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角的认识》教学反思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单元教材原来分三步呈现
  (1)直线、射线和角(包含角的大小比较)。
  (2)角的度量和画法(包含角的大小比较)。
  (3)角的和差(包含角的分类与二或二个以上角的和差)。
  每一步都由一个角延伸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这样的安排不利于概念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从形式掌握到实质掌握概念,且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为此我调整了思路,首先是调整了教材,将教材分为:①直线、射线和角的分类;②角的度量和画法;③角的大小比较和和差。三部分即让学生先学一个角,再学几个角的。本课时为《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教材着重于直线、射线的认识,角的组成,特殊角与一般角的认识。通过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中特殊角与一般角的差异,从特殊—一般的过程。通过演示,使学生更理解周角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任意一个角内夹与外夹形成360度,所以在研究角时,除了特殊角外,还要研究锐角和钝角。学生通过分类及观察360度角的形成过程,建立起对线与角的基本敏感。
  二、学生实际分析
  学生初步感知线段与直角,为学生学习本堂课提供了基础。这节课对学生来说,将一堆混乱的材料(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射线、线段),进行分类整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分类思想的培养。通过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师根据概念的特点组织感知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由射线发展成角,由特殊角引申出各类角的过程,是这堂课的突破口。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而不是记忆上述概念。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会根据端点的个数区分直线、射线、线段,会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能知道角的分类及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会用符号“∠”表示角。基本建立起对线与角的基本敏感。
  這堂课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是。
  1.对教材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
  让学生先学一个角的知识,再学二个或二个以上角,符合对问题研究的线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自己又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有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理解。
  2.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
  比如,在角的形成与分类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还研究了教材上原先不让学生涉足的180度到360度角的研究,初步感知了一个角与它互补角的关系。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能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去主动思维
  学生先从线段、直线、射线去分类思考,感悟到了端点在其中的重要性。在角的形成教学中,没有一味的按教材上呈现概念知识教学,而是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角的一条边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的变化。把书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数学知识恢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实现了书本知识与学生发现知识的一种沟通,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敏感性,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4.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让学生对角分类时,只是让学生通过课件观察了解特殊角,不够扎实,如果加上教具的辅助,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下,亲自体验一条边旋转的过程,然后再进行画特殊角,效果会更好。
  (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
  (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准确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指出:“数学是许多概念组成的锁链。”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数学判断的依据,进行数学推理的基础。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学数学教材出现的概念主要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思考,然后由教师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进而形成数学概念。因此,数学教师运用数学语言概括与表述数学概念时要准确、恰当、合理地使用每个“字”、“词’。因为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都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
  四、逻辑性
  除了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外,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应当有根有据、合理清楚,为儿童提供思维严密、思路清晰的范例。
  五、生动性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及教学需要,教师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应尽量采用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要用通俗的语言伴随适当的面部表情、手势或表演,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会跟随生动的讲述而集中起来。
  六、启发性
  未来所需的是创造型人才,这些要求我们教师着重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好学上进的精神。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并能大胆的质疑问题,主动的去追求知识。
  总之,教师的语言的修养很重要,它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能否成功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作者简介
  孙立娟,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不断被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与课堂的重要联系。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对初中体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兴趣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到初中体育学习中。因此,探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对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性;提升  社会不断进
摘 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他们的学习进步带来帮助。文章先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之后对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落实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科学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从小学科学
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是摆在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要求学生仔细听教师的要求,然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是学生认知神秘自然世界的启蒙学科,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教师教学立足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性质,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实现小学科学实验创新,转变死记硬背、单向口头教授的教学现状,让学生更灵活的学习科学,这对于农村小学科学的教育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教学实际,从教学条件、教学状态、发挥农村教学优势等方面入手,就农校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作深度的探索。  关键词:小
摘 要:高中数学长期以来都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高中教学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其教学质量及效率还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一直以来都得到了高中数学老师及学生们的重视及关注,使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数学思想的渗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还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故将数学思想渗透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是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想;策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的体育锻炼意识也在逐渐提升,全民健身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趋势,因此学生和家长也开始逐渐重视起原先被忽视掉的初中体育课。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身体速度、爆发性等素质,是考察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标准之一。本文首先对初中体育立定跳远的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较为详细的分析,点出了影响初中体育立定跳远教学效果的因素,然
2009年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本叫《恶童日记》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是匈牙利人,今年七十多岁.出版者介绍说,这位匈牙利作家出生于匈牙利的科泽格市,1
目前,微型计算机已广泛使用于工厂企业管理。但很多工厂企业目前还仅仅将计算机用于数据统计和报表打印,用于优化决策的不多。本文介绍一种将计算机用于工业生产调优的新技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发现的趋化因子CXCL16除了能使炎症细胞定向迁移外,还能促进细胞间的黏附、平滑肌的增殖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践行核心素养理念,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指导、优化、落实,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提升英语学习能力策略  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包括对英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