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读者》第20期上有一篇张寿卿先生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历史题怎么考》。文章写道:
……(日本。笔者注历史)的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 (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会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运油的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弯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 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
…………
我们的学生是肯定不会分析到这这种程度的。
有媒体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上面的考题就是例子)。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生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世间许多发明都是人们异想天开、突发奇想的产物:爱因斯坦设想人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落,于是发现了相对论;符拉迪斯拉夫•伯罗地将一粒小球置入钢笔尖,第一只圆珠笔就这样问世了;克拉伦斯•伯德埃在加拿大北极圈发现了冰冻鱼后将其运用到罐头食品业中,冰冻食品于是风行;索尼公司把耳机与收音机组合在一起,随身听就这样成了新宠。张先华在《教育思想的革命》一书中就兔子失败打开了新思路:一、兔子有难言之隐,因而睡大觉,只有失败;二、兔子被“嫦蛾”暗箱操作,注定失败;三、兔子捞到了不少好处,因而睡大觉,故意“失败”……又如树上有七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按照以前的“标准答案”,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因为枪一响,没挨枪子儿的六只鸟儿都飞了。而现在的答案则表现出可包容的多种可能性:还有六只(因为这六只都是聋子);比原来更多(它们来声援、悼念同伴)……原来的“标准答案”成了可能中的一种。而且答案还远不止这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辩论、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例如在《俭以养德》一文的教学中,我们掌握了有关驳论的知识后,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一幅漫画,题目是“孔融让梨”,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当今社会需不需要谦让精神,大家分组讨论。讨论题目:A需要怎么样?B不需要怎么样?要求找出材料中的突破口,进行反驳。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各抒已见,踊跃发言,精彩的发言洋溢着创造的灵光,有这样好的起点,我们何愁学生创造能力不会提高呢?
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勤奋、谦虚、韧性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
韧性是创造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语文教学有着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矢志不渝的文天祥,锲而不舍的布鲁诺;迎难而上的宋濂……训练学生阅读时,我们就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张先华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书中说:“与其给人一把米,不如教人学种田。”“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关于学习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她的《论语心得》中说:我们中国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前一种方式需要皓首穷经,等到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才可以去给经典作注解。而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境界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种高境界的学习于丹教授称作是“融合与提升”,她还借助泰山的对联补充“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最终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来。
收稿日期:2010-04-10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4年《读者》第20期上有一篇张寿卿先生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历史题怎么考》。文章写道:
……(日本。笔者注历史)的教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 (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成为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会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运油的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弯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见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 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
…………
…………
我们的学生是肯定不会分析到这这种程度的。
有媒体报载:外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却能时常提出一些独特的创新见解(上面的考题就是例子)。而我国留学生平时学生刻苦,成绩也不错,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越雷池一步,毫无创造力可言。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变成水,有的说变成冰,而有一个学生却说变成了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他不符合常规,根据标准答案他应得零分。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世间许多发明都是人们异想天开、突发奇想的产物:爱因斯坦设想人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落,于是发现了相对论;符拉迪斯拉夫•伯罗地将一粒小球置入钢笔尖,第一只圆珠笔就这样问世了;克拉伦斯•伯德埃在加拿大北极圈发现了冰冻鱼后将其运用到罐头食品业中,冰冻食品于是风行;索尼公司把耳机与收音机组合在一起,随身听就这样成了新宠。张先华在《教育思想的革命》一书中就兔子失败打开了新思路:一、兔子有难言之隐,因而睡大觉,只有失败;二、兔子被“嫦蛾”暗箱操作,注定失败;三、兔子捞到了不少好处,因而睡大觉,故意“失败”……又如树上有七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按照以前的“标准答案”,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因为枪一响,没挨枪子儿的六只鸟儿都飞了。而现在的答案则表现出可包容的多种可能性:还有六只(因为这六只都是聋子);比原来更多(它们来声援、悼念同伴)……原来的“标准答案”成了可能中的一种。而且答案还远不止这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辩论、即席讲演、口头作文、即兴咏物等活动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创造能力,例如在《俭以养德》一文的教学中,我们掌握了有关驳论的知识后,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一幅漫画,题目是“孔融让梨”,让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当今社会需不需要谦让精神,大家分组讨论。讨论题目:A需要怎么样?B不需要怎么样?要求找出材料中的突破口,进行反驳。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各抒已见,踊跃发言,精彩的发言洋溢着创造的灵光,有这样好的起点,我们何愁学生创造能力不会提高呢?
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不仅跟一个人的知识、智力有关,而且和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勇敢、勤奋、谦虚、韧性等均有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培养。
韧性是创造能力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任何进取创造的必备素质。伟大的创造都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无数次攀登的结果,没有足够的韧性,必将一事无成,何谈创造?语文教学有着韧性培养的最佳素材:矢志不渝的文天祥,锲而不舍的布鲁诺;迎难而上的宋濂……训练学生阅读时,我们就应不断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坚韧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克服脆弱,勇敢地迎战挫折,拼搏进取,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个性,我们创造能力的提高才有了可能。
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张先华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书中说:“与其给人一把米,不如教人学种田。”“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却可受用无穷”。关于学习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在她的《论语心得》中说:我们中国人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前一种方式需要皓首穷经,等到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了,才可以去给经典作注解。而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境界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种高境界的学习于丹教授称作是“融合与提升”,她还借助泰山的对联补充“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学生创造的个性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最终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来。
收稿日期: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