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l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读者》第20期上有一篇张寿卿先生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历史题怎么考》。文章写道:
  ……(日本。笔者注历史)的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 (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会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运油的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弯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 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
  …………
  我们的学生是肯定不会分析到这这种程度的。
  有媒体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上面的考题就是例子)。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生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世间许多发明都是人们异想天开、突发奇想的产物:爱因斯坦设想人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落,于是发现了相对论;符拉迪斯拉夫•伯罗地将一粒小球置入钢笔尖,第一只圆珠笔就这样问世了;克拉伦斯•伯德埃在加拿大北极圈发现了冰冻鱼后将其运用到罐头食品业中,冰冻食品于是风行;索尼公司把耳机与收音机组合在一起,随身听就这样成了新宠。张先华在《教育思想的革命》一书中就兔子失败打开了新思路:一、兔子有难言之隐,因而睡大觉,只有失败;二、兔子被“嫦蛾”暗箱操作,注定失败;三、兔子捞到了不少好处,因而睡大觉,故意“失败”……又如树上有七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按照以前的“标准答案”,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因为枪一响,没挨枪子儿的六只鸟儿都飞了。而现在的答案则表现出可包容的多种可能性:还有六只(因为这六只都是聋子);比原来更多(它们来声援、悼念同伴)……原来的“标准答案”成了可能中的一种。而且答案还远不止这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辩论、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例如在《俭以养德》一文的教学中,我们掌握了有关驳论的知识后,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一幅漫画,题目是“孔融让梨”,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当今社会需不需要谦让精神,大家分组讨论。讨论题目:A需要怎么样?B不需要怎么样?要求找出材料中的突破口,进行反驳。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各抒已见,踊跃发言,精彩的发言洋溢着创造的灵光,有这样好的起点,我们何愁学生创造能力不会提高呢?
  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勤奋、谦虚、韧性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
  韧性是创造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语文教学有着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矢志不渝的文天祥,锲而不舍的布鲁诺;迎难而上的宋濂……训练学生阅读时,我们就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张先华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书中说:“与其给人一把米,不如教人学种田。”“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关于学习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她的《论语心得》中说:我们中国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前一种方式需要皓首穷经,等到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才可以去给经典作注解。而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境界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种高境界的学习于丹教授称作是“融合与提升”,她还借助泰山的对联补充“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最终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来。
  收稿日期:2010-04-10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Shallow talk the mathematics layering teaching of 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Li Li
期刊
[摘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意义。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達的障碍。本人通过对词汇教学的理解,整体优势教学实践,从词汇的音、形、义、用四个方面,浅谈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艺术。  [关键词]词汇教学;原则;教学法
期刊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要不断努力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方法是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want to value reading and backlog  Xu Guo-jing  【Abstract】Langua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培养大量能驾驭高新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这使得信息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愈益凸显。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信息技术对于开发青少年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所教授内容为主、以多
期刊
【摘要】“独创能力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1]本世纪中叶以来,心理学家有研究认为,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只存在着程度高低不同,“其发展水平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2]即“要求教师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能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创新的气氛,便足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历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期刊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洋溢着时代气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唱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成了师生互动,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在这种新理念的支配下,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有声有色  1.1 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
期刊
【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的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指向文化,指向“人文素质”培养的精神活动的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音乐教育中把“文化传承”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现。中学音乐教学应该通过各种音乐形式,将音乐同其他艺术门类进行融合,这样的音乐课堂内涵丰富,对于软化学科边缘,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文化;融合  Synopsis analysis diverse kn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  1. 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语文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 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
期刊
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即抓住稍纵即逝的契机,在最恰当的时间里和合适的情境中运用智慧的方式进行入情入理入脑入心的教育。  那么究竟如何做才为机会中的智慧教育呢?  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在上面,另一碗蛋在下面,这是在父亲盛时无意的一个举动,可是细心的父亲发现儿子先拿了蛋在上面的那碗。  第二天早上摆在儿子面前的是和昨天一模一样的两碗面条,儿子仍像昨天一样拿过带蛋的那碗吃起来,吃着吃
期刊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寻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好感、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前苏联教育学家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