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助商或者政绩操控,都不足以让刘翔在身体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勉力出赛。真正的原因,就是你,你,你,和你,这些支持者。
要选择一种正确的姿态对刘翔(包括刘翔团队,下同)说话是不容易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检验出自己的真性情。我,就是那个在电影院里万众洒泪的时候还能笑场的人。兴奋点跟大众不合拍,这样的性情真不好,真不好,我检讨。《魔鬼心理学》作者的那本新书《正能量》怎么说的?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情才能够获得成功。
成功。合拍这事儿跟成功有关。很严肃,很严重。一个试图成功的人,必须是大众愉快的时候,积极配合他们的愉快,大众不愉快的时候,紧急处理掉那些惹他们不高兴的事儿。这种做法估计就是奥巴马每天考虑得最多的。美国人民又失业了?不行啊,我得让失业率下降;美国人民喜欢枪?好吧,让他们继续拿着;美国人民不喜欢枪?好吧,让喜欢枪的人去对付他们……要像美国总统那样考虑问题才能获得成功。成功,这件事很严肃。
于是我今天努力想了一些话来,企图赚回一些合拍分,企图仍然有成功的可能。
我想对那些在微博上为刘翔哭泣的朋友们说,好吧,如果这个故事让你感到舒服,你就哭吧,这也许比一块又一块砸出来的金牌更有实际效用,比不停地拍巴掌欢呼更能带来情绪的宣泄。人们太需要故事了,人的故事,个人奋斗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给人们希望。我也喜欢这个故事,从2004年开始,从希腊开始,并万分希望它是真的。
我想对那些爱用“你也去跑一个金牌回来”的句式说话的朋友们说,别生气,你应该感到庆幸,我并没有愤怒,也没有义愤填膺,要求刘翔一定要跑第一。我其实只是想,建设性地想,刘翔是不是一定要出场?特别是在2008年露了一个面又瘸着腿离场了之后。这是关心他爱护他。真正的关心。如果出场条件不够,发一个声明,体面的退赛,这有很多先例,大家也能理解,并不是什么羞耻。刘翔团队究竟为什么不提前发退赛声明,这不单是我的疑惑,也是很多人的疑惑。
我还想对那些技术型的支持者(例如韩寒,他罗列了很多刘翔参加比赛的数字)说,竞技体育确实残酷,任何一场比赛的出赛情况都不能说明其他场次是否应该出赛。我当然承认2004年刘翔成功登上巅峰,这些年刘翔付出了很多,但是这一次呢?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一次,伦敦奥运会。2008年奥运,刘翔是刚跑了没几步就瘸着走下了场,说明他的情况只要赛前稍微检查一下就很清楚能不能参赛。这一次,仍然是在第一个栏前就摔倒了。奇怪的是,他在这之前还笑了一下。更奇怪的是,他要下场,又回来,坚持单脚跳到终点。我想,如果他是奋力跑到中场,可以说明是比赛中出的状况,理解的人肯定会更多。通常情况下,人们也许说不清他们的不良情绪来自何处,但是实际上任何情绪都有直觉分析的逻辑在里面,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我也想对那些理解型的支持者说,赞助商或者政绩操控,都不足以让刘翔在身体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勉力出赛。真正的原因,就是你,你,你,和你,这些支持者,你们太需要一个故事,太需要一个金牌,太需要一个悲情英雄了。如果真的理解刘翔,请给刘翔松绑,请让他回到一个运动员应该的轨道上;也给自己松绑,让我们真的热爱田径,热爱跨栏,热爱我们的身体,好好对待我们的身体,别让它承受体育之外的痛苦和伤害。
如果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一次像样的成功,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时,已经完成了。他奔跑他跨越他实现,那时候他没有学习美国总统,没有试图与大众的兴奋点配合。他照样成功了,真正的成功,就是这样心无旁骛、自由不羁。
每天生活在目光的河流里,永远不会有什么成功,有的只是无法割舍的地位与图腾。
千万千万,别让这样的一幕第三次发生。
我的推荐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一部2008年上映的电影。之所以要在此时推荐,是因为我吃惊地发现,片中主角—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的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其史料照片与刘翔惊人的相似。而刘长春的悲情英雄故事,也与刘翔十分相似。最惊奇的是,刘长春逝世于1983年3月,而那一年7月,刘翔诞生。
要选择一种正确的姿态对刘翔(包括刘翔团队,下同)说话是不容易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检验出自己的真性情。我,就是那个在电影院里万众洒泪的时候还能笑场的人。兴奋点跟大众不合拍,这样的性情真不好,真不好,我检讨。《魔鬼心理学》作者的那本新书《正能量》怎么说的?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情才能够获得成功。
成功。合拍这事儿跟成功有关。很严肃,很严重。一个试图成功的人,必须是大众愉快的时候,积极配合他们的愉快,大众不愉快的时候,紧急处理掉那些惹他们不高兴的事儿。这种做法估计就是奥巴马每天考虑得最多的。美国人民又失业了?不行啊,我得让失业率下降;美国人民喜欢枪?好吧,让他们继续拿着;美国人民不喜欢枪?好吧,让喜欢枪的人去对付他们……要像美国总统那样考虑问题才能获得成功。成功,这件事很严肃。
于是我今天努力想了一些话来,企图赚回一些合拍分,企图仍然有成功的可能。
我想对那些在微博上为刘翔哭泣的朋友们说,好吧,如果这个故事让你感到舒服,你就哭吧,这也许比一块又一块砸出来的金牌更有实际效用,比不停地拍巴掌欢呼更能带来情绪的宣泄。人们太需要故事了,人的故事,个人奋斗的故事,中国梦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给人们希望。我也喜欢这个故事,从2004年开始,从希腊开始,并万分希望它是真的。
我想对那些爱用“你也去跑一个金牌回来”的句式说话的朋友们说,别生气,你应该感到庆幸,我并没有愤怒,也没有义愤填膺,要求刘翔一定要跑第一。我其实只是想,建设性地想,刘翔是不是一定要出场?特别是在2008年露了一个面又瘸着腿离场了之后。这是关心他爱护他。真正的关心。如果出场条件不够,发一个声明,体面的退赛,这有很多先例,大家也能理解,并不是什么羞耻。刘翔团队究竟为什么不提前发退赛声明,这不单是我的疑惑,也是很多人的疑惑。
我还想对那些技术型的支持者(例如韩寒,他罗列了很多刘翔参加比赛的数字)说,竞技体育确实残酷,任何一场比赛的出赛情况都不能说明其他场次是否应该出赛。我当然承认2004年刘翔成功登上巅峰,这些年刘翔付出了很多,但是这一次呢?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这一次,伦敦奥运会。2008年奥运,刘翔是刚跑了没几步就瘸着走下了场,说明他的情况只要赛前稍微检查一下就很清楚能不能参赛。这一次,仍然是在第一个栏前就摔倒了。奇怪的是,他在这之前还笑了一下。更奇怪的是,他要下场,又回来,坚持单脚跳到终点。我想,如果他是奋力跑到中场,可以说明是比赛中出的状况,理解的人肯定会更多。通常情况下,人们也许说不清他们的不良情绪来自何处,但是实际上任何情绪都有直觉分析的逻辑在里面,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我也想对那些理解型的支持者说,赞助商或者政绩操控,都不足以让刘翔在身体条件不符合的情况下勉力出赛。真正的原因,就是你,你,你,和你,这些支持者,你们太需要一个故事,太需要一个金牌,太需要一个悲情英雄了。如果真的理解刘翔,请给刘翔松绑,请让他回到一个运动员应该的轨道上;也给自己松绑,让我们真的热爱田径,热爱跨栏,热爱我们的身体,好好对待我们的身体,别让它承受体育之外的痛苦和伤害。
如果每个人一生都需要一次像样的成功,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金时,已经完成了。他奔跑他跨越他实现,那时候他没有学习美国总统,没有试图与大众的兴奋点配合。他照样成功了,真正的成功,就是这样心无旁骛、自由不羁。
每天生活在目光的河流里,永远不会有什么成功,有的只是无法割舍的地位与图腾。
千万千万,别让这样的一幕第三次发生。
我的推荐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一部2008年上映的电影。之所以要在此时推荐,是因为我吃惊地发现,片中主角—一个人代表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的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其史料照片与刘翔惊人的相似。而刘长春的悲情英雄故事,也与刘翔十分相似。最惊奇的是,刘长春逝世于1983年3月,而那一年7月,刘翔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