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之声响彻校园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n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忻州实验中学创建于1999年,是由忻州一中创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高中20轨,初中10轨,全校共有90个教学班,在校生4900多名,专职教师339名。创办以来,教育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前列。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回报社会”,培养目标是“习惯良好,兴趣广泛,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落实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途径,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新目标,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破土重生,生根发芽
  在今年的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再次强调,“要让各个学段的教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在新编中小学教材中也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特别是经典名篇的比重。我校紧紧抓住传统文化这个牛鼻子,全力打造传统文化特色校。
  我校对传统文化的最早接触始于2010年,但一直到2014年才有了系统推进,时间长达四年之久,缺乏推进力量,基本处于松散和自发的传统学习状态。2011年暑期,我们依托大同国学学校,组织全校近300位教职工举办了为期5天的忻州实验中学首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习班。2012年建设了澄怀堂,成立了国学茶友。学校利用每周班会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观看《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和《德育动漫》。在教师层面上,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小范围尝试,比如白海志老师、李美莲老师和学生成立了“德行社”,每周日组织学生观看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并做一些公益活动。赵彦峰老师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应用传统文化思路做过班级管理,组织本班同学开展过一些学习活动。虽然说这些活动或多或少促进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初步认识,但效果并不明显。
  2014年秋季开学初,学校聘请了专职传统文化教师孟金松,全面主持学校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领导组和实验项目组,以德育为根本指向,以《弟子规》的实践教育活动为基础。从此传统文化在学校进入系统规划和实践阶段。
  在推广初期,学校先以实验为主,在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四个年级各成立两个实验班,每周安排一节传统文化体验课,班会内容主要是对照《弟子规》反思和讨论。
  2015年,我们关注到台湾王财贵教授推广传统文化的读经理念,感觉非常适合我校使用。2016年,我和学校另外两位老师找机会学习了王财贵教授的讲习活动,并且去拜访了文礼书院。两次学习,对王教授的读经理念和思想体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六小篇”逐渐成为我们推进读经教育的一个强有力的驱动,这主要得益于道中书院的持续性培训。
  紧接着,我校承办了忻州市第一届“六小篇”研习会,11月又承办了忻州市第二届“六小篇”研习会。就这样传统文化终于在实验中学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了。
  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忻州实验中学在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中,抓住三个重点: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方面抓起,教育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等道德素养;从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细节方面抓起,引导学生养成勤奋惜时、诚实守信、乐观向善、文明守德、谨言慎行、健康向上等优良品行;从学生的健康教育抓起,教会学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孩子们变得明理知恩。
  在推进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兴办书院、经典诵读、师资培训、家长课堂、实验大讲堂、立体育人等方式全面推进。
  2016年秋季,我校正式成立了播明书院,作为学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核心基地,我们的党员活动室就建在书院。书院不仅引领全校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启蒙,而且成为学校开展愛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核心基地,发挥了凝聚人心、拉近党员和群众距离的作用。
  其次是全面开展经典诵读。共有六种形式:一是每天下午课前15分钟的全校性经典诵读。二是每周两节的经典诵读课,由各年级自行安排,要求列入课表。对这两个时段的诵读,学校有统一要求、有检查、有考核评比。三是每周一至六下午活动时间的志愿诵读,时长半小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作出灵活安排,从指导教师到诵读师生,全部志愿参加,每天大约有一百来人参加。这个群体中也有一部分特殊学生,包括中途转入的学生和违纪比较严重的学生,学校要求参加这一活动,希望他们通过每天坚持诵读能静下心来,逐渐拥有好的定力。四是管理人员、教辅人员、部分处室工作人员的诵读,每天上、下午自由选择时段参与集体诵读,时间半小时,内容仍然是《论语》。教师当中也成立了读书群。五是创建“在线经典诵读群”,坚持一年365天不打烊,内容不限,参与诵读和书法练习的师生每天打卡报到,汇报诵读内容,展示书法习作,群主老师每天进行汇总。六是班级自主诵读,由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年级主任与学生自主确定诵读时间和内容,比如高中部的赵彦峰和胡志敏老师每节课学习之前都安排5-8分钟的经典诵读;初中部的吕品、高淑英老师每天带着所在班级的孩子利用空档时间读《论语》。
  此外,学校所有大型集会都以齐读《论语》为开场前奏,不仅保障了秩序,而且鼓舞了士气。
  为了从理念上达成共识,我们每年暑期派新初一、高一的班主任外出培训,所有管理干部每年要外出学习一次,大同国学、南京诚敬仁、山东淄博和曲阜都是我们的培训基地,学校还不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中华书局举办的中华诵系列经典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我们把道中书院作为全校班主任和管理干部培训的一个重要基地,开启了传统文化集中式、主题式、体验式的规模学习活动。
  每次外出学习了的教师,回来之后都要与大家分享交流;每次管理干部会,指定1-2位专题发言人,可以谈学习心得,也可以谈工作反思。
  同时,我们组织家长每月开办二至三次交流分享会,内容以《朱子治家格言》为主,辅以心理教育、亲子交流、学科教师指导等内容。   我們学校倡导立体育人教育。一是规范和充实升旗仪式,每天早升、晚降国旗常态化,突出仪式感和庄严感;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全校师生共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经》,《孝经》读完后,11月又开始了《中华德育故事》。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清明烈士陵园扫墓、中秋拜月、重阳节敬老、五四成人礼、百善孝为先讲座,以及看动漫学经典等活动。三是学校所有大型活动中都要求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四是在传统节日和廿四节气的日子里,我们坚持在主楼前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推送相关介绍,电子显示屏和校园广播推出每日经典,各班都有每日名言、每日成语和每日诵读安排。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学们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德行社、点基金这样弘扬和践行传统美德的社团。德行社知行合一,努力学习、践行传统文化,在倡导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校园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点基金通过义卖、变卖废弃物品等形式筹集资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和社会上的病患困难学生。成立以来,点基金为孤儿和患病学生筹款1万多元。
  三、天道酬勤,教书育人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校园也不例外。而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助推器,学生通过读经诵典,打开心门,静下心来安心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们语文成绩提高了;教师读经诵典,则是心理解压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读经典,我校师生的精神境界提升了,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更幸福了,学校教学成绩也稳步提升。
  传统文化有效推进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师生心态有所转变,对学校的认同感明显增强,学生违纪明显减少,学校更加和谐,教育教学质量自然而然稳步提升。经典国学的熏陶孕育,让学生在其中陶冶了性情,懂得了自我,生出了智慧,为高效课堂实现提供了最强劲的助力,让教学改革之路走得更高、更远。
  教育根本是做人,教书育人关键是要立德树人,学生必须有好的品行,否则,即使考上好大学,参加工作后,没有好的品行对社会也是没用的。所以这个学期,我要求学生:一是诵读内容全部回归到《论语》;二是自主招收一部分经典背诵量达到一定层次的学生;三是要求新生入学前完成《弟子规》背诵,军训改为文武训,增加《论语》诵读内容。
  学习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德育问题。传统文化和德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校孩子们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同时对他们今后做人做事都有深刻的影响。孩子们通过大量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心灵的浸润,懂得了孝道、感恩、大爱等,这些将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作者系忻州实验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大约五年前,我成为一名大学生,开启了武汉求学之旅。踏入人地生疏的城市,进入绿意盎然的校园,我有些目不暇接,但还是一眼就被沿途的一座建筑吸引。它位于一列石阶之上,路旁高耸的梧桐树无法挡住它的侧影。抬眼望去,不知是美观的建筑,还是毒辣的烈日,一种夺目的耀眼袭来。从此,我几乎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住民”,也因此得以领略图书馆的春夏秋冬。  春天的图书馆是一本《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的时节
期刊
在阳城县初中教育版图中,阳城五中处于引领地位。学校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师,占地10万平方米,是一所镇办全日制寄宿中学,有较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设备。校长宋建敏热情豪爽、果敢睿智,他总能抓住一切有利于师生发展的契机。这次“三靠近”的有关政策一出台,他们就积极准备、大胆实践,全面开放了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体美活动室等专用功能室,让全校师生能够随时随地接触、了解
期刊
13428册图书遍布校园每个角落,65台计算机、12套电子白板进入教室,各类仪器贴近学生,各功能教室全天候开放,这就是阳城县凤城镇下孔完小,一所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二轨寄宿制山村学校的崭新面貌。“三靠近”工作开展以来,下孔完小不忘初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做到“打开柜子摆出来,打开锁子用起来”,使教学设备最大程度的“靠近教师、靠近学生、靠近课堂”,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学
期刊
今年36岁的张雷朋出生在黄河岸边一个宁静的小山村。9岁那年,因为一次意外,他不幸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造成了二级残疾。但他是个要强的孩子,挫折让他过早地懂得生活的艰辛,绵延的中条山、奔腾的黄河赋予他智慧与坚韧。他常常晃动着空荡荡的衣袖,一个人在教室里阅读、演算、沉思,在田间小路上孤独地奔跑,清瘦的背影倔强得令人心疼。2002年,张雷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晋中学院,大学期间他勤学好问,得
期刊
2018年,太原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推进落实“奋进之笔”和“振兴之路”为主线,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示范课堂”为抓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要求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堂的育人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理念指导下,我校立足实际,坚持开展扎实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走出了一条“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
期刊
2018年,运城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市建设,着力打好教育强市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十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走在前列,全面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期刊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奋勇前行”  《山西教育》:孙校长,您好!非常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省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面临新高考,您对新高考有什么样的认识?  孙秀梅:你们好!此次新高考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行的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考制度进行的顶层设计,是全面考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育的需要,立足提高国家核心竞争
期刊
“长治市模范教师”“长治市教学能手”“武乡县教育功臣”……武乡县贾豁乡中学校刘焕芬老师的荣誉证书有厚厚的一摞,这是对她20年扎根山区,在教育教学上勇于“折腾”的见证和奖赏。20年来,她始终对农村教育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不断尝试新方法,带着学生大胆创新,对教育的初心从未因为岁月的增长而黯淡。  留下,执起老师手中的教鞭  刘焕芬师范毕业后怀着一腔热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当真正扎下根来
期刊
大同市云岗区实验小学(原矿区实验小学)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校训,始终坚持把理想品德放在培养目标的首位,坚定不移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五彩校园,五彩童年,融实验文化,圆五彩童梦,让学校如童话世界,让每朵花儿都灿烂绽放———这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追求。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道德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