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家长巧应对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li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吃,通常是指说话中断、重复、不流畅的一语言现象,在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约占儿童总数的5%。
  大约70%的口吃儿童长大后都会自愈,30%会转为习惯化和病态化。
  口吃,就像走路跌倒一样,人人都会发生。不光孩子会口吃,大人也会口吃。
  大多数人对说话口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知道了,也认为是极其平常的小事,不屑一顾,最多笑笑而已。但有些家长听到自己孩子口吃,却如针扎一般难受。
  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非得要把孩子培养成像主持人一样伶牙俐齿地说话。一旦发现孩子有口吃,就会焦急万分,孩子口吃成了天大的事。
  他们生怕孩子无视口吃的存在,因而不停地提醒孩子要注意说话。其实,孩子口吃时也因为难以顺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着急,如果再加上家长的提醒和训斥,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力不从心而感到不安。
  本来孩子对口吃毫不介意,也没有自我意识,但在家长不断提醒和责骂中强化了口吃意识。
  为了不被家长责骂,孩子也会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努力防止发生口吃。家长们更是摩拳擦掌想方设法帮助孩子纠正口吃,但适得其反:越是提醒注意,越是努力防止或纠正,孩子的口吃越严重。
  这让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
  孩子开始的确以为口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经过多次较量,渐渐尝到了口吃的厉害,故而对口吃产生了恐惧和困扰。
  最初孩子多半是由恐惧、惊吓、忘词、模仿等因素引起口吃,后来是因害怕口吃而导致口吃。前者是人皆有之的常态性口吃,后者是伴有心理问题的病态性口吃。其中的原因,恐怕与家长的过度“关心”不无关系。
  因此,遇到家长询问孩子的口吃问题,我总是说:“有问题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家长不解地说:“我们又不口吃,怎么会是我们的问题?”
  我只能说:是你们误导了孩子。对待儿童口吃,不用任何方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长们更是疑惑不解,不用方法去矫正?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口吃下去?
  在他们看来,口吃仅仅是一种不良说话方式,如不及时管教,就会形成口吃的“恶习”,长大后就很难改过来。
  家长们的担心似乎不无道理。然而许多口吃,如恐惧性口吃,并非语言习惯。因为世界上没有越改越严重的习惯,而且任何习惯都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口吃却越改越严重,让人恐惧不安,怎么会是习惯呢?
  其实,孩子也想把话说好,以免家长不高兴,但夹在“想说”与“怕说”之间,左右为难,以至脑部活动过于剧烈,使正在发育的语言中枢处于紊乱状态,久之就会对大脑语言功能造成影响
  孩子开始的确以为口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经过多次较量,渐渐尝到了口吃的厉害,故而对口吃产生了恐惧和困扰。
  最初孩子多半是由恐惧、惊吓、忘词、模仿等因素引起口吃,后来是因害怕口吃而导致口吃。前者是人皆有之的常态性口吃,后者是伴有心理问题的病态性口吃。其中的原因,恐怕与家长的过度“关心”不无关系。
  因此,遇到家长询问孩子的口吃问题,我总是说:“有问题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家长不解地说:“我們又不口吃,怎么会是我们的问题?”
  我只能说:是你们误导了孩子。对待儿童口吃,不用任何方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长们更是疑惑不解,不用方法去矫正?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口吃下去?
  在他们看来,口吃仅仅是一种不良说话方式,如不及时管教,就会形成口吃的“恶习”,长大后就很难改过来。
  家长们的担心似乎不无道理。然而许多口吃,如恐惧性口吃,并非语言习惯。因为世界上没有越改越严重的习惯,而且任何习惯都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口吃却越改越严重,让人恐惧不安,怎么会是习惯呢?
  其实,孩子也想把话说好,以免家长不高兴,但夹在“想说”与“怕说”之间,左右为难,以至脑部活动过于剧烈,使正在发育的语言中枢处于紊乱状态,久之就会对大脑语言功能造成影响。
  A有位大学老师诉说:她的女儿平时背唐诗、读儿歌很流畅,可就是一次背诵诗词时出现了几次口吃,让她惊讶万分,忧心如焚。她给笔者传了一段孩子诗歌朗诵的视频,请我“鉴定”一下孩子的口吃情况。
  我听了几遍都没有发现孩子有口吃问题,而这位母亲竟然说“发现了几次口吃”。这让我很惊讶。显微镜下,纤毫毕现,岂有完美无瑕?
  与其说孩子有口吃,倒不如说家长太挑剔。
  B笔者的女儿三岁之前说话伶牙俐齿,可上了幼儿园中班却突然口吃很厉害,且持续了较长时间。亲友都认为是受我的口吃感染,有人甚至建议我和孩子分开一段时期。
  为了防止我的悲剧在孩子身上重演,妻子对女儿实行监管:读课文时有点结巴,就会严加训斥,甚至用毛线针抽打,罚她重读。
  因为害怕责罚,女儿每次发生口吃,就像做了坏事一样胆战心惊看妈妈的反应。
  那时候我很少在家。一次,我出差回来看到女儿一边写作业一边流着眼泪,就问原因。知道情况后,我就和妻子讲了许多关于口吃的道理,她答应再也不管孩子的口吃了。
  每当孩子口吃时,我们不再训斥,也不再提醒“有话慢慢说”,就当放了个屁一样毫不在意,最多帮她接下卡壳的话。
  由于我们的宽容和“漠视”,孩子慢慢就放下了心理包袱。两三个月后,孩子说话就恢复正常了。
  C有个妈妈向笔者陈述了她的孩子的口吃情况—
  我的孩子27个月了。上个星期,由于他不好好吃饭,我就打了他,并且一直在骂他,骂得很凶。孩子哭了,很害怕的样子,从来没有过的害怕。第二天孩子说话出现口吃,而且这几天特别的厉害。我特别后悔。我怕孩子会一直口吃下去,这几天吃不下东西睡不好觉,听到儿子口吃的声音我心如刀绞,却又一直压抑着自己让他好好说,可是他太小了,根本不接受我的教育,我可怎么办啊,人都快发疯了!   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口吃是因为妈妈打骂造成恐惧所引起的。这本是正常的心理和语言现象,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但细心的母亲听在耳中,记在心里,高度关注。虽然她也懂得不该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也假装若无其事,但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适得其反。因为她低估了孩子对大人表情的解读能力。不知道自己的焦虑,会通过表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背负了心理压力,导致口吃越来越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受到外来因素干扰而导致口吃。打骂、惊吓、歧视、疾病、不良环境等外部刺激,充其量不过是口吃的诱因而已,若没有心理因素从中作祟,就不大可能出现口吃的心理问题。但幼儿尚未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所以外部压力构成了幼儿心理问题的主因。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压力往往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最亲近的人。虽然发生口吃难免受到嘲笑,但这些伤害对孩子来说简直微不足道。因为孩子最在意的是他最亲最信任的人的态度。如果这些“最亲近的人”都不在乎孩子的口吃,孩子就不大可能会形成口吃的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父母善意的“关心”“提醒”和“训斥”无疑是压在孩子心头上的“三座大山”,让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必然会加重孩子对说话的恐惧,使说话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口吃不能太敏感。当儿童开始口吃时,切勿提醒和不当地暗示,更不能嘲笑和责骂。对孩子说话尽量要轻要慢,句子短一些,并认真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
  当孩子因口吃陷入迷茫时,如果采用适当的语言暗示,能有效终止“口吃习惯”的形成。比如您可以这样暗示自己的孩子:“口吃没有什么,大人也常这样。你这么聪明,嘴巴肯定跟不上你的小脑筋的转动,这样就会结结巴巴。就像宝宝跟着妈妈在街上跑,你跑不过妈妈,会怎么样啊?宝宝会跌倒吧?那些科学家、大英雄,和电视里长得好看的叔叔阿姨们,他们说话有时也会结巴几次。爸爸和妈妈以前也有口吃,现在不也正常吗?”
  这样的暗示,孩子一定会很高兴。孩子会觉得:既然自己的偶像都有口吃,我在意它干什么啊?所以,当别人嘲笑他的时候,就不再把口吃当回事了。
  没有了心理因素,病态性口吃就会不攻自破。
  有家长说:我孩子是模仿来的口吃,也要听之任之吗?
  儿童出于好奇,喜欢模仿结巴者说话,久而久之就“学会了”口吃。
  大多数模仿了口吃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变得不口吃,也有一部分人長大后仍然口吃。
  对待这种模仿性口吃,要么不管;家长要管,就要因势利导,激发孩子学习新的语言方式的兴趣,营造新的语言环境,慢慢地影响孩子。如果采取强硬逼迫,不仅改不了口吃,反而转变成病态性口吃。
其他文献
折翼天使:精神康复  对你有多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到凡间的天使,给无数家庭送来欢乐和幸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当得知孩子被确诊罹患精神疾病的那一刻,就如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天使失去了飞翔的翅膀,父母内心的无助和崩溃是不言而喻的。当父母渐渐冷静下来,开始面对现实,带着孩子踏上求医问药的征程时,他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又会走向另一个误区:对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孩子干,避免孩子受任何
期刊
为更好地推动北京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规范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的研究和交流,激励北京市心理卫生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满足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继续教育学习的需要,在北京心理卫生协会成立30周年之际,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于2017年10月28日举办题为“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阳光心理论坛,并借此表彰一批为北京心理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期刊
2017年10月10日是第2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近些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精神卫生工作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自2012年颁布《精神卫生法》之后,还相繼出台了多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法规和条例。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在国家卫计委官网上发布的《关于加强心
期刊
你是否時常感到无法掌控生活,讨厌的东西只能被动接受?你是否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想要的东西也不知该如何争取?你是否经常对未来感到悲观,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生活?如果以上这些状态你都有,那么你需要想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控制感了。  么是控制感?控制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力水平、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在影响和决定外部事件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的评估和判断,是个体持有的一种信念。比如当你决定考研时,你会上网查询,在
期刊
人际交往,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人们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人际需要被满足的人,容易成功、自信,生活富有情趣,自我认知能力较强。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现象渐渐浮现于很多人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被人忽视感。  “被人忽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倍感失落,没有存在感,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从心理层面
期刊
55岁的林阿姨是我的老患者了,她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每月都要找我量量血压,测测血糖,汇报病情,取些常规用药。每次就诊,她的先生都陪伴左右,细心体贴地照顾着,让旁人很是羡慕。直到有一次她因为肺炎收住院,住院医生询问既往病史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她还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在我院精神科就诊呢。每次和她聊天,看到她幸福的笑容,真没想到她背后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10年前说
期刊
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顾名思义是针对个体开展管理和服务,是一种新的服务设计,是一个需要患者参与的协助过程。个案管理是指以病人为中心的协调服务,是一种全面的、连续的、综合性的和灵活性的服务,即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从医院、社区到家庭的连续性(最高境界是无缝衔接)服务,其目的在于避免多种社区服务的相互脱节,提高社区服务质量,以满足病人的多种需求。个案管理模式的共同目标是“帮助病人生
期刊
单位里搞活动,将我这个年近60的人列入“老年组”,一时感慨不已。老年,仍是志在千里的年龄,但也是个有几分尴尬的年龄,在青年面前,你可以有一副过来人的深沉,但在一些长者面前,却得把尾巴夹紧一点;青年看你,或许已经嗅到了暮气,长者看你,还觉得你嫩得出水。因此,人到老年,瞻前顾后,未必就一定洒脱。  我们今天看古人,都不大在意看年龄了。评论家论文学,对王勃少年时的《滕王阁序》与陆放翁八十岁时的诗作都可以
期刊
婆婆60多岁了,人勤快,闲不住。她在集市上做小生意,卖小孩们的小玩具、袜子、手套什么的。起初我们都劝她歇歇,她摆摆手说:“没事,我做买卖动脑子,不得老年痴呆。人闲下来,老得快。再说了,我不光是为挣钱,我就是为图个乐子。你们也知道我爱热闹,集市上人多,我和别人说个话,看个故事,多有意思。”  婆婆每天都早早就去赶集,她乐呵呵地说:“做买卖跟打仗似的,得讲究个打仗的方法。”农村的集市上没有固定摊位,谁
期刊
俗话说“养儿防老”,但在当下的社会里,却频频出现“养儿啃老”的现象,而且“啃”得非常理直气壮。不仅殷实的家庭有“啃老”的孩子,并不富裕的家庭也常出现不肯“断奶”的孩子,甚至还有小两口带着孩子一起“啃老”的现象,无休止的“啃老”变成了一根难断的“脐带”。  A  病态啃老何时休  “爸,我把工作辞了,每天累得半死,还挣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在家待着呢!”大专毕业两年的小孙一进家门就大声抱怨道,这已经是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