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f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现状以及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未成年人 思想教育 道德建设
  
  今天的青少年,明天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创造。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是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抓好、抓实的战略工程。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没有道德,也无甚用处。”可见,德育应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然而,根据中国心理学会对全国22个省的调查表明,约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中包括情绪因素及人际关系因素。同时,16%的青少年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等。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至25.4%。这些数据以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上升,趋向低龄化、智能化等事实表明,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本人认为原因很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德育教育存在误区
  1.德育目标定位失当。尽管我们总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但是在学校德育的实际进程中明显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偏高,其结果当然是学校德育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成为“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所小学组织了两次主题班会,一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班会,一次是邓小平理论主题班会。有意思的是,同一个城市的一所大学开展了两个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一个是“借东西要还教育活动”,一个是“禁止随地吐痰教育活动”。这两个学校的活动正好弄反了,小学生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肯定有难度,而那所大学里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结构又不太符合。
  2.德育课程安排欠妥。由于在目标定位不明确,“加强德育”的结果往往是弱化了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成分,比如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往往没有直接道德教育的内容。有人认为道德教育已经在小学的品德教育中有了足够的强调,但事实上小学生和中学生道德认知处于不同的水平。这一点美国等国的道德教育课程可作借鉴,其品德教育课程中从幼儿园、小学直到高中阶段的道德教育课程分别称之为“幸福生活”“你与我”“公民的品德”和“自我决定”。所以,道德教育也应当采用螺旋式逐步提升的课程模式,在不同学段都有适当的安排。
  3.德育方法运用简单。德育实效不高一直是教育界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灌输”德育模式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我们不顾学生发展的实际,将成人社会想当然认为“重要”和“符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强加于学校德育。另一方面,许多不同学段青少年儿童关心且急需解决的道德问题,例如青春期的道德课题、毒品问题、网络道德问题等等,往往没有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了现实与理论的错位。
  (二)家庭德育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但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这种反差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并不少见。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
  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缩影,和家庭、社会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园周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不可阻挡的影响和渗透力。现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这些不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成为“电子海洛因”。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
  提高认识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能否落实的前提。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现在的未成年人将是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三支人才(党政干部人才、科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预备队。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是一件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从未成年人的特点来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未成年人最大特点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里看起来是小字辈,其实是家庭中的核心,父母、爷爷、奶奶都在围着他转,他要什么,尽量满足。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孩子,处在优越的环境里,有一种优越感,吃、穿、用追求高档、名牌,而且攀比,用于小孩的开支大大超过大人的费用。他们不知什么是艰苦,不知什么是勤俭。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历史和现时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必须一代一代传下去。总之,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切实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三)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家庭是育人的摇篮,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点应将思想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培养放在首位,先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四)积极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积极治理社会上的文化娱乐环境,加大社会不良因素的治理与监管,深入开展“打黄扫非”活动,加强对网吧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措施,发动社会多种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要增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实施精品战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形成尊重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展成才。
  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共存。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坚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周显菁.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教育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8)
  2.张礼顺.关于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J].班主任之友.2006(9)
  3.杨清.浅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班主任之友.2006(12)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
其他文献
兴趣是一种伴随着注意而产生的个性心理,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内在动力。作为医用化学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化学的知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进行教学。  一、介绍与化学元素有关的医学常识  如,在讲解氟的性质时,可以介绍氟对牙齿、骨骼的形成和结构以及钙和磷的代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适量的氟(0.5~1ppm)被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Ca10(PO4)6(H2
期刊
一、模式内容  “三案六环节”模式,“三案”包括学案、教案、巩固案,“六环节”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  二、教育教学要求  (一)“三案”设计  1.自学案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注重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预习完成后,教师把预习案收来,全批或批阅一半,从学生的解答中了解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讲解,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学生也
期刊
进入七年级,新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教材也安排了一部分可供学生尝试阅读的浅显文言文,这就意味着文言文阅读成为了七年级学生全新的事物。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因而学生只能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地步。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不良局面:学过的文言文可以烂熟于心,遇到未见过的文言文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学法上下工夫,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抓好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培养学
期刊
一、加强朗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绝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种能力的获得所依靠的就是学生在朗读中的体验和感知。在语文课的语言感悟环节上,笔者也经常会设计这样的问题:A.我感触的句子是……我为什么(促使学生感悟)?B.最能引起我们的联想的句子是……为什么(激
期刊
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历史课堂具有活力,打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我认为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细节,特别是能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的细节来组织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运用细节组织课堂教学,作初步探讨。  一、运用细节,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教师
期刊
摘 要:首先分析广西民族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在几年来的变化情况,提出构建民族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研究型课程体系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院校 电气信息 研究型 实践型 课程体系    一、引言  为适应新形势对大学生的要求,广西民族大学在拓宽专业口径、修订教学计划和实施学分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历年来,该校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民族地区基层单位的第一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薄弱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解释为粉笔加课本。静止、单一的教材和简单的教学手段、方法已然无法跟上教学改革的大形势。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已成必然。虽然,争议的声音仍有,但不得不承认多媒体教学对传统的教材、教学的过程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材的直观革新  教材作为教学的直接内容,由国家、省教委审核、编写,收罗的文章不仅文质兼美,同时还能给学生思想的启迪。但现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仔细研读新课标,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了新的课堂“三自经”,本文就“三自经”的内容做了具体的阐述,与大家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积累的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 “三自经”    在教育界中,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求学之路和教学之路:第一条道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介,以学生的全盘接受为目标,以死记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中学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更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训练发散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点做法。  关键词:物理实验复习 科学探究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多维度地去思考问题,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
期刊
摘 要: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地因人制宜、因文制宜,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探索出一条可实践操作的路子。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让学生上课,已经有许多老师尝试过了,用“旧瓶”装出“新酒”,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 实践 创新    我们教的是职高的幼师班学生,我们的任务不单是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毕业后就直接走上教育岗位。  我努力地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