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中的语文教育智慧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文:用书如用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大语文”。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又有人提出了“小语文”。一前一后,间隔约30年,这正应了那句古语:30年河东,30年河西。
  语文,大耶?小耶?其实,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已经思考这个问题了。在《诗的学校》中,他诗意地阐释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众生皆同学。”[1]联系陶的教育实践来看,他编的两套识字教材《平民千字课》《老少通千字课》均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教学做合一。此外陶又秉承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他的课堂已不局限于教室,他与学生一起排演戏剧,主张语言文字应在做上学,在活动中学习。如此看来,他心目中的语文似应归入“大语文”之列。诚然,今日之学校教育与彼时之社会教育,今日之中学语文教育与彼时之国文师范教育均不是一回事,但其相通之处在于,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自然。其实,两者本不在同一层面上,它们并不相悖。从逻辑学的角度讲,小侧重内涵,大侧重外延;从语文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小侧重语言本体,大侧重外在世界;再形象地讲,朱熹有月印万川之论,小好比川中之月,大恰如月下万川。我们应摒弃机械唯物论,努力实现以小总大,大中见小,大小共生,和谐整一。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地在“姓资姓社”上纠缠,事实上,不管是白猫黑猫,逮得住“用”这个耗子就是好猫。只要守住“用”这个底线,我们的教学资源理应有它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应有它的活动性,教学手段应有它的丰富性,教学理念应有它的多元性,教学风格应有它的多样性,课程结构应有它的综合性。所以,尽管陶行知搞的是“大语文”,但他始终没有忘记一个“用”字:“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2]语文就是这样极具张力,陶行知一下就戳中了要害。
  二、阅读教学:自随与自由
  1.常读常自随
  诗是人类的母语,读诗能滋养人的诗性。中学生语文学不好,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喜欢读诗,未能养成诗性的精神。不妨看看陶行知是怎样读诗的。在《携诗游》中,他说:“李杜文章在,常读常自随。遇景即看景,无景还读诗。”[3]显然,陶非常喜欢读诗,而且是读经典的诗,常读常随,如痴如醉。所谓“自随”,就是追慕先贤,自觉养护诗性之精神。他读李白,仿佛谪仙之魂附体。他读杜甫,仿佛对面立着观音。没有对先贤的追随,何来“捧着一颗心来”的赤子情怀?何来“爱满天下”的菩萨心肠?他不仅读诗,而且写诗;在追随中,陶行知将自己的教育人生提升至宗教境界,诗的境界。在古希腊语中,美和善用的都是同一个词,在近代德文中,情况也相仿,它们仿佛都在说,离开善就无所谓美。而在陶行知的教育哲学中,至善的教育即是至美的教育,至美的教育正是至善的教育。诗文读解有三种境界:低境,仅得其意;中境,辞意兼得;高境,移情与自随。自随才能入诗,才能会心。
  当然,只读诗书,不读生活这本大书,终究是读死书。陶行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应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所以真正的“携诗游”,除了“无景便读诗”,还得“遇景即看景”。所谓看景,就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生活能教给我们书上学不到的东西,生活即吾师,生活即文本。
  其实,古人治学,“无景便读诗”“遇景即看景”者大有人在。孔子论学,既强调向别人学,更强调自己去观察,整个《论语》言“闻”者有50多处,言“见”者则有70多处。荀子也强调:“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在荀子看来,为学之道,行是极端重要的,而行不是盲目的行,它是建立在闻、见的基础之上的。
  2.生来要自由
  最近听了一些中小学的语文展示课和比武课,隐隐地感觉到一种奇怪的审美取向—— “尚巧”,教者往往过于追求教学设计的精巧,过度执着于教学技巧的展示,评者往往也是乐道于教者的巧与技上,而其潜在的危险尚未引起足够的警觉。近年来,有人竟提出了“精致语文”的口号,这更应予以警惕。因为,精巧的背后往往就是思维控制,精致的背后往往就是人的可能性的丧失。教学设计需要优化,但优化并不等于精巧,也不等于精致。教学设计的最高理想是大巧若拙;学生可以逐巧,教师应当求智,教师应在引出学生的“巧”上多用心思。
  陶行知反对控制,主张自由,因为自由乃人性之基,诗性之本,创造之源。在《诗的学校》中,他呐喊道:“生来不自由,生来要自由。谁是真革命,首推小朋友。”[4]面对话语霸权,教学专制,我们需要的不是变革,而是革命。联系阅读教学来看,我们一样需要革命,需要建立被压迫者的自由阅读论,进而实现学生的话语自觉,生命自觉。其实,这种自由学习的思想跟陶的“教学法”主张也是一以贯之的。1919年,在《教学合一》中,他就反对那种“拿知识赈济别人”的教授法,首倡教学法。他说,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解蔽”。如何“解蔽”?首先要重建单篇教学的秩序。围绕单篇的教学,应着重考虑多读少教,先读后教,以读定教;既重讲读教学,更重读讲教学;既重读法指导,更重自读悟法;既要文本细教,更要用文本教;将教师的相机授予建基于学生的自由阅读,将教师的逻辑建基于学生的逻辑,将听评课的指标建基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要重构单元教学的秩序。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课外阅读,然而,当下的课外阅读生态已经严重恶化,倘若再简单地固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未免显得迂阔。建议充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对精读课时进行二次分配;既要选篇细教,更要成组类教;在异中求同中把握规律,在同中求异中学会活用。
  语文课程运动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课程是分层次的,教师所教课程并不等于学生所学课程,更不等于学生所得课程。学生所得有时需经由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但更多的是无需经由教师,学生可以直面文本,学生所读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生所得。语文教学的内在逻辑不是“课程标准—— 教材—— 教师—— 学生”的线性结构,而是一个环拱结构:学生犹如北辰,稳居结构的中心,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则呈拱辰之势,共同指向环拱的中心。学生的主体阅读具有合法性与神圣性,学生有话语对象的选择权,师生之间的对话应服从生本之间的对话。   三、写作姿态:用生命写诗
  写作需要技能的训练与体悟,但它并非纯粹的技术活,写诗尤其是这样。1980年,常青就对作文教学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当时他将作文教学分成了265个格。但是分格能否将作文引向真正的科学化?这一直有争议。美国作文教学的命题思想、程序化训练方式、评测手段这类“它山之石”,是否真能“攻玉”?不妨认真地读点文献,认真地做点元研究,认真地搞些科学实验,否则,我们依旧难以摆脱西绪弗斯的宿命。
  胡适文学天赋很高。20世纪30年代,陈子展在《立报》上谈新诗,引了胡适的《桂游小赞》做例,并说不妨将它作为新诗的范本。但陶行知很不以为然,他写下了《新诗路线》,[5]对有闲文人的安享情调与脱离民众的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指出,尽管胡诗技术娴熟,但内容空虚,这是一种得了贫血症的文艺,根本没有力量走路,青年诗人跟在它后面走,那是没有前途的。
  在陶行知看来,写作就是生命的形式与体验,生命的展开与创造。能写出像样的诗固然好,倘使技术生糙,只要心系民众,与苦难的同胞一起体验生活,用生命去歌唱,那何尝不是写诗?陶说:“我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是诗或是歌。不论歌或是诗,只要人民能接受,听得进耳,背得上口,都是好的。”“关键是做一个农民的诗人,首先得生活在农人中间,和他们一起耕地,锄草,唱山歌;不要抱着为写诗而去,而要真正做一个农民。”[6]“有人说我是诗人,我可不懂。唱破了喉咙,无非是打仗的号筒,只叫斗士向前冲。”[7]
  语文教师不可能都成为诗人,也不可能把你的学生都培养成诗人,但关键是诗心不泯,沉浸其中。只要心里头装着学生,作诗的方式有百千种!与学生一起写日记,与学生一起写生活,那就是写诗。爱教书,爱你的学生,那也是写诗。既然“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那何愁“育才办不成一个诗的学校”?[8]既然“使每个同学、先生都过着诗的生活”,那又何愁班级办不成一个诗的班级?正如郭学萍和董一菲,因为爱写诗,爱孩子,爱生活,用生命去吟唱,她们都是在写属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史诗。爱生美,美生创造,创造诗属于教师与学生,它是师生共同谱写的交响曲。
  各类考试与评奖盛行的今天,多少才俊已被消磨得没有豪气,没有信仰!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个人之哀莫过于心死,民族之哀莫过于失魂!我们需要卓越,但不需要失去灵魂的卓越。重读陶行知的意义,不啻是领悟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更应学习他生涯规划的诗性智慧,以及“为一大事来”的英雄气概。朱光潜先生说:“从教育意义上讲,我们主张维持一般人所认为过时的英雄崇拜,因为教育重人格感化。”[9]牛津词典所给英雄(hero)的词义有四,其中第三条为“其成就及高贵性格为人所景仰者”,第四条为“诗和戏剧中的主角”。而陶行知正不失为教育诗、教育剧中的主角,他的伟大人格很好地诠释了英雄的内涵。他在诗中写道:“我遇三大盗:名叫穷病愁。逼我上诗山,无诗便要头。”[10]这是何等风范?这是身居陋巷,弦歌不止的孔颜之风,这是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从美国归来,他不是空谈民主,经营仕途,而是脱下西装,躬耕晓庄。他携手朱经农,自编识字教材,动员小先生,普及贫民教育。在《谈诗——答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先生又写道:“世界上诗做的多,好的少,就是因为做诗的人,不能把生命放在诗里,不能把诗放在生命里,不能把诗和生命合而为一。换句话说:没有诗的生命,决做不出生命的诗。”
  其实,过去那个时代,陶行知的事迹不是孤篇,且说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徐特立,他们哪个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诗,哪个不是用生命去创造语文教育?《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我们语文教师最缺的往往不是知,而是仁爱之心,尤其是面对困境犹能笃行的勇者气概。师“不可不弘毅”,重启我们的生活方式,重拾我们的旧日残梦,或许更能导向专业的幸福感,生命的归宿感。
  这便是重读《陶行知全集》的一点心得。
  参考文献:
  [1][2][3][4][7][10]陶行知全集·第七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2;93;535;94;503;378.
  [5]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84.
  [6][8]陶行知全集·第四卷[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32.
  [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12:182.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
  (栏目责编:葛 君)
其他文献
本期“话题”主持人:王跃平(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当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常常依赖经验,宏观层面的方法指要比较多,细致入微的点拨较为缺乏,导致了学生深度阅读的缺失。我们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不断走向深入,不仅需要考虑整体的课程规划,更要有各种路径的专题探索。本期“话题”围绕“深度阅读”的指导,讨论阅读指导的一些具体实践路径,供读者参考。  深度阅读课程构建例谈  ——基于“主题阅读”
期刊
徐林祥,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专著(含编著)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等38本,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7项;成果获厅级以上奖项17项。 
期刊
王蒙说:“林斤澜曾经打趣,我们这些人如吃鱼肴,只有头尾,却丢失了肉厚的中段。意指我们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初露头角,然后是八十年代后的归来。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后期的中段二十年呢?不知何往矣。”王蒙的鱼肴,前段是《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鱼头味固然佳,但王蒙也因此被扣上了“帽子”,流放边疆。故国八千里,风云二十年,再登文坛的王蒙早已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早已不是“年轻人”,而是带着“
期刊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课表上,传统文化教育升温,是文化反思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传统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传统文化教育启动后,如何不断走向深入、内化?  记者在采访多位专家后总结:“文化扬弃体现价值选择”,在当前背景下,传统文化学什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调研员沈白榆认为,“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经历的多次融合和发展,都是在扬弃中实现的,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在具体操作层面
期刊
在全国范围内,语文学科在中高考的比重都大大增强,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认为,“对语文课改的成效恐怕不能高估,但毫无疑问,课改的方向要肯定,对课改要坚持和补台,再难也不能走回头路。”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要摸清底细了解问题。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儒敏着重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倡导一线教师
期刊
本次中学课改根据中央的精神,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显然,这就是在强调人文基础学科必须遵循的法则—— 一切围着“核心素养”来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活动。  如此,问题就来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元素是不是核心素养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我常常在考虑的问题是:许多并不复杂的事情往往会被强大的现代传媒搞得十分复杂,
期刊
师:请大家先阅读第20节。作者说“灶头是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的特别物事”,请结合课文,找出灶头上的哪些东西分别属于金木水火土。  生:大锅属金。砧板上有菜刀。  师:好,“金”有了。  生:锅下有火。灶膛里有火。  师:“火”有了。  生:锅里有水。菜里有汤。  生:灶上有汤罐,罐里有水。  师:“水”有了。  生:灶沿用方砖砌成,砖属土。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在农村看人家制作过。  师
期刊
1.根据题意,推断诗意  (1)看见“行路难”三个字,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觉?  (2)诗人面对这个题目,会有怎样的感受?  (3)解题:“行路难”是乐府旧题,是一种乐府调名,许多诗人都写过《行路难》,比如鲍照、王昌龄。最有名的则是李白的三首。  (4)你猜猜李白为什么选“行路难”一题连作三首诗。  (5)这个题目中最令人感叹的是哪个字?你估计这会是一首怎样的诗。  2.通读全诗,理解诗意  (1)引
期刊
语文教学的根本指向,是让学生更好地学语文。学语文的路径有很多,但总的来说,是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世界,而不是整天坐在教室里“刷题”应试。对学生而言,课外语文才是生命自觉成长的活水之源。相对于课堂模式的程序性学习,课外的“活阅读”更能彰显学生语文学习的激情。那么,课外语文“活阅读”都有哪些形式呢?我们又该怎样对课外阅读进行“活评价”呢?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课外语文
期刊
本学期初,我提供了四部长篇小说供学生选择阅读,其中就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在选择书目时,我主要考虑的是作品的经典性与可读性,另外,这几部作品也是我自己熟悉的,便于与学生“共读”。  在这“共读”中,我体会到,囿于年龄与经历,学生对这些厚重的经典作品的理解,难免有主观与浮浅之处。但另一方面,正可以以此局限为出发点,读出他们自己独有的感受。少年对经典的阅读,价值不在于形成系统理论或深刻结论,而
期刊