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顺与随喜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耳顺”是儒家言,人生修为的一种境界;“随喜”是佛教语,破除我执的一种修行法门。作为一个既不尊儒又不拜教的人,随着马齿徒增,对于这两个熟悉而陌生的语词,竟也开始亲近欢喜。
  吾读“耳顺”也早。1974年开始“批林批孔”运动,《论语》就是反面教材。一句句“子曰”把常识说成了格言,易懂好学,就把它当成了古文的启蒙读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后来成为反刍人生的对照组。每逢沉淀岁月,回味人生,都会据此反省。结果是:吾十有五忝列行伍,三十未立,四十而惑,五十不知天命。
  看来圣人修为,只能高山仰止。
  人到六十,前尘归零,生命轨迹切换到了退休模式。在休、旅、顾问的慢生活节奏中,不期然间,逆言如饴,逆旅如慕,圣人才有的“耳顺”境界,我辈凡人竟也有了感同身受的体认。
  “耳顺”的字面意义是听得进不同意见,哪怕是逆耳之言。推而广之,就是对种种横逆之事、不测境遇都能泰然处之。为什么许多过去看不惯、听不进、不能忍受的事,“耳顺”之年后,就能心平气和地泰然处之呢?
  年轻时喜读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是一部大音乐家成长史诗。当时不能理解的是,这样一位倔强自尊、思想前卫的孤独灵魂,为什么晚年要投入上帝的怀抱,在与社会和政敌的和解中,迎来了心灵的清明怡和,也迎来了救赎与重生,这不是妥协和自我否定吗?
  现在想来,晚年克里斯朵夫实现的宁静,与孔子的耳顺,之所以都与年龄相关,是因为人生经历了风浪洗礼,才会褪去强烈的个人情感,不再自我中心,这时顺逆差别就变成琐碎末节,万物万事就变得安静祥和,如同风暴过后的大海回归平静。
  不同在于,克里斯朵夫的宁静世界中,有神性哲理的永恒光芒;而孔子的耳顺,则是晚年经验的世俗表达。
  那么如何实现耳顺?对于孔子来说,想必经历了漫长的克己复礼和人格养成。而个人的体认,释家的“随喜”是进入“耳顺”的方便法门,儒佛可以互参。
  今年岳父往生,妻家哥嫂召呼全家去天宁寺做佛事。虽然生平进庙无数,上香敬礼,磕头跪拜的事,却一次也没违心做过。即使同行都跪拜如仪,也不会屈己从众虚应故事。但这次做“三七”佛事,却破了此戒:怀抱随喜之心,一天磕首数百,次日髀肉酸痛。
  吾知“随喜”也早。读研时曾助导师标点过一本佛经,佛典名相繁多,古书又无句逗,且不是所修专业,因此查典艰涩,翻书烦生。虽然导师常说对无趣之事,也要随缘随喜,但终也无缘无喜。
  种子冬埋春复苏。这次佛事活动前,就叮嘱自己要随遇而安、随喜而作,不能因自己格格不入,破坏环境氛围。所以虽然不懂得和尚的唱诵内容,也不了解道场的忏法意义,但保持着随时欢喜之心,随喜他人的作为,在行礼如仪中,不知不觉破除了自我认同的我执,不生计较分别之心,内心的窒碍一扫而空,清静欢喜也就油然而生。
  此后,依然发苍苍、视茫茫,但随喜而作,破了我执,“六十而耳顺”,圣人所言不虚。
  对于容貌來说,年龄是把杀猪刀;对于人生来说,年龄是道分水岭,年轻时关注外在世界,年老时关注内在身心。孔子的耳顺也好,释子的随喜也罢,其实都是“老”子言。
其他文献
待售的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作为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国民基本建设工程的施工机械总称,主要应用领域有城乡道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防、水利、电力、交通运输、能源工业等方面,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属于资本、劳动、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  工程机械行业在历经五年之久的发展低潮以及2017年快速恢复和增长后,迎来了全面发展的2018年,全行业坚持高质
期刊
花冠皱盔犀鸟(2019年摄于云南盈江)棕扇尾鹰喂杜娟(2019年摄于河北平山)须浮鸥(2018年摄于山东泰安)  鸟一直是我钟情的表现对象,它丰富的种类、美丽的毛羽、优美的身姿、动感的体态,以及争斗、捕食、哺育等充满故事趣味的生活场景,都深深吸引着我的眼光,尽管我越来越迷醉于鸟类为我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主题和瞬间画面当中,但在拍摄中却也一度布满过挑战,因为我发现要拍摄这些趣味瞬间,并没有初看上去那么容
期刊
花与穗(一)  在伟大的拉林河上。我化身一条鱼,从海拔400米向1600米的拉林河上游溯水而上。我想到达大河的源头。生命短暂无常,由而渴求异变。这在里,一条鱼也不例外。  这是4月的夜晚。一个有点亢奋,有些无序,苏醒和别离同步发生的春夜。风从暗云穿过,树影渡过流波。河流中似有熟悉的水稻气息——或许是陈年稻茬的泥土味。有些涩,有些香,还有些甘甜。梦幻不可或缺地贴附在我的鳍翅,带来流水的喃喃自语。  
期刊
金融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经济工具之一。金融使得劳动分工、规模效益与技术进步成为可能,没有金融,工业革命不可能发生,所以说,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凡是硬币,都有两面。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是资金的融通以及期限、规模与风险的转换,其最大的困难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过去一百年来的数据表明,凡是遭受过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国家,长期经济增长表现都相对弱一些。  2007-2009年
期刊
《资本的红盖头——局部》140x180CM 布面油画 2018  弘正这一系列作品主要是基于当今消费文化和网络文化所作的一些思考和探讨。作品总体取名为《扫描枪系列——资本的红盖头》,资本是推动消费文化衍生的原动力。  作品意象的架构是围绕当下购物消费中无处不见的“扫描枪”展开的,扫描枪和条形码无疑是这个消费时代物质基础的终端。而弘正提取这样一个形象(扫描枪),它好比一个“社会词语”,他在画面上正置
期刊
几年前和一位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聊到现金贷新规和上市互联网金融平台。他问我说,跌了这么多,X平台(2017年上市的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股票能不能买?然后自问自答道:跌这么多,深坑反弹,机会来了。  而事后看,下跌才刚刚开始。“善水者溺于水”,正如很多资深投资者折戟P2P,很多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也没赚到钱,大家的共识一直是分化加速,头部平台受益,但为何股价跌个不停呢?培育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日本有家工厂,
期刊
八月的午后,一辆小型面包车行驶在西班牙南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窗是暗色的,除了司机之外,剩余四五乘客,有些在低声闲聊,有些在闭目酣睡。  车内播放着西班牙古典吉他曲,有一首尤为动听。我轻轻地问擅长吉他的朋友,朋友说,这首曲子叫做《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阿尔罕布拉宫,不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吗?”我问道。朋友点点头:“再过两小时我们就到那儿了。”这首吉他曲听起来优美舒缓,但同时又带着一丝失落和忧
期刊
5毫米,一个突破性的命题  早年我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雕塑,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舶来的雕塑体系训练,然而我却始终不能满足于这样的训练。我从骨子里渗透的是东方的血液,我想我始终是要突破这种“舶来体系”。  “我的忧伤从那里开始”系列作品,是将雕塑的整体厚度压缩在5毫米的极限物理空间内,进行薄浮雕大尺度、多层次的感官空间塑造,作品的层次和空间感已达到了十级以上。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大尺度的作品,观者无论站
期刊
唐代环绕花枝螺钿铁镜。唐代双鸾起舞螺钿铁镜。  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中,有一个被人们忽略了的重要历史,就是铁镜的历史,很多人,甚至声名远播、学富五车的文博大家,也都很少提及,提及也都语焉不详。中国青铜器全集中的《铜镜卷》,收录了二百一拾二面铜镜,竟然没有一面铁镜,在书前的《中国青铜镜发展概述》,我国著名的青铜镜专家陈佩芬女士有一段简短的论述,称:“铁镜东汉时期已有出现,但数量很少,然而在北京地区,尤其
期刊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读到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从那时起,二十四桥这个美丽的意像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皓月之下,桥若玉砌,箫声如歌,美人似花。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种美竟不知怎么形容才好,只是拼命想着,长大了一定要去那如诗如画的地方看看,去那桥上好好走一遭。  后来,读到了南宋词人姜夔的《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