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小学教学中都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作检验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一、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自觉性
  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为学生拓展多向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提出问题。例如: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在对比训练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在观察中产生和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为主,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打上现行的条条框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题环境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话语都是和谐活跃教学氛围的主导因素,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只有源自于教师的内心,才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在这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能力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体现,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在个性化教学的课堂里培养实践能力不但不能搞“一刀切”,而且要选择多种的方式。例如:1.让学生自己确定解题方法。如探索“圆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工具和学习材料:2个硬纸板做的不同直径的圆、2个布做的不同直径的圆、2条绳子、2把尺子,问: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圆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选方法:用绳子绕一周进行测量;在尺子上滚动圆一周进行测量;把布做的圆对折后再测量。2.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要求各小组在限定的时间内分别写出能被2、5整除的数,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多。让学生自己收集所观察的材料,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规律的积极性。3.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呈现3/4=6/8=9/12后,教师问:上面的等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放手让他们观察思考,通过交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4.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先请学生用12个正方形(每个代表1平方米)纸片摆成长方形,接着,要求同桌合作用24个正方形纸片摆成长方形,分别记录长、宽和面积的数据。问: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中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在认真思考后能大胆对同学的发言作出评价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氛围中,养成大胆互相评价的习惯。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地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在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在自主探究的土壤中才能健康的成长。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就是要潜心创设“能激情”的情境,构建开放的、发展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评价、质疑问难。让我们一起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四、真实的交流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
  数学课上的交流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帮助学生在非正式的直觉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合作交流、評价交流、思想交流、心理交流等方面。但是,很多课堂交流往往只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交流、达到实效。或者是少数能力强的学生唱“独角戏”,更多的学生无事可做,漠不关心。
  数学教学一定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通过同桌交流、前后交流、小组交流等,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合作研讨,从而彼此启发,相互帮助,交流情感,拓宽思路,实现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互补。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摆来探索梯形面积 计算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交流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梯形面积方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因为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这样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让实践能力在玩中加强
  教育是人的教育,课堂中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觉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教师设计一个“换钱”的游戏。 师:老师手中有1元钱,想和你们换角币。你们愿意吗? 学生齐声说回答:愿意。 师:怎样换才能使双方都不吃亏?组织学生同桌讨论,各组纷纷汇报自己的想法。 生1:我要用2张5角的和老师换。 生2:我用10张1角和老师换1元钱,因为1元=10角。 生3:我拿5张2角的钱和老师换1元钱。 生4:我先拿1张5角,再拿2张2角、1张1角和老师换,行吗?这种宽松的课堂氛围使所有同学都受到了感染,同学们各抒己见,毫不相让,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仅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而且元和角的关系也在换钱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种开放的情境中,平等地交流,使整个课堂变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学生的个性、以及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与见解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展示。可以说课堂为他们提供了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的实践能力才能发挥的更好。
其他文献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错误仍然困扰着教师和学生,老师们习惯于把错误归咎为学生“粗心马虎”所致,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错误原因  1.感知不正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活动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教
期刊
儿童发展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期。特别是小学低年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的黄金期。那么,在小学低年段,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思维发展,自然成为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1.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形成和发展。  心理学根据人在不同发展
期刊
我国伟大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即: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想;解放孩子双手让他做;解放孩子的双眼让他看;解放孩子的嘴让他发表意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到大自然中去;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自由支配。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它的内涵更加的丰富。 他的光辉教育理论和思想成为我们教育航程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规范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因此,学习和领会陶老先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对照课标,冷静分析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感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体现“以读为本”这一理念,可能每位教师的理解不同,也会因为不同的课程内容而表现出不
期刊
亚里士多德曾阐述:“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数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化过程。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探索问题,让他们在自主活动的领域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再创造,借助“活动”
期刊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简单的统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现实境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思想及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2合理解释统计结果并针对结果进行推测。  教学用具: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使用:旅游信息资料网页。(学生可到上在搜集自
期刊
[案例1]  这是在复习《比例的应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我在屏幕上打出这样一个题目:从长春市到吉林市走高速公路要70分鐘, 每分钟行2千米;如果改为走普通公路每分钟只能行0.8千米,要多长时间到达?同学们看了屏幕后,顿时纷纷列式解答,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这样的:  1.解:设要用x分钟到达。 2. 70×2÷0.8。  70×2 = 0.8x= 140÷0.8。  X = 175 = 175(分)。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能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创设“搜救大行动”的情境,通过学生愿意帮助解救小猪,努力搜集线索根据线索上的指路成功的解救小猪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
期刊
俗话说“良药苦口”,很多人怕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在“药”的表面裹上一层糖衣,于是吃药便不再成为负担。现在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关键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得当。经常使用严格纪律来约束学生,使之在短时间内听从教师的指导,这种有如在强迫下进行的被动学习,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谈不上积极,也谈不上主动,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想:“能否也将语文知识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