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争鸣 一路成长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自2010年参与《草根争鸣》研讨活动,由开始的浏览、观望,到后来的参与、争鸣,笔者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此,结合参与《草根争鸣》的历程,分享自身的做法和感悟。
  研讨前谋划
  查阅。针对主题帖内容,首先要明确研讨的关键词是什么。进而查阅资料,以权威和正确的解释为依据,弥补和完善自我认知。当正确理解关键词的定义之后,找准研讨的主方向,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话题跟帖的初步构思。
  讨论。充分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提前进行话题的有效讨论。当话题研讨公布后,提前2~3天机动调整体育组集体教研时间,主题就以草根争鸣话题为主。在讨论的过程中,笔者会重新思考构思自己的跟帖内容,力争使自己的见解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达到研讨目的。
  组织。笔者会以自己的课堂案例或者是名师课堂案例为载体,紧贴主题研讨提纲,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跟帖内容的陈述。对于关键词的定义解释,我会将查阅到的内容连带出处一并呈现,方便大家学习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
  研討中碰撞
  发帖。研讨中,笔者首先对话题提纲提出自己的见解,将自己在研讨前组织的内容第一时间发表在话题栏中,及时跟帖。
  交流。通过多次研讨,笔者认为讨论中应正确区分点评和回复功能。如果赞同某位老师的观点,可以在点评下面交流。而如果想针对别人的案例或观点陈述自己的见解时,笔者会利用回复跟帖。
  研讨后总结
  多总结。一般在研讨后的第2天笔者会重新查阅跟帖,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案例中的真谛,为接下来的总结撰写以及自身课堂实践吸取有利素材。
  在总结的时候,笔者会结合教学实际阐述见解,反复思考修改。在坚持写作的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有自信,写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多实践。研讨后的有益做法须应用到教学中。如,第103期“如何提高体能练习的实效性”主题研讨中,有的教师提出“体能练习可以加入挑战性元素、难度系数,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也就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实效性”。笔者将挑战因素、逐渐增加难度系数运用到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样的方法笔者也多次尝试运用到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提高了课堂实效性。
其他文献
编者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多年来持续下降,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扭转这一形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竞赛。特别是全员运动会的兴起,引起了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普遍关注。从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的“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到2007年的中央7号文件中要求“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
准备部分是体育教学开始的部分,也是基本部分的基础和前提,此部分可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对技术的认知体验。在此部分中,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可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利于中枢神经对运动器官的调节,也有利于身体运动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说好课的开始,准备部分起着关键的作用;如何在短暂的40min课堂安排和设计准备部分,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精彩而且有乐趣,同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笔者试着围绕
一、初写案例  临近放寒假时,我在博客上看到《中国学校体育》举办“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的通知,于是,马上着手准备案例的撰写。  刚开始撰写教学案例时,还不知“案例”是什么,不知與教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通过在网上查询,才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有了初步的认识。  于是,我选择了一节曳步舞的教学课作为素材,撰写了《一堂精彩的曳步舞教学课》的教学案例。  其实,在“曳步舞”教学中,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属于一类破坏性肺疾病,主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且气流受限常常表现为进行性发展。慢性阻塞性肺疾与肺部对气体或者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属于气道疾病,也会对患者全身系统造成影响。因此,患者需要高度重视该病的预防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气短、喘息以及胸闷等。患者通常在清晨咳嗽加剧,夜间伴有阵咳。
时任某互联网公司营运总监的曾女士一天晚上回到家,女儿告诉她:“妈妈,我对不起你,我太累了,我不想活了。”这话把疲惫的曾女士震惊了,她没想到平日里文静乖巧的女儿怎么会说出这种话。女儿现在上初二了,虽然平时成绩不怎么好,但看到女儿认真努力的样子,曾女士并没有责备女儿,一直相信只要女儿努力,成绩会好起来的。幸运的是,女儿的这番话引起了曾女士的高度注意,她把人生的重心从忙碌的工作中渐渐转移到了对女儿关心上
一、营造归属感  1.“众擎易举”  造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原因是归属感的缺失。归属感,往往来自于精神层面。例如,在校运动会的前期策划中,调动体育组所有成员提出建议,并将所有建议进一步汇总。在这个过程中,根据教师提出的可行性方案进行探讨与深究,在弥补不足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落实分工,责任到人,从而让组内成员相互间通过沟通交流达到共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  2.“磐石之固”  
当前,学生体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笔者的观察,从各级教育部门的管理者到基层教师,都存在一种认为“自己没有责任”的认识,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将继续,这会让学生体质的增强变得困难。但是,笔者也看到,一些优秀教师,正以一己之力,努力解决和增强自己所教学生的体质问题。其“钥匙”,就是利用學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可利用的时间,促使其有效锻炼。这里的有效就是提高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与运动密度,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因地而异的体育教学内容会彰显学校特色,凸显当地体育文化,对于传统的民间、民族、民俗体育更是一种弘扬和传承,对于新兴的体育项目而言,则无疑是一种创新和拓展。尤其是当前特色校与示范校的创建、一校一品等活动
案例1:在《多种姿势的滚动方法》单元第1课时的准备活动阶段安排了热身游戏“捕小鱼”,设计区域内捕捉、奔跑、观察、躲闪、急停、下蹲、深蹲、抱头深蹲等游戏动作关联滚翻练习时“低头团身”技术,通过改变游戏条件、抉择逃跑线路、观察安全区域、急停下蹲躲避等要领提示的辅助游戏练习,既让学生们体验滚动、滚翻时身体团身的本体感觉,也能提升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及体能。  案例2:在《各种形式的向前滚翻方法》单元第3课
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方式,既可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又可以为所有参与授课与观课的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下面以《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同课异构”的认识。  一、“同课异构”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  甲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观看《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短视频,课上让学生根据观看的视频,分组自主模仿练习,体验如何才能抛得更远?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自我尝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