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社会环境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了人类经济活动动因的演变趋势,提出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第二只“看不见的手”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成为人们心理形成的基础,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表现与动力机制,推动社会经济由维持生存到财富不断增加,直至走向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中图分类号:F014.36 标识码:A
和睦共存、和谐社会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但人群中富有与贫困两极分化的矛盾始终在困扰着我们。最初的经济活动动因从推动效率增长出发,也在助长着贫富两极分化。而贫富两极分化成为社会矛盾及动荡的滋生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能否走向与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致性?既推动效率的增长,又趋于消减贫富两极分化,并且其过程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经济活动动因的嬗变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或组织行为的动因决定了其活动的目的与方向,也影响着其活动的效果。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们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1]。”最初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在于人利己的本性,每个人都在拼命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在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前提下,每个人或组织在欲赚取利润获得财富时必须选择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进行生产,必须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降低成本,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服务更周到的产品,才能通过销售达到目的。通过市场竞争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方向流动。每一个人获取财富的过程也是促进整个社会财富和福利增加的过程。亚当·斯密称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2]。”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而存在与增加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包括之前,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以致食物匮乏,缺少必须的生活资料。同时,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社会组织散乱,生存有着较大的问题。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与同类争夺食物以及其它生活资料。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为了生存的行为导致产生利己自私的心理。这种心理通过前人行为语言及思想的熏陶被后人传承。久而久之,就赋予了人类一种普遍的利己自私的品格。对经济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最初的动因。但这种利己自私的品格并非先天获得,例如生活在各种物质供给充分满足条件下的儿童,缺乏在群体生活中去抢占食物及其它生活品的动因,而更多的是关注周边舆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二十世纪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较少或不再为缺少食物威胁生存而忧虑。当人们的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时,多占有食物及生活必需品预防饥饿保证生存的欲望消失了。随着交通、通讯和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人类拓宽了视野,加强了相互的沟通。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完善,文化和心理素质快速进步。社会分工及商品交换更加深入普及,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主动权在增加,多数人的话语权在增加,社会更多的注重了对人本身的关注,逐步的改变着原来由于食物短缺威胁生存等条件下形成的心理。利己自私心理渐渐淡化,而欲获得他人重视和尊崇的心理渐渐增强,加上社会宣传及文化教育等的引导,一种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利他心理逐渐形成与强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但是,在经济活动中,伴随着利己心理的延续作用,利他心理的形成及稳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会呈现两者并存,交叉作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形成两种经济活动的动因及过程。例如,汶川地震后的捐赠行为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所以捐赠行为不仅仅是企业出于社会责任的利他行为,也可以是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商业行为。捐赠行为存在提高声誉以获取广告效用的经济动机,其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赠数额平均多出50%[3]。反映出捐赠活动既是利他行为,也是扩增自身利益的利己行为。
二、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在充分满足了食物及其它生活资料的需要之后,人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致使个人心理形成的环境大为改变。为生存而争夺或占有物质的环境条件消失了,一种生存逼迫的利己心理的形成及强化过程中断了。由于文化思想的延续性,利己心理还会长期存在,但正在被利他心理逐渐替代。物质享受需要得到满足的人,紧接着出现的是心理的需要,而心理需要大多与周围人的关系相关。要想获得尊重等某些心理感受就要有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能够博得相关周围人表达出对其行为的期望达到满意的意见,这种满意程度提高的意见的反馈使个体获得欲争取的心理感受。在过程中的这种行为多为利他事件的发生,成为人由利己心理向利他心理转化的过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利他心理,这种利他心理成为实施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走出饥饿贫困阶段时,就从追求生存的需要走向追求心理感受的需要。当人们在物质财富充分满足时,就会感到物质享受不过如此而已,内心就会产生对物质享受本身的不满足感,产生一种对心理欲望的追求,萌生利他方面的意念,通过利他行为获得心理的快感与享受。人们追求这些心理感受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获取这种心理感受的欲望也可以通过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宣传广告的灌输,责任感的树立,以及名誉地位形式设置的引导等进行激励与强化。利他将渐渐地成为人类未来的凸显和稳固的品格。人们为了获得心理的满足,为了获得美好的感受而去努力工作。通过对个人心理满足的追求而展开各种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追求个人或群体心理的满足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以利他为前提的个人心理满足的追求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只“看不见的手”在产生与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和壮大。
三、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生存环境恶劣,特别是食物的缺乏是利己心理产生的基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优越是利他心理产生的基础。因此,着眼于以人为本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应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在利己心理主导下,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这一过程的不断强化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在利他心理主导下,对美誉度、知名度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这一过程能够促使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没有利己心理的存在,人类社会早期就难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没有利他心理的出现,人类社会就难以实现和谐发展。二者依次产生与发展着,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在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运作模式下,当生产力极不发达,生活资料匮乏时期,人们以追求生存的利己心理为动力展开经济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阶段,随着食物的满足及物质财富的丰富,威胁生存的压力消失了,追求心理满足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从而逐步形成以利他心理为动力展开经济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人类心理由追求利己转向追求利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者呈现过程中的交叉融合,渐次迭代的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两只“看不见的手”将共同的指导与牵引着人们去工作劳动,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M].郭大力,王亚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
[2]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M].郭大力,王亚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
[3] 山立威、甘犁、郑涛. 公司捐赠与经济动机[J]. 经济研究,2008(11):51-60.
作者简介:
薛振忠 男(1953-11),籍贯:河南省新乡市,汉族,经济学硕士,海口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中图分类号:F014.36 标识码:A
和睦共存、和谐社会是人类几千年的梦想,但人群中富有与贫困两极分化的矛盾始终在困扰着我们。最初的经济活动动因从推动效率增长出发,也在助长着贫富两极分化。而贫富两极分化成为社会矛盾及动荡的滋生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能否走向与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致性?既推动效率的增长,又趋于消减贫富两极分化,并且其过程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经济活动动因的嬗变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人或组织行为的动因决定了其活动的目的与方向,也影响着其活动的效果。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们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1]。”最初的经济活动的动因在于人利己的本性,每个人都在拼命的追求自己的利益。在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前提下,每个人或组织在欲赚取利润获得财富时必须选择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进行生产,必须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及降低成本,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服务更周到的产品,才能通过销售达到目的。通过市场竞争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方向流动。每一个人获取财富的过程也是促进整个社会财富和福利增加的过程。亚当·斯密称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2]。”社会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而存在与增加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最终必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包括之前,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以致食物匮乏,缺少必须的生活资料。同时,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社会组织散乱,生存有着较大的问题。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与同类争夺食物以及其它生活资料。人类生存的环境和为了生存的行为导致产生利己自私的心理。这种心理通过前人行为语言及思想的熏陶被后人传承。久而久之,就赋予了人类一种普遍的利己自私的品格。对经济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最初的动因。但这种利己自私的品格并非先天获得,例如生活在各种物质供给充分满足条件下的儿童,缺乏在群体生活中去抢占食物及其它生活品的动因,而更多的是关注周边舆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二十世纪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拥有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较少或不再为缺少食物威胁生存而忧虑。当人们的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时,多占有食物及生活必需品预防饥饿保证生存的欲望消失了。随着交通、通讯和互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人类拓宽了视野,加强了相互的沟通。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完善,文化和心理素质快速进步。社会分工及商品交换更加深入普及,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主动权在增加,多数人的话语权在增加,社会更多的注重了对人本身的关注,逐步的改变着原来由于食物短缺威胁生存等条件下形成的心理。利己自私心理渐渐淡化,而欲获得他人重视和尊崇的心理渐渐增强,加上社会宣传及文化教育等的引导,一种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利他心理逐渐形成与强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动因。但是,在经济活动中,伴随着利己心理的延续作用,利他心理的形成及稳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会呈现两者并存,交叉作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形成两种经济活动的动因及过程。例如,汶川地震后的捐赠行为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因此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所以捐赠行为不仅仅是企业出于社会责任的利他行为,也可以是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商业行为。捐赠行为存在提高声誉以获取广告效用的经济动机,其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公司比其他公司捐赠数额平均多出50%[3]。反映出捐赠活动既是利他行为,也是扩增自身利益的利己行为。
二、第二只“看不见的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在充分满足了食物及其它生活资料的需要之后,人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致使个人心理形成的环境大为改变。为生存而争夺或占有物质的环境条件消失了,一种生存逼迫的利己心理的形成及强化过程中断了。由于文化思想的延续性,利己心理还会长期存在,但正在被利他心理逐渐替代。物质享受需要得到满足的人,紧接着出现的是心理的需要,而心理需要大多与周围人的关系相关。要想获得尊重等某些心理感受就要有一种行为,这种行为能够博得相关周围人表达出对其行为的期望达到满意的意见,这种满意程度提高的意见的反馈使个体获得欲争取的心理感受。在过程中的这种行为多为利他事件的发生,成为人由利己心理向利他心理转化的过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利他心理,这种利他心理成为实施经济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走出饥饿贫困阶段时,就从追求生存的需要走向追求心理感受的需要。当人们在物质财富充分满足时,就会感到物质享受不过如此而已,内心就会产生对物质享受本身的不满足感,产生一种对心理欲望的追求,萌生利他方面的意念,通过利他行为获得心理的快感与享受。人们追求这些心理感受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获取这种心理感受的欲望也可以通过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宣传广告的灌输,责任感的树立,以及名誉地位形式设置的引导等进行激励与强化。利他将渐渐地成为人类未来的凸显和稳固的品格。人们为了获得心理的满足,为了获得美好的感受而去努力工作。通过对个人心理满足的追求而展开各种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追求个人或群体心理的满足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以利他为前提的个人心理满足的追求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只“看不见的手”在产生与发展,其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和壮大。
三、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生产力低下,物质贫乏,生存环境恶劣,特别是食物的缺乏是利己心理产生的基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丰富,生存环境条件优越是利他心理产生的基础。因此,着眼于以人为本的大力发展生产力应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在利己心理主导下,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这一过程的不断强化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在利他心理主导下,对美誉度、知名度的不断追求成为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这一过程能够促使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没有利己心理的存在,人类社会早期就难以快速发展生产力;没有利他心理的出现,人类社会就难以实现和谐发展。二者依次产生与发展着,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在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运作模式下,当生产力极不发达,生活资料匮乏时期,人们以追求生存的利己心理为动力展开经济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阶段,随着食物的满足及物质财富的丰富,威胁生存的压力消失了,追求心理满足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从而逐步形成以利他心理为动力展开经济活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人类心理由追求利己转向追求利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者呈现过程中的交叉融合,渐次迭代的趋势。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两只“看不见的手”将共同的指导与牵引着人们去工作劳动,去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M].郭大力,王亚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5.
[2]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M].郭大力,王亚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
[3] 山立威、甘犁、郑涛. 公司捐赠与经济动机[J]. 经济研究,2008(11):51-60.
作者简介:
薛振忠 男(1953-11),籍贯:河南省新乡市,汉族,经济学硕士,海口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