现。但是在体验性操作教育上,VR优于提供场景,适当的场景能引发真正的学习需求,能够有效替代现有教育中的部分体验性操作内容。VR所具有的七大教育功能:体验、探究、训练、矫正、交流、创作与游戏在集中学生关注度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效果显著。
  2 VR的教育应用在物理课堂的理论分析
  VR技术对教育改革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加入了虚拟现实学习环境。通过VR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绝不是课程内容和工具的简单相加。VR的教育价值已经不是一顶头盔和一副眼镜能够涵盖的,VR可以是一种学习或思考方式。通过VR可以把课堂上教师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的、抽象的图像,通过具体的、全方位的、全沉浸的场景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这个场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还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课堂内容专注度不足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例如,用VR操作挖掘机、用VR进行飞行模拟等都是已经实现的将教育应用到职业教育中的典型例子。在实践性、感性、三维的教学内容中,VR相对传统、理性、二维的实验教学有巨大的优势。
  VR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其核心在于扩展学习者的经验,使得学习者能够与环境交互,从而掌握新观念。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情境化认识理论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它通过建立情境来使学习可以从一种情境迁移至另一种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产生共鸣,都取决于教学情境的生动性与逼真性,情境越生动、越逼真就越能引发个体的身体体验。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识别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学生通过VR跟虚拟世界产生联系,进入真实的场景中,理解本来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讨,在操作中记住知识,而不是大规模地抄写、背诵。
  知识不是完全客观的,知识的展现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场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对学生来说不仅更加容易理解而且不易遗忘。传统课堂过多地强调了知识的接受,而教育应该是调动人的全部生理与心理特性的。这也是如今翻转课堂、慕课(Mooc)、微课等新型学习模式不断涌现的原因。当学生沉浸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及其应用规则来解决问题时,有效的学习才能发生,可以做到不刻意地去学去记,而是更加轻松地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中,往往受到教学设备和教室环境的限制,实验效果得不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但是,使用VR技术就可以非常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处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体验的都是同样的内容,产生的却是各自与VR交互的体验。将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环境之中,让学生在类似虚拟游戏的体验中实现现实不可能做的事情。这里说的VR实验不是为了让学生看见一个3D的爱迪生如何实验几百种灯丝材料,而是让学生自己“成为爱迪生”,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耳朵去听,用别人的心去感受,多角度地去体验实验过程,在过程中反思,然后得出自己的感悟。
  在物理课堂,VR的主要作用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家中,VR能够让孩子定下心来学习。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环境虚拟化和个别化、教学过程个性化和交互化、教学评价客观标准化。
  3 VR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实例
  以电学为例,36 V以下的电压被称为安全电压,但我国家庭电压为220 V,接触220 V的电压又会怎样?若这时使用VR就能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身体验触电的感觉,让学生对原先虚无缥缈的电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在学习热机一章时,一般课堂都是通过汽油机或柴油机的演示模型演示由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做功冲程,通过VR可以打开热机的外壳,详细地观察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对于图片难以表达的工程元件曲轴、连杆等也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光的干涉和衍射》这一节,物理老师通常在课堂上讲了半天,学生却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点,一开始就听得云里雾里,失去了学习和记忆的兴趣。因为这种微观粒子的运动,用语言是很难表达的,加上实验难度较高,难以演示,学生很难想象粒子究竟是如何穿过狭缝的,而通过幻灯片的展示又差了那么点意思。这时就可以通过VR来展现。
  在讲述宇宙中天体之间的关系或卫星发射这些问题的时候,只通过图片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具体的实际情况。但通过VR,学生可以亲自驾驶火箭或飞船,起飞时体验飞船摆脱地球引力的速度,而不是单单记住一串数字,飞行时可以看到星球在他们身边旋转,甚至可以登陆到一个具体的星球上去感受一下。降落时感受重力加速度带来的冲击力。这种经过“真实”体验,亲手触摸比较后,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会被有效地 调动起来,对于知识的专注度也会得到显著提升。图2是通过VR让学生感受过山车。
  VR不仅在模拟真实环境时有用,还可以模拟真实环境中看不到的场景。例如,在研究声音传播时,可以通过VR模拟真实环境中看不到的波形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声波具体是怎样传播的,还有光学中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等,都可以通过VR将抽象的实验现象具体化,将原本密闭的实验系统透明化。
  4 VR教育目前的缺陷
  VR教育的学习环境必定也会有其独特的支持与约束因素。VR具备重塑教育的潜力,但VR大范圍变革教育的路还很长。国外学者分析了VR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受到的支持与约束因素,通过对参与者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估,揭示了技术和后勤支持是学习的限制性因素。具体到中学课堂中,VR在课堂中能否被教师所掌握,对于教室的设备要求以及成本投入问题都还有待改进。
  Michael Bodekaer在TED大会上关于VR科学实验室的演讲中提到:“如果能将常青藤百万美元级别的实验室提供给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实验仪器,那将会激励整整一代的科学家们来创新和改造我们的世界。”曾经我们将投影仪引入课堂,随后电脑、PPT、Flash、智能手机、iPad、电子白板也被引入。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只有不断改变媒介,提升品质,推陈出新,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嵩,赵福政,刘晓晖.国外虚拟现实(VR)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18(3): 19-23,73.
  [2]张志祯.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追求身心一体的教育——从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说起[J].中国远程教育,2016(6):5-15,79.
  [3]魏萌.VR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王佳菊,王修信,范永凯,等.基于VR技术和Flash的物理实验交互式仿真[J].广西物理,2005(2): 50-52.
  [5]杨梦琪,陈红.探讨VR和AR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J].中学理科园地, 2018, 14(1): 21-22 24.
  [6]吕森林.教育观察:高沉浸的VR学习体验来了吗[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11): 21-23.
  [7]冀巧玲.基于VR-Platform的中学物理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吴志强,张冬梅,唐棣. VR和传统教育结合的优势述评和趋势预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4):21-23.
  [9]黄奕宇.虚拟现实(VR)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11-16.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物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形成经典物理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并且能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构建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在习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迁移能力、多维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的培养,定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物理核心素养;合理迁移;多维分析;正确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2016年全国卷的试题基调和各省份试题的变化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导向。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核心素养,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考试题;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学习进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
摘 要:了解物理在新课标I卷理综中的地位,总结新课标I卷物理计算题的特点,比较新课标I卷与广东卷物理计算题的异同,分析新课标I卷的命题趋势,对首次使用全国卷的广东省高中物理老师,提出计算题备考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I卷;物理计算题;特点;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04-3  广东高考自主命题已经11年,形成了广东卷的
摘 要: 以“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为例,从“学科知识环境铺垫”“教师教学环境创设”“师生学习环境营造”“学生学习成效体验”4个方面阐述了教学环境中“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作用,为实现高效教学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策略;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8-0030-4  苏霍姆林
摘 要:问题意识既是物理学习的目标之一,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前提。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重视物理实验,关注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引入物理学史等。文章以“多用电表的使用”为例,展示课程中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应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多用电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自牛顿开创经典力学以来,物理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初相
摘 要:基于生活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电磁感应”为例,根据其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教学设计,并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生活体验;物理教学;科学素养;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36-3  1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
摘要:合作学习能激发不同个体的学习潜能,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本文着重阐述基于学习目标,教师如何在授课环节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从而提高其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及相对应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习目标;合作学习;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2(S)-0025-3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
摘 要:物理学史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课程包含丰富的“物理学史 规律教学”课例。文章以《行星的运动》为例,提出了“物理学史 科学探究”双管齐下、有效互补的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学史 规律教学;物理学史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0)7-0032-3  物理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运用PCK理论系统分析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地位、价值、难点和教学策略,将学科知识进行组织、调整与呈现,以进行有效教学,使知识主线更加明晰,教学策略更加科学高效。  关键词:机械能;PCK;守恒;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7-0028-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也是教学及考查的重点,然而,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
窗外日新月异,窗外天翻地覆,而我们呢,多年不变的教法,简单机械的重复,填鸭式的灌注,只为那些冰冷却权威的数字。数字的背后,是成长的艰辛,是茫然,是被动的接受。不再怀疑,不再质询,考证,快乐的学习,只是一种奢求。考试是被膨胀的机器,数字决定我们的命运,所以,一切都在继续。直到我们热情的泯灭,直到心如止水,我们所讲的只是知识的框架而已,已不再有血肉。可是,送走一届又一届,我们仍然要面对的是热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