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与影像边界找到更细微的衔接方式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中国摄影 杜=杜艳芳
  中:你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和摄影有关吗?为什么会将绘画和摄影结合起来做这样一组作品?
  杜:我是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在白杜谣度过的儿时时光很美好,留下很深刻的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儿时的一举一动一直萦绕在我心间,让我在繁华而冰冷的城市里奋斗时感到心灵的温暖。进入摄影系以来一直想把这种情感以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可是照相机这种机械记录的客观性,决定了它不能呈现我脑中的记忆幻象。而对于以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考进美院的我来说,绘画能根据自己的记忆与潜意识自由的描绘。所以最终就将绘画与摄影结合起来表现儿时的记忆及家乡曾经那些景物的现状。
  中:影像对你意味着什么?那些童年的照片还保存着吗?
  杜:影像对我意味着的是生活的证据。恩,都保存着,我会将这些照片一直好好保存。
  中:摄影大师曼 · 雷生前曾涉及绘画和摄影两个领域,他有过一句话:”我画我无法拍的,也就是那些源自想象与梦境的,或是无意识的驱力使然。我拍我不想画的,也就是那些既存之物”。你怎么看绘画和影像的关系?
  杜:我很喜欢这句话。画可以根据我们的想象与记忆再创造。画可以没有现实对象,完全主观描绘,画是意象的、虚幻的。画可以在实体上让我们看到感觉与概念的样子,并以一种相当永恒而固定的方式出现。影像必须要有现实对象,从而对景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在我的作品里恰当地运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视觉载体的不同特性,在拍摄家乡既存场景的基础上,用绘画展现了记忆部分,尝试将现实观念与记忆经验相糅合,以影像和绘画结合的方式展开对童年记忆的复述,展现一种超然的童年生活的真实情景。这样绘画与影像相互渗透进行有意义的融合可以丰富视觉图像和图像形态感触,产生不同风格的视觉感受。
  中:绘画和拍摄应该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怎么结合在一起?比如构图、色调、位置的衔接这些细节?
  杜:创作从想法到完成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无数次修改、完善、再修改、再完善。首先我拿着笨重的4×5相机回到遥远的家乡,主要拍摄记忆最深刻的几个场景,拍摄时在村里找了不同年纪的小女孩,她们跟我当年一样属于留守儿童,我一边回忆我的童年,一边让她们按我的要求摆各种姿势,拍得照片。回北京后根据这些现场摆拍的姿势用小毛笔勾画,然后电脑后期合成。水墨绘画的造型方式也尝试了勾线与写意等不同的绘画技法,最后画了300多个人物造型。构图、色调、位置的衔接这些细节都是感性的,凭着自己的审美与记忆来做的。场景是彩色的,人物是黑白的,由于场景的破旧,最终感觉是怀旧的色调。影与画不同材料和技法的衔接虽然有些拙,在这个主题里却也很恰当。
  中: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女童的形象,有画的,也有影像,这个是怎么来安排的?
  杜:女童的影像是我儿时的照片,我根据儿时的照片里的场景再次拍摄出来,这些照片使记忆中童年的形象有了具体依据更加清晰。在尽量不改变旧影像原来位子的基础上绘画的部分依据人物姿势与场景的配合来安排。
  中:每张在创作之前是要画草图吗?还会继续这个系列吗?
  杜:嗯,要草图的,包括这系列里我还有一个视频,先写了剧本再画脚本再拍。这个系列基本结束了,近些年都不会再做了,也许等我老了,经验认识各方面提高时会以其他角度或方式来更好地诠释这个主题。
  中:你自己怎么称呼这组《白杜谣》,是画,还是照片?还是他有独特的一个种类的称呼?
  杜:这个作品最终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的,没有什么独特的称呼,还是图像,幸运的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图像风格形式。我比较喜欢也很适合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以后还会用这种影画合璧的方式来创作吗?
  杜:会的。我会在绘画与影像边界找到更细微的衔接方式。这套作品出来我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但我想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我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更多的真情实感。下一步计划已经在实施拍摄中,最重要的是我有很多个人想法都有要表达出来的欲望。所以我下一步的拍摄计划是两组作品同时进行。主要还是从个人成长经验、情感的角度表达对当下社会,对个体本身的思考。
其他文献
摄影大师曼·雷(Man Ray,1890—1976)生前曾涉及绘画和摄影两个领域,他有一句名言:“我画我无法拍的,也就是那些源自想象与梦境的,或是无意识的驱力使然。我拍我不想画的,也就是那些既存之物。”  有此话为证,那就说明,在曼·雷的艺术创作中,绘画与摄影的关系的确是一个问题,他也为此纠结过。当然在1839年摄影术发明之前,这不是个问题,那时只有绘画一种表现媒介可用,而曼·雷最初的远大志向也是
期刊
便携相机与手机的此消彼长  千万像素手机面世时间并不算短,之初并未受到使用者的重视,自iphone、HTC等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拍照与各种摄影滤镜软件的结合,让拿手机的人都成为了喜爱拍照的人,并且随着网络分享的兴起,手机拍摄更成为不二之选,在更多场合下我们见到的是手持手机拍照而非使用便携相机的人,种种迹象表明手机智能应用的强大正在慢慢蚕食着便携相机市场。  当初DC面对手机是拥有压倒性优势的。尼康
期刊
卢彦鹏和饶凌华的《石头的记忆》系列作品由《破裂》、《撞击》、《拖着石头的婴孩》三组作品为主,并以影像与绘画叠印的方式将卤化银和铅笔这两种不同质感的介质融合,进而呈现在一张普通的相纸上,然而这看似无关的影像,其实是生长在同一语境中,并相互给养的。至于这个中深意可能就需要被解读甚至翻译了。首先就《石头的记忆》系列照片的内容来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其作为照片所应具有的特质。以《破裂》和《撞击》系列为
期刊
中=中国摄影  王=王亚彬  中:作为一个画家,你平时有拍照的习惯吗?拍摄的目的是什么?搜集素材,还是什么出于其他的想法?  王:平时有拍照的习惯。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搜集素材,更多的是寻找新的可能性,制造出新的东西出来。我一直以来也拍黑白的135底片,有很多,只是从来没拿出来。  中:怎么会选择波拉片这一媒介?在这一方寸之地的画面中,耍的开吗?  王:其实波拉片这些是我在2007年左右的作品,在这之
期刊
王亚彬画面—这样的作品我们一定更愿意用“画面”这个词,它的的依托是微型波拉照片,原本迅速把握对象特质的,有一些是顺延,更多的是引发甚至转换,却偏偏能够唤起若干联想,既关乎摄影,也关乎绘画。东西方的美术传统也自在自为、津津有味地蔓延开来。  这个时代有与王亚彬这样的方式追求相近的摄影家,比如荷兰摄影家温迪·埃瓦尔德(Wendy Ewald)和杰尔蒂恩·范·安嫩(Annen),他们的《杰尔蒂恩的肖像》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卢=卢彦鹏  中:为什么会和你的夫人饶凌华以影与画的方式来创作《石头的记忆》?这样的影画结合对你们两人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卢: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我夫人的一卷(47cm×3000cm)的纸本素描《石头的记忆》。记得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婴儿孕育过程的作品:“画面是有一个婴儿,在石头里,婴儿的脐带连接着另一个小石头”(见《拖着石头的婴孩》No1、 No2)!有趣的是当时她怀孕了,而这个作品是
期刊
原久路(Hara Hisaji)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专攻造型学。1993年,原久路移民美国,曾担任美国科学技术网摄影指导,并在纽约NHK担任希拉里·克林顿的独家摄像,担任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摄影和导演。2001年回到日本后,原久路开始了独立摄影师和摄像师的生活。  在日本,他找到一座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年)的建筑物,这座使用到昭和40年(1966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傅=傅为新  中:这组《山水之名》,最初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傅:应该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一开始是想把传统山水和盆景艺术通过摄影的方式进行结合再现,后来感觉这种做法不够深刻,于是想到现代元素的置入,这个构思形成以后,很快想到一些社会性的话题。  中:最初是先有那些背景的素材照片吗?那些是拍摄于什么地方?  傅:平时出去野外,我们常会对一些自然形成的肌理构成发生兴趣。比如岩石经过自
期刊
将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所有的景物全部容纳到一个画面之中,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数码影像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利用接片软件可以轻松制作出俗称“小行星”的360°×180°全景影像。我从前使用16mm的广角镜头进行前期拍摄,但是为了拼接出“小行星”,每次最少需要拍摄30多幅素材。由于在整个拍摄过长中花费拍摄时间较长,前后光线变化太大,所以容易导致拍摄失败。自从有了鱼眼镜头后,“小行星”的拍摄就简单
期刊
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它幽邃迷人、风景如画,精致且曼妙。4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光影周”活动在扬州市江都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著名摄影家石广智、梁达明分别带来了《多重曝光》、《风光创作》讲座,《中国摄影》杂志社资深编辑郑浓则讲述了《准备在拍摄之先》,三个不同类型的讲座得到了影友们的广泛好评。活动中,石广智、梁达明和郑浓老师还带领影友们进行了采风创作:大桥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